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很多人都可能会倾家荡产,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进去呢?

奔跑小车车

我在这个市场十多年了,感觉很多人进来都是贪心并且对自己没有信心。我简单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理解:

自己经历:

首先刚进入市场,避免不了很多人把短线做成长线,我自己以前也经会是这样,我买过中石油,当时也是想做一个短线差价,结果跌下去好几年没有反弹,拿了几年最后还是亏钱出局。很多人应该遇到过同样的问题,想买这个热点板块感觉位置太高,但是股票一直涨,自己刚进去就开始跌,感觉庄家就是时看上你手里的几万块钱,接下来就是短线转做长线,还一直亏钱。

一般会倾家荡产的情况:

第一:炒股票而倾家荡产的人是极少数的,他们全部都是加杠杆的,只要你不加杠杆,不举债炒股,不用吃饭的钱炒股,自始至终用闲钱炒股那就不可能赔的倾家荡产了。

第二、你自己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你什么都不懂,跟朋友或者自己迷信的买卖那肯定就是一直亏损。

第三、要学会结合基本面、技术面、资金面、人气面综合分析市场,现在股票的走势一般会伴随着公司的净利润。要学会找隐蔽的热点题材,以及分析公司的盈利状况。

第四、没有自己的交易规则,明明按照大周期去买进,但是小级别走势不好了立刻出掉,也是亏钱的。

第五、心态,你不能让股票的走势控制了你每天的心情以及生活状况。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有什么更好的可以互相分享交流,老貔貅每天会在微头条更新好的交易理念以及自己认为好操作的股票,欢迎大家一起学习,我现在还把技术指标结合图形里,话不多说,简单分享一下:


股市老貔貅

炒股就是一种投资,是一种高收益的投资,相较于银行固定的存款利息,周期长、回报低,人们更倾向于选择炒股,尽管都知道“股市有风险”,但是奔着高回报率,人们还是愿意选择炒股。

为什么选择进股市:

1、赌徒心理

所谓的赌徒心理就是输了想要再赢回来,赢了也想要继续赢,不仅炒股的人的心理动机如此,而且大部分的人都有这样的心理,当在股市遭遇滑铁卢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有不甘,因此他们会伺机等待,选择一个机会再次进入股市,想要再次赌一把。

2、高额回报

炒股票其实就是在买入和卖出之间实现利差获得收益,他遵循的原则是低买入、高卖出的原则,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股市,大家都希望能实现高额套利。

3、从众心理

股市也会有盲目从众的现象,看到别人在股市获得了丰厚的报酬,就会引发感染效应,会引起大家的从众模仿。就算是看到了有人倾家荡产,但人也会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觉得自己应该不是那个吃瘪的人。

4、学习热情

众所周知,股市是要保持学习的,有的人天生对于数字、金融等比较敏感,也比较爱钻研这些技巧,分析股票,同时也对政策动向、基本面分析等等保持极大的热情,这自然也会成为他们选择股市的原因。

那么如何降低炒股的风险呢?

分析股票时一定要详细分析,对于公司的运营状况、盈利状况、管理状况、公司股东及分红等等做一个分析,了解一下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能够更好的作出决策。同时也要及时关注经济政策、国内外局势变动等等,也能够更好的服务你的决策,降低投资风险。当然,也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仔细选择购入或者卖出股票的时间,避免从众。


华尔街见闻

当局者总是不清醒和抱有希望的。

雷立刚,“旁观者清 当局者迷“”

