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媒穿越地震带》之青川:东河口 在绝望的大山砍下希望的石头

开篇语:

这里,巨量滚石堆积成墙,能看到仅是大滑坡灾害而已。当我战战兢兢冒着余震,翻过左边垂直切割很深随时可能滚石下来的牛圈包山,站在东河口这一被地震制造的“断肠崖”边时,眼前的画面,把方才的恐惧倏忽收集释放成一口气停在嗓间:这里曾经有过人类活动?

当时脑海一片空白。

2009年5月1日。劳动节。今天,我率队带着《百媒穿越地震带》前方报道组抵达此间。

在东河口在建的地震遗址公园入口前行500米,昔日的“断肠崖”绝壁,当地人用非路标语言——不足半米高的木桩,一根根扎入路边排列成为警示标志。在抵达“标志”前500米,塞车30分钟——五一大假旅游的私家车和农房建设运输车争相抢道……

2008年5月16日,在“断肠崖”上,我面对络绎不绝走到“断肠崖”来寻亲者的眼泪和悲怆无声,没有做任何采访,因为自己已经被眼前的悲怆泪水浸泡……

《百媒穿越地震带》之青川:东河口 在绝望的大山砍下希望的石头

勒克儿摄于2008年11月8日在建设中的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

《百媒穿越地震带》之青川:东河口 在绝望的大山砍下希望的石头

勒克儿摄于2008年11月8日在建设中的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

汶川大地震,世界媒体几乎穷尽文字张力,用怆然泪水和满腔悲愤,喷绘惨烈和生死。

但是,没有亲身经历,即使用最霸道形容词最完美文章结构最牛X文字组合包装,对东河口遇难者猝不及防遭遇“垂直打击”瞬间内心极度恐惧到坦然面对死亡的过渡,都显虚弱和苍白……

因此,我们当时发回报社关于东河口村灾情章节的报道,仅仅500字,而且很“新华体”。

东河口,不像北川、绵竹汉旺、什邡穿心店……她没给世人留下任何触目惊心血腥映象。有的,只是排山倒海后的新鲜海量巨石和泥土。

开篇语比较冗杂。盖是因为悲怆的情绪。

因为这一情绪,本篇日记近万字。

为方便网友阅读,本日记将分三期发表。


在绝望的大山 砍下希望的石头

——青川红光乡东河口村地震前后芸芸众生相(一)

流水潺潺的红石河,蜿蜒缠绕王家山,奔腾穿过东河口大桥与青竹江汇合,顺势而下形成当地人称的东河。翠绿旖旎的东河四周,各式农家小院在葱茏林木掩映中错落林立,这就是依山而栖、坐西向东的青川县红光乡东河口村。

王家山脚下,栖息着红光乡东河口村王阳坪社、三元坝社、后院社、王家山社4个社村民。

东河口地理位置 “三界交叉”。去青川竹园镇、石坝乡、马公乡,大家都会聚集在村委会门口小卖部附近等班车;去江油、青川县城、唐家河风景旅游区,班车也都要在这里驻足歇脚。久负盛名的青川野生木耳、羊肚菌、美味牛肝菌……大多被全国各地来的商人从这里集散。

有山、有水、有良田,车水马龙的东河口村,如同世外桃源。

青川县城所在地叫乔庄,东河口,因它的别样繁华,则被称为“小乔庄”。

《百媒穿越地震带》之青川:东河口 在绝望的大山砍下希望的石头

汶川大地震前的青川红光乡东河口村。勒克儿 翻拍于在建的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

《百媒穿越地震带》之青川:东河口 在绝望的大山砍下希望的石头

勒克儿 2008年11月8日翻拍于在建设的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

但是,这一千年的世外桃源,倏忽终止于2008年5月12日14:28分。

震惊全球的汶川大地震,神话般的电光石火间,用深埋的方式,收藏了这个村四个社一切人间气息,并猝然间把它变成一座没有具像的浮雕。

80秒的石破天惊,这里没留给世人任何触目惊心血腥映象,只有在无限悲怆的想象中,去感受恐怖和触摸惊心动魄一瞬……

《百媒穿越地震带》之青川:东河口 在绝望的大山砍下希望的石头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青川红光乡东河口村(中间那一块青山绿水、人烟全部被抹去)勒克儿 翻拍

