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拍夕阳?

用户56756004

拍摄准备

  由于太阳的实际距离很远,即使使用200mm的镜头也只能在画面中留下指甲大小的图象,建议大家使用长焦镜头。太阳下落后,光线的亮度将明显下降,慢速快门配合长焦拍摄,三脚架必不可少。黄昏的时候地面上会有晚霞遮盖着太阳散射的光线,显现出一轮没有光芒散射的太阳,这就是拍摄日落的时机了。当太阳光开始减弱,周边天空或者云彩开始出现红色或者黄色的晚霞时就开始拍摄,朝霞或者晚霞的变幻是无常而且迅速的,在实际拍摄之前最好预先在印象中构图,以免造成手忙脚乱。

曝光

  拍摄日落时曝光量很难掌握,这是因为光线变化太快,一般以画面中央的亮度为曝光依据,测光以天空为主要对象。一旦曝光过度日落时的气氛难以反映。摄影者可将曝光控制在曝光不足半档至一档,由于太阳的亮度始终要比天空高得多,如果天空的曝光过于充足,太阳必定会过曝,所以在拍摄的时候要对天空测光曝光,直接对着太阳,曝光读数总是不准。这样会导致画面上只有太阳,而其余部分却曝光不足。大多数时候宁愿照片稍微欠曝也不要过曝,以背景进行曝光测定,能使主体曝光严重不足,形成强烈的剪影。可以将相机的测光模式选择为“点测光”,接下来对天空进行测光,如果自己的相机有曝光锁,按下【AE Lock】钮,将曝光值锁定(有些DC半按住快门键以锁定)。之后重新调整构图,以刚才的曝光进行拍摄,这样就可以拍出完美的剪影效果。如果拍摄日落的时候测光不位于天空,那么照片中的其它物体会显得比较明显,导致太阳不够突出。如果过将测光对准天空,那么便能衬托出太阳这个主体。

白平衡

  数码相机有丰富的白平衡效果可以代替简单的滤色镜。一般DC的白平衡都包含了:日光、阴天、灯管、白炽灯。当选择日光白平衡的时候画面最偏黄色、选择白炽灯白平衡的时候画面最偏蓝色。在拍摄日落的时候,建议选择自动白平衡或者日光白平衡,拍摄出来偏黄的色调很能表现出夕阳的氛围。

云的因素

  云在拍摄中是自然的反光物体,它能传播太阳的光线,从而不断变化着拍摄效果。云也可以作为作拍摄的主要题材。但要注意观察当天边的云遮住落日时,光线会从云后边缘四处射出,使照片增加极为艳丽动人的效果。光线会从云后边缘四处射出。日落时,太阳显得又大又园,若周围有火烧云,景致相当迷人。为正确曝光,也应该设计几种曝光方案组合拍摄。如果要利用前景表现出天空的夕阳景色,前景往往被处理成剪影的效果,剪影效果照片的获得充分利用了主体与背景受光的差异。一般来说,日落时的逆光是很容易表现出剪影的效果的,因为这时的光线最柔和,提前选好位置和角度。等待太阳落下地平线,由红变橙黄色,或由橙黄色变红时,看上去又不刺眼时,是拍摄的最好时机。有时当太阳隐藏到云彩的背后时,云彩的周边会出现一条亮边,这样的景色也是非常适合拍摄的。但是由于云彩的变幻无常,所以要求摄影者在拍摄的时候要注意观察,注意抓住按下快门的时机。在以拍摄云彩为主体的时候,一般来说要将测光点对准云彩来测光,但是同时要注意不要让太阳过曝。云彩在拍摄中是自然的反光物体,它能反射或者折射太阳的光芒,从而不断变化着动人的形象。云彩在很多优秀的日落作品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所以云彩也可以作为作拍摄的主要题材。

