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张飞丢徐州,关羽丢荆州,马谡丢街亭,你觉得谁把蜀国坑的最惨?

桅子花香

三者不是一个等量级。



张飞丢徐州时候,刘备本来就实力不强。乱世中群雄纷起,刘备属于比较弱小的一个,只要被有人瞄上了,丢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有徐州和没有徐州,本质上的差别不大。从当时的情况下,张飞比徐州重要。



马谡是个坑爹货。街亭虽然重要,但并不难守。诸葛亮为了白送他功劳,耳提面命,亲自把防御方略都点点滴滴地手把手教给他,还不放心,又让老成持重的王平给他当副手。简直就是把功劳掰开了、揉碎了、嚼烂了往嘴里灌,问题是马谡还是没咽下去。这有什么办法?

街亭丢了,这次北伐就失败了,但好在元气未伤,以后还能再来。军法处置,也只斩他一人,还不算致命。



关羽丢荆州,事情就大了。军事方面兵败丧师,政治方面联盟瓦解,土地方面洞门大开,战略方向上就少了一个进军路途。更惨的是,由此而造成的是人员方面的巨大损失。

关羽、关平父子:被俘虏杀死。

赵累:都督,被擒杀。

樊胄:武陵郡从事,被杀

习祯(人称亚庞统):零陵郡都尉,俾将军,自杀。

傅方:南乡太守,自杀。

胡修:荆州刺史,自杀。

雷绪:自杀或失踪。

投降人员:糜芳、傅士仁、潘浚、郝普、文布、陈凤。

只逃走一个廖化。



后续损失:刘备报仇伐吴,彝陵之战造成张飞被杀,黄忠、马良、程畿、冯习、张南、傅肜、王甫、沙摩柯等人皆战死,杜路、刘宁等势逼降吴;黄权退路遭阻而降魏,刘封被斩,孟达投魏。刘备身死白帝城。



结论:关羽失荆州损失最大。


馋嘴肥猫1

张飞丢徐州,属于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以刘备早期的实力,是不足以拥有一州,成为独霸一方诸侯的。实际上张飞丢徐州的水很深。知道徐州人最怕的是谁吗?曹操!曹操打徐州是要屠城的。

我们读历史,总是被刘备,诸葛亮,曹操这些人吸引,但是,主导我们中国历史走向的并不是这些人。中国历史真正的主人是:世家大族和文人大夫。是他们在幕后推动着历史的走向。

与三国演义不同,正史中,是当时徐州的世家大族怕曹操来屠城,所以选择了曹操的死敌刘备。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这是个错误的决定,刘备这个人进取心太强了,他并没有为徐州带来和平,反倒是他四处惹事,把徐州子弟填进战场。这下徐州人不干了,背地里联系吕布,把刘备集团赶出了徐州。

刘备失去徐州,就像长白三禽失去屠龙刀一样,你能力不够,得了这么扎眼个宝贝,是注定被别人抢去的。徐州本来就不是刘备的,失去徐州,对刘备集团来讲,只是成长路上的一次实验。

而马谡丢街亭,属于战役性失败,跟丢失徐州这种战略事件差着一个数量级。如果当初不丢徐州,刘备的称帝会提前10年,丢失街亭,也就是造成诸葛亮一次北伐的失败,诸葛亮北伐本身就是件不靠谱的事,这种小事就不详谈了。

但很明显,关羽丢荆州就不那么简单了。

早在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在隆中对策里就说的明白:刘备的未来必须夺取荆州和益州两块地盘,缺一不可。同时拥有荆州和益州,刘备集团才能站住脚,然后再安心等待机会。而关羽失去荆州,也就是说刘备集团永远的失去了争霸中原的机会,只能被堵在益州等死。

谈历史也有人疑惑,同样是在汉中起家,为什么刘邦能最后当皇帝而诸葛亮没能成功。答案也很简单,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从汉中打出来了,而诸葛亮六出祁山,均以失败告终,他没能打出汉中,被死死的封在里面。

