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扯淡碑你了解多少?

应啊而生

著名历史文物

“扯淡碑”,神秘又搞笑,非常像一位“穿越失败者”留下的牢骚话。

这块现存于河南省淇县的文物,碑高1.78米,宽0.86米,厚0.18米。碑首横刻“再不来了”四个字,碑的正中竖刻“泰极仙翁脱骨处”几个字,“处”字已经残失。在“泰”字的两边,刻了“扯淡”两个字。

两侧还有“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访道云梦修真事迹已详载甲申记矣予等不敢再赘翁”等两处碑文。

所以一眼看过去,最令我们惊讶就是“再不来了”和“扯淡”这几个字。

据传“扯淡碑”历经艰险从明朝保留到现在,忽然成了“网红”,碑主人估计也完全想不到吧。

关于“扯淡碑”的传说很多,一说是明朝某位大臣犯了死罪,他的仆人替他死了。这位大臣逃到云梦山修行,觉得有人替死,说明已经躲过死亡,可以修道成仙了。没想到年老之后还是要死,一时激愤,留下了“扯淡碑”。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明朝某旧臣,在明灭亡后逃到了云梦山,等待东山再起。哪知道天不遂人愿,到死还是默默无闻,于是伤心难过,留下了“扯淡碑”。

甚至还有人说崇祯帝当时没死,逃到了云梦山,这碑文是他留下的……

不过这么现代口吻的“留言”,如果真是明朝留下的石碑,我们完全可以大胆幻想一下:某位宅男不小心穿越了,到了明朝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搞不出先进的发明,种不出粮食,写不出繁体字,听不懂人们说的话,身体素质还很一般……

实在没办法,宅男只好隐居云梦山,周围人以为他在修仙,直到无聊憋屈快要病死的时候,他才发出感慨,留下了碑文。

穿越不好玩,再也不来了!谁说的穿越就能干一番大事业?扯淡。


七追风

下图就是位于河南鹤壁市淇县境内,云梦山摘心台景区的“扯淡碑”。

该碑原在河南省鹤壁市淇县朝歌镇北下关村西观庙内,因碑额刻有“扯淡”二字故称“扯淡碑”。1984年,“扯淡碑”被迁于现址加以保护。

扯淡碑残高1.78米,宽0.86米,厚0.18米。石质,圆首。

有阴线将碑的正面分成碑和碑首两部分。

碑文介绍

下图是扯淡碑上所写明的文字:

碑首横刻“再不来了”4个草字。

碑的正中竖刻“泰极仙翁脱骨处”7个大字,“处”字已残掉。

“泰”字右刻“扯”,左刻“淡”。

“扯”字下竖刻“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访道云梦修真事迹已详载甲申记矣予等不敢再赘翁”2行32个字。

“淡”字下面竖刻“生不言寿莫考其纪或曰一十有二纪卒曰然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抱病老人立”2行32个字。

正面共刻77个字。

碑阴圆首处竖刻“碑阴”2字。

正中竖刻“为善最乐”4个大字。

两侧各有联语一幅,

右刻“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鬼神不欺贫”;

左刻“有人问我修行法只在虚灵自然间”。

碑阴共刻34字。全碑共刻111字。

石碑介绍称此碑为明代沐氏墓碑。

扯淡碑来历

扯淡碑相传由淇县祖师庙观主泰极仙翁所立。

淇县原有北圈门。

北圈门外稍偏西北原有一座庙宇,称为祖师庙。该庙为私人所建,为私人所用。院中满栽奇花异草,环境优美,清静宜人。

庙北又建会真楼。楼为两层,八个角,群众称之为八角楼。

楼门上方横刻“会真楼”三个大字。

进门迎面横刻“遽觉”二字。楼上八面开窗,登之可极目四望。

庙的规模不大,五间大殿,座北朝南。内供真武大帝。大殿西侧又筑静室三间。除主人泰极仙翁外,另有道士若干。

泰极仙翁死后葬于庙院中,立扯淡碑。

关于扯淡碑的传说

1、明朝勋臣沐氏之碑

传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进京, 崇祯皇帝吊死万岁山,沐氏夺命逃到淇县云梦山栖身,伺机东山再起,夺回已失去的天堂,他活了144岁也未能如愿,因而悲观厌世,临死前写下“扯淡,再不来了”六字。

2、沐怀古之碑

沐怀古原来在朝中做大官,后来犯了死罪,临刑时其仆人代其伏法。从此,沐怀古以为已经有人替自己死了,自己就可以永远不死。沐怀古逃出北京,一直往南走,因过不去黄河,他来到云梦山修行。到沐怀古临死时,他才知道谁也难逃脱死这一关。他慨然叹道,要知现在,何必当初,扯淡。于是,为自己立了这块扯淡碑。

3、崇祯皇帝自立之碑

有考证说这是明思宗朱由检,也就是明朝末代崇祯皇帝的墓碑。

崇祯皇帝吊死万岁山是一个假象,他趁机逃到淇县云梦山隐居,后死于淇县。

《揭开朝歌“扯淡碑”之谜》一文作者岳武佐认为:

碑文:“泰极仙翁脱骨处

泰卦的卦辞是:“小往大来。吉、亨。”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大”指国君。泰极就是平安之皇帝。

联语:“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鬼神不欺贫

意思是作为天子没有愧对天地祖先,没有欺压黎民百姓。

“三光”,指日月星,代表天,“人”黎民百姓。“鬼神”是指天地神灵历代祖先。

碑文:“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申访道云梦修真,事迹已详载甲申记矣,予等不敢再赘。”

意为:泰极仙翁是燕地人,标准的朱氏,明末甲申年到云梦山访道修炼,事迹已详细记载在甲申年的历史中了。我们不敢再多说了。

碑文:“翁生不言寿,莫考其纪,成曰:‘一十有二纪’。卒曰:‘然’”。

意为:泰极仙翁从来不讲自己的年龄。也没有谁再考证他的岁数。有人说:(泰极仙翁)已经活了144岁了。(泰极仙翁)最后说:“是的。”

碑文:“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

意为:守着空门的泰极仙翁是高尚而纯洁的。常与琴棋书画为伴,不与清人为伍。

碑文:“抱病老人立”。

意为:(始终为明朝的灭亡)心怀愤恨、羞辱之情的老人(仙翁)立。

碑文:“为善最乐”

意为:行善是人生最快乐的事。

碑文:“有人问我修行法,只在虚灵自然间”。

意为:有人问我修行的方法是什么?我可以告诉他,没有别的诀窍,只要心中无情无欲,无为无造,自然而然就行了。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