水的因素

  拍摄水面倒影会使日落的照片增色,平静的海面或湖面能反映天空中的景物。呈现出如镜中一样的影象,而拂过水面的微风总是会扰动这种倒影。在水面上留下条更加耀眼的光线,并从地平线到画面的前景之间勾画出一条光路。当太阳渐渐下落时,这条光路会延伸到眼前。在水边拍摄的时候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构图的因素。不少优秀的日落摄影作品都是在水边完成的,因为在日落的时候,波光鳞鳞的水面倒映出美丽的彩霞,水面上的船只帆影给画面平添了几分生动。

测光的时候,一般是选择平均测光模式,这样才能使整个画面的光线分布均匀,不至于过曝或者欠曝。

特殊效果

  用小光圈进行拍摄,能使太阳呈现星星状光芒的效果,光圈越小,这种效果就越明显。

总结

  摄影其实就是在玩光,拍摄日落的场景把握得当,光影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描绘。黄昏时分的光线偏暗,曝光一定要足。

拍摄日出日落

  拍摄日出和日落,首先要注意的是要了解太阳在天空所处的位置,一般的说,拍摄日出日落要要在太阳刚刚升起或即将落下山脊(海平面)的时候按下快门。另外这个时候太阳的颜色是鹅蛋黄,最为漂亮的时候,等太阳完全升起,天空也就变成一片白色,原来红色的氛围完全消失。

  在构图上,一般拍摄者应该把太阳放在画面的右或右上角处。也就是俗称的黄金分割构图法,除非有特殊考虑,初学者切忌把太阳放在画面的正中央。同时也要考虑太阳在整个画面中所占的比例,适当的用前景烘托氛围,比如树木,云彩等等,没有前景或天空彩衬托的,就拍一个完整的太阳画面也毫无美感可言。

  此时切忌以太阳的亮度曝光,应以太阳周围的天空亮度作为曝光基点。直接对着太阳,曝光读数总是不准。这样会导致画面上只有太阳,而其余部分却曝光不足。简单的处理可以是用相机的中央重点测光,以太阳附近的云彩的亮度为测光点,然后稍微上下加减曝光,还可以一种是先让太阳处于取景器内的三个不同的位置上,然后取这三个曝光读数的平均值。另一种方法是,直接采用你头顶上空拍摄时的曝光读数。拍日出和日落,使用不同的曝光会产生不同的拍摄效果,因此可选评曝光读数的上下各拍一摄一次。

下面整理好一组夕阳剪影的作品请大家欣赏、参考:


君峰影像

曾经有位大诗人,深情地吟过:“夕阳无限好,只是太难拍。”

正如诗中所说,日落很美。至少,在我们双眼看到的画面里,还有老鸟、大湿、砖家们晒出的作品上,日落是这样的美景:


“别人家”的华丽日落

而在新手君自己拍出来的,勉强可以称为“照片”的玩意上,日落往往是这样的:


抽象派野兽派作品《黑影与火球》

或者是这样的:


批判现实主义大作《海边核爆》

都是二足直立行走的碳基生物,拍的都是反映行星-恒星相对位置变化趋势的景色,为啥差距会那么大呢?

——至少,让大家都能拍出“正常”的不难看的日落,都能拍出“让人一眼就看出是日落”的日落。



1. 日落,从曝光抓起

由于画面亮部(太阳)和暗部(地面景物)亮度相差太大,你的相机可能无所适从,不知道该以谁为基准控制曝光。

以太阳为基准曝光,地面一片死黑,你会拍出《黑影与火球》;以地面景物为基准曝光,你会拍出《海边核爆》,两头不讨好。

到底该怎么办呢?首先,把你的相机调到点测光模式吧,在机顶的测光模式选择按钮/转盘或菜单中进行设置,具体设置方法参考相机说明书。


正如屏幕上显示的文字所言,点测光是一种只以极小范围(整个画面的5%左右)作为基准进行测光的模式。

开启这个模式以后,你会看到画面中间有个小点。如果相机有实时取景功能,移动这个小点,LCD 屏上会时亮时暗,这就是点测光在起作用。

使用点测光模式,曝光结果直接由测光点的选择决定:测光点在亮部,暗部就会很暗;测光点在暗部,亮部就会过曝。到底该怎么办呢?