如果关羽不失去荆州,是可以直接在他这里出兵的,不存在被堵死的问题。按照诸葛亮的意图是中原有变,关羽从荆州出击,刘备出川,两下夹击,夺取天下。从战略角度看,荆州的意义是超过益州的,关羽丢了荆州,是刘备集团损失了60%的老本,所有的美梦全破碎。

关羽丢失荆州,是致命的打击,更是无可挽回的损失,这是徐州和街亭无法比的。

不过如果我们再仔细一点的品读历史,可能有些东西更值得大家玩味。

官渡之战,袁绍有10万人马,曹操有3万人马。官渡之战以后,曹操有10万人马。在三国时期,10万人马,是一个集团兵力的顶峰。刘备的顶峰,猇亭之战,他手下的作战部队是7万人,那是他在两川攒下的家底。

但关羽呢?他镇守荆州,也在发育,他攻打襄阳的时候手下有多少兵马?有两种说法,一说3万,一说6万,我个人觉得3万不太可信。3万人围困襄樊,明显不够应付的。你3万人展开围城,城内3000人突击你一个点,都会造成整个阵线崩溃。而且曹操是肯定要派兵来救援的,想稳定局面,6万人还是合理的。而后来水淹七军,曹操的3万人马在于禁的带领下投降关羽。曹操这3万人马不是被打败的,是被洪水困住的,基本上没什么损失,全员投降。这时候关羽有多少人?至少6万,但更可能是9万。而其后史书对关羽的评价是什么:

重创曹魏,威震华夏。

在水淹七军之后,关羽拥有荆州,手下应该是9万人马。实际上他当时的实力已经快达到了当时一路霸主的顶峰,而且,已经超过刘备。这就是问题。

实际上在这个时候刘备就已经失去荆州了。恐怕这也是刘备集团坐视关羽灭亡的原因。


锐视觉何老师

兄弟如手足,老婆如衣裳,这就是刘备对关张的承诺。

刘备是卖草鞋出身的,能够起家靠的是关张的盖世武功,和忠诚不二的兄弟情,所以刘备的江山只能属于刘关张,其它人都没份。

刘备靠诸葛亮发家,可从不把诸葛亮当兄弟,只是当军师,也就是为刘关张三兄弟打天下的军师。

正因为有大哥罩着,关羽才不听诸葛亮计谋,大意失荆州,使蜀国失去进取中原的基地,无法为蜀国输送中原人才,技术,文化,蜀国也就被魏吴封锁了。

刘备不听诸葛亮联吴伐魏的战略,只听张飞为关羽报仇的愤怒,为了兄弟情伐吴。

最后败在东吴一把火上,把诸葛亮用心血攒的精锐全化成骨灰,无脸见诸葛亮。

可就是到临死也不让诸葛亮上位,还是要诸葛亮扶阿斗上位,阿斗也立张飞女儿为皇后。

三国最不值的就是诸葛亮,扶曹操,孙权都能帮他们得天下,却扶了一个卖草鞋的,没本事还很有脾气。


光芒万丈34957

张飞丢徐州是在刘备未入蜀之前,那个时候,丢个地盘是常态。丢了也就丢了。本来也就保不住。

关羽丢了荆州,对于刘备的蜀汉那就是灭顶之灾。

当年,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的前提是先占荆州,再占益州,然后待时局变化,出荆州击曹操,谋取恢复汉室。出祁山攻长安只是策应之举。

荆州的重要性使得一贯以信义,仁义立身的刘备也不惜装傻充愣,撒泼打滚,用尽无赖手段死活不还给东吴,所以才有“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这个歇后语。

