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科普圣地——山东青岛唐岛湾国家湿地公园

山东青岛唐岛湾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唐岛湾及其周边区域,涉及西海岸新区薛家岛和长江路2个街道办事处及积米崖管区。包括唐岛湾内湾浅海水域、滩涂、植物园及海岸线周边50—100米缓冲区域。具体界线:陆地西起积米崖渔港,沿滨海大道向东北方向至上实游艇会,沿西环岛路经刘家岛、施沟、董家河至顾家岛;海域界线沿负6米海洋等深线从积米崖渔港至顾家岛南侧的唐岛湾海域。

地理坐标为:东经120°09′33″~120°12′34″,北纬35°54′10″~35°57′01″。

湿地公园总面积1642公顷。

旅游科普圣地——山东青岛唐岛湾国家湿地公园

地质地貌

地层:项目区内除大面积的第四系地层以外,中生代之后,随着胶莱断陷盆地的不断沉降,在前震旦系古老的片麻岩基底之上,沉积了一层火山岩系、火山碎屑岩和沉积碎屑岩系。

构造:项目区大地构造单元位置系属华北地台鲁东地质的海阳—高密坳陷和胶南隆起的过渡区,自太古代以来,长期处于稳定上升,剥蚀夷平过程中,到了中生代晚期才产生强烈的地壳运动,除沿老的断裂构造活动外,自第三纪以来,项目区以整体性较稳定的板块隆起为主,局部产生了一些新的构造,同时岩浆活动和火山喷发,在坳陷区形成了厚层的沉积岩。

地貌:项目区处于鲁东丘陵区,是由于断裂抬升和岩侵喷发形成的穹状低山丘陵。基底地层是前震旦纪变质岩组成,岛礁、海湾、岬角遍布海岸。基底坚实,湾内航道水深,不冰不淤。项目区海拔高度在50-150米之间,其地貌为荒坡岭,岭坡梯田、坡麓梯田,是由坡积、洪积物形成。

气候特征

项目区位于黄岛区东北端,属北温带季风气候。由于经常受到海洋季风和海流、水团的直接影响,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有明显的海洋气候特点。春季气温回升缓慢,较内地相差近一个月,多东南风和海雾。常因大风大雾影响海上捕捞作业及交通运输。夏季气温高而不燥,降水较集中,湿润多雨而无酷暑。秋季天高气爽,气温下降比较缓慢,雨量骤减。冬季雨雪偏少,干旱,气温下降较迟,比内地偏高,多风,无寒冬。有春寒、夏凉、秋爽、冬暖之说,是天然的避暑胜地。

项目区因受海洋的影响,终年气温较温和,日差变化较小。年平均气温12.5℃,最高年平均气温12.9℃,最低年平均气温9.4℃。极端最低气温为-15.5℃,极端最高气温为35℃。全年≥0℃的积温是4128.6℃,≥12℃的积温3781℃,≥15℃的积温3306℃。年平均降水量为750.7毫米。年内分布极不均匀,7月最多,1月最少。由于地形复杂,多低山丘陵,三面环海,受海洋和小区域气候的影响较重,所辖区域降水量差别较大。多风也是该区的气候特点之一,年平均风速为5.4米/秒,偏东南风和西南风,1-4月风速较大,7-9月风速较小。

湿地类型

()近海和海岸湿地

(1)浅海水域(浅海湿地中,湿地底部基质为无机部分组成,植被盖度<30%的区域,多数情况下低潮时水深小于6米,包括海湾、海峡)。

(2)沙石海滩(由砂质或沙石组成的,植被盖度<30%的疏松海滩)。

(3)淤泥质海滩(由淤泥质组成的植被盖度<30%的淤泥质海滩)。

(4)河口水域(从近口段的潮区界至口外海滨段的淡水舌锋缘之间的永久性水域)。

()人工湿地

(1)库塘(为蓄水、发电、农业灌溉、城市景观、农村生活为主要目的而建造的的蓄水区)。

(2)输水河(为输水或水运而建造的人工河流湿地,包括灌溉为主要目的的沟、渠)。

(3)水产养殖场(以水产养殖为主目的而修建的人工湿地)。

湿地分布状况

唐岛湾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以近海与海岸湿地中的浅海水域与淤泥质海滩为主体,近海与海岸湿地特征典型,海洋水文过程自然,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我国北部滨海地区近海与海岸湿地的典型代表;陆地地表水以人工库塘及输水网络为补充,形成淡水-半咸水-咸水的完整水体序列。湿地空间分布状况如下:

