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三公”和曹魏创建“大都尉”官职的演变!

秦汉的最高官“三公”中,除“丞相”之外,还有“御史大夫”。

相当于副丞相官位的御史大夫,他的职责,就是监察百官。

他的地位是极为清贵的,原本跟丞相一样,也是可以自己开府(自设行政机构)的。

这在两汉的时候,叫做“御史大夫府”,同样是属于“黄阁”。

御史大夫的属官,大致有这么一些:

御史中丞

侍御史

治书侍御史

监军御史

绣衣御史

兰台令史

……

历朝历代“三公”和曹魏创建“大都尉”官职的演变!

御史大夫示意图

御史大夫职位清高,权力很大,百官最忌惮他。

比如,西汉初期的御史大夫周昌,曾经直言劝谏刘邦不要改立太子。

汉代名臣晁错、张汤等人皆任此职位。

汉武帝之后,御史大夫的官职也被削弱,其命运与丞相一样。

后来,这个官职的职权,有一部分转移到了“尚书”的头上。

尚书在秦代和西汉前期,是不起眼的小职位。

数代之后,尚书成为了朝中举足轻重的大官。

尚书官职的兴起,就是因为此官职是“中朝官”的类别。

三公中最后一位是“太尉”。

历朝历代“三公”和曹魏创建“大都尉”官职的演变!

太尉示意图

太尉之官职,原本是协助皇帝处理全国军务的,是武将最高荣誉职务。

这个职位并不常设。它起的作用,是皇帝用来分相权的,防止丞相染指军事指挥权。

汉武帝之后,无论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的权威和权力大大的削弱了。

西汉末至东汉初,在缓慢的变化过程之中,已经将“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显赫的三公官职,从名称上更名为了“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更名是干什么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之中,逐渐的将三公的权力从外朝官手中收回到皇帝手中进行权力的重新分配。

到了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将“大司马”的官职又废除,重新使用“太尉”的官职;不过,没有专门提拔一个人来担任“太尉”,而是以九卿之中“太仆”官职的官员来兼任。这个时期,太尉与司徒、司空成为了新的“三公”。这个时候的太尉,皇帝是这样来控制的,如果只是“太尉”的官职授予某个人,那么,他的职权似乎跟司徒和司空差不多,或许还差点儿;如果给这个人再加上“录尚书事”的官职,那他的实权就比司徒和司空大了。皇帝玩的就是这个手段,也就是不确定手段,随时方便控制。不过,到了东汉的“三公”,已经没多少实权,只算是个虚职,含有的基本上是荣誉成份,位高但不管事儿。

到了三国时期——

对于最高官职,似乎做了一些区别,官职的排列明确了一段时间,众人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另外,特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以正其名;然后,又将“太傅、大司马、大将军”搞了个新体系,称之为“上公”。上公的地位在三公、三师之上。其中,又有讲究(而且仅限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太傅和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一般为虚职,大司马和大将军,这两个官职,才是掌实权的。

历朝历代“三公”和曹魏创建“大都尉”官职的演变!

司马懿(影视)

司马懿曾任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

他是虚职(太尉、太傅)和实权职位(大将军)一把抓。

三国之中,又因国的不同有所区别,单是吴国有些不同,吴国设置“丞相、大司马(另还有左、右大司马,共三个大司马)、上大将军”,其中,上大将军位在大将军之上、大司马之下。

读三国读到吴国的时候,职官容易搞乱。

有必要将吴国官职的前三位实权者排一下名次:

第一权臣:大司马

第二权臣:上大将军

第三权臣:大将军

后面才是别的官职的人。

另外,还有一个“大都督”的官职。这个官职是曹魏所置(新创造),第一品,不常置,属加官。加此官者,颁与代表天子威权的黄钺以节制持节将军等高级将领,权力顶格了。司马懿曾任曹魏的大都督,权倾一时。

吴国后期与曹魏同制,陆逊曾任“大都督”官职,独享此殊荣。

历朝历代“三公”和曹魏创建“大都尉”官职的演变!

陆逊

周瑜呢?