丢了荆州,诸葛亮就算真是“神机妙算”,进攻中原的战略也就成了“跛脚蟹”,横行不起来了。

事实果然如此。诸葛亮六出祁山,出兵北伐,不但耗损国力,无功而返,并且把自己也耗的一命归天。

关羽这个祸闯大了,蜀汉掉坑里就再没爬上来过。

大致的路数就是,丢荆州,走麦城,掉脑袋。刘备报仇,张飞失态,部下杀了张飞,投奔东吴,刘备几乎倾巢出动,去东吴报仇,夷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刘备大败而归,不但自己殒命白帝城,蜀汉的本钱被掏空。

肾透支的情况下,诸葛亮的北伐就是虚火。诸葛亮“再也不能给她稳稳的幸福”。

马谡失街亭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

重用马谡,本来是诸葛亮想给大家一个“大大的惊喜”,让自己这个得意弟子高调登场,但是一个“华丽的造型”之后,马谡给诸葛亮一个“大大的惊吓”。诸葛亮眼珠子掉一地。面子摔得稀碎。

但是,失街亭并不是一个全局式的失败,和失荆州比起来,仍然不是一个级别的。

有时候,有性格缺陷的原始合伙人,可能是最大的“灾难性的隐患”。


步武堂

丢掉徐州刘备因祸得福,丢掉荆州刘备江山丢了一半,丢掉街亭,蜀国丢掉了最后的希望。

这三个如果排序的话,张飞丢徐州让刘备因祸得福,关羽丢荆州彻底打乱了蜀汉的优势布局,马谡丢街亭完全掐灭了蜀汉克复中原的希望。

大家可以看看三国时期徐州的地理位置,徐州东面是大海,南面扬州是孙坚、袁术的地盘,西面兖州和豫州是曹操的地盘,北面的青州、并州、冀州、幽州是袁绍的地盘。徐州原来的太守时陶谦,因为刘备救援,陶谦让徐州给刘备。

这个地方四面都是强敌,地理上没有天险——没有江河、也没有关隘。刘备如果在这里驻扎,只能永远做一个太守——前提还是曹操、袁绍、孙坚、袁术等人不攻打他。当时周边徐州时最弱小的。后来刘备接纳了吕布,吕布趁着刘备外出,张飞醉酒的情况下趁势夺了徐州。刚刚站稳脚跟的刘备回来没了老巢,又打不过吕布,不得不委曲求全,驻扎在小沛。如果刘备一直在徐州,他就不可能成里后来的蜀汉。一个如此弱小的——只有关张赵,谋臣没有一个,兵力又少的情况下。在强敌环伺的环境里,怎么可能生存下去?就连吕布最后在徐州也是被比他强大的曹操所灭。

张飞丢徐州,对刘备来说是因祸得福,迫使刘备离开这强敌混战的地方,去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关羽丢荆州,让诸葛亮的隆中对化为了泡影。

从上面这张图,刘表占据的荆州,就可以看出其荆州的地理位置多么的优越:

占据了河南南部,湖南湖北、云南、广西北部;而且占据长江中游,北延伸到中原,南延伸到交州。更为关键的是:荆州几乎没有受战乱干扰,人口多——600多万人口。有了人口就有了兵力、人才、税收,赤壁之战后,荆州有七个郡,曹操占据了人口最多的南阳郡,大约100万人口。刘备占据了五个郡,孙权占据了一个郡。所以当时荆州的主要的人口、经济发达的地区都落入了刘备手里。关羽之所以能够威震华夏,就是荆州人口多、有钱。否则怎么可能有能力北伐。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是:占据荆州、益州、汉中,等到稳定的时候,荆州攻打襄阳南阳,这地方离许昌很近;蜀汉从凉州方向,攻打雍州和凉州。曹魏不可能两线同时作战。克复中原后,孙权将会不战而降。这一战略布局高明之极,可惜让关羽一把给打烂了。

