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認識的起源,尼采的回答幾乎要刺破你我的眼球!

自從哲學出現後,人類有了更強的思辨能力,有了這種能力後,人類對外界和自我的認識都同時增進了很多倍,由此還形成了專門的認識論,這些理論或文字幾乎可以組建一個圖書館。至此,人類的認識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我們真的就全部認識世界了嗎?是不是依然像蘇格拉底說的那樣“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一無所知”,或者像柏拉圖所闡述的那樣人類只是活在自我陶醉的洞穴裡,對於外界,我們看到了都只是表象而已,人類根本無法徹底認識事物的本質。

對此,尼采有自己的看法,他對人類認識的起源,尤其是歐洲人在認識上的舉步不前,進行了有力的批判和徹底的嘲諷。具體尼采是如何說的,請看哲學詩畫為你摘選的《認識的起源》,以下是尼采關於認識的起源的原文:

關於認識的起源,尼采的回答幾乎要刺破你我的眼球!

我在民間聽到這樣一種街談巷議,民眾中有人說“他認識我”,於是我就再思考這個問題:民眾究竟是如何理解“認識”的呢?當民眾需要“認識”時,他們究竟是需要什麼呢?他們需要的只不過是將某些陌生的東西還原為某些熟悉的東西而已。

那我們的哲學家們對於“認識”的理解是否會更深刻一點兒呢?熟悉的意思就是我們對某種東西已經習慣,再不會對它感到驚奇,就像我們的平常生活,當我們身處它的自身規律之中,我們就對每件事情都非常內行。什麼?我們尋求知識的需要和追求熟悉事物的需要不就是同一需要嗎?不就是那種在一切怪異、不尋常、值得疑問的事情中發現使我們不再為之焦慮不安的東西的某種意願嗎?難道不是恐懼的直覺促使我們去認識嗎?難道重新獲得安全感不正是認知者的快樂嗎?……哲學家們將世界還原成“認識”,然後就說世界“已經是被認識的了”。

噢,難道這不是因為他對這“理念”太瞭解、太司空見慣了嗎?難道不是因為他對這“理念”很少感到不安和恐懼嗎?

噢,這便是求知者的不思進取呀!看看他們的原則和對世界之謎所作的解答吧!每次似乎他們都能透過事物發現一些新的東西——只可惜那些都是我們屢見不鮮的,比如我們的基礎知識,或者我們的邏輯、願望、貪慾等,他們是如此高興!因為“不陌生的事物就是已經被認識的事物”。在這一點上他們的意見是相同的,膽小的那些人認為,熟悉的肯定要比陌生的要好認識,那麼如何著手認識呢?從“心靈的內部世界”和“意識中的事實”出發,因為它們是我們熟悉的呀!真是荒謬之至!熟悉的就是習以為常的,而習以為常的卻是最難被“認識”的。把習以為常的當做對象,當做陌生的、遙遠的、“我們自身之外”之物來認識,真是相當不容易啊……

相比較心理學和意識要素的評論(所謂的非自然科學)而言,自然科學為什麼可靠呢?就是它把陌生之物當做研究對象,並且研究對象本身就是矛盾和荒唐的。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從不是熟悉的事物……

關於認識的起源,尼采的回答幾乎要刺破你我的眼球!

時下幾乎所有的歐洲人的職業都是生活的硬塞和強制,儘管在過渡時期,很多事物已經不再搞強硬派了。雖然有少數人有選擇職業的自由,也只不過是表面現象罷了,仍然有大多數人的職業是被別人強加在身上的。真正的自由在哪裡呢?

