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方人到了南方大都能接受南方人的饮食,而不少南方人到北方却接受不了北方的饮食习惯?

聚膳源

这个问题应该不是绝对的,但确实是具有普遍性的。其实最直接的理由的就是南方的饮食确实比北方的更健康、更好吃。 说明一下,我是土生土长的北方人。

别跟我说什么“哪个地方都有好吃的,都有难吃的,全凭个人喜好”这种屁话了,好不好吃这种东西并不全是主观判断,而是有可观标准的,或者说是有普遍评价体系的,你可以找100个从没吃过中餐的老外,让他们试试南方菜和北方菜,结果不难判断。


现在再南北方的事上和稀泥好像已经成了一种政治正确了,我当然很痛恨无脑地图炮,但不能可观的评价事实标准就有些矫枉过正了,并不能解决问题。 好的就是好的,不好就是不好,为什么不能说呢,你不好别人说你你就要骂人,然后再给人扣一个地域歧视的帽子——既脆弱又坏。

有点扯远了,回到问题本身。北方人到了南方也不是马上就能接受的,但适应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爱上,甚至时间长了之后再回到北方都会适应不了家乡菜。而南方人到了北方刚开始肯定是比较新鲜的,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腻了,真的会接受不了。但没办法也得吃,最后就变成了习惯。
也有人会说自己买食材做就好了啊,这种情况怎么说呢,除非你的经济实力很强,可以空运食材。南北方的饮食差异很大一部分是来自食材,就像网络上南北方人买菜的段子,南方人一顿一顿的买,北方人一吨一吨的买,在新鲜程度上就有很大差距。南方的新鲜食材不分季节,北方就不行。虽然现在北方也可以种植反季节蔬菜,但冬储菜的传统已经继承了下来,一时半会很难改变。


观车点

南北本来就因为地域、习惯、风俗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但不能说北方人大都能接受南方的食物,南方接受不了北方的食物,这种话完全没有根据。

南北方环境的不同造成了饮食习惯的不同。而南方人或北方人分别到北方或南方,并非说吃到的食物难以下咽,只是不习惯罢了。有点人会因为这种不习惯而难以忍受,而又的人很快就能融入到当地的环境中。这和个人的接受快慢有关。

只是每次谈到南北方的时候,总会有那么一批没事找事的人地域黑,南北黑,饮食黑。

总觉的自己高人一等,自负的优越感也不知道哪里养成的。

每个人对故乡自然多少有点自豪感,这是对养育自己土地的一种感情。

不过自豪没错,但恶意的诽谤别人就有点居心不良了。

就像甜豆腐脑和咸豆腐脑势不两立。肉粽子和枣粽子要闹分家。

这样相互争执依然没什么屁用。

南方人吃饭讲究,更加注重吃饭过程给人带来的愉悦感,从他们饭菜的精致上就能看出来。所以在吃的一道上南方人追求吃好。

北方人吃饭没有南方人那么讲究,因为以面食为主,北方人的喉咙眼似乎要比南方人大,所以在吃的一道上北方人追求吃爽。

其实两种饮食习惯没有谁对谁错。

一个南方人到北方长期居住,慢慢也会被同化。换做北方人亦然。

那些叫嚣着受不了的人,往往要么待在某个地方是时间非常短暂要么就是人云亦云。

就像我是个北方人,却在南方出差一年时间,除了环境上比较潮湿外,在饮食上我觉的南方是食物也非常好吃。

除了不喜欢吃的依然不喜欢吃外,完全没有任何压力。

这可能和我家一直把我散养有关。毕竟我妈从小教育我,做啥吃啥,不吃拉倒饿着去。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想念天空再蓝些】

想念天空再蓝些

我是北方人,嫁到南方,南北之间隔了两个半省。我上学也是在南方,一下子就接受了南方的饮食。

我们家人去南方婆家的时候,虽然感觉饭食口味淡,量小吃不饱以外,其它接受度都挺高的。并且还爱上了一些南方的特色吃食。

然而我从老家带到学校的特产(像煎饼、德州扒鸡),同学们一般接受度很低。我婆家人到我们北方老家,据他们说他们都是靠喝水和吃肯德基一类度过那几天的。


南方人感觉北方吃的太咸

我婆家人去到济南的时候,在酒店吃饭,每个菜也就吃一两口。太咸,吃完就要找水喝。素菜盐多,荤菜酱多,连炖的汤里面都有各种调料。像北方人口味重,淡了可以吃。但是南方吃的淡的人一下子去吃咸的,根本吃不下去。