(1)浅海水域主要分布在唐岛湾浅海水域。

(2)沙石海滩主要分布在顾家岛和董家河的西部沿海区域。

(3)淤泥质海滩主要分布在牛岛周围海域、漓江西路沿海区域及银沙滩生态植物园沿海海域。

(4)河口水域主要分布在岔河入海口区域。

(5)库塘主要是指银沙滩生态植物园内以城市景观为主体的水体,且库塘中保存有近10公顷的芦苇沼生植被。

(6)输水河主要指银沙滩生态植物园内错综复杂的人工河流及北部生态休闲区的景观水体区域。

(7)水产养殖场主要分布于顾家岛、董家河以西的近海海岸区域,均为海产品养殖场,但目前有部分已废弃。

湿地面积

通过实地调查和统计,山东青岛唐岛湾国家湿地公园湿地面积1325.4公顷,占湿地公园土地总面积的(湿地率)80.7%。其中,近海与海岸湿地面积为1282.4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96.7%,占湿地公园土地总面积的78.1%;人工湿地面积为43.0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3.3%,占湿地公园土地总面积的2.6%。各湿地类型面积详见表

山东青岛唐岛湾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类型面积统计表

土地分类

湿

湿

积(公顷)

占湿地总面积比例(%

占土地总面积比例(%

湿地

1

近海与海岸湿地

101

浅海水域

640.6

48.3

39.0

105

沙石海滩

59.9

4.5

3.6




106

淤泥质海滩

566.2

42.7

34.5




109

河口水域

15.7

1.2

1.0




1282.4

96.7

78.1





5

人工湿地

501

库塘

16.4

1.3

1.0


502

输水河

2.7

0.2

0.2




503

水产养殖场

23.9

1.8

1.5




43.0

3.3

2.6





1325.4

100

80.7





非湿地

小计

316.6

19.3




土地总面积

1642.0

100





生物资源

湿地公园及其周边共有维管束植物456种,隶属于106科,271属,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4种;裸子植物5科16属27种;被子植物98科251属425种,以蔷薇科、禾本科、豆科、藜科、木犀科、蓼科、菊科为优势科(详见湿地植物名录),其中引种物种有320余种。湿地公园范围内大多数植物种类出现在银沙滩生态植物园内,基本上属于人工栽培或移植。湿地公园范围内没有野生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湿地公园及其周边区域共发现野生动物306种,其中底栖无脊椎动物83种,多为多毛类动物、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脊椎动物223种,隶属于5纲30目59科138属。在野生脊椎动物中:两栖动物有6种,隶属于1目4科4属;爬行动物有9种,隶属于2目3科6属;鸟类有145种,隶属12目25科74属;哺乳动物有10种,隶属于5目6科8属;淡水鱼类31种,隶属于4目9科29属;海洋鱼类22种,隶属6目12科17属。在这些动物中,目、科、种均以鸟类为最多,其中鸟种数145种,占唐岛湾湿地已知陆生脊椎动物物种数的65.0%。

唐岛湾国家湿地公园分布的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现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4种,且均为鸟类。其中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8种,分别为丹顶鹤、金雕、白肩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短尾信天翁、黑鹳、东方白鹳;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6种,分别为角鸊鷉、黄嘴白鹭、白琵鹭、黑脸琵鹭、斑嘴鹈鹕、大天鹅、小天鹅、白额雁、鸳鸯、雀鹰、红隼、游隼、白枕鹤、灰鹤、蓑羽鹤、花田鸡。列入山东省重点保护动物名录的物种有29种,其中23种为鸟类。此外,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物种共计20种,如雀鹰、黄鼬等;另外,唐岛湾国家湿地公园还有不少中国与日本、中国与澳大利亚共同保护的候鸟。

旅游科普圣地——山东青岛唐岛湾国家湿地公园

旅游科普圣地——山东青岛唐岛湾国家湿地公园

旅游科普圣地——山东青岛唐岛湾国家湿地公园

旅游科普圣地——山东青岛唐岛湾国家湿地公园

旅游科普圣地——山东青岛唐岛湾国家湿地公园

旅游科普圣地——山东青岛唐岛湾国家湿地公园

旅游科普圣地——山东青岛唐岛湾国家湿地公园

旅游科普圣地——山东青岛唐岛湾国家湿地公园

旅游科普圣地——山东青岛唐岛湾国家湿地公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