而且這種強制的結果讓人有點出乎意外:絕大部分的歐洲人在年華老去時對自己在人生舞臺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很困惑,他們感覺角色和自己根本不相符,成了自己“技藝純熟的表演”的犧牲品;(而現在中國的不少人,又何嘗不是呢?也在充當著角色和社會工具的犧牲品)當初左右他們擇業的偶然因素、不穩定的情緒和獨斷專行,他們已然統統不記得了。他們原本可以嘗試扮演別的角色,可現在已是來不及了!如果進行更深入的觀察,則可看出,其實他們的個性是從角色中即人為的特性中轉化過來的。在某些時期,他們堅定地認為自己是要從事這個職業直到終老,卻不願意承認這其中其實是有著很多的偶然因素。就是這樣的信念使得階級、職業、世襲的行業特權建立以中世紀為特點的社會高塔,塔的牢固經久耐用頗為值得稱道。(在他們看來,經久耐用性在世上具有頭等價值呢!)

但是,也有和這不一樣的時代,就是真正的民主時代,人們逐漸地忘記上面的信念,而另一種大膽的信念、相反的觀點在時代的前臺浮出水面,比如一開始在培裡克利斯時代,雅典人的信念相當令人神往,

又比如當代美國人的信念現在越來越讓歐洲人崇尚和效仿了。在這樣一些時代,每個人都認為自己什麼都可以做好的自己,沒有什麼做不好的,每個人都在努力地作著各種嘗試、即興表演、全新的試驗,而且帶著非常好的情緒和對幸福的渴望。自然的東西都停止了,變成人為的……

關於認識的起源,尼采的回答幾乎要刺破你我的眼球!

希臘人具備了這種藝術家的角色信念,然後就像人們後來瞭解的那樣,他們一步一步地經歷了奇異的、並不是每個方面都值得效法的變化:他們真的成了演員;來迷惑和征服普通民眾,甚至最後成了“征服世界者”。然而我憂慮的是,而今人們能夠明顯地感覺到的是:假如人們心血來潮緊跟在希臘人的後面,那麼我們現代人就全部走在一起了,我們都成了完全一樣的“表演者”。如一個人,他感到已經是在演戲並且能知道演到什麼程度,那他就已經是個演員了……

於是,在比較穩固、有許多限制的時代無法產生的新群體湧現了出來(在那些時代,這些人要麼被置於“底層”,要麼被緊縛雙手或被懷疑為厚顏無恥),因為這個而屢次出現最有趣、也是最愚蠢的歷史時代,那些奇形怪狀的“演員”們主宰了這些時代;與此同時,這就讓另一類人的處境越來越艱難了,尤其是“建築巨匠”更是如此。現今,建設力量業已癱瘓,作遠景計劃的勇氣屢次遭受挫折,組織方面的人才極度缺乏。又有誰會大著膽子做幾千年後才會實現的事?

個體要對未來作遠景規劃,併為此而付出極大的犧牲,他的價值和意義只是作為一座宏偉建築物上的一塊磚——這樣的基本信念已經是絕少了!他為什麼首先必須篤定地成為一塊磚,而不做“演員”呢?簡單說來,從現在開始,社會不但是不會被建設、而且也不可能再被建設了,因為建築材料過於稀缺,我們已不再是社會的材料了,而都是帶著面具的“演員”。

這就是現今的現實!然而,部分所謂的精英和統治者們,這些目光最短淺或許最老實但同時也最麻木的人卻相信、希冀和夢想著相反的現實,並積極踴躍地滿懷信心地撰文大肆宣傳,我覺得這也無關緊要。他們用觸目皆是的“自由的社會”這樣的詞語來描寫未來。自由的社會嗎?噢,這樣的社會美是美啊,可諸位仁兄知曉嗎,這樣的社會用什麼來建設呢?用“材質是木的鐵”來建設嗎?用我們虛假的表演來建設嗎?用我們無知者即無謂的傻瓜式決心來建設嗎?

關於認識的起源,尼采的回答幾乎要刺破你我的眼球!

看完了尼采對認識的批判,你作何感想呢?我是覺得尼采把我們的心臟和眼球都給刺破了,我們認識的基礎和根源甚至也要被他連根拔起了,但是我依然很佩服尼采,因為他有勇氣揭示這些,有銳利的眼光洞察先機,他寧願別人誤解他,謾罵他,也不願做一個被動的接受者、一個不願屈服於時代枷鎖的心靈盲從者。

你對尼采的言論怎麼看呢?歡迎後臺一起留言,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