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本用纪录片还原南京大屠杀,中国却有脱口秀侮辱自己的英烈!

《英烈保护法》刚刚施行,就有人往枪口上撞。昨天,自媒体“暴走漫画”因为发布涉嫌侮辱烈士的短视频被“今日头条”封禁账号,相关视频迅速下架。

视频下架后,叫好之声不绝,认定“暴走漫画”“作死无下限”,也有一些人认为是舆论过度解读了,“这是一种反讽式吐槽”。

当日本用纪录片还原南京大屠杀,中国却有脱口秀侮辱自己的英烈!

“暴走”负责人王尼玛连发三条微博称,某媒体的原文引用来源系断章取义,这段视频的主题是为了调侃不合时宜的广告植入,并无任何侮辱先烈的意思,正与有关部门积极沟通,希望尽快解除误会。

当日本用纪录片还原南京大屠杀,中国却有脱口秀侮辱自己的英烈!

孰是孰非?我们还是来看看视频截图:

当日本用纪录片还原南京大屠杀,中国却有脱口秀侮辱自己的英烈!

那么,联系全文看看呢?

当日本用纪录片还原南京大屠杀,中国却有脱口秀侮辱自己的英烈!

我们暂不去揣测“暴走漫画”反讽广告植入的初衷,不去论辩其视频制作是否有借《英烈保护法》出台契机打擦边球、蹭热点之嫌,但从整个视频操作来看,至少他们是严重失责、失察的。

事实摆在眼前:这段时长58秒的视频,将英勇牺牲的烈士、将烈士视死如归的精神,都当成了抖机灵的“包袱”和笑料。在一阵阵哄堂大笑中,即便有少数人体会到了不合时宜广告的荒诞,但更严峻的效果是,它消解了历史的严肃性,亵渎了烈士的神圣性。“王尼玛”洋洋自得的语气和神态,让太多人感受到了强烈不适。正如有网友所质问的,“有没有考虑过那些烈士家属什么感想?他们的子女看着你这可笑的段子也会哈哈大笑吗?”

何谓“反讽”?何谓“吐槽”?有些人不用揣着明白装糊涂。即便“暴走漫画”有讽刺广告植入之心,但将这些消费英烈的荒诞内容“重演一次”无异于二次传播、二次伤害。而且,这种伤害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要远远大于“反讽”不当广告植入所产生的那点微不足道的正能量。

而真正的反讽或许是,当“暴走漫画”在侮辱董存瑞时,日本一家电视台却在用动画形式还原南京大屠杀。

5月14日,日本电视台(NTV)播出了时长约45分钟的南京大屠杀调查纪录片。该片以制作组花费近四年时间从中日两国搜集到的一手历史资料为基础,驳斥了试图否认或篡改大屠杀史实的历史修正主义。这部纪录片还用CG计算机动画还原了令人心痛的枪杀现场。

当日本用纪录片还原南京大屠杀,中国却有脱口秀侮辱自己的英烈!

近两年来,国际社会上不乏右翼声音,特别是日本国内,军国主义势力蠢蠢欲动,一些政客群起粉饰罪行,篡改教科书,否认慰安妇,屡屡触犯众怒。还原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播出后,有日本民众感慨,认清历史只是第一步,而把反思转化为阻止战争再次发生的力量则是每个人的使命。

我们,作为曾经受害国的子民,或许更应该反思,如何以个体的力量,去捍卫历史的权威、去守护民族的尊严。吊诡的是,我们对日本政客的歪曲否定历史多有足够警惕,不遗余力予以谴责,对国内舆论场中某些言论,对自己身边的某些行为,很多人却疏忽大意、满不在乎,甚至有的还跟着跑。

当日本用纪录片还原南京大屠杀,中国却有脱口秀侮辱自己的英烈!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走出了受尽屈辱的历史,但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忘记那段黑色的岁月,不应忘记那些为了结束黑暗而流血牺牲的英雄。捍卫历史、守护英烈并不一定需要宏大叙事和高远站位,只需要秉持一份“人人有责”的意识自觉。每一个人都对那些曲解历史、亵渎英烈的行为坚决说“不”、喊打,一样能形成最强大的震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