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造车的过程非常艰难,受到这个事儿的启发,最后成功!

一:迁徙之苦

黄帝的部族人属于云族,最初发源于昆仑山一代。昆仑山山高峰险,阻挡住了阳光,以至于山下的稼穑难以实施;昆仑山积雪难融,天寒地坼,让黄帝的部族生活在寒冷之中,再加上隐藏在昆仑山里的土蝼、猰貐和天织等怪兽,经常出来伤人,让部族的人们提心吊胆,朝不保夕,黄帝面对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的族人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要率领自己的部族迁移到姬水一带。

皇帝造车的过程非常艰难,受到这个事儿的启发,最后成功!

离乡背井的迁移说出来悲壮,可是实施起来却心酸。部族的迁移如果都是年轻人还好办,可是黄帝的部族中一半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让他们背包负重,蹒跚而行,基本上一天也走不上20里路,黄帝绝对是一个体恤族人的好族长,他不会因为族人行动迟缓,而抛弃他们。黄帝每天穿行在迁移的队伍里,鼓励着疲惫不堪的族人,不能掉队,不能放弃,对于那些掉队的身体羸弱者,黄帝会取下他们身上的负重,放到自己的肩膀上,并搀扶他们前行,一定要追赶上队伍,否则绝对不肯止步。

部族的男女老少,都说黄帝是一位难得的好族长,将来,他一定能率领本族不断地发展壮大。

黄帝的脚上的鞋子,走破了一双又一双,他脚底板上的血泡,起了一个又一个,可是在这一路之上,至少有五分之一的族人因受不住迁移的“折腾”,而魂断迁移之路,望着迁移的路上,每隔几百步就会出现一个新坟头,黄帝的心如刀搅,可是为了迁移大计,他只能暗中拭泪,并告诉自己一定要坚强。

每当有族人质疑这样的大迁徙是否有意义的时候,他都会伸手去摸一下母亲附宝留给自己的昆仑玉牌。

黄帝从这个温润的昆仑玉牌之上,重新获得了前进的力量,当黄帝磨烂了9双鞋,脚上起完了99个血泡,强大的意志,最终战胜了困难。黄帝部族的人们终于来到了姬水。

姬水地区北濒渭河,南依秦岭,入目满眼都是黄色的土地,这里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比昆仑山要好上很多,可是姬水的名字里虽然有个水字,但这里却是一个十年九旱的地方,部族百姓一年不停地耕种,仍然不得温饱……

黄帝面对着是否还要向传说中水源更充沛,物产更丰富的中原地区迁移的选择时,他也迟疑了,他召集部族的长者开始了旷日持久的讨论,长者们的意见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部族从昆仑山到姬水,已经人困马乏,透支了族人的体力,没有十几年,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想要再一次进行更长距离的迁徙,无异于以蠡测海,自不量力。

另一派则认为:部族迁移的目的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生存之地,而绝非来到姬水就停止不前了。

皇帝造车的过程非常艰难,受到这个事儿的启发,最后成功!

黄帝面对两派的“去留”纷争,也是满心踌躇,难下决定。他忽然想起母亲留给自己的玉牌,这个玉牌上面,雕刻着一只昆仑神兽白泽。

如果黄帝心里有不决之事,只需对着玉牌上的白泽叩拜,然后贴于额际,用手指按抚白泽头部九次,这只昆仑神兽便会给他以启迪和神示。

黄帝冲着昆仑山的方向,跪倒在地,他举牌贴额,手指按抚白泽头部九次后,随着一阵飘渺的仙乐响起,身罩云雾,身长两丈,浑身白毛,手里捧着一本仙书的白泽神兽出现了……

白泽告诉黄帝:“你母亲受天地的感应,怀胎24个月,才生下了你,你眉骨凸起,鼻梁很高,分明就是龙的形象,可以说,你生下来就应该为部族做大事的,姬水十年九旱,难建百年之基,中原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是一个更适合于生活和发展的好地方!……”

黄帝正想问如何迁移到更为遥远的中原,只见白泽散发着灵光的身体隐藏于云雾之中,转瞬间就隐形不见了。

黄帝收起了昆仑玉牌后,族中的长者们再也不争论了,他们一起跪倒,并一起发声:是留在姬水,还是向中原迁移,全都由黄帝一言决。

关乎全族兴衰成败的决断摆在黄帝面前,黄帝的一双剑眉也拧成了一个“川”字,可是不久之后,黄帝的眉毛就舒展开来,他对全族的长者说:“为了部族的发展,我们一定要迁移中原!”

