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都是束髮的,電視劇中的半束髮是否不合古代禮制?

用戶61403323

不合禮制,完全是胡扯蛋。

古人束髮是要求頭髮必須全部綁起來,束於頭頂。披頭散髮是蠻夷的行徑,漢人絕對不允許的!

(黃軒飾演的明景泰帝朱祁鈺,頭上所帶的是明朝服飾中獨有的束髮工具,叫網巾。明妃傳是到目前為止,對於漢人服飾、髮式表現的最真實的電視劇。劇中生動的展示了明代漢服的華美。)

古代漢人自稱華夏,漢人區別與其他少數民族的標誌就是衣冠。

衣,就是指漢服,冠是指髮式。

漢服的主要形態就是右任和寬衣大袖 ,除了這三個重要特徵,漢服在各個時期是流行不同的款式的,歷朝歷代的漢服樣式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不過總體來說都是顏色更加鮮豔,款式更加豐富。

(身著明代飛魚服的漢服)

跟漢服不同,漢人的髮式是歷經千年不變,男子都是在十五歲之後將頭髮束於頭頂,二十歲之後則加冠選不成年,稱冠禮。

《孝經》雲:“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輕毀”。漢族男子自城建之後就基本上不剪髮。

(冠,是古代漢人男子束髮用的工具和裝飾品。霍建華頭上所帶的就是冠)

(冠禮,即古代漢族男子的成年禮。一般有家族長輩主持,是男人步入社會的標緻)

自商朝漢人的服飾、髮式定型後,其基本形制千年不變。漢服樣式華美、大氣,是漢民族的寶貴歷史財產。


千佛山車神

於理不合,但情有可原。

古代禮法,對“正衣冠”有極大的要求。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如何,社會階層如何,都是能通過外在看出來的。衣冠作為人所不能離的部分,與整個封建等級制度是息息相關。



漢人髮髻,特別是男子法式,整體變化不大,有細微區別,但最起碼的要求就是頭要成髻,否則就是很不利落的表現,會被人所鄙視。



當然,有扎發的,就有披髮的。

早年楚人就因為常喜歡披頭散髮,以至於成為種族標誌,受到各方鄙夷,一提到楚人就是“披髮蠻夷也”。然而“荊蠻”不以為恥,反倒一直多多少少保持了這個現象。



魏晉名士或許是品出了其中的時尚感,也有披頭散髮的習慣,藉以顯得自己張狂不羈。但這並不是主流,更不是大眾的習慣。其中阮籍就是佼佼者。

阮籍可謂是那個年代的明星,這幫名士風流,不是嗑五石散就是酗酒,每每不拘禮法,或是故意自汙裝瘋,便開始各種作怪。阮籍常常就是在披頭散髮的喝酒,他的好朋友嵇康也是一樣。但他們不具備代表性,只是某個階層中特別突出的形象罷了,老百姓也學不來名士們是特權風流。



就好比鹿晗不穿上衣出門,絕對炸紅半邊天,引發各路女神仙瘋舔;而要是換成兩扇排骨又黑又糙的老王,怕迎來的就是一句:“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的啐罵。



當然了,阮籍和嵇康能幹的這麼瀟灑,還因為上面有個更瀟灑的皇上。晉武帝司馬炎,根據《晉書》的記載,就是個“發委地”的存在。頭髮都拖到地上了,這位皇上的髮型果然找人設計過。



後世另一個同樣喝酒喝到東倒西歪的李白,也出了這樣的詩文: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聽見沒?老子不爽所以要弄亂髮型!



追其根源,武俠劇為了展現江湖大俠們的豪情灑脫,設置一些散發也是沒啥大問題的。古代市井“遊俠兒”,本就慣於披頭散髮的到處躥。這幫俠以武亂禁的人,完全可以聯繫下今天的混混流氓地痞那五花八門的沖天毛、大光頭、蓋蓋頭、小黃毛。遊俠兒披髮和他們一樣,無非是顯得古怪而和平民有差異化罷了。



只是現代影視劇受港臺這些武俠劇影響,化妝師為了單純的“美觀”,硬生生破壞古人真實面貌的情況大有愈演愈烈之趨勢。



其實古人在藝術作品中也有不少披髮的情節,比如京劇等各大戲曲,每每英雄末路,都會放開長長的髮尾,哇呀呀地轉上幾圈,顯出時不利兮騅不逝的悲憤。





前些日子看了一部名叫《南宋》的紀錄片,此片堪稱文氣盎然,時代感藝術感極強,偏偏給皇上弄了個披髮的造型。人趙構難不成也學司馬炎,來個“發委地”?



喜歡老王的話就請支持下,純手機手打好酸,交流下你的看法?


王司徒老百科

現在古裝劇大部分都是瞎拍。不說劇情和臺詞,光看服化道就是胡扯的,極其沒文化。

早先大陸拍古裝劇那是真的很有誠意,雖然也會有一些紕漏,但是大方向問題不大。對服化道也相當注意,髮型更不必說,都是傳統的束髮。

束髮從來都是漢人的傳統髮型,男人成年以後基本都會把頭髮梳起來。當然也有不梳的時候,但都是特殊職業人士,比如跳大神的神棍,他們工作的時候很多都得披髮跣足,也就是披散頭髮,光著腳。你看看北極玄武蕩魔祖師的神像,他就是披髮跣足飛昇的(恕罪恕罪)。還有就是瘋子神經病們,也不束髮,天天的披散頭髮滿街跑,比如宋江裝瘋的時候,那首先得把頭髮披散開,這幾乎就是神經病的標配。