你一定会说,“那就选择不亮不暗的地方作为测光点吧”。——恭喜你,都学会抢答了^_^


不同的测光位置与曝光效果

把测光点对准天空中没有被余晖直接照亮的部分,这正是我们要找的“不亮不暗的地方”,这样得出来的结果更符合我们的实际需要。

点测光完成以后,你可以酌情降低一档或半档曝光补偿,尽量减少画面的过曝部分,因为在后期处理环节,曝光不足比过曝好修。


2. 想方设法降光差

“教练,不对啊?!我按照你教的方法,对准不亮不暗的地方点测光了,为啥拍出来的照片会变成酱紫!”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画面的光差太大了,无论你怎么选择“不亮不暗”的测光点,亮部都会超过相机宽容度上限,导致过曝。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尽量减小画面光差。

你可以使用专门为大光比而生的滤镜:中灰渐变镜。这玩意大概长这样:


中灰渐变镜(实物图)

如图所示,中灰渐变镜由两部分组成,一半是透明的,一半是中灰渐层。

使用的时候,尽量把中间的分界线对准画面的明暗部界线,渐层对准亮部,以达到“使亮部变暗同时暗部不受影响”的目的。


中灰渐变镜使用效果(商家广告图)

上图是商家提供的“使用效果示意图”,实际用起来可能未必有这么好的效果,不过基本原理差不多,都是通过压暗亮部来减小光差。

如果不想买个中灰镜,也可以试试 HDR 技术。

HDR,也就是“高动态范围”,原理是对同一场景进行多次不同曝光值的曝光,最后进行合成:


先拍摄同一场景,多种曝光值的多张照片

之后,将这6张(或者更多张)照片进行合成,得到一张画面各明暗层次细节都保留完整的照片,再稍加调色,一张 HDR 作品就完成啦!


左:合成后的结果;右:稍微调色一下,完成!

对具体技术手段和合成过程感兴趣的童鞋们,可以去网上搜索相关教程。如果嫌麻烦,现在很多相机、手机都自带 HDR 拍摄模式。

只不过嘛,内置的 HDR 拍摄模式的效果,总是不如你亲自操刀来进行手动合成——毕竟,自动化处理的程序没法依据我们的需求进行精细微调。

如果你对照片要求比较高,建议还是去学学手动 HDR 合成技术。


内置 HDR 虽然有效,但效果有限

学习手动 HDR 技术可能有点麻烦,而使用程序化的内置 HDR 减小光差的效果可能又不尽如人意。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当然有啦,这个办法,能从根本上减小光差,那就是——等。

太阳刚开始进入“落山”状态时,亮度还挺高的,这时候的光差当然比较大;


太阳刚开始往下落(lao),亮度较高

在太阳还很亮的时候拍,光差自然就比较大,你想弄出明暗部都兼顾的曝光就会难一些;

而如果你耐心等候,让太阳落一会儿,它的亮度会慢慢变低。等到它贴近,乃至正在穿越地平线的时候,你会发现它变得“温柔”许多:


不仅光差小,颜色还更鲜艳了

等到太阳完全落山后的一小段时间,光差会更小,而且天空云彩的颜色还最鲜艳。

只是,在这一时间段环境光会变得极低,需要用三脚架进行长时间曝光,才能正常拍摄。


没有太阳,不代表不美吖~

以上是一些强行要兼顾太阳本体和地面景物,做到明暗部兼顾的曝光方案。

为什么不能换一个思路,一定坚持要明暗部兼顾呢?过曝和过黑,真的就一无是处吗?


3. 我 TM 就是过曝了,咋滴

画面中出现大面积的过曝和大面积剪影,都是很不好看滴~(详情请参考序言中的两幅反面示例《黑影与火球》和《海边核爆》)

请大家注意,我这里说的是,画面中出现“大面积”过曝和剪影不好看,不代表画面中就绝对不能出现过曝和剪影啊!