刘备刚评定汉中统一东西两川两个月,还没有内部稳定的时候,刘备还没喘口气。关羽就急忙出兵攻打襄阳,荆州的丢失,并且灭有安稳号后方的孙权。结果荆州丢失,蜀汉失去的不仅仅是战略要塞,还有人口(兵源、税收)、财政收入几乎少了一半。此消彼长,战略优势到了别人手里,反过来威胁到了蜀汉。

再说马谡失街亭,彻底断送了蜀汉克复中原的希望。

失去了荆州之后,蜀汉只能北伐,北伐要走的地方必然是要先夺取雍州和凉州。然后夺取长安,那么曹魏就基本上嗝屁了。(注:北伐不能走子午谷——那是一条死路,曹真走了一个月一半都没走完,领的兵走的快死了)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也是差一点就成功了的北伐。诸葛亮让赵云出斜谷佯攻吸引住了曹真的大军。自己带领蜀汉大军夺取了秦州(天水),在曹魏的土地上开辟出了根据地。但是此时,

街亭是蜀汉大后方连接秦州的咽喉——粮道。任何大军出征,粮道被断,基本上就是输了战争。

听说司马懿前来救援,诸葛亮迅速就判断除了司马懿会抢夺街亭。因此立刻派大军前去驻扎。

诸葛亮要马谡当街驻守,就是扼守住大路。副将王平也是这个建议,修建木栏阻挡魏军,如果魏军前来攻打,那么就成了添油战术,蜀军占据优势可以让魏兵无法前进。

上图就是街亭的地貌,街亭这里的两座山都是孤山,啥意思。就是山很小,对方可以把你围一圈,围的死死的,

山上也没有水源——这是最要命的。结果马谡搬出来了韩信背水结营和居高临下的理论,很明显,他忘了对手是谁——司马懿,外号冢虎,诸葛亮不防备曹真都要防备司马懿。

最终的结果,司马懿把马谡围住,断了水源,又在山下放火。山上的士兵科的嗓子都冒烟了,结果不战自乱。街亭丢了,诸葛亮开拓的根据地就成了孤悬在魏国土地上的一块飞地,失去了和大后方的联系,成了砧板上的一块肉。

此战之后,曹魏堵上了这唯一的缺口,后来诸葛亮几次北伐,虽然打败了魏军,但是没有夺取到任何一座城池,因为时机已经错过了。

后世毛泽东评价:初战亮宜自临阵。意思是,这一次诸葛亮应该亲自去街亭。毕竟对方来的是主将,而且是北伐的第一次敌我大战。


嘟嘟读读

显然是关羽失荆州!

张飞丢失徐州可以算得上是刘备的第一次挫折,纵然有张飞失误的因素,但核心原因还是因为当时自己的实力有限,刘备当时刚刚统领徐州,无论是实力还是威望都不足以对徐州进行全面控制,徐州失守前,领兵攻打实力远强于刘备的袁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为了积累威望和实力,事实上,中途吕布即便不偷袭徐州,以刘备的力量也很难在征讨袁术的战斗中获得胜利,而当随后袁术反攻徐州时,刘备即便能保持统领徐州全境的态势,也很难与袁术进行抗衡,在当时曹操还没有进一步平定各路诸侯的情况下,徐州可以算得上是中原多路豪强争夺的势力范围,刘备根本无法抗衡其他势力的侵袭,徐州的丢失,只是时间的问题。



马谡在街亭战败,原则上比较可惜,当年马谡守卫街亭,主要目的还是阻击对手进入甘肃,延长张郃援军增援雍州的时间,以帮助诸葛亮拿下雍州五郡(已经有三郡投降),由于马谡阻击失败,魏国援军长驱直入,诸葛亮只能说军撤退,但还是把占领区内的人口迁回了蜀国,这一战从战局上来说,蜀汉只是没有更进一步扩大战果,以及街亭之战中马谡的军队受到了重大损失,但对蜀汉来说算不上伤筋动骨,双方应该算是打了个平手。



