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是弱者的绊脚石,是强者的垫脚石

挫折是弱者的绊脚石,是强者的垫脚石

01

有一个年轻人,其貌不扬,而且,似乎还是一个成绩不好的“学渣”。

考重点初中,他没有考上,考重点高中,他也没有考上。

当然,他高考的成绩也不怎么样。

第一次高考,数学才考了1分,毫不意外地落榜了。

落榜后,他打过零工,蹬过三轮,最终决定再考。

只是,他第二次高考,数学只考了19分,总分离录取线差140分,再次名落孙山。

这时候,连父母都对他不抱什么希望,觉得他不是考大学的料,劝他学点手艺当个临时工算了。

更令人难堪的是,他想在KFC找一份工作,24个人去了,23个人被录取,他是唯一没有被聘用的;他又试着去考警察,结果5个同学去,4个被录取,他又是那个没被录取的。

但他不甘心,边打零工边复习,结果在第三次高考中,数学得了79分,终于达到了当年的录取分数线,如愿以偿上了大学。

在大学里,他努力学习,成了那座城市英语最好的人。

可是,他毕业后创办了一个翻译社,却连续三年都入不敷出。

之后几次创业,都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以失败告终。

直到他在35岁那年,创办了一个叫做阿里巴巴的公司。

我们现在都知道,这个人的名字叫马云。

02

在网上,有一份特别的“简历”,主人的经历堪称坎坷:

9岁,母亲去世。

22岁,经商失败。

23岁,竞选州议员落选。

同年,工作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未获入学资格。

24岁,向朋友借钱经商。

同年年底,再次破产。接下来,他花了16年时间才把债还清。

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这次赢了。

26岁,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死了。

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

29岁,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31岁,争取成为选举人——落选了。

34岁,参加国会大选——又落选了。

37岁,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回当选了。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

39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

40岁,想在自己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遭到拒绝。

45岁,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

47岁,在共和党内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足100张。

51岁,当选美国总统。

这份“简历”的主人是亚伯拉罕·林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03

曾国藩曾著有《挺经》,其“挺”字固然另有深意,但也未尝没有遇到挫折咬牙坚持的意思。

曾国藩是以在籍侍郎的身份出来带兵的,无实权,无地盘,无粮饷,和地方官员屡屡发生冲突,处处艰难。

而偏偏,他与太平军作战又屡战屡败,可谓雪上加霜。

但他始终咬牙坚持,他曾在给九弟曾国荃的信中说:“困心横虑,正是磨砺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于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正是余平生咬牙坚挺之决。余初为京师权责所唾骂,继为长沙所唾骂,再为江西所唾骂,以至岳州之败、靖港之败、湖口之败,盖打脱牙齿多矣,无一不和血吞之。”

曾国藩曾自撰一联曰:“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其中亦有坚持之意。

正是这种坚韧的性格,使他在充满艰险的环境之中闯出了一片天地,最终成为一代名臣。

04

没有人从未经历过挫折,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

正如马云所言,“阿里巴巴是家幸运的公司,但我们犯过的错误、经历的挫折和付出的努力肯定超过大家想象,所有成功企业背后都是一大堆眼泪。”

“无数次失败才可能带来一次成功,因此必须要有忍受失败的能力。”这是马云的经验。

巴尔扎克说得好:“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强者来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人生的路上不可能没有石头,是摔得鼻青脸肿之后失去斗志,还是踩在脚下继续前行,关键看我们如何对待。

有人一遇到挫折就会抱怨,“为什么我这么倒霉”。其实,最倒霉的那个人永远不是你,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

更重要的是,抱怨没用。面对挫折,要么俯首称臣,要么勇敢面对,而只有坚持,才可能赢得机会。

“虽然心碎,但依然满腔热情;虽然痛苦,但依然镇定自若;虽然崩溃,但依然信心十足。因为我坚信,对付屡战屡败的最好办法,就是屡败屡战、永不放弃。”

林肯的话,可以做我们每个人的座右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