可是这次迁移,黄帝不想再付出族中众多的生命为代价,他要想出一个万全的办法,可是十多名部族中的长者想破了脑袋,也是束手无策,黄帝道:“我听太昊伏羲曾经说过,在遥远的奇肱国有一种文马拉着的“车”,这种叫车的装载工具,可以让人坐在上面,毫不费力地到达遥远的地方!”

黄帝的意思很明白,他要领着手下的两位得力干将:力牧和风后去奇肱国,学来造车的技术,然后让车这种远行工具,在部族的迁移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历险奇肱

力牧可开千钧之弩,臂力惊人;风后善于用风,能使人借风速至千里之外;黄帝领着这两位得力干将去奇肱国,部族的长者们一百个放心。

皇帝造车的过程非常艰难,受到这个事儿的启发,最后成功!

三个人离开部族的领地后,风后念起了风咒,随着一股黄风匝地而起,巨大的风力,就好像是一条巨大的黄龙一样,载着三个人,在三天之后,便飞临至奇肱国的地盘。

奇肱又称鱼人国,或者夜郎国。在后人所著的一本书中,曾这样称:奇肱国,其民善机巧,以杀百禽,能为飞车从风远行。

黄帝来到奇肱国,看着这里的百姓们忙于耕耘,仓箱可期的样子,他也是心生羡慕,可是奇肱国的都城中,并没有车的踪迹。黄帝一边问路,一边领着两个手下,直奔国君的宫殿,在皇宫中黄帝见到了奇肱国的国君。

黄帝献出来昆仑山的美玉、神镜还有永远也燃烧不尽银烛后,便向奇肱国的国君说明了来意,他想学习一下奇肱国的造车之术。

奇肱国的国君将黄帝献上的三宝推到一旁,道:“奇肱国不缺这三样宝贝,但却少一张完整的翼虎虎皮!”

奇肱国最近两三年闹其了虎患,这只会飞的翼虎一天必须吃掉十个人,奇肱国曾接连不断地派勇士前去杀虎,可是最后杀虎的勇士反倒成了翼虎的点心。

黄帝道:“如果我猎来翼虎的毛皮,您是否可以用“车”来交换?”

奇肱国国君道:“我送你一辆性能最好的车!”

黄帝在得到奇肱国国君明确的回答后,他领着两名手下直奔翼虎经常出没的地区,可是一连半个月,也没有发现翼虎的影子。这一日,三个人来到距离奇肱国都城不远的一座荒村,力牧手拿弓箭,正埋怨遇不到翼虎,就得不到车,得不到车就完不成任务时,就听天空中一声巨吼,一头长有两丈,背生双翅的翼虎狭着风声,从天雷石般而落,恶兽闯进了荒村,村中的百姓们吓得连喊再叫,不住脚地狂逃,翼虎巨口簸张,连伤几命,恶兽正准备张口咬向一名年轻女子的时候,力牧再也不顾是否虎皮完整了,他举弓发箭,利箭“嗖”的一声,正中翼虎的后臀。

那只翼虎为祸奇肱国三年,还从来也没有被利箭射中过,它臀部中箭,剧痛难忍,正欲放弃嘴边的年轻女子,然后打翅飞走,风后叫道:“恶畜哪里走”,他急忙念起了风咒,一道黄风匝地狂卷,便将升空飞逃的翼虎吹落在了地上。

力牧接下来“嗖嗖”又是两箭射出,一箭射中虎腹,另一箭射中了虎眼,巨大的翼虎怪吼连声,挣扎一阵,倒地身亡。

荒村危险解除,一个听说家乡闹虎患,刚刚从奇肱国都城赶回的工匠,发现力牧射虎,救下的那个年轻女子就是自己的妻子后,他急忙领着妻子向黄帝等人连连叩拜,感谢救命之恩。

皇帝造车的过程非常艰难,受到这个事儿的启发,最后成功!

黄帝扶起了这名工匠,以及他的妻子,然后不无担心地对自己的两名手下道:“也不知道这块充满箭伤的虎皮,是否能够换