但关羽丢失荆州就不一样了,这一张的惨败甚至改变了蜀汉未来的结局,荆州三郡陷落,刚爬到最高峰的刘备损失了几十万人口,外加数万荆州军队,同时还失去了北伐最有力的出击地域,自己被困在了别人很难进来,但同时自己也很难出去的益州,相当于损失了一半的力量,导致随后几十年的北伐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也间接迫使刘备发动夷陵之战,企图夺回失去的土地,结果再次失败又损失数万官兵,蜀汉彻底陷入衰退,不夸张的说关羽大意失荆州几乎葬送了刘备一统天下的全部努力和想法。


辽宁资深球迷

当时徐州对于四处奔搏,颠沛流离的刘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发展机会,但是与人才相比,徐州远远没有张飞的价值高,在说当时徐州很多的士族阶级,对于刘备这个小摊子,是瞧不上眼的,威望势力均不及吕布,要么吕布怎么就能轻易的把张飞赶跑。根据刘备当时的势力,守住徐州是不可.能的。徐州的丢失,在眼下给刘备造成无处安身的窘境,从长远看是微不足道的。


“大意失荆州”,这个典故已成歇后语,口头禅,警告提醒那些在工作中,麻痹大意,顾头不顾尾的粗心人。然而这个成语来自,三国时的人物关羽失荆州的故事。


公元219年刘备集团,镇守军事重镇荆州的部将关羽,进攻围困曹魏辖区樊城,又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四海,就在即将克复樊城之机,后院起火,东吴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关羽面临两面受敌的处境,败走麦城,兵败被俘,被孙权杀害。

荆州的丟失,对于蜀汉集团来说,直接损失的不仅是城池地丁,还有全军覆没的荆州兵团,在战略上,由主动变为被动,而且给蜀汉后来的北伐战争造成被动局面,后勤稍有不济,便造成惨败的结果。间接的害死张.飞,刘备,黄忠以及“彝陵之战”阵亡的将士,东吴陆逊如没有后顾之忧,蜀汉有被灭的危险。所以说,荆州的失守,对于蜀汉是灭顶之灾。

“失街亭”在真实的历史上是存.在的,是诸葛亮六出祁山成绩最大的一次,也是最有可能拿下长安的一次,当然也是失败最惨的一次。

这次北伐,不但拿下陈仓,安定,天水,武都,而且以这三郡作为后勤基地,复克长安指日可待,由于通往三郡的咽喉要塞——街亭的失守,导致这三郡在战略意义上已成死地,延渭水攻长安的军事部署,已无法实施,蜀军的战略进攻,因街亭的失守,演化成战略退守.的被动局面,而主帅诸葛亮险遭被擒的处境。

刚復自用的马谡,不但葬送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而且给国家和军队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蜀汉整整筹备了三年之久,才开始了下一轮的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诸葛亮上表后主,自降三级,以示惩罚。


手机用户52347605903

这三者分别是:战术级失败,战役级失败,战略级失败。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事情。

最轻的,是马谡丢街亭。

马谡丢街亭完全是个人蠢猪级别的指挥导致的失败。在三场失败中,马谡最不冤枉,也是最应该被杀的。如果马谡严格听从诸葛亮的安排或者听从王平的劝导,街亭是不可能丢失的。

但马谡还是把他丢了。

街亭的丢失从规模上讲不是一次大战役,但导致了整个诸葛亮北伐计划的失败,北伐大军功亏一篑。不过这只是诸葛亮诸多失败的一次,诸葛亮六出祁山都没成功,不差这一次。所以丢街亭是后果相对最轻的。

张飞丢徐州,则是时间问题。

徐州处于中原腹心,百战之地,没有雄厚的实力根本无法据守,何况这块地盘本来就是刘备捡来的。事实证明,无论是陶谦,刘备,还是吕布,都没有办法在曹操的眼皮子底下守住徐州这块肥肉。徐州早晚要丢,张飞只不过因为自己的失误让徐州丢了早了一点,让刘备集团陷入被动而已。