股票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1. 旁观者:雷立刚

雷立刚1996年大学刚毕业就参加了公务员考试,并顺利进入了一家省级单位。在一次误打误撞,买了一只海尔的股票后,他尝到了甜头,放弃了自己的铁饭碗,奔着香饽饽去了。

二十年来,他都做着一夜暴富的梦,从本来是股市的旁观者,变成了当局者,沉迷进去,一呆就是二十年。

2. 四次卖房炒股 让他痴心不悟

雷立刚第一次涉足股市是刚毕业后,正好遇上一轮A股大牛市,拿着试试看的心,他投入了3000元,买了青岛海尔,赚了2000元,这让他的心激荡了起来。

往后就是四次疯狂的投入和亏空

2001年6月,幸运之神的又一次眷顾,使得他赶上了1998年的房改末班车,低价买入了第一套房产,这套房子离成都宽窄巷子只有五十米的距离。

房子65平,卖价4万,给了离婚的妻子。投入股市后亏掉90%。

2004年,第二次卖房,房子73平,买房的钱,是他的稿费、在四川大学教书的工资和父母出资得来的。最后买了房子,买进一只股票,赚的钱还没来得及焐热,就化为泡影。

亏掉了99%的资金。

2012年12月,第三次卖房,房子十一平卖出32万,赚了30倍后,遭受股灾,钱又没了。

2017年8月,第四次卖房,房子70平,卖价5万元。

这是雷立刚最近一次的卖房经历,这次的投资得结局还未知,等后着命运的裁决。

3. 平常心 确有着不平常的梦

四次的卖房经历,和起起伏伏的收益,并没打破他想一夜暴富的梦,他对于投资这件事,不抱怨,不懈怠。保有一颗平常的心了。

第四次卖房,他征得了妻子的同意,自己讲不在关心是涨还是跌了,感慨自己的幸福人生,就是还好有房能买。

4.人还是要有梦想的 万一实现了呢

雷立刚始终抱有未来蓝筹牛市的行情,期望着自己的股票能再未来翻到两倍。

在追逐股市的这条路上,雷立刚一个捧着金饭碗的公务员,丢掉金饭碗,放弃一个又一个房产增值的机会,毅然投入到,股市的行情旋涡。

不去感慨未来有多惨,只梦想着灿烂的未来。他不在意别人说他想钱想成了疯子,成魔的言论。

雷立刚,一个对股市有着执念的人,拿着他卖房的钱,一次次毅然决然的投入疯狂的股市旋涡中。


懂财帝

炒股就像赌博,不劳而获,投机心理,让更多人前赴后拥。虽然我是财经达人但是我不擅长证券类投资,只擅长创业和风险投资。那说说我自己炒股亏损的经历吧。



2015年牛市启动,我也不懂什么牛市不牛市的,反正在3000点我拿20万进入股市。大概有半月我的账户余额25万了,我这个美啊,以为自己是股神了,直接从公司拿了80万进场,一共一百万,那两月那个疯狂,啥不管了,只炒股。每天看新闻,看股评,买卖频繁,就这样我的100万还变成了140万。牛市嘛。这时候股市已经4000多点了,我又拿了三百万本金入市。重仓中国中铁8元多,19元卖,这个美啊,别提多得意,真的感觉以后我靠股市就能成为首富,到处跟人家谈股票,谈心得体会。接下来大家基本都知道了,开始大跌。根本不知道咋应对,反而是亏的哭丧着脸,一生气,清仓,稍微反弹点,马上全仓杀入。说结果吧:剩余60万出局,截止现在我也没买过股票,心碎了一地。身边有证券财经的朋友,我也就是看看听他们说说,不再动摇。反正我是懒得炒股了,除非悟透人性的奥秘,不然贪欲我还是克服不了。



简单说说炒股人的心态吧:

1.自以为聪明:总觉得自己比庄家,比其他股民聪明,亏的是他们,赢得是自己。

2.以为自己不会失最后的稻草:总觉得自己肯定能在大跌的时候先跑,或者先于庄家出票,事实呢,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3.赌博心理,戒不掉贪婪和不劳而获的心理。还是贪欲太大。

4.认为自己技术高;各种看股市操盘的书籍,啥都懂,输的最多。

总结:人生在世还是需要脚踏实地,不然轻松得来的终究还是会还回去的。远离赌博,远离投机,价值投资才是股市正确之道。这个道理我是听股市大佬说的,我也没用上。


我是李合伟:伯乐创投俱乐部创始人,创投商学院首席讲师,著作《觉悟行果创业论》。帮助过300多位创业者创业成功。期待与您分享交流~~~


合伟说


每个人都有理想,改善自己的命运,提高自己的经济环境,是人们正常的心理,也是进取向上的正向指标,是应该受到肯定和鼓励的。股市又是一个充满希望,充满许多成功案例的场所。不得不承认确实有许多人从这个市场中取得成功,这是事实。



从股市诞生的那一天起,为人类社会,特别是经济发展带来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包括科技的进步是过去传统经济无法比拟的。甚至超越过去的10年或许更多。

但股市的副作用对经济和股民们所带来的伤害也是巨大的,对于一些股民是生命的代价。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警醒自己不要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是我们踏上阳光生活的开始。

一, 教训

世界上最著名的股灾是美国1929年9月道琼斯指数为381到1932年3月,道琼斯指数下跌到41点,跌幅达到百分之89。这场股灾整整影响了美国经济十年的不景气,而且影响到欧洲等西方国家。在极尽疯狂的上升时期,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父亲约瑟夫.肯尼迪说:就连擦皮鞋匠都再里面,我要出来。因此,躲过股灾。进而保持了肯尼迪家族财富的继续。

其相反的是美国有数以千计的人跳楼自杀。包括美国投资大师利弗莫尔,在1929年做空赚1亿美元,到1940年接连三次破产后,选择了手枪自杀。

再有1973年3月香港恒生指数从1774点,直线下跌到1974年12月的41,大跌百分之91.创下了人类社会股灾记录。对香港的经济的打击是巨大的成千上万人失去工作,破产,跳楼之事不时见于报端。

