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三七止血活血作用的研究进展

三七是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其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等功效 。《本草纲目》记载三七可“止血、散血、定痛”。除止血、活血作用外,三七还具有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肌耗氧、降血压、抗休克,抗炎、抗衰老、抗肿瘤、抗氧化、镇静、镇痛、调节免疫功能、益智等药理作用。现将近年来三七止血、活血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概述如下。


一、止血、活血成分研究
1. 止血成分研究: 三七的止血有效成分三七素( dencichine) ,是从三七根中分离的一种特殊氨基酸,化学名称是 β - N - 草酰 - L - α,β - 二氨基丙酸( Ⅰ) ,止血效果优于止血芳酸。三七素的 D - 构型含量 甚 低,有相同的止血活性,但 神 经 毒 作 用 很低。三七的止血活性成分还包含槲皮苷和钙离子。三七素加热易分解,故三七止血一般生用。
2. 活血成分研究: 三七的活血有效成分是三七总皂苷( PNS) ,其含有人参皂苷和三七皂苷等 20 多种皂苷成分。其中人参皂苷 Rg1 在 PNS 中含量较高,是三七活血的主要有效成分。人参三醇皂苷( PTS) 活血作用显著。另外,三七中的黄酮类也有活血作用。

中药材三七止血活血作用的研究进展


二、三七止血实验研究
1. 三七止血与剂量的关系: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三七小剂量应用时主要表现为止血作用。洪海洲等认为止血是小剂量三七的主要功效之一。张海英等用毛细管法、剪尾法分别测定小鼠凝血时间、出血时间。结果表明,三七低剂量组具有止血作用。
2. 三七止血与血小板功能、凝血时间的关系: 机体出血时,小剂量三七可通过缩短血浆复钙时间达到明显的止血效果。电镜观察,三七素( dencichine) 主要使血小板产生伪足、聚集、变形等,并使其胞膜破损、部分溶解及脱颗粒反应,从而释放血小板因子Ⅲ、二磷酸腺苷( ADP) 和 Ca2 + 等加速凝血的因子,最终止血效果显著。三七素和三七温浸液均能显著缩短小鼠的凝血时间和增加血小板数量而发挥止血作用。郁相云 等实 验 证 实,三七可增加小鼠血小板数( PLT) ,缩短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 、降低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APTT) 、降低小鼠凝血时间( CT) ,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显著性。张玉萍等采用三七素注射液对小鼠、大鼠进行腹腔注射实验,表明三七素可通过缩短凝血时间,提高血小板数和黏附率发挥止血作用。同时,三七素有神经毒作用,达到一定剂量时会引起严重的运动失调。


3. 三七止血与肝脏内代谢,血管收缩等其他因素的关系: 三七可通过机体代谢,诱导血小板释放凝血物质而产生止血作用。麻醉犬口服三七粉后,颈动脉放血,凝血时间缩短,若先结扎门静脉,上述作用则消失,推测三七止血可能与肝脏内的代谢存在一定关系。此外,三七止血作用还与其增加血液中凝血酶含量、收缩局部血管有关。有实验证实三七素促进组织胺引起血管收缩。对于三七素收缩血管的作用机制,冯冰虹等研究复方三七浸膏对大鼠胸主动脉环和新西兰兔血小板黏附性作用,表明其增强收缩血管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一氧化氮( NO) 水平和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 NOS) 、原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cNOS)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 的合成有关。总之,三七的止血机制可以认为是其以作用于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凝血因子、增加血小板数量和改善血小板功能为主,通过多环节共同作用实现的。

中药材三七止血活血作用的研究进展


三、三七活血实验研究
1. 三七活血与剂量的关系: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三七大剂量应用时主要表现为活血作用。口服三七对小鼠有抗凝血作用,可延长其出凝血时间,且随剂量的增大而作用增强,当用至成人等效剂量的 4 倍时,出凝血时间 明 显 延 长。喻 林 华 等分 别 配 制50% 、75% 、100% 的三七伤药片溶液对小鼠连续灌胃3 天,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溶液分别延长小鼠平均凝血时间 19. 4% 、38. 3% 、62. 8% ,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2. 三七活血与舒张血管平滑肌的关系: PNS 可增加肠系膜前动脉和冠状动脉血流量,加快血流速度。静脉滴注 PNS 可使麻醉兔和大鼠股动脉血压和脑血管阻力下降,同时对抗基底动脉环收缩反应。陈健文等发现 PTS 注射液显著改善脑循环是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脑血管阻力达到的。人参皂苷 Rg1 扩张兔脑基底动脉的机制较复杂: 既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受体操纵的 Ca2 + 通道( ROC) 抑制内 Ca2 + 释放有关,又与电压依赖性 Ca2 + 通道( PDC) 抑制外 Ca2 +内流有关; 该作用又可能通过内皮细胞产生舒张血管因子介导。
3. 三七活血与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关系: PNS 主要通过提高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 cAMP)含量、减少血栓素 A2 的生成而产生明显的抗凝,抑制血小板 聚 集 作 用。三 七 总 皂 苷 PNS、三 七 皂 苷R1、人参皂苷 Rb1、人参皂苷 Rg1 均可延长血栓出现的时间,抑制光学反应后大鼠肠系膜细静脉血栓与细静脉血管面积比,其可能通过抑制过氧化物的产生、抑制白细胞黏附、抑制血小板聚集等途径抑制血栓生成。三七中人参皂苷 Rg1 可通过纤溶系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 NO 而发生抗栓作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 PA) 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 - 1) 是纤溶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詹合琴等 探讨三七皂苷 Rg1 对 t - PA 和 PAI - 1 水平的影响及机制,经发色底物法测定的结果证实,三七皂苷 Rg1能有效对抗由于 PAI - 1 活性增高和 t - PA 活性降低所引起的血栓,这可能是其抗血栓的有效机制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证实,三七皂苷 Rg1 可明显降低实验性血栓形成,并且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此外,Rg1 还可抑制凝血酶诱导的正常血压及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小板内游离钙升高,据此推断,Rg1 的抗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能与抑制血小板内[Ca2 +]升高有关。华声瑜等实验发现,人参皂苷 Rg1 可能通过降低血小板内[Ca2 +]或提高腺苷酸环化酶( AC) 活性来抑制 ADP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非以提高血小板内 cAMP 含量的方式。马珂等实验证明,三七中 PTS 可抑制 ADP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且血小板内[Ca2 +]随三七皂苷剂量增加而显著减少。PTS 注射液还能对抗大鼠动 - 静脉旁路血栓的形成。另外,人参皂苷 - 2A 对 ADP 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推测其有直接的抗血小板作用。

中药材三七止血活血作用的研究进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