北方吃的太油

一般北方菜都是佐料足足,大火爆炒,南方的看上去都是清汤寡水。我妈妈做饭,煮个面条,先葱花呛呛锅。炖个排骨,先拿甜面酱炒一下。炒菜,酱油、醋都齐全。我婆婆做饭,清水煮面条,放青菜,放海鲜。炖排骨,清水加排骨加海鲜。炒菜,加油加盐,齐了。

北方吃的面食多

虽然我在南方呆了这么久,我还是比较爱吃面食。不吃馒头感觉吃不饱。米饭还可以,尤其是稀饭,只撑肚子不管饱!

我婆婆她们不同,一天三顿米饭或者稀饭。馒头,根本不吃,像北方过年过节包饺子,日常做包子。南方人都不吃。我听到过他们说的最具体的原因是:馒头到嗓子里卡住咽不下去!


良辰七一七

作为一个取了北方老婆的南方人,特别清楚这个问题。我只是个普通人,举的例子也只是家常菜。个人理解的北方为鸡脖子以上。

其实最简单一个就是绿菜。北方绿菜太少,基本上就是大白菜,然后其他大鱼大肉的,一两顿还好,天天吃就受不了了。南方各种山茅野菜就不说了,一年四季都能换着吃各种小菜。

再一个就是口味问题,本人云南的,属于无辣不欢的,一盆青菜加小米辣蘸水都能吃得很欢。但是北方基本就是干辣椒,平时基本不吃辣。还好超市能买到小米辣,蘸着盐吃还是能接受。

最后就是主食了,北方虽然以面食居多,但是基本上家家都有米饭。但南方就很少家家备有面粉的。至少我没跟老婆谈恋爱之前,家里是没有擀面杖和面粉的。

总结一下,地域和菜系的原因,北方时鲜蔬菜比较少,口味比较单一。而南方则反之,所以选择比较多。用一单一菜系和南方川湘粤滇等等菜系做对比,本来就不公平。

……这是条回答所有关注我这问答的朋友的分割线…………

谢谢这么多人关注或者说谈论我这个话题。评论上我都看了好多!首先跟大家说一下,我从来没有地域黑,也没想贬低一方。上文中我说的很清楚了,我所谓的南北,是鸡脖子以上,和以下,并不是所谓的秦淮上下,或者其他。所以山东的朋友可以不必介意,因为我没去过,我没了解过,我没发言权!至于有些朋友硬要分东北,西南,东南,那我也没办法。上文中我很直白的点出我是云南普通人的身份,不理解我也没办法。

说这么多,就想补充一下,大白菜这个事。我去的时候是过年,确实也只有大白菜。你要说各种大棚绿菜,我没法反对。但我回答的问题主题就是南方去北方不适应,北方人来到南方能够适应。

你说到大棚,那我确实没法反驳,毕竟我冬天去的,那边还是有不少草莓大棚呢! 我也在评论看了不少说北方不缺绿菜的,什么油菜,茼蒿,蒜薹,菠菜,生菜等等,说实话!这些在云南真不算菜,云南所谓的菜是山茅野菜!蕨菜,折耳根,白花等等!我们这所谓的菜,都是季节性的,您也可以试试物流或者快递。当然,我们这边也有白菜,可是我们的白菜都叫白菜苔!

总之,基于这个问答,我之前也说了北方时鲜蔬菜比较少,口味比较单一。而南方则不同,所以选择比较多。用一单一菜系和南方川湘粤滇等等菜系做对比,本来就不公平。


Ksama天邪

说一下在广东读书的体会吧!



首先,不吃辣,很清淡,调料用的极少,一般只放盐,最多放蚝油,酱油等,而我们却是各种调料,盐,味精,胡椒粉,辣椒面,酱油,醋,还有五香粉等!



其次,感觉用油很少,食堂饭菜分两个层次,一楼用油较少,价格便宜,二楼用油小炒,每道菜要贵上两块钱!所以吃起来几乎没什么油水,容易饿,对于我们来说,没一会儿就饿了,一天得吃几顿!



