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谷還是一條處女谷,快去!

安 敏

歡樂谷還是一條處女谷,快去!

作家們又集體去天門採風,我是餘悸未消又抵不住誘惑。很多年前,在報社工作時去天門採訪,返程翻越山頂時剎車失靈,差一點就光榮了。以後就不敢再去,那道路太高深陡峭。但那次也無意間看到了天門的自然景色,也常想念那養在深閨的風情。所以這次,我還是一挺身追隨大夥再上天門。

歡樂谷還是一條處女谷,快去!

一路我當然有恐於當年那段山道,但不知不覺就過了山頂隧道。原來路邊早已長出一路蔥蘢,眼前的坡道就在樹木遮掩中顯得平安起來。這回我們越過天門界直抵長豐。對新化旅遊景點的分佈,我是很熟悉的。現在的天門鄉是過去的小天門鄉和長豐鄉合併成的大鄉,長豐還在天門裡邊,山更深谷更深雲煙更飄渺。這個地方,在全縣的旅遊設計中早兩年還不是重點,但村人們把自己的山水當了回事,自力更生在做著旅遊的文章。當年我只是在天門鄉政府附近匆匆一瞥,就有風光入眼,只是那時並沒有把旅遊當成一回事。這些年每每提起新化旅遊,我就會說到天門。

我們是在原來老長豐鄉的鄉政府、現在的天門鄉長豐群眾工作站下的車。我沒想到以往的鄉政府所在地竟是這麼一個逼仄的地方,在四面大山的窩窩裡兩條峽谷的溪流間,聚居著深山裡的數十戶人家。但這裡有活水長流,叫鎮溪江的河上還完整地臥著一座咸豐八年的風雨橋,讓這個遠山遠水的鄉間,瀰漫著不老的古典鄉愁與永遠清新的自然靜美,所以我當即就寫下來一首《風雨橋》的詩。聽介紹這村裡有好幾處風景,有些已經開發,有些還是處女地。我說,從景點的開發來看,整個天門都應該還是一塊處女地。也正因為它是處女地,才會有不少的腳步尋覓而來。“處女嘛,總是養在深閨又風情萬種,都想看看。在看夠了聞名遐邇的名山勝水之後,再尋找著大自然的遺產做處女之旅,是當下一種新旅遊刺激。”我強調的,是“處女”的開發的價值。

歡樂谷還是一條處女谷,快去!

第二天,三個嚮導帶我們去遊“歡樂谷”,一看架勢,有點懸。我們每人發了一頂安全帽。長豐村裡一個上了年紀的老支書聶林海和金石村一個叫陳克軍的小夥子,穿著長過膝蓋的橡膠大靴,背一捆帶有鉤扣的粗繩子出發了。後面還跟著昨晚給我們唱山歌的奉紅英。他們說,歡樂谷就是兩山之間一個從山頂下來的大峽谷,山上的村叫金石村,山下就是這長豐村。山民很客氣,山上山下都派人陪著我們。我也因此經歷了頭一回探險之旅。

歡樂谷還是一條處女谷,快去!

先聽到水聲,這水聲很歡樂,它之所以歡樂,是因為一路都在跳躍,水總是往低處流,但卻來自高處,長江源頭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腹地而來,黃河源也在5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東北部,那上面還有瀾滄江的發源。我們南方的綠水總和青山相依,山間就總能出現這種峽谷溪流。一進入眼前之谷,就像進入了一片神秘之境,雲霧還在繚繞,露水還在閃爍,鳥兒因有了人聲而更加抒情地歌唱。這峽谷一眼看不了多遠,總是在我們面前若即若離,只有水聲在一直相隨,讓我們有一個明確的方向。

歡樂谷還是一條處女谷,快去!

水大多在奔跑,很多地方也汪上很純很靜的一片,水底的石頭每一條細密的紋路都能看個清白。剛進峽谷,剛想象著歡樂谷有多少歡樂,一個恐怖的尖叫卻讓作家們一陣驚慌,一個壯壯實實的漢子,竟然全身落水。這是寫小說的周國仁,曾在部隊幹過特種兵,特種兵當然不驚不懼,只是爬上來就全身溼透了,穿的又是厚實的紅色大襖,就格外耀眼。好在那只是一處淺淺的小水汪,他是想掬一捧水試個口味,不想腳下一滑,就全身栽進去了。天已冷,水太涼,大家都讓他返程。“那不可能,咱特種兵啊!”於是同伴們就紛紛從身上從提袋裡幫他翻找可換的衣服,他不管男人的女人的都往身上套,只有貼身的那一點點小褲兜就“保溼”了。我之所以記下這個小插曲,因為這叫歡樂谷!事情往往就這樣陰差陽錯,我們這些很容易老年痴呆的角色倒還穩實,一個三十多歲的特種兵卻讓我們苦中作樂了一回。作家採風,這也算個細節。

歡樂谷還是一條處女谷,快去!

