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遲評估美企鉅額併購交易 , 是中國被迫對特朗普的反擊

推遲評估美企鉅額併購交易 , 是中國被迫對特朗普的反擊

據瞭解,由於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加劇,中國正在放慢對高通公司和貝恩投資公司鉅額收購交易的評估,中國是唯一沒有批准該交易的國家,東芝以190億美元將芯片業務賣給貝恩資本為首財團的交易也唯獨沒有獲得中國當局的批准。

隨著跨國公司變得更加“跨國”,它們必須在越來越多的司法管轄地申請併購審查,公司必須向其交易符合申請要求的所有國家(包括中國)提交申請以使交易獲得批准。但是一直以來,針對涉及其他司法管轄地公司的交易行使審查權的還主要是美國和歐盟。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不斷騰飛,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中國製造已經成為中國的代名詞。但是繁榮下面也隱藏危機,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中國也意識到科技的重要性,因為像通訊、半導體等核心技術都被歐美掌控,中國企業只負責組裝,所以大部分的利潤還是被歐美企業拿走。

而且沒有核心技術,包括供給、價格也都受制於人,使中國的企業無法健康持續的發展。這也促使了中國自主創新的科技的決心,加大了對科技領域的投入,包括通訊、人工智能、半導體、互聯網、生物科技、新能源等多項科技領域,並得了突破性的發展。現在中國也有了自己的半導體產業,只是現在從技術上還無法與西方比較,但是也表明了中國的決心。

推遲評估美企鉅額併購交易 , 是中國被迫對特朗普的反擊

也是自2008年起,實施的中國反壟斷法賦予中國商務部反壟斷局權力,對其認為將對中國消費者和供應商產生廣泛影響的全球所有交易進行審查。

最具代表的案例,就是去年8月芯片製造商博通對電信公司博科的擬議55億美元收購順利通過了中國的併購審批,表明了中國現在越來越希望在全球併購領域獲得發言權。

中國的審查程序相對較新,併購審查門檻尤其低,與歐盟相比,中國很少干預跨國併購。中國監管機構對於一些對本國經濟沒有直接影響的交易,例如兩家跨國公司在中國以外組建的一家合資公司,審查的原因僅僅是兩家公司都在中國設有業務。

但是在大多數被有條件批准的交易中,中國商務部實施了行為調整,例如公司就如何與中國供應商和消費者開展業務做出承諾,尤其是如果它們處於對於國家安全或行業政策非常重要的行業。隨著中國經濟增長,越來越多的交易將觸及敏感行業,所以對於這些跨國併購的戰略意義會慎重把握。

推遲評估美企鉅額併購交易 , 是中國被迫對特朗普的反擊

這次的高通公司和貝恩投資公司鉅額收購交易的評估,以及東芝以190億美元將芯片業務賣給貝恩資本為首財團的交易沒有獲得中國當局的批准。因為現在國內的通訊、電子等許多行業的產品在用高通、NXP、東芝的半導體產品,所以這些跨國並掌握核心技術的巨頭合併,中國肯定會從本國安全和行業政策考略。

尤其是現在中美貿易摩擦嚴重,特朗普的一些政策舉措可以得出,他根本沒有妥協的意思,而是準備和中國打持久戰,並繼續執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並且重返TPP,就是為了有更多的籌碼對付中國,將使農產品、零售、科技產品等更好的流入其他外國市場,減少中美貿易損失。

所以,在特殊的環境下,如果上述兩個併購成功,那麼排名前列的半導體行業公司將都是美國產業,形成壟斷形式,從而成就美國半導體霸主的地位。

這對中國產業,以及國家安全將是非常大的打擊。所以中國必須打擊這種跨國併購。如果成功,特朗普隨時可能對我國進行科技領域打擊,限制我國對於半導體的進口,從而打擊我國的電子行業、航空行業、通訊行業等許多科技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