当你用“广角+小光圈”的组合拍大风光时,太阳只是画面中很小的一个部分,就算是过曝了,变成一个光球,也无伤大雅;


小面积过曝,无伤大雅还很带感

当然,如果你用长焦拍摄,太阳的画面比例很大,还是不要让它过曝的好,不然就成了《海边核爆》那种赶脚。

接下来再说说剪影。对准画面最亮的地方点测光,或者直接调低 ev,就能把地面景物拍成漆黑的剪影了。

如果说小面积过曝是“不怕光差大”,剪影就是“怕光差不大”了,因为一定要光差足够大,剪影化才完全。

拍摄剪影展现的是轮廓美,所以视野中不能存在大片连在一起的地名地面景物,否则拍出来的照片会变成这样:


不知道拍的是啥,反正不好看

选取孤立的,具有简洁轮廓和形态美感的景物,比如树木伸展的枝条,一栋造型别致的小楼,都是拍剪影的好对象。


嗯,上边这幅图,剪影很完全,枝叶的轮廓也挺美,可总感觉好像缺点什么......没错,就是背景的问题!纯色天空,不够好看啊。

在剪影摄影中,背景的好坏变得更加重要,因为它直接决定了画面是否有鲜艳的色彩,甚至可以说,剪影只是点缀,只要不添乱就 OK。

拍摄剪影题材,最好等到太阳落得极低,天空颜色最鲜艳的时候拍摄,这样拍出的剪影才好看。


以上就是本期要为您介绍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Gloria吃西瓜的兔子

夕阳是一个非常好的摄影题材,也非常容易出片。因此很多摄影爱好者都对夕阳摄影乐此不疲,那么,如何拍好夕阳?拍夕阳有什么摄影技巧呢?

我个人认为,首先是找一个适合拍摄夕阳的位置。根据经验最好的位置应该选择有山有水的河边、湖边、海边,附近会有树林、水鸟、船舶等相应的元素来与夕阳相映成趣。当然也可以登上山顶,拍摄更大气一点的夕阳摄影作品。不过依然要有与夕阳相互呼应的元素,比如树木、牧归、山崖等等。


夕阳的拍摄时间,毋庸置疑是夕阳西下的时候。但提醒初次拍摄夕阳的摄友们,尽量要留出空余时间,早到半小时。这样可以更好的观察附近的可以利用的元素。当然提前踩点是最好的。而且夕阳落下以后,如果天空有云,有必要晚归半小时,也许能拍到意想不到的晚霞。

至于摄影器材,除了必备的单反,还要带好三脚架或独脚架、快门线、中灰渐变滤镜等。


金立摄影,每天分享摄影知识,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


金立摄影

提前规划

首先...就是准备好相机!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美丽的景象就会映入你的眼帘。其次,无论你是在度假,或者只是镇子附近拍摄,有时你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我经常考虑的事情是这样的:有一个完美的制高点抓住日落吗?我需要提前到那里吗?我是否需要其它一些辅助设置,如三脚架等?

相机设置

光圈,ISO和焦距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也有两个一致的东西,你应该想想日落拍摄时的对焦和白平衡。

随着光线渐暗,你的相机会很难找到准确的对焦点。对于数码单反用户来说,不妨尝试切换到手动对焦。当谈到白平衡,很多摄影师(包括我自己)都喜欢使用阴天或阴影选项。一般来说,那些白平衡选项往往会带给你更接近真实夕阳的色彩。当然,有能力的话,最好是拍摄的RAW文件,这样你可以更容易地在后处理过程中调节白平衡和色温。

如果你使用的是卡片机,只需切换到相机的景观模式。

创作伟大的日落照片

每一张照片都需要某个兴趣点,在日落照片中,往往是一个剪影。树木、人物、建筑、船等,你可以设置几乎任何对象的有趣的剪影。

云是我最喜欢的另一个兴趣点。云给天空增添了纹理,而且可以映入多种颜色。红、橙、紫色,缤纷颜色入景。

另一个基本的,但实用的构图技巧是:不要总是让太阳在画面的中心位置,可以把它放在画面的一边,另一边设置其它景物。当然,就像三分法则一样,打破这条规则也可以创作一些优秀的照片。