惊天爆炸 盛滿人间怆然眼泪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地底一股超然力量突然隆起,生生把沉默数千年、垂直高度足有300米的王家山从中间劈成两半,被劈开的一半大山瞬间被整体抬高后又轰然坐下,这一大山从内部到外表瞬间极度变形,崩塌!断裂!上千万方巨石裹挟泥土雷霆万钧般从西向东以扇形状倾泻而下,王家山社首先消失!尔后,巨量巨石和泥土再横扫千军,眨眼间埋了王家山社的左右邻居王阳坪和三元坝两社!与此同时,地壳内部开始挤压,更大的一股泥石流冲过40米长的东河口大桥,覆盖后院社!又眨眼间,王家山开始爆炸,最大的一块几十吨的石头,瞬间飞到了两公里之外的新华桥——新华桥,已经是关庄镇的行政区域……

东河口村委会所有委员无一人幸免,东河口大桥被埋地下57米,后院社被埋竟达100米!

王家山脚下的人类和自然痕已经迹荡然无存;王家山侧翼高达千米的牛圈包山向瓦窑背梁坍塌;碧蓝的红石河、青竹江、东河被生生轧断,充满泥沙的一段,河床被抬高近百米,另一段河流倒流青竹江!王家山崩塌、断裂倾泻而下的扇形南北左右两边边缘,巨大的气浪竟然把“缘”外两旁所有碗口粗的树木像刀切般齐齐砍断,所有房屋屋顶全部被掠走……

被生生轧断的东河口、红石河,形成了两个堰塞湖。最大库容达到300-400万立方米、水深18米的东河口堰塞湖,地震垮塌近3000万立方米,堵塞了青竹江;青竹江倒流形成了最大的石板沟堰塞湖;东河口西南面,地震时从中间裂开的王家山,一半被抬高甩出,另一面不断有巨石泥土倾淀而下,红石河就此被截断,塌方总量1800万立方,形成库容200万立方米、水深32米的堰塞湖……

《百媒穿越地震带》之青川:东河口 在绝望的大山砍下希望的石头

红石河堰塞湖。勒克儿 摄于2008年11月8日

东河口、红石河堰塞湖,成为盛滿那一刻惨烈留给世人最怆然的两滴“眼泪”。

2008年5月16日上午11时许,东河口“断肠崖”,身着“国际紧急援助队”服装的一队日本救援队,无限惊讶瞪大眼睛默视着东河口村。作为第一批进入青川的国际救援队伍,这批日本救援队员们,在首次踏进中国国土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面向“断肠崖”,向遇难者默哀。