再者,感觉什么都甜,番茄炒蛋放糖,包子馒头也是甜的,不似北方包子馒头,吃起来该香香,该辣辣。



最后,天气实在太热,一不小心就上火,完全没有在其它地方吃饭吃的痛快,要吃啥吃啥,要啥口味都能吃!而且,在广东热季,30多度的高温简直让你吃不下饭!


大神小说

事实告诉我 是北方人无法接受南方的吃的

南方的许多小伙伴非常喜欢北方的食物

首先就要说北方的大米比南方好吃太多了

南方的大米吃起来就像没煮熟一样

该说不说从南方来到北方上学的同学都吃胖了,因为北方做东西很香,非常讲究味道,不是很喜欢放糖,重点在辣和咸(主要是为了御寒)

东北人饮食方面讲究菜实惠,菜码大是一大特点,菜的口味比较的重,东北的酸菜炖白肉最能体现特色。受冰雪自然条件的限制,人们常吃的蔬菜或窖藏或者是腌制,受菜价影响,人们主要吃白菜,土豆萝卜,所谓的(南甜北咸)也就是由于北方人冬季吃大量有盐腌过的菜而形成的习惯,其中泡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人们常常都是生吃的,它是当地的风味小吃,有甜,酸,辣,咸四种味道,吃起来可口。


南方人的饮食习惯与北方反差很大,很重视色、香、味,口味偏淡,喜欢用糖,喜欢臭的食品,如臭千张、臭豆腐、臭冬瓜、臭笕菜杆。好些人还喜欢生食活的水产品,如虾、蟹、鱼等,蘸一点佐料就吃起来。

所以我想说一个习惯了吃咸的人 到南方如何接受天天吃甜……

作为标准的东北人,如果清淡的口味还行,天天让我吃甜味,感觉很不舒服

(syg)


新文化报

有些现象看上去不可思议,但反思后有了感悟就忍不住哈哈大笑!

晚上家里为什么漆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忘了按照明开关!线路无障碍,一按开关就亮!

贵州是整个中国唯一没有平原的山区省份,贵州人吃什么呢,有哪些饮食习惯呢?

不要说北方人和南方人饮食因地域关系有多大差别,仅贵州一个省的人饮食习惯都存在差别。

N多年前贵州黔北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因生活所迫来到省城贵阳摆饮食小摊。

在上文中我突兀地插了晚上家里漆黑是由于没按照明开关的缘故,在南方北方在东半球道理不是同样吗?!

一个乡下女人到省城摆饮食小摊求生,这饮食习惯差别不算小吧?然而奇迹一再创造:她不仅在省城站住了脚,继而在整个中国站住了脚,还在全球站住脚。

老干妈辣椒佐料是不是在全球颇具知名度?!

中国北方南方在过去由于经济交通等等因素制约,在衣食住行方面地域特色鲜明。谁都知道北方饮食以面食为主,南方则以大米为主。

南方北方饮食差异要说大不大,要说小也不算小。

弹指一挥间几十年流驶了,现在南方地方在衣食住行上的差别微乎其微!

在四川火锅、重庆火锅遍布全中国的同时,北京烤鸭、天津小笼包也随处可见。还有泊来的麦当劳、肯得基这种快餐店也遍布中国各地。

北方人刚来南方,饮食可能有些不习惯;南方人去北方亦然。

但适应期一过,就习以常。现如今无论去哪个城市,哪里不都是南北口音混杂的人群吗?!

南方北方的饮食差异越来越小,趋同化成了潮流,是不是这样?!


北斗星2013727

说反了,北方的食物以面为主(东北是米为主),配菜肉食也是华夏汉民族经过上千年的验证形成的菜品,再往北的塞外也是牛羊肉为主。反观南方古代号称

百越,传承下来的食物菜品千奇百怪

唐代的记载张鷟《朝野佥载》卷二记载:"岭南獠民好为蜜唧,即鼠胎未瞬、通身赤蠕者,饲之以蜜,钉之筵上,嗫嗫而行。以箸挟取,咬之,唧唧作声,故曰蜜唧。"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鼠"条载:"惠州獠民取初生闭目未有毛者,以蜜养之,用献亲贵。挟而食之,声犹唧唧,谓之蜜唧。"西汉《淮南子》有”越人得蚺蛇以为上肴“,南宋人也曾这样描述越人对于美食的追求”鸟兽虫蛇,无不食之“。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就有精辟的记载:"南蛮及溪峒人,不问鸟兽蛇虫,无不食之。其间野味,有好有丑。山有鳖名蛰,竹有鼠名猷。鸽鹳之足,猎而煮之;鲟鱼之唇,活而脔之,谓之鱼魂,此其珍也。至与遇蛇必捕,不问长短,遇鼠必捉,不问大小。蝙蝠之可恶,蛤蚧之可畏,蝗虫之微生,悉取而燎食之;蜂房之毒,麻虫之秽,悉炒而食之;蝗虫之卵,天虾之翼,悉炒而食之。《纲目拾遗》