中国股市2008年8月的6000多点,到1700多点,至今还徘徊在3300点附近。也有2015年6月的股市波动带来的熔断机制等系列变化。还有中国期货界传奇人物刘强在本轮股灾中,满仓做多期指最终导致破产,最后选择跳楼。

我们不是在讲别人的故事,也不是在嘲笑他人的错误。其实人性的弱性和贪婪任何时代任何时期都是存在的。是一种客观现象,关键是我们后人怎样学习与克服别人的错误,避免覆辙,这才是我们胜于故人的区别,还有希望的明天。

二, 股市中几个原则

1.风险意识。残酷的历史教训,大数据分析,是最好的教材与警示。如果没有风险意识,可能下一个倒下不是别人,而是你不要存任何侥幸心理。

2,投资是参与经济和了解社会发展的窗口。只有报着这种心里思想,说明投资者是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向上的人。

3,投资资金可控。应该讲只有将自己除正常生活必备外的资金总量的百分之30用于股市中。这是一种安全的做法。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保护,是对家人的责任,是一种悠闲,说到底是一种智慧与格局。

4.投资的策略。按照稳定取中原则,既不是最大收益,但也不是最大风险。也是投资学中的提醒投资法。根据投资的领域市场风险特点,讲资金分成若干份的方法。如在中国股市中,不确定的因素多,最好把资金分成5份,设立下跌限,当所持有的股票下跌百分之10再补入相同的股票,当股票反弹时把后面买入获利的部分卖出。这样投资者,就会有润有余。

总之,只有建立在正确科学基础上还有汲取股市中失败教训的投资者,才是股市中活的最舒适的一族。



时刚军

炒股可能倾家荡产,也可能实现财富自由,本身就是可富可贫的投资,没有对错。

有人认为炒股的人是想不劳而获的赚取财富,这种观点存在偏激,人家都是拿着钱进去的,又不是空手套白狼,何来不劳而获的说法,只是想尽快的实现财富自由赶超通货膨胀或者达到自己的财富目标,出发点没有错,值得鼓励,做什么事情都有风险,只是如何来适应这种风险罢了。

看似简单的买与卖,实则就是阴与阳,大与小,光与暗的令人琢磨不透,就像人的一生都是为了圆满而努力,但总不尽人意,股民也是,都是在坚持中前行,套牢中悲喜,在交易中成长,确实辛苦。

任何一个进入市场的股民都想为了拥有更多财富去做更多事情,工作也是,炒股也罢,只是赚取金钱的快慢而已,所承担的风险不同而已,所以他们也知道可能会面临亏损,但是对于财富增长的诱惑来说,风险就总视而不见,才造就了一批批的股民涌入市场。


金美圆的生活笔记

我可以肯定的和你讲,中国百分之九十的股民不懂股票真正的意义。所以把股票说成炒,也用来炒,股票是金融工具的一种,而且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趋势,股票在未来的意义更加重大。这些知识可能只有真正的金融从业者才会明白。简单来讲,如果把股票说成是赌博,为何国家不禁止赌博呢?

首先:全球金融体系的参与者有政府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个人,中央银行构成,这些参与者都在调节一个国家的经济,政府离不开钱,银行离不开钱,企业也离不开钱,每个人都离不开钱,那么通过金融的手段就可以进行合理的资金资源配置,政府需要资金可以发放债券,工商企业需要资金可以从银行借贷,也可以发行股票等,个人拥有闲置资金就可以通过存入银行赚取利息,购买债券,或者购买股票参与工商企业经营的投资,还可以买卖外汇,期货等货的较大的回报。

它的本质是资源,财富,风险的再分配,使资源高效合理的运用起来。股票的风险相对于银行存款,债券都要大一些,所以买卖股票也是承担风险能力较低对于承担风险能力较强的一种风险转移。

风险加大的同时收益也在加大。所以说股票兼具敛财功能。

我国金融市场实施初期,由国有企业,资金雄厚,企业成长性较强,基本面较好的发行的股票都非常受欢迎,也让中期长期投资者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所以说大多数人谈股色变,实际上是对于金融市场,对于股票市场的一种无知的体现。

而在未来,随着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进程加快,银行会更加的支持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募集资金。

在当下这个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在股票市场买卖,则越来越说明大众的投资意识再增强。而股市中的盈亏,股价的涨跌有多方因素影响,在股票背后操作的人,也是多方与空方的相互对冲。