领队小泉崇说,他们的救援,仅能针对地震后困在钢筋水泥等建筑物里的生命,面对东河口这样的大山垮塌泥石海量覆盖,任何救援都是徒劳……

《百媒穿越地震带》之青川:东河口 在绝望的大山砍下希望的石头

第一批进入青川的国际救援队伍——日本救援队赶赴东河口村救援。勒克儿 摄于2008年5月16日

《百媒穿越地震带》之青川:东河口 在绝望的大山砍下希望的石头

第一批进入青川的国际救援队伍——日本救援队赶赴东河口村救援。勒克儿 摄于2008年5月16日

《百媒穿越地震带》之青川:东河口 在绝望的大山砍下希望的石头

到达东河口村“断肠崖”处,日本救援队停下了脚步。勒克儿 摄于2008年5月16日

《百媒穿越地震带》之青川:东河口 在绝望的大山砍下希望的石头

日本救援队与中方带队的交谈:东河口村根本没有救援的可能……勒克儿 摄于2008年5月16日

《百媒穿越地震带》之青川:东河口 在绝望的大山砍下希望的石头

日本救援队与中方带队的交谈:东河口村根本没有救援的可能……勒克儿 摄于2008年5月16日

《百媒穿越地震带》之青川:东河口 在绝望的大山砍下希望的石头

日本救援队与中方带队的交谈:东河口村根本没有救援的可能……勒克儿 摄于2008年5月16日

《百媒穿越地震带》之青川:东河口 在绝望的大山砍下希望的石头

日本救援队首次踏进中国救援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面向“断肠崖”,向遇难者默哀。勒克儿 摄于5月16日

《百媒穿越地震带》之青川:东河口 在绝望的大山砍下希望的石头

汶川大地震,这是我唯一无法完成的一个采访。吴楚彤 摄于2008年5月16日

曾经的青竹江红光段,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当地人仍未能改口,他们仍然会说:原来,学娃子喜欢在青竹江边上耍……无论现在堰塞湖多么美丽,东河口人依然会想:如果没有地震……

在青川,无论当地官员或普通民众,一提起这次地震灾难最重的灾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木鱼中学,红光乡……

红光乡距离县城很远。由于当时道路和通讯中断,它到底重灾到什么程度,当地人说不清楚,也没见媒体报道。最权威的说法只有当地官员的几句简单描述:两座山同时发生泥石流倾泻,山脚下的村庄被埋了……

《百媒穿越地震带》之青川:东河口 在绝望的大山砍下希望的石头

东河口村地震现场之一。勒克儿 摄于2008年5月16日

《百媒穿越地震带》之青川:东河口 在绝望的大山砍下希望的石头

东河口村地震现场之一。勒克儿 摄于2008年5月16日

《百媒穿越地震带》之青川:东河口 在绝望的大山砍下希望的石头

东河口村地震现场之一。勒克儿 摄于2008年5月16日

《百媒穿越地震带》之青川:东河口 在绝望的大山砍下希望的石头

东河口村地震现场之一。勒克儿 摄于2008年5月16日

《百媒穿越地震带》之青川:东河口 在绝望的大山砍下希望的石头

2008年5月16日,从外地赶回来的东河口村村民,在泥石中寻觅亲人的痕迹。勒克儿 摄

5.12紧急救援采访时,设在关庄镇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官员说,那里大概最多死了百多人……因为那个村大多数青壮年都在外地打工,留在家里的仅仅是老弱病残……但我们根据10多位在此地寻亲的外地打工者口中描述判断,东河口村,起码近千人遇难……

2008年11月12日,作为汶川大地震首个地震遗址公园开园的东河口村,对外正式公布了死亡人数和名单:“5·12”特大地震,东河口崩塌,4个社184户房屋和村民、过往行人、东河口小学师生等共计780余人被掩埋其中……

《百媒穿越地震带》之青川:东河口 在绝望的大山砍下希望的石头

青川红光乡建设中的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一角。勒克儿 摄于2008年11月8日

《百媒穿越地震带》之青川:东河口 在绝望的大山砍下希望的石头

勒克儿 2008年11月8日翻拍于在建设的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

世界奇迹 演绎生死瞬间来回

东河口地震出现了N个奇迹。

王家山自西向东倾泻而下,扇形南北两边边缘形成了两条生命线——扇形内,无一人幸免,而扇形南北两翼, 家住北端的黄光礼、黄光华、何应军;南端的杨林生等4户生还,他们受损的房屋,作为地震民居遗址,成为景点。

东河口村最幸运要算家住东河口靠东的何清凤家。地震时,巨大的石浪扑下刚刚从他家边缘掠过!“天一下就黑了,那气浪声音好吓人哦 ……” 何清凤老婆强秀说,听到声音不对,她拉起女儿何畑畑抱着头就往墙角躲,“气浪掀翻了房顶,女儿腿被砸伤……”

而何清凤当时正好开着拖拉机拉矿行进在沿红石河的山路上。所幸,他的车也正好在气浪边缘!