不要直视太阳

你的母亲是正确的!盯着太阳会损伤你的眼睛,千万不能这样做。出现在地平线上的低而红的太阳就很好。

保持拍摄

当太阳落山时,颜色会发生变化,物体移动。当太阳低于地平线后,大千世界开始上演。不妨尝试多种不同的相机设置,曝光时间和拍摄角度等。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色影无忌立场


色影无忌

至于前期的环境观察、器材准备之类的我就不想再多说了,想必很多老师都会提及,我只想说一下我的拍夕阳的一些方法。

拍夕阳和日出在拍摄手法基本都差不多,稍有不同的是日出你得摸黑出发,夕阳你得摸黑回家,哈,开个玩笑。

先说一下夕阳拍摄的难点在哪儿!大光比,对,大光比,大光比是摄影中比较常见的,也是比较能体现摄影技能的一种拍摄。如何处理太阳或天空的高光与前景中暗部,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有人采用渐变镜(拍夕阳是要用反向渐变),大体就是把天空压暗,意思是将光比缩小。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不管是硬渐还是软渐,中间都有个明显的过渡,在海上拍日落还好些,要是山川呢,要是村庄、城市呢?就不太和谐了。

还有些有经验的摄影师用摇黑卡的方法解决,意思是用张不反光的黑色卡对高光区进行遮挡曝光,目的也是缩小光比。这种方法,必须是相当有经验的老法师,还得叠加减光镜一起使用(没有减光镜,达不到一度的曝光时间,摇卡就没意义了)夕阳就那么一小会儿,一旦不成功,基本上就没机会了。

以上这两种方法,我都曾经用过,效果不好,成功率也很低。

现在我基本上是采取两次曝光法进行拍摄,不只是夕阳,日出也是这样,大体步骤如下:

(前期准备+构图略过)拍摄时机一到,分别对夕阳的高光区和暗部区进行拍摄。高光区的测光应以夕阳为测光点,以免夕阳过曝,暗部区不能以最暗处测光,这样使中间区过曝,应以最暗处稍高处测光。这样,以这测光方式拍两张照片,前期拍摄工作结束。

后期分别对两张照片进行如下处理:高光区应该需要压暗调光,提亮暗部,进一步缩小光比。

将两张照片拖进PS,在PS里,将其中一张照片的图层拖移到另一张照片里,然后在有两个图层的文件里,对上面的一个图层进行蒙版,在蒙版上做渐变处理,注意:渐变的前后景色必须是黑和白。比如说高光区在上层的话,通过渐变,图片的下半部分将呈现的是下一图层的暗部区,这样才会得到最好的结果,当然,做渐变时,可多次重复进行,以得到最满意的效果。

因为身边没有成片前的素材,没法直观说明,这是一张从我QQ空间里下来的一张照片,其实这张照片更能说明问题:按照天空的亮度,前景肯定是一片漆黑,更别说还能看到雾一般的海水,这就是两次曝光后,再后期合成就是这样一效果。

本次只说明方法,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就是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进步。

拍摄注意事项:1、必须使用三角架和快门线

2、在拍摄两张照片过程中相机不能作任何移动

3、最好采用RAW格式拍摄。







南方之南

日落时分是天空中色最美的时刻,夕阳是摄友们非常爱拍的题材。拍夕阳时可以尝试以下三种题材:

一、带前景的大风光日落

如果有好的前景可以拍带前景的大场景夕阳风光。这种情况属于大光比场景,拍摄时为了兼顾前景和太阳,有两种方法:一是拍摄时大幅减曝光补偿让太阳曝光正常,后期提亮位于暗部的前景(前提是相机宽容度要好);二是使用包围曝光方法,依次对着前景、中景、太阳测光拍摄3到5张,后期曝光合成。

二、拍摄太阳特写(鸭蛋黄)