再往上走,路陡起來。沒有路,得攀援!我們得緊跟嚮導。要麼從峽谷兩邊那密密的林子裡小心穿行,有松樹林有綠竹林有灌木林,路很滑很泥濘,上面鋪著很深很軟又很滑溜的樹葉與草葉,這是最迷惑你腳步的,往往就滑倒在溫柔的葉片上。要麼就走在峽谷中間的石頭上,石頭有圓的有方的有尖的有陡的有平的,那上面的青苔讓你一不小心就四腳朝天或滑落水裡。而很多地方,我們都不能徒步,都得靠兩個嚮導。他們倆,老聶一般走在前面探路,小陳則扛著繩索在後面隨時找掛鉤的地方,再把我們一個個拉上去。奉紅英則是斷後搞“收容”,清點人數。有些是岸邊的陡坡,有些是谷中的陡立的石壁,還有很多地方,是沒有可供繩索拽拉之地的,就全靠他們前拉後推。這些地方是大家齊心協力的,我的前前後後有無數的手在拽著我撐著我,那些手很粗糙,但很安全。即使這樣,在過一段兩根樹杆搭起來的深坑時,我都踩不穩滑了下去,幸前後幾雙手把我拉起來了。

歡樂谷還是一條處女谷,快去!

探險的行走,就更珍惜眼前的風景。驚險之後我站在一處堆壘的亂石之間,久久不忍離去。我在看兩邊的山,看山的峭立與巍峨,看山表面的披掛與內在的富有;我在聽谷中的喧囂,這其實是山的心跳。我突然感到,眼前的峽谷,是這大山撕裂的傷口!我眼前倏然展開一幅驚心動魄的畫面,哪年哪月,天昏地暗,山洪洶湧,驚雷滾石,震天動地,把山衝開一條縫,給水讓出一條道,讓石頭露一回臉。山於是包容了這一溝坦蕩,石的奇壯與勇猛,水的奔瀉與不息,就這樣與山的寬厚與蒼翠融為一體,為今天,留下這一方風景。

歡樂谷還是一條處女谷,快去!

峽谷之美,就美在山間有水,美在高山疊泉,美在水在石上流。唐王維的《山居秋暝》,那“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活脫脫就是眼前的畫面。而這些亂石如若不在,這水能流出這等情懷嗎?能流出這般歡樂嗎?能流出這些景緻嗎?在這歡樂谷裡,有些石頭就是一個聚寶盆,抱滿一懷清純;有些石頭就是一個個酒樽,為你的到來斟滿一杯杯美酒;有些石頭就是一個個舞臺,讓水在上面激情飛揚;有些石頭就像一個個龍頭,讓水從中噴珠吐玉;有些石頭就像一個個衛士,年年歲歲忠實地守護著浪花的歌唱。我在這谷中間就發現了一處奇蹟,老聶和小陳介紹這是仙人橋,兩塊天然的像厚厚的寬寬的水泥玉製板一樣的石板,橫跨在峽谷兩岸,只是年代的久遠,從中間斷裂了跨塌了,但現在依然能看到以往的架勢。不要去問是何方仙人架了這座橋,這其實就是我想象的驚雷滾石的傑作,後來肯定有仙人走過,就有了仙氣,就和這山一樣,長年仙氣氤氳,讓每一個來者,心緒怡然。

歡樂谷還是一條處女谷,快去!

我就在這樣一種心情裡,留心著每一處石跡的形態和每一處流水的風格。爬至山頭的金石村時,又看到一處叫蛤蟆石的懸壁,傳說這水流就是從蛤蟆嘴裡吐出來的。其實我們還在半山腰,眼前還有更高的山。這溪谷還要往上走。山外有山啊,天外有天。有水的山,才有靈氣,才有歡樂。這下我才覺得山裡人為什麼把這谷叫歡樂谷了。我又突發奇想,這滿谷的有形之石,莫非是山和水交歡的產物?才成就了這一谷旑孋風光!也成就了,這祖祖輩輩山裡人的年復一年的夢想。山裡人也要歡樂,有山裡人的歡樂,才有這山的色彩,山的永恆……

我這次走著的是探險之旅,我本想把這條谷稱作“處女谷”,但走過之後,傾聽過山水的交歡之後,體驗過山民的渴望之後,在泥濘、陡石間艱難攀爬之後,在踏上山腰再仰望更高的山巒之後,確切地說,是在探險之間體驗了歡樂之後,我要大喊一聲:

“歡樂谷,我愛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