一家三口,神奇地处在南北边缘亲眼目睹了这场地震的惨烈……

《百媒穿越地震带》之青川:东河口 在绝望的大山砍下希望的石头

东河口村村委会全体成员以及其他村民共70多人长眠于此。勒克儿2008年11月8日

何清凤一家已经算神奇了,更神奇的是,能把扇形边缘外两旁所有树木拦腰砍断、房顶掀翻的巨大气浪,竟然没有奈何何应全、王天珍夫妇!

何应全、王天珍当时在山上打菜籽。地震前一分钟,60岁的王天珍感到口渴,独自回家找水喝。

地震瞬间,王天珍只是感到天旋地转,“当时天黑了,我也不晓得我咋个在河里面的,我干活的那个坡坡,距离河还远的很……稀里糊涂的,只感觉两个胳肢窝里有树枝帮帮撑着我往下冲……”王天珍说:“说是河,已经没有水,全是泥浆石头……”

王天珍的确被源源不断的气浪和泥水推着拖着冲出一公里远,在地震遗址入口附近,她战战兢兢刚爬上岸,在岸上躲避地震的外村人何红梅大惊:“你是哪个?咋个只穿了一个贴身褂褂和内裤哦……”

“大妹子,我是王天珍啊,快到你家里给我找条裤子……”

“我不敢回家拿啊,震的还那么凶的……”

……

何应全就更神奇。

气浪袭来,环顾四周,他知道从哪个方向跑都难逃脱,于是干脆躲在一个凹形巨石之下。气浪从巨石两边呼啸着掠过时,那凹形巨石随着巨浪上下不断作“点头”状,就是没倾覆!躲在凹石下的何应全竟毫发无损!

何应全从凹石下爬出来时,迎面碰上一个浑身泥浆、只剩两个眼珠还在转的人。何应全惊恐地問:“你是哪个?”

“老汉(儿),是我……”

顾不得那身泥浆,恍如隔世的这对老夫妻紧紧相拥而泣……

《百媒穿越地震带》之青川:东河口 在绝望的大山砍下希望的石头

勒克儿摄于2008年11月8日在建设中的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

东河口小学内那棵直径约10厘米的梨树,距离何清凤家仅几十米。

山崩地裂瞬间,两栋教学楼分别向南北向倒塌。巨大气浪像飓风袭来,老师拉着学生,迅速疏散到栽着梨树的操场上。“抱住梨树!”杨国学老师一声喊,里层的孩子手拉手抱住梨树,外面的孩子则抱着里层的同学,一层叠一层,死死彼此抱住抵抗……

东河口小学,103名学生,9名教师。

地震时,何天义、何发贵、何清芳3位老师,为救3名未来得及跑出教室的学生,与孩子们一起被埋废墟。

抱在梨树最外圈的6名教师和部分学生被飞沙走石所伤,但整整100名学生生还!

13岁的陈伟达和14岁陈一文,就是这棵梨树“搭救”的幸运者。

《百媒穿越地震带》之青川:东河口 在绝望的大山砍下希望的石头

东河口小学的梨树。勒克儿摄于2008年11月8日在建设中的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

《百媒穿越地震带》之青川:东河口 在绝望的大山砍下希望的石头

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2008年11月12日开园。东河口小学被救学生在梨树前祭奠遇难老师和同学。勒克儿摄

《百媒穿越地震带》之青川:东河口 在绝望的大山砍下希望的石头

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2008年11月12日开园。东河口小学被救学生在梨树前祭奠遇难老师和同学。勒克儿摄

三元坝社的何应波,也是被自家院子的梨树所救。

三元坝社有10几户人家刚好在地震气浪扇形外。当时,他正在自家房顶上修缮房子。地震袭来,站在高出的他,眼见无法逃避,求生欲望迸发的力量在此间不可想象――他拼命纵身一跃……

续集正在发表中,敬请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