而关羽丢荆州,则与这两场失败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失败。关羽丢荆州完全导致了刘备集团的生存空间被彻底挤压,上升的天花板被封死。丢失荆州对于蜀汉政权是不可挽回的失败,让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彻底成为泡影。

在丢失荆州之前,刘备集团是三国中最强势的,在汉中与曹操争霸,在荆州北伐打的曹操几乎想迁都“威震华夏”。而丢失荆州,让蜀汉政权只能困守益州一隅,导致的人才损失更是难以挽回,彻底丧失了争霸天下的能力。

综上,关羽的失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失败。


小约翰

2、荆州的丢失,实际上是从诸葛亮的《隆中对》开始的;《隆中对》固然有精辟、到位的形势分析,令刘备开了眼界,战略意识有了飞跃式的提高。但刘备怎样应对这种形势的分析上,是存在很大的错漏的。除了毛主席非常精辟的指出了“千里之外,二分兵力”的不切实际之外,对荆州的论述虽然精彩到位,既要取“荆州为家”,又要“东和孙权”,措施上却是极其错误的!荆州对东吴的重要性,远大于刘备。甚至曹操对荆州的切身利害,也要大于刘备。曹操丢失襄阳、樊城的话,敌方就可直接威胁宛、洛,而宛、洛却是曹魏首都的大门。襄樊一失,曹魏震动,这也是曹操要迁都以避关羽锋芒的原因。而荆州从西面、西南面,两面弧形包围东吴,而且占据上游的绝对优势。不论是谁占据荆州,东吴都会跟他死磕,根本不可能与他真正联盟。这也是为何孙家三代都与刘表争斗不休的原因!而对于刘备呢?如果取得了东西两川后,荆州对于蜀汉来说,仅是一块经略中原的腾挪基地,丢失了并不危及国基。失去荆州后,刘备仍然能建立蜀汉,仍然能集中起强大的东征兵团,诸葛亮、姜维仍然能十余次北伐就是最好的证明!而刘备一次次的从荆州抽调兵力、一次次的调集荆州的军需。却在夺取汉中后都不支援关羽,甚至也没有命令上庸必须出兵援助关羽。就是老以为孙权不会使诈,必须遵从“东和孙权”的国策。对孙权关羽还知道修筑烽火台防范一、二,而刘备诸葛亮,却完全看不到东吴才是荆州最大的威胁,不作任何的防范措施。所以真正“大意丢荆州”的是刘备、诸葛亮,是从《隆中对》开始的!里面之分析了荆州对刘备的机会,却完全没有分析到;荆州对孙权、对曹操意味着什么,应该做出怎样的应对.而是一味的强调“东和孙权”,“引以为援”,完全不考虑孙权到底愿不愿意跟你联盟,为你支援。以至于从始至终,都没有对东吴作出任何的防范!其实应该是;既要取荆州为“家”,就得有与孙权拼死一战的决心和准备。

3、街亭的得失;表面上看,马谡的“违亮节度”,毁了蜀汉最有机会成功的一次北伐。但失街亭的真正首责,同样应该是诸葛亮;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诸葛亮分析了街亭的重要性,并知道攻击街亭的敌将情况。可为“知彼”!所以派出了他认为“军事才能极高”的马谡,和为人稳重、熟悉地形的王平。但也正是他的过于自信,才会看错马谡。自己最信任的人、平常最爱护的人、还是“亲如父子”的马谡,居然会不按照自己的安排行事。这时诸葛亮完全想象不到的,也是他决不能容忍的!所以这就是诸葛亮的“不知彼”!知彼而不知己,正是犯了兵法大忌,不败没有天理!所以劳师动众的一切成果,化为了泡影!从此以后,曹魏有了防范,诸葛亮的西取凉州之策,就再也没有成功的机会了!但对于国本的影响,似乎也不怎么大。

