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圈裡賣假貨為啥比真貨賺錢?

相信各位都聽過古玩行裡的一句話,所謂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這話給人的感受是,這行業太黑暗了,全是套路啊,十分的暴利。但是你可能忽略了另外一個問題,時間其實也是成本,別人付出三年的時間等你做一單生意,所以它必須得是暴利。假如你是做一門手藝的,三年裡只賣出去一件作品,你會給它定價多少呢?

雖然從來沒有人教過我們這個道理,但是我們骨子裡的生活方式就喜歡湊熱鬧,你看那火爆的飯店門口排隊人家也等,旁邊店裡冷清的沒人去拉你都不敢進去,我們都知道人多的飯店說明它經過大眾的評測,所以味道肯定差不了,其實從經濟學上來講,來消費的人越多,這個飯店經營的成本就越低,所以它就更不容易幹以次充好,缺斤短兩的事。就像有人問自在哥你家東西為啥總有特別便宜的,我就告訴他們一句話,專業+量大。

不能代表所有人啊,但是據我瞭解到,文玩的商家正常的情況,一件文玩的利潤是在10-20%左右,這還是在賣真貨的前提,那麼如果是賣假貨的話,它的利潤有多大呢?至少100%,高的話甚至能到500%到1000%也就是賺5-10倍的錢。這個利潤讓那些販毒的人看著都想落淚。

文玩圈裡賣假貨為啥比真貨賺錢?

像正經經營文玩的人,還要經常路去產地,有的產地還在國外,冒著生命危險為了能帶回來的東西多賺點錢。然後還要去客戶去講解怎麼分辨,怎麼保養,從歷史到現在的各種工藝的演變,而賣假的就厲害了,基本上一個塑料廠就把活全都幹了,而且他們也從來不給客戶科普什麼知識,怕露陷嘛。

文玩的成本我們曾經詳細的剖析過,20%的原料獲得,20%是加工,20%是經營成本,20%是風險,剩下那20%是利潤,還不一定拿得到,有的貨要壓幾個月才能了手,但是假貨相對來說成本就低多了,有的甚至還不如包裝盒值錢。

文玩圈裡賣假貨為啥比真貨賺錢?

像在大理,麗江,三亞等國內的著名旅遊城市,賣的都是馬麗散蜜蠟,樹脂核桃,塑料星月,假紅木手串等這樣的東西居多,知道你下次不一定什麼時候再來,所以有恃無恐的賣。這些店往往都選在人流量最大的街上,永遠人聲鼎沸,裡面還有幾個演技拙劣的假託,裝模作樣的帶砍價。旁邊一幫小白在跟著掏錢。而老闆一臉不情願的日進斗金。

文玩圈裡賣假貨為啥比真貨賺錢?

還有某寶上那些賣假貨的店就更誇張了,自己買數據,自己刷單,讓它排名搜索一直靠前,這就給正經經營的人帶來很多困惑,怎麼越要臉,越不賺錢?有些人也乾脆學起不要臉來了。我有一個朋友原來是做皮具店的,結果半年就虧得一塌糊塗,最後開始做各種高仿,貼牌,代工貨,年入百萬。

文玩圈裡賣假貨為啥比真貨賺錢?

這就叫劣幣驅逐良幣,所以賣真貨的永遠幹不過賣假貨的,因要我們還有愛佔便宜的心理,只要我們還有從眾的心理,這假貨就永遠都有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