比如這位小哥,這在古代弄他這髮型的不是特殊職業人士就是腦子有病的智障人士。正常人肯定不會就這麼出門。

港臺劇裡很多都是不束髮的,亂七八糟的拍了很多年。然後大陸這幫拍古裝片的不知道咋就鬼迷心竅的受了港臺的傳染,現在拍的片很多髮型都是那種風格的,很差。




這兩張圖都是典型的港臺劇髮型,莫名其妙的就成了很多人眼中的古代髮型。說句私話,李易峰如果弄一個真正的束髮,應該好看的多。

在中國古代,一般情況下,髮型真的是區分有沒有文化是不是野人的重要標誌。不束髮的種族很多都被士大夫們稱作胡、虜、夷、蠻。當然用現代的眼光看束不束髮跟是不是野蠻人沒有必然聯繫,但是在那個時代,披頭散髮的種族就是天然地被認為是野蠻沒文化的(那時候沒有現代種族歧視一說)。

所以啊,你要是弄個電視劇這樣的髮型你都不好意思出門,要覥著臉出去大夥就得把你當個活寶看,你自己都覺得沒臉見人。

看兩個比較好的髮型

戴束髮金冠的親王




青巾束髮的普通文人

各位導演,別在犯二了。


冬眠要趁早

至於電視劇中的不合古制的地方,我們也不必去糾結。因為它代表不了歷史,它只是編造的東西。為了劇情需要對歷史進行加工,全是為了博眼球。當然不是歷史的真實再現,誤導不誤導不重要,重要的是收視率!



荒涎的穿越劇更是胡鬧,衣服,鞋帽裝束一點也不參考歷史原貌。純屬隨意編造!觀眾也就看一樂,不必當真!


坐看雨收雲散

現今古裝電視劇的怪異髮型,追根溯源是從港臺電視劇甚至是日本里面學來的,最早的半披半束應該是在香港的電視劇裡出現。

關於古人的裝束樣式,其實並不是很難找到,眾多的古籍,文論,書畫都有。並且古人在束髮方面有著很嚴格的規矩,是古代中國傳統禮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披髮,或半披髮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講是被視為一種對禮制的挑戰,尤其是婦女,披髮意味著和家庭或者丈夫決裂。所以,古代的束髮是絲毫不能有差池的。

但是不知為了迎合什麼人的審美觀,古裝電視劇裡的人物髮型變得越來越不倫不類,比起早期的香港古裝劇有過之而無不及。

電視劇和其他藝術形式一樣,都是可以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髮型也是一樣,。

在傳統戲劇裡,舞臺人物的髮型也是經過藝術加工的,隨著時代的進步,也有部分改進,但是這種藝術加工是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的,而不是憑著主觀臆想和時代潮流隨意杜撰。

聯想到現在好多古裝神劇,不僅僅是髮型,還有服裝,場景,道具無不是奢華至極,這裡面究竟要表達什麼樣的文化內涵?

我想,還是在“娛樂至死”上出了毛病。現如今無論是古裝電視劇還是現實題材的電視劇,這種激進宣揚奢華,激進杜撰,激進意淫的傾向很盛行。

似乎任何一個古代都錦衣玉食,只有王公貴族而無平民百姓,任何一個現實,都是“至少一個億的小目標”或“窮的只能吃披薩和意麵”的得瑟,還有灰姑娘的逆襲,和霸道總裁的狂想。

電視劇,不應該也不允許是“娛樂至死”的工具。


步武堂

當然不合乎禮制!

古人成年要行加冠禮,即束髮加冠,要將頭髮束起來,如若不束髮也會被認為是蠻夷,缺少教養,不會被當成正常人的。

孔子曾說“微管子,吾其披髮左衽矣”。

古人的衣服都是右礽,而未開化的蠻夷都是左礽,還有就是死人穿的壽衣也是左礽,如果一個人的衣服穿成左礽那一定會被視作蠻夷或有精神病。孔子把左礽和披髮放在一起,足以看出束髮的重要性。

現在的電視劇裡披髮主要是受港臺武俠劇的影響,大家可以找找八九十年代的大陸和港臺古裝劇做個對比,然後再找21世紀大陸和港臺古裝劇做個對比就可以看出其中的變化了。


魚擊長空鷹翔淺底

古人束髮,都是有很隆重的禮儀方式。一般未行“成丁禮”以前都雙束髮,一般都稱為小童。等到到了年齡二十歲再行成丁禮。

“禮記,曲禮”說:“男子二十而冠字”。

1.在行冠禮之前先要“筮日”,就是要通過占卜選個吉日。

2.選好日子後提前三天通知賓客,然後再“戒賓”,就是告知,通知賓客。

3.最後就是“筮賓”,再通過“占筮”,從賓客中選擇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來擔任加冠“正賓”。

舉行“成丁禮”的禮儀稱為“士冠禮”。士冠禮完成以後才是單束髮。就表示能夠獨立面對社會了。




詩禮傳家長忠厚繼世久

這個需要區別對待。

如果是歷史正劇,我個人覺得從禮儀,陳設,服飾,髮飾,色彩都要還原當時的歷史,這才是對歷史的尊重。

但是,有一些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本身就是架空歷史,不是講述那個朝代的故事,但受廣電總劇的限制,必須設定一個年代背景(這點挺煩人的)。這種情況,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對服飾,髮飾,陳設,可以做一些美學上的設計。


唯家至珍

不符合,但他們那麼拍,咱們這麼看吧


三國的種花兔

男子十八成年必須束髮,像電視裡看到到賈寶玉那樣的披髮是因為他未成年。受港臺劇的影響,現在電視劇常見成年人披髮,包括帝王大臣,那全是扯淡,根本不合乎古代禮制。“披髮跣足”在古代是指那些瘋瘋癲癲、沒教養、化外道人、蠻夷之類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