喜欢古玩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多多交流。本人是一名古玩商,也是一个股民。





古石古玩会馆

首先,需要纠正一下,炒股亏损的人,确实很多,但是倾家荡产的人,要说很多的话,就失之偏颇了。只要偶尔发生一个倾家荡产的极端事例,一定会被人口口相传,弄得人尽皆知了,老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至于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进股市,我觉得不外乎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基于对通货膨胀的担忧和压力,需要有一个投资渠道。“人不理财,财不理你”,再不是一句空话,而股市,相对于投资房产、黄金、期货等,门槛低得多,大部分人都能进入。

2、“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股市,无疑是一个好的博弈场所。再加上有别人的赚钱效应做示范,大部分人都认为股市要么亏,要么赚,总有50%的机会盈利,都愿意博一把。



3、股市有个好处,不管你赚多少钱,都已经是税后的。不像工资,发到你手里的需要扣除“五险一金”,实际到手的收入比实发工资少很多。股市里的所得,在你交易的时候,已经扣完税了,而且税很少。

4、大部分人进股市,都是在牛市的时候。那时,人心思涨,舆情高涨,大家都抱着赚钱的目的,排队来开户,那样的形势下,大家都认为自己能赚钱,而忽视了风险。

5、股市确实有赚钱效应。股市里面买卖都只需要通过手机或者电脑操作,简单快捷,不像一般的上班赚钱,有很大的工作压力,既要兼顾工作,又要处理好与领导、同事的复杂人际关系。

而股市里面,涨跌都是凭个人操作,没有那么复杂,你只需要对自己的入市资金负责就好了。

6、还是需要强调一下,大部分人进股市,都知道风险,也能承受一定的亏损,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哪都没有只赚不赔的买卖。只要不用高杠杆,不是借钱炒股,你不会倾家荡产的,纯粹的赌徒,孤注一掷,是不理性的,也是少数。

中国股市,其实真的是个很有魅力的地方。我个人觉得,股市更像是个修炼场,什么时候练得心境波澜不惊,风轻云淡了,对个人修养绝对是个很大的提高。

我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并希望能分享到发展的成果。所以,我投资中国股市,我为A股正名!


一只天鹅的眼泪

炒股票的,有很多人都可能会倾家荡产,这个问题问的好,倾家荡产的人在股市里有的,有跳楼的,可是你看到人家留的遗言,你就明白了,有一个遗言我最佩服是:愿赌服输。

炒股票而倾家荡产的人是极少数的,可以说是个别的,他们全部都是加杠杆的,只要你不加杠杆,不举债炒股,不用吃饭的钱炒股,自始至终用闲钱炒股那就不可能赔的倾家荡产了,如果你是在赌,那就没办法了,只能说:愿赌服输啊,用赌徒的心态去炒股,那你还不如玩期货了,都是往里送钱,赌对了,大赚特赚,赌败了,跳楼吧,在股市里跳楼的,倾家荡产的,那你就是一个傻瓜,如果是用闲钱炒股,即使在顶峰上进的,你可以查看一下资料,按比例算能全赔进去吗,股市不能赌的,非得赌,失去理智了,那就不能怨股市了,只能证明你的无能。


天宫智慧号

无知者无畏。因为不懂,所以才痴迷、疯狂,妄想一夜暴富。

当然,这也是无奈。毕竟,想靠老老实实上班赚钱,下辈子想发财也难。

中国股市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散户市场。不过,中国股市有个奇怪的现象,很多人宁可自己在股市里赔钱,也不愿意交给专业的机构去管理财富。很多人来股市不是来想赚钱的,而是来追涨杀跌过瘾的。

大家都想快,都想用1年时间挣到自己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在美国,如果你的基金可以做到连续年化收益率10%以上,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大资金来找你。反观中国,这个收益率恐怕连基金都很难募集出来吧?为什么?恐怕是因为我们的投资者和基金经理都过于急功近利了吧?

太多人还很喜欢不懂装懂。那些浮盈非常大的股票,他根本不知道到底是该关注公司的未来业绩,还是关心股价是否有相当幅度的频繁涨落,他们只关心能不能低买高卖,斤斤计较股息。没有明确的目标,一脑子糨糊进来玩瞎子摸鱼,风险也太高了吧?

他看到有人摸到鱼,有人摸到贝,就是没看到有人被咬了手,被蚂蟥吸了血。

眼前的利益,就这么蒙蔽了他们的双眼。

一个大牌对冲基金合伙人,给手下传阅的一封信,其中写道:“他们的判断仍是基于事实和数据这两个基本维度,而他们参与的这场投资游戏,却是在情绪的第三维和梦想的第四维上展开的”。

股市大鳄索罗斯也说过,““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相和谎言的连续剧,经济史的演绎从不基于真实的剧本,但它铺平了累积巨额财富的道路。做法就是认清其假相,投入其中,在假相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很多炒股票的人,总以为自己控制着局势。他们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能行,信心过度膨胀,自然就勇往直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