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試探,去證明愛情

-01-

表姐結婚了,我們都鬆了一口氣。

表姐自幼被我舅媽送到少年宮學鋼琴、舞蹈和美術,後來去市裡最好的小學當了音樂老師,工作清閒,時常在朋友圈裡曬和閨密團的下午茶,工作之餘還組了舞蹈隊和瑜伽班去各地演出。

再挑剔的人也不得不承認她是個好姑娘,五官清秀,身姿窈窕。這樣的姑娘,怎麼會等到三十三歲才結婚呢?

當然不是沒有人追,我從高中到大學,至少叫過三個男人姐夫,可惜他們都沒跟表姐走到婚姻這一步。

因為我表姐是九月中旬生人。(我真的不想黑處女座啊,你們聽我慢慢說好嗎?)

不要用試探,去證明愛情

-02-

她的前前前任男朋友是個家族企業的小開,溫柔體貼,每逢節日必送花,但因為常常穿皮鞋配白襪子,屢教不改,掰了。

她的前前任男朋友是個成熟穩重的公務員,仕途安順,在市委秘書辦幹得風生水起,頗得上司青睞,但因為吃飯的時候總拿筷子在菜裡撥來撥去,屢教不改,掰了。

她的前任男朋友是我舅媽的哥哥(也就是她舅舅,某大學教授)的得意門生,這下總該好了吧,博士畢業,斯文儒雅,也沒什麼不良習慣,我過年時見過一次,是個很有原則的男人,但最終出於某種我不知道的原因,還是掰了。

那時候,她已經三十二歲了。

在非一二線的小城市,三十二歲不結婚的姑娘,大概是生活最感艱辛的群體。

-03-

彼時她新婚不久,一副幸福小女人模樣:“他哪一點我都喜歡啊。”

她結婚那段時間我在北京辦保研手續,隔著朋友圈遠程參加了她的婚禮,也看到了我的表姐夫。略胖的身材,戴著黑框眼鏡,站在紅毯一端,從我舅舅手中接過表姐的手,熱淚盈眶地說:“爸、媽,我會照顧好盈盈的。”

婚紗照跑去了東南亞拍,兼顧蜜月旅行。熱熱鬧鬧折騰完,已經是三個月之後了。

我心裡“咯噔”了一下。

不要用試探,去證明愛情

-04-

猶記得小時候,我去她家玩,進門換鞋子,而她彎下腰,把我的鞋子以與牆壁垂直的角度重新擺放了一次……

她又接著吐槽:“我都跟他說了一個月了,牙膏一定要從末端擠,還要倒著擺在最右邊。抽菸不要在房間裡抽,要去陽臺上抽。洗碗的時候要放洗潔精,洗完至少再衝三次。溼衣服不能直接放到洗衣筐裡。捲筒衛生紙要順著手的方向放。洗臉的時候不要把水弄得到處都是。

最可怕的是,你知道嗎,你姐夫週六週日竟然能睡到下午一點!週日晚上想拉他出去看個電影,他竟然寧願在家打遊戲。晚上十一點之後還老想著吃夜宵,那不得四十歲沒到就有啤酒肚了?”

-05-

我一直在想,她如此在意這些細節,真的是因為她是九月中旬出生的嗎?其實她只是想通過這些,迫使對方證明對她的愛。她潛意識裡大概是這樣想的:你說你愛我,那你為什麼還要把襪子丟在沙發上?

乍看之下,這簡直是個莫名其妙的邏輯,但如果換成“你說你愛我,那你為什麼不願意給我買十萬塊錢的鑽戒呢”是不是就略微能理解了?

相比之下,或許前一種還更可愛些,畢竟鑽戒是可觸摸的實物,而把襪子丟在沙發上卻是組成我們的生活的細節之一——你說你愛我,那你為什麼不能為我做一些小小的改變?

我說:“你不是說……他哪一點你都喜歡嗎?”

表姐很困惑,她始終認為,這些不過是很小的事情啊,男人執行起來有那麼難嗎?更何況這些改變是為了讓生活更美好啊!而我姐夫可能永遠無法理解,為什麼她要在這些細節上窮追不捨。

說到底,是每個人內心蠢蠢欲動的安全感在作祟。

我們渴望對方永遠和我們在一起——這也是大多數人戀愛和結婚的原因和結果。

不要用試探,去證明愛情

-06-

以臣服交換愛情原本是再自然不過的事,畢竟我們都曾經是小孩子,存活全靠著愛的反覆無常而定。

像表姐小的時候,被送去少年宮學那麼多東西,我想她未必喜歡,但我舅媽在意,她就很努力地學,很辛苦地練習,去各地演出,以此換來我舅媽在親戚面前笑得合不攏嘴。

我們這一代人,大多獨生,父母把期望一股腦地加在我們肩上,所以我們在童年的時候就接受了這一套親密關係的邏輯:如果你愛我,你就會做我想要的或我需要的或我要求的,讓我知道你在意我,讓我有安全感,那麼我才會用愛來回報你。

所以等到我們戀愛的時候,常常會有這樣的想法:如果你愛我,你就會把你的襪子放在洗衣籃裡;如果你愛我,你就不會和我吵;如果你愛我,你怎麼會做不到這些……

這些紮根在生活裡的細節,成為我們討價還價的最好陣地。因為我們內心是如此懼怕對方的反抗——反抗的最高形式是出軌,所以在它到來之前,我們要不斷地通過試探來確認對方對自己的臣服狀態。

愛情在我們的生活裡如此名正言順,愛的訓導在我們的本性裡如此根深蒂固,以至於任何妥協看起來都很合理。

“如果你做不到,就是不愛我。”

不要說婚姻了,婚姻畢竟是穩定的兩性關係,還有契約和法律來保障。自由戀愛的時候,誰不曾產生過這個滑稽又嚴肅的念頭呢?

不要用試探,去證明愛情

-07-

我知道愛上一個人是對自己特別殘酷的事,那意味著你把傷害自己的權力交給了對方。所以我們會恐慌、會焦慮,我們期望改變對方,通過這些肉眼可見的細節,確認對方對自己的愛。

如果對方是個柔軟性子,或許會妥協、會退步,退一步,再退一步,直到退步成另一個人的模樣;如果對方是個強硬性子,或許會激烈地反抗,甚至會言之鑿鑿地控訴:“如果你不能包容我的這些行為,又怎麼能證明你愛我呢?”

看起來這好像是一道無解的題,全憑個人性格,見招拆招,或以毒攻毒,最終吵吵鬧鬧到戛然而止,或者縫縫補補過完一生。

當然,我們的生活沒有那麼片面,還有很多溫情脈脈的時刻,或許足以彌補牆上的這些小漏洞,而等到我們發現漏洞大到會灌風的時候,要麼已經年紀大了沒有精力再重新砌牆,要麼已經習慣了擁抱著相互取暖——畢竟因為一面漏風的牆而去換一個房子,成本也過於高了。

這是不是生活的結局呢,我也不知道。

或許你已經擁有自己的牆,或許你還在尋覓自己的牆。希望大家可以檢視自己的內心,不要用細節苛求完美,不要用強迫證明忠誠,不要用試探維護愛情。

陪在你身邊,就是愛的證明。

不要用試探,去證明愛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