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突破,堅持創新|英國醫學專業深度剖析

1853年約翰·斯諾為維多利亞女王接生時使用了氯仿,成為麻醉醫學的開拓者;1928年弗萊明發現青黴素具有殺菌作用, 拯救了數以萬計人的生命; 1971年斯菲爾德發明X射線斷層攝影儀,幫助醫生更好診斷病灶;1897年羅斯勳爵發現瘧疾寄生蟲靠蚊子傳播,從而為瘧疾防治提供路徑;1978年,首個試管嬰兒在英國呱呱墜地,為不孕不育者帶來福音;1996年第一隻被成功克隆的哺乳動物——多利羊誕生……這些突破,都得歸功於英國的科學家們的孜孜不倦地探索。

除了在學術領域的突破,英國在培養醫學高等人才方面也在全世界名列前茅。根據2017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醫學排名,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和帝國理工分列世界第一、第三和第四。而在醫學的細分領域,其他大學也有自己的王牌學科。

紐卡斯爾大學:5年磨一劍,培養妙手仁醫

從小懷抱著救死扶傷的理想,立志成為醫生的人不在少數。醫生的工作雖然辛苦,但妙手回春帶來的成就感也是無與倫比的。1834年成立的紐卡斯爾大學醫學院是歐洲最頂尖的醫學院之一,並且是歐洲第一個、世界第二個獲批准的人類幹細胞研究所。與此同時,它每年為業界輸送了大量臨床人才。它5年制的內外全科醫學士(MBBS, Bachelor of Medicine, Bachelor of Surgery) 專業旨在培養能夠在各醫科領域工作的全科醫生。

5年制的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在英國備受追捧。雖然本科錄取標準要求AAA,並且每年開放的名額高達300多個,但因為申請者眾多,錄取率依然只有約12.5%。這個5年的課程每年最多招收26名國際學生,但來自海外的申請者高達600名。

不断突破,坚持创新|英国医学专业深度剖析

圖說:紐卡斯爾大學醫學樓 來自:紐卡斯爾大學官網

紐卡斯爾大學的專業以實際案例為支撐,從大一起就將解剖學原理、臨床生理技巧、行為科學融合在一起教學。教授將不同的教學方法整合,包括講課、小組作業和自我導向學習,這些都能得到定製的網絡虛擬平臺的支持。

不断突破,坚持创新|英国医学专业深度剖析

圖說:內外全科醫學士專業 來自:紐卡斯爾大學官網

對於國際申請者,主管招生的瓊斯教授也表現出歡迎的態度。他說:“我們專業中有兩名中國內地學生。相比而言,來自中國香港的學生更多。紐卡斯爾城市和周邊地區對學生,特別是國際學生也很有吸引力。除了報考紐卡斯爾校區外,申請者還可以考慮我們在馬來西亞的分校區,它也為英國以外地區的而學生提供同樣的課程。”

隨著日益繁忙的生活節奏和加劇的城市汙染,癌症現已成為中國城市居民的頭號殺手。根據中國國家癌症中心的數據,2015年中國癌症新發病例數及死亡人數分別為429.2萬例和281.4萬例,相當於平均每天1.2萬人新患癌症、7700人死於癌症。

如何減少癌症發病數量和提高癌症的總體生存率現已成為醫學界的重大研究課題之一,無數醫學人才全身心投入研究,旨在攻克“癌症”這一聞者失色的惡疾。

倫敦瑪麗王后大學是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的發源地,也是倫敦醫學與牙醫學學院的發源地。這裡走出了8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醫學方面的知名校友有威廉·哈維,他正確描述了血液循環以及心臟如何作用於這個過程;珀西瓦爾·波特(Percival Pott),整形醫科創始人之一,並首次發現了環境因素會引起惡性腫瘤;詹姆士·皮傑爵士(Sir James Paget),當代醫學病理學的創始人之一。

不断突破,坚持创新|英国医学专业深度剖析

這裡的課程有些以實驗為導向,而有些則以論文為導向。例如有些課程可能會有180個學分,1個學分代表著10個小時的工作量。著重於實驗方向的學生,課程近一半的學分可能來自於實驗室項目,最後只需提交5000字左右的畢業論文;而論文方向的課程則沒有那麼多的實驗室項目,但畢業論文需達到10000字。該院格羅斯教授(Dr Richard Grose)強調說:“即使有些課程的重點不在實驗室裡但也非常有挑戰性,並不是翻翻以前的文獻拼湊出10000字就可以過關,最後學生還需要進行論文答辯。”

不断突破,坚持创新|英国医学专业深度剖析

格羅斯教授繼續解釋到,以癌症和療法碩士(MSc Cancer and Therapeutics)課程為例,第一學期會更關注相關的理論知識教學。第二學期會更關注某一細分領域,比如重點關注化療、兒童癌症等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深入研究課程。

不断突破,坚持创新|英国医学专业深度剖析

而在教學方式方面,倫敦瑪麗王后大學也更為先鋒。傳統的醫學教育方式是先進行理論學習再臨床實踐,但倫敦瑪麗王后大學的學生可能在上學第一天就有機會去全科醫生診所積累經驗,將課堂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有些學生在讀期間甚至有機會跟隨軍方醫療隊進行實踐。

癌症與分子病理學與基因碩士(MSc Cancer &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的學生裡薩(Reza Roozitalab)表示,他本科讀的是生物醫學,但在畢業時卻不確定自己是想繼續學習生物醫學還是走入實驗室成為研究員。於是他決定來到倫敦瑪麗王后大學學習,因為這個專業包含了大量實驗室的項目,設施也與以前的學校不同。

他說:“在攻讀這個專業期間,讓我在癌症研究方面打開了視野。除了實驗外,這裡教給學生如何交流想法、呈現數據。到這裡學習後,我確定了自己對癌症這個課題有著濃厚的興趣。”

不断突破,坚持创新|英国医学专业深度剖析

據裡薩介紹,該專業的大多數學生都會以繼續攻讀博士為目標。而這樣的課程設置特別適合讀完本科後,不太清楚自己研究方向,想要用1年時間來探索自己興趣的同學。

格羅斯教授補充說,雖然大多數學生都會有生物學、生物醫學或醫學背景,但這不是必須的。他說:“譬如今年有個申請者是牛津數學系的本科,哈佛的工商管理碩士(MBA)。但因為他的工作和醫藥有關,所以我們也歡迎他來上課。”

據悉,以癌症和療法碩士(MSc Cancer and Therapeutics)為代表的諸多專業還開設了2年的遠程學習碩士課程。倫敦瑪麗王后大學建立了在線教育平臺和論壇,供這些學生觀摩實驗、參與課堂和與老師討論。

不断突破,坚持创新|英国医学专业深度剖析

這種多元和重實踐的教學方式在學生中贏得了非常好的口碑。根據英國全國學生調查,倫敦瑪麗王后大學的醫藥學(Medicine)專業滿意度在倫敦排名第一;而根據《衛報》出品的《2018年大學指南》顯示,倫敦瑪麗王后大學在醫藥學(Medicine)專業上勇奪全國第三、倫敦第一。

帕斯卡爾說:“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唯有高層次人才在醫學領域不斷積極探索和突破,才能在死神和病魔面前,使人類“保持尊嚴和氣質”成為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