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家有莆田系思维的创业公司,你会给他们机会吗?

这是一家有莆田系思维的创业公司,你会给他们机会吗?

一篇关于创业公司的报道刷新了人们的三观。这家覆盖了1500所高校,融资1千万的创业公司,在上线之初的时候苦于没有订单,竟然团队集体行动,剪断了一所大学宿舍楼的所有自助洗衣机电源线,逼着学生们不得不用他们的产品……

这是一个用莆田系思维创业的故事

如果我没有会错意的话,这家叫做“宅代洗”的创业公司找到这家号称“不说谎的融资媒体”铅笔道,是想来一次正面宣传的。尤其是描写“馊主意”这一段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创业公司正在努力地传递给读者一种讯息:我们创业不仅很努力,而且也足够机智。

这是一家有莆田系思维的创业公司,你会给他们机会吗?

然而人们不仅没有佩服他们的机智,反而吐槽声一片。

@一个临时注册的团队:有脸说出来?这不是跟当初的莆田系小广告一样么 ?

@小米科技非高级副总裁:莆田系为了有病人,让小姐染性病,让吸毒人员给小姐染性病!避孕套扎破,有人流手术做!

很多人庆幸这样的创业者只是洗衣服,而不是别的行业:

@RATTLRS:要是开修车店就满大街撒钢钉,开棺材店就……越想越可怕啊

@黑木崖若为君故55:修车铺的往路上扔碎玻璃,人们都知道这叫不要碧莲。放到互联网上,挂个创业名头,难道就性质不同了?嗯,那叫不要碧莲+

@松鼠云无心:这难道不是犯罪,需要被抓起来法办的吗?怎么在这报道里似乎还成了“成功经验”了?如果做食品,这就是加三聚氰胺的思路啊。

这篇报道也很快引起了警察叔叔们的注意,他们给这个事件是这样定性的:

这是一家有莆田系思维的创业公司,你会给他们机会吗?

但在公众看不到的地方,在铅笔道的CEO交流群里,在他们的朋友圈里,不仅没有微博上那样的口诛笔伐,反而满是赞扬之声,乃至将这篇报道奉为成功PR的典范。

这是一家有莆田系思维的创业公司,你会给他们机会吗?

这是一家有莆田系思维的创业公司,你会给他们机会吗?

这是一家有莆田系思维的创业公司,你会给他们机会吗?


这不是资本寒冬的锅

在不少评论家的眼里,这是一次成功的口水营销,能够为这款产品带来不少的下载量。但口水换来的下载量,也只能停留在评论家的嘴炮里。即使有下载,也不会带来他们期待的订单量,因为整个事件就是建立在错误逻辑上的强行包装。人们的心态就像在路旁围观车祸一样,负面从来不是买单的理由。

在这件事上,宅代洗和铅笔道永远绕不过这三个问题:

  • 这样的违法行为,为什么创业团队没有反思,只有沾沾自喜的回忆?

  • 这样的违法行为,为什么自媒体没有进行限制,反而春秋笔法进行正面歌颂?

  • 这样的违法行为,为什么还成为了他们向融资圈邀功的资本?

可能有些人会把锅甩给资本寒冬。

因为正是资本寒冬的到来,让创业者们失去了好好做产品的耐性,选择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倒逼用户在使用自己的产品。这是人之常情,人家要生存,创业上的事,能叫违法吗?

也是因为资本寒冬的到来,让自媒体们失去了认真做报道的机会,他们迫不及待着刷着自己内容的传播量,等待着广告主们来买单。这也是人之常情,人家要生存,读书人的事,能叫骗吗?

就是资本寒冬的到来,让投资人们也慌了手脚。他们再也不会因为一个PPT或者一个靠谱的团队而慷慨解囊,他们需要的就是摆在面前的数据支撑起来的体量。宅代洗向着这个目标努力着,美柚和大姨吗也向这个目标努力着,大家都咬着牙扛过这次的寒冬,于是开始了这场自欺欺人的奋斗。

投资人会感叹“现在的创业公司太不要脸”,作为路人的我们会感叹“现在的创业者太可怕了”。如果我们迎来了更冷的寒冬,难道我们就可以为了创业而去绑架吗?去杀人吗?去放火吗?

我们未来使用的产品,又会是什么样的人在运营呢?细思恐极。

这真不是资本寒冬的锅,这就是一个违反法律的个人错误。

这更不是创业者的锅

这件事也不应该扯到创业者身上,人们只不过遇到了一个骗子罢了。

这是一家有莆田系思维的创业公司,你会给他们机会吗?

但铅笔道曾经有过这样的表态,让他的这段洗白看起来非常矛盾:

这是一家有莆田系思维的创业公司,你会给他们机会吗?

创业者这个群体没有必要为骗子的行为买单。这样的洗白无非就是在消费创业者群体在外界的良好形象,进行另一种层面上的道德绑架。

我想起了知乎上有一个非常火的问题,叫做《有哪些事情表面三观极正,骨子里三观极歪》。在大家的集思广益下,大家找到了很多三观爆炸的新闻。比如:农民工夫妇连生7个孩子,9口人挤20平米出租屋生活艰辛;大山里面走出来的女人,被拐女成为山村女教师。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他人,但这次我相信——

不是创业者变坏了,而是骗子们开始创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