综上所述,关羽失荆州、马谡失街亭,表面看影响很大。但实际上两场败仗,尽管死了关羽、牵连着死了张飞,但都不会危及国本。仅是影响了战略的实施!而张飞的失徐州,是把刘备建立国本的基础给弄丢了,而那个时候正是诸侯混战之际,任谁都没有取得决定性的优势,正是英雄大展宏图之时。刘备如果真能按照陈登为他筹划的做,是完全有可能称为一方霸主。跟曹操、袁绍、袁术比,鹿死谁手还真的很难说!所以,应该是以张飞的“失徐州”,是把刘备坑的最惨的一个(但不是对蜀汉)。关羽的失荆州,连带出夷陵之败,失了张飞,排名第二吧。而 马谡的失败,是可有可无的,我认为仅是属于“面子”问题。因为,即使马谡守住了街亭,诸葛亮取得了凉州,他也是消化不了的。一是因为消化凉州,没个三五万蜀汉军队驻守,是根本稳定不了的。迟早要还给曹魏!而且,还必须长期驻守街亭,想要不失街亭,不能少于两万大军。这么多的部队,都要吃饭。凉州说是当时富裕,那是因为丝绸之路的原因,的确能赚点钱。可钱不能直接吃。西北苦寒之地,凉州人少地薄,粮食产量极低,根本养不活这样规模的军队。凉州以往,都是靠关中的粮食。只要曹魏封锁了粮食对凉州的流入,就都要从汉中运粮养军,运输部队都不是个小数目。蜀汉有多少军队?南蛮要不要防?东吴要不要防?汉中要不要守?上庸方向要不要防?蜀汉一共才十万军队。如果长期如此,不用打,蜀汉就被拖垮了。所以说,马谡败不败,都只是“面子问题”,战略意义并不大!


傲视苍穹39

张飞丢徐州,关羽丢荆州,马谡丢街亭,谁把蜀国坑最惨?(邀)

这问题有点意思,这是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三次重要作战,这些事件都不是孤立的,需要联系前因后果,有的是对前因把握不当,有的是后续处理失误。应该说都对蜀国造成严重后果。只是有的后果明显,有的属于隐性形式,表面上是抽象的,不容易直接看出来。张飞丢徐州,就是隐性后果,表面看似乎影响不大。但这需要结合其他因素综合分析,那时刘备接手徐州,基于陶谦临死前的推让,有糜竺,陈



珪,陈登等徐州官员支持,声望很好,而徐州地大物博,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兵员充足,军力雄厚,是一个很好的发达拓展之地。短板是当时缺少具有战略眼光的高手,比如诸葛亮,庞统之类的谋士,那时诸葛亮只十多岁,是一个小屁孩。而刘备本人那时候也因经历,眼光限制,似乎对人材,前途都没有表现突出的追求,如果刘备那时有三顾茅庐的勇气精神,再保有徐州,那后面真的不可想象。

关羽丢荆州,本来是给亢奋的刘备诸葛亮迎头一瓢猛醒的冷水,应该慎重对待,但刘备似乎冲昏头脑,不顾一切,强行发动伐吴之战,短短三年,就让蜀国经历失荆州,败夷陵,几乎亡国的巨变。如果刘备适可而止,在孙权认怂,答应归还荆州,送归夫人时罢兵言和,想想,会如何?所以丢荆州不止荆州本身,事件后续更严重,还祸及蜀国国本。



马谡丢街亭,则是对蜀国本来可能的翻身机会一个致命一击。若果当时马谡守住街亭,再配合以后续诸葛亮各项措施正确无误,则西凉可能经营夺取,进而配合汉中方向,甚至夺取关中都是可能的。但一个用人失误,一切成了空谈。

提问的“最惨“不好答,正如开始说的,这些事情是涉及各个方面,不能孤立看待分析,如硬要说个一二三,也只是静止的就当时而言,但实际事情是不断变化的。好了,摆一下吧:荆州,徐州,街亭!(6:4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