称:“禾虫,闽、广、浙沿海滨多有之,形如蚯蚓,闽人以蒸蛋食,或作膏食,饷客为馐,云食之补脾健胃。”

特别是现代佛山当街一群吃老鼠的自诩比鸡肉有营养的更是让北方人难以接受


Mr杜Wy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说的是乡愁,说的也是南北大不同。


坐标武汉,个人以为南北方人接受彼此的饮食都有难度。先从我身边几个北方来的朋友说起,几件有意思的事情。


毕业后,我们一起在一家公司上班。每次在食堂,我都会看到他专门带两个大馒头,在食堂打几个菜,从来没见他吃过米饭。有时候外出聚餐,他总爱点一份火烧馍,像野人谷、房陵农家的那种,火烧馍外脆内软,很有嚼劲,需要蘸大酱吃,他吃的超级开心!


同样的,南方人到北方,也存在饮食的难题。看到一大份的粗犷豪放的饭食上来,不少南方的小伙伴肯定觉得,哇,你们北方人食量可真是大,然后像梁山好汉一般,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大馒头大煎饼。


老板,对不起,能不能给我来个小碗的,小份的。。。

不仅如此,还有这些小不同:


1、什么叫吃饭?

南方:白米饭呗

北方:你吃面?吃馒头?吃饺子?吃苗条?


2、豆腐脑啥味道?

南方:甜豆花,甜甜蜜蜜。

北方:咸豆腐脑,这个才好吃呢。


3、端午节吃粽子

南方:咸粽沾酱油,各种馅料,肉的花的。

北方:甜粽沾白糖,简简单单。


4、大碗小碗?

南方:用碗,精致,多米饭。

北方:用盘,实惠,西北多面食,东北也是米饭居多。


5、火锅

南方:川渝火锅,九宫格红汤底。潮汕火锅,牛肉锅清汤底。

北方:涮羊肉,东来顺。


6、冬至吃什么?

南方:汤圆,团团圆圆,还吃火锅。

北方:饺子,各种馅料的饺子,个头大馅料足,不怕吃不饱。


等等。。。。


吃饭,是从小到大的味道,是割舍不开的乡愁,是一种心理上的感应。北方人无面不欢,南方人无米之炊。看似的不习惯背后,其实是离开了熟悉的环境,离开了熟悉的乡土。南北方不同也好,中西方不同也罢,道理差不多。


by舒怀


大武汉美食榜

提问所说的接受与不接受,应该是短期出差或旅行的感受。如果是需要生活较长时间或长期定居,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几乎不存在这个问题。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中期从南方到北方上学,第一餐早餐是玉米糊糊、油条及咸菜。进入八十年代,南方配给制的粗粮基本上都是面粉,即使很早前有玉米粉,也不会象北方那样做成无盐无味的糊糊。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那玉米糊糊只是尝了一下就倒掉了。随后的午餐主食也是没有任何味道的馒头(在南方,馒头通常会加糖,是甜食),虽说不是太习惯,但饿了总得要吃啊。一个月三斤大米,不可能像在南方一样天天吃大米。而且每月36斤的配给中,还有较大一部分是粗粮。在北方,玉米、小米算粗粮,也就是早餐玉米糊、小米粥轮着来。也有大米粥,但就像开水里面放了一点米粒一样,还不如小米粥那么浓稠。

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不到一周的时间,基本上就习惯吃玉米糊糊、小米粥,谈不上喜欢,但能吃下去了。也就过了一个月吧,就喜欢上喝无盐无味的小米粥与玉米糊糊,与我有同样感受的南方人不在少数。北方的很多面食,包括馒头、炒面、焖面、烩面、饸烙、猫耳朵等等,也有口味转换的过程,只不过适应了北方饮食,接受新的面食做法就很快了。

北方人要长期生活在南方,要适应长期吃大米也是一样。尤其是在饮食偏辣的地区,要适应吃辣椒可能就更难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