不得不反:唐朝李世民玄武门兵变暴露出体制弊端

身处盛世,我们谈的话题也围绕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盛世——唐朝来展开。通读中国古代历史,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选择王朝继承人往往成为兵连祸结的开始。自古以来,中国王朝统治者在权利继承人的选择上可谓是殚精竭虑、费尽心思,研究出一套“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游戏规则,以此保证王朝权力移交的规范有序,可还是避免不了父子互杀、手足相残的悲剧。强盛如唐朝者,明智如唐高祖李渊者,都没能避开这个坑。

不得不反:唐朝李世民玄武门兵变暴露出体制弊端​​


李渊按游戏规则选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李建成生性宽厚、不呆不傻,还得到弟弟李元吉的支持和一代名臣魏征的辅佐,一切看起来都很顺。麻烦在于他的二弟李世民太有竞争力,李渊晋阳起事很大程度上得益他的坚持,后来又先后诛灭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消灭刘黑闼主力,为稳固唐朝基业、开疆辟土做出了杰出贡献。魏征评价说:秦王功盖天下,中外归心,可谓恰如其分。然而,就是这样建立赫赫战功的藩王也无法摆脱历史的怪圈:不是拥兵造反,就是被王位继承人杀害或是幽禁起来。谁叫你功高盖主呢,谁叫你手握重兵呢,谁又叫你广交贤达、延揽人心呢?在这样一种继承人体制下,没野心也要逼出野心,为了生存,谋反成为最佳选择。

不得不反:唐朝李世民玄武门兵变暴露出体制弊端


不得不反:唐朝李世民玄武门兵变暴露出体制弊端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传统陆地国家,选择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有其必然性。权利集中就客观上要求掌权者是好中选好、优中选优的精英,一旦出现代际基因弱化,或是逆淘汰,那么王朝的混乱甚至更替就不可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