美丽的日落要配合好看的地景效果才会好,但找不到好看的地景怎么办呢,可以把空中的落日拍成一个大大的火球或鸭蛋黄。如何把太阳拍的这么大呢,掌握好以下两点:

1、一定要选对拍摄时机:在日落前20分钟之内拍摄。

2.用长焦,用长焦,用长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焦距400MM到1000MM,如果没有这么长的镜头。可以使用相机的数字变焦功能或者后期裁剪放大。


三、拍摄剪影

根据太阳的亮度测光,让太阳曝光正常,直接把前景被拍摄成剪影。拍摄时测光方法:一是可以利用实时取景模式对着太阳点测光,二是利用评价测光大幅减曝光补偿-3ev至-5ev。


行摄千山万水

不请自来。

拍照,个人是挺喜欢的,特别是手机拍照,不用带各种设备,简单,省事。

对于拍夕阳。个人认为,可以将手机相机调为专业模式(手动模式),这样一来,就可以营造一个你想要的氛围了。

在逆光拍摄的情况下,容易过曝,而手动模式正好解决这个问题,ISO可以适当在100~300左右,这个视当时环境而定,如果拍出来过曝,那就调小一点,除了ISO之外,快门速度还能影响过不过曝。

下面的图片是近几天用拍摄的,无辅助器材。

第一张图片的光圈F1.8 快门1/3178 ISO200

第二张图片的光圈F1.8 快门1/9216 ISO160

新手回帖。哪里不正确还请多多指教。


海一样的胸怀16044016

夕阳是拍照的黄金时间,摄影人一般是不会放过这个宝贵时间的。作为摄影爱好者也要珍惜这段时间,跟一般旅游团肯定是不行的,拍照黄金时间要么在路上;要么已经到住处了。那么怎么拍夕阳呢?

一般拍照主要是三种光,即顺光、侧光、逆光,拍夕阳也不例外。一般拍顺光很平没有味道,但夕阳要好的多,是可以出好片的。侧光是立体感最好的光线,因为夕阳已不像中午那样强烈,所以层次非常好。

逆光拍夕阳时,因为夕阳早已没有了白天的暴烈,所以对着夕阳拍是可以的。注意逆光拍夕阳尽量画面干净一些,无论近景、中景还是远景,最好有美丽的剪影效果。如果有拍夕阳的考虑,就应该早点找到作剪影效果的物体。

因为夕阳的光线已经很弱了,要想拍出高素质的照片,最好用三角架,以拍出精到细腻的照片,只靠提高感光度怕得片子是没法和用三角架拍的小光圈效果相提并论的。


兰阇图片故事

我理解是拍夕阳,日落西山前的一个时辰。当太阳渐渐西沉,光线由明亮变得柔和起来,劳作一天的人们心情也随之平静了许多,留恋夕阳也就是留住希望。



拍夕阳,选好恰当地址,进而整个画面部局,往往好的影相,突出你所拍的主题,以免宣宾夺主。一般人们拍照只是拍的一个心情。



太专业的我不敢说懂,只是有时间玩玩,现在手机拍照如此方便,有许多人会随手拍下生活中的闪光点。



抛砖引玉,拍照的是水平有高低,拍照的心情有好坏。我们要用乐观心情,拍一个完美的生活。



走吧一起看世界

我是一名爱用手机拍照大自然美景的爱好者,因为十分方便,走到哪就拍照到哪。要想拍出理想的夕阳照不是三言两语说清的。简单点说,1,要多观察天气变化,晴天,天空有白云飘动为最佳。如遇阴天下雨就不要去拍了。2,要勤拍,多拍,不同角度的拍。因为每天的夕阳的景色都不一样,不知你哪一次就会拍到自已满意的夕阳照片。3,拍照时要充分立用眼前的参照物,如树木,野草,动物,河流等,照出的景色非常有动感。4,要注意时间,因为日落夕阳的时间很短,没有时间观念就抓不往最佳时机,就拍不出最美的夕阳画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