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悟你的8句話

隨心隨緣

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最堅強的堅強是什麼都不在乎。人生一輩子,有時想想,還真是除了生死,什麼都是閒事。沒有一樣是你帶來的,也沒有一樣是你能帶走的,來這世上顛一回,一切的擁有隻不過是借來的,總有一天必須連本帶利還回去。不如一切隨心,一切隨緣。

少欲知足

一個人不論多麼富貴,只要有很多煩惱,有很多不盡人意的事,他都不可能真正過得開心。相反,雖然生活條件簡樸,但心地單純,關係簡單,少欲知足,這種人比較容易得到幸福。

好為人師是大毛病

孟子有句話講的極好:“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每個人都有傲慢好勝的心理,想比人家好,想教訓別人,都想指導別人,這是人的毛病。

只有不平的心

天地間,沒有不平的事,只有不平的心。你以什麼樣的目光看世界,世界就以什麼樣的目光看待你。世間有許多事,往往是因為自己的心態而改變的。只要改變一下自己,便會有很多快樂。當無法改變環境時,不妨改變一下自己,也許會擁有另一番風景。

很多煩惱都是自找的

世間上有很多煩惱都是自找的,所謂“杞人憂天”,乃至擔心“世界末日”等,煩惱了半天,卻什麼事也沒發生。也有人因為小事看不開,鑽牛角尖,自然“煩惱綿綿無絕期”。因此,凡事多往正面看,能夠看得開、看得透,能對一切吉凶抱著超然灑脫的態度,就不會自尋煩惱。

不爭 人生至境

我們常常被一個“爭”字所紛擾,爭到最後,原本闊大渺遠的塵世,只剩下一顆自私的心了。其實在生活中,可以有無數個不爭的理由:心胸開闊一些;得失看輕一些;為別人多考慮一些,哪怕只是少爭一點,把看似要緊的東西淡然地放一放,你會發現,人心會一下子變寬,世界會一下子變大。不爭,人生至境!

放下多少就得到多少

遠離了名利的追逐,人世間的攀緣,留下來的便是安寧,使人能有更多的時間反思自己。古德常說:“放下多少就得到多少!”要做到人前人後一個樣,想的做的一個樣,不去刻意偽裝自己,這就難了。也就是說,見不得人的事情不去做,骯髒的事情不去做,連想都不要去想,時時刻刻,在在處處,念欲為大患,有漏皆苦,這是修行的根本。

生活即是修行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廟裡,更需要在社會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