现代人不都知道,他是“大都督”吗?

其实,历史上的周瑜没有担任过大都督之职。

在赤壁之战中,他担任的是:“中护军”。周瑜是以此职,指挥赤壁大战。

【周郎】周瑜说:我没担任过大都督,你们别篡改我的官职!

护军官名,最早出现是在秦朝时所设置的护军都尉,汉朝则延用秦制。汉高祖时,曾以陈平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汉武帝时,置护军将军,以韩安国任其职,尽护北击匈奴诸将领,隶属于大司马府,后复名为护军都尉。汉成帝时,护军都尉成为大司马府重要属官,位比丞相司直(秩比二千石)。汉哀帝时,将护军改名为司寇。汉平帝元始元年,又改回护军。班固曾经担任大将军中护军,不过亦是隶属于将军幕府,而非朝中列职。护军加个“中”,指的是中心地位,跟“中车府令”的“中”一样的,只有皇帝最信任的人,跟在皇帝身边才有此称谓。

吴国早期没有设“大都督”,设的是“中护军”官职,这个设置比较传统。

后来,为跟风,吴国跟曹魏学,所以只有陆逊有机会担任此官职。

刘备建立的蜀汉,因为要“兴汉”,当然不能够跟“汉贼”曹魏学,因而没设置此官职,仍沿用原来汉代使用过的官职“中护军”。三国时,曾任中护军官职的名将,三国之中除了周瑜外,还有:赵云、陈到、李严、蒋济、夏侯玄、司马师、费祎等。

历朝历代“三公”和曹魏创建“大都尉”官职的演变!

游戏中的赵云

晋朝的时候,官职又有较大变化:

以相国、丞相与八公为诸公官。《通典》卷二《职官二》“三公总叙”条说:“后魏以太师、太傅、太保谓之三师,上公也。大司马、大将军谓之二大,太尉、司徒、司空谓之三公。”

到了隋唐,三公是:太尉、司徒、司空。正一品。

后周:依《周官》,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不置府僚(不在外面开“黄阁”)。

宋朝:北宋,三公承唐制:太尉、司徒、司空;另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至宋徽宗,依三代旧制,改三公为太师、太傅、太保,罢去太尉、司徒、司空。

历朝历代“三公”和曹魏创建“大都尉”官职的演变!

高太尉(影视)

元、明:由于太尉等衔加授过滥,元朝中人已渐渐不再称它们为三公,而以三公指代前朝一般称为“上公”、“三师”的另外三个更高的荣誉头衔——太师、太傅、太保。从这个时代起,后世历代皆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在明仁宗之后,三公皆为虚衔,为勋戚文武大臣加官、赠官。

与三公一样,从汉武帝起,九卿的权限也被减缩,作用和地位不如之前。到了东汉,九卿的职责大大缩小,虽然还是朝廷高官,可权力大不如前。之后,九卿继续演变。

隋唐:九寺与北齐同,即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太府寺。

宋辽金元:北宋九寺与唐同,惟光禄寺因避宋太宗赵光义讳,改为崇禄寺。宋初仅为官员品秩,无职掌,元丰改制,始有职事。南宋将卫尉、太仆划归兵部,光禄、鸿胪划归礼部,九卿减为五卿。辽、金、元诸寺及卿,不满九数,其有关职能,或属他署,如辽以大惕隐司掌前代宗正寺之职;或改寺为监,如金太府监实即前代太府寺。

明清:明清有大小九卿之别。明之大九卿为:六部尚书及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使;小九卿为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詹事、翰林学士、鸿胪寺卿、国子监祭酒、苑马寺卿、尚宝司卿。清代皇帝的谕旨中常以六部九卿并提,可见不把六部计算在九卿之内。九卿究竟指哪些官,说法不一致。其小九卿则指宗人府丞、詹事、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鸿胪寺卿、国子监祭酒、顺天府尹、左右春坊庶子。

总而言之,三公九卿到了后世,差不多已成虚职。

民国初,“大都督”又翻出来成为武昌起义后的军职,使用过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