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武器“回回炮”是什么?

双十一山小麦

回回炮应该是回回砲

重力抛石机,又称配重抛石机、回回砲、襄阳炮,伊斯兰学者拉施德丁在《史集》中称作法兰克炮,本投石机主要结构为一杠杆,其一端为炮弹,一端为配重物。先用人力或兽力拉下炮弹端同時使配重端上升至高出來蓄能。发射时,放开杠杆使配重端下坠同时使炮弹上升并投射出去。

历史

中国的抛石机长期以来的发展上,始终没有結合配重技术,一直采用比较原始的人力拽索抛石机。直到襄樊之戰的1273年蒙古以回回砲攻破南宋苦守6年的城池後,这种配重式技术才通过回回砲为中国人所知。它的威力超过了以往的人力拽索抛石机,终元一代,在战场上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蒙古人远征波斯时,发现当地有火砲,砲身以木头制造,所用弹石重达150斤,射程近400公尺,落地时砸地深7尺,威力甚大。至元八年(1271年),元世祖遣使到波斯,向伊儿汗国宗王阿八哈征调砲匠阿老瓦丁(Al al-Din)和亦思馬因(Ismail)。至元九年(1272年)十一月,阿老瓦丁制成回回砲,在大都午门前试射成功。咸淳九年(1273年),忽必烈派遣回回砲匠至樊城与襄阳,造砲攻城。在《史集》记载的参与攻城的回回砲手中,除了亦思馬因,还有阿老瓦丁以及两个大马士革人。元军得以渡江南下,在江南的每个战场上,《元史·阿老瓦丁传》则云回回砲是:“每战用之,皆有功”。[2]

宋元襄樊之战中,元军即使用的回回砲射中襄阳谯楼,“声如雷霆,震城中。城中汹汹,诸将多踰城降者。”,宋将吕文焕自知不敌,因此投降。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朝建置回回砲手总管府,以阿老瓦丁为管军总管、宣武将军,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改名為回回砲手军匠上万户府。南宋也曾經仿造回回砲,《宋史·兵志十一》云:“咸淳九年(1273年),沿边州郡因降式,制回回砲。有触类巧思,别置砲远出其上”。宋人郑思肖在《心史》中记载:“其回回砲法,本出回回国,甚猛于常砲”,又“其‘回回砲’甚猛于常砲,用之打入城,寺观楼阁,尽为之碎”。宋人徐霆曾經对回回砲评价说:“回回百工技艺极精,攻城之具尤精”,“攻城之具”,就是回回砲。


卑微的活着

回回炮,又名西域炮,襄阳炮。是一种投石机,“回回炮”的主要制作者是阿老瓦丁和亦思马因。

十三世纪,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长达六年(公元1267——1273年)之久的宋(蒙)元襄樊之战。在这次著名的战争中,元军使用“回回炮”先后攻打樊城、襄阳城。这也是襄阳炮的由来。

《元史亦思马因传》:“亦思马因,回回氏,西域旭烈人也。善造炮,至元八年与阿老瓦丁至京师。十年,从国兵攻襄阳未下,亦思马因相地势,置炮于城东南隅,重一百五十斤,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

《元史阿里海牙传》:“阿里海牙,畏吾儿人也”。至元九年,破樊城外郛,其将复闭内城守”。“会有西域人亦思马因献新炮法,因以其人来军中。十年正月,炮攻樊城,破之”。“既破樊,移其攻具以向襄阳。一炮中其谯楼,声如雷霆,震城中。城中汹汹,诸将多逾城降者”。

上面俩段元史资料标明了回回炮的由来经过。从“入地七尺”的威力来看,显然不是火炮炸药叙述,而是投石机。



如图所示,回回炮是利用杠杠原理,通过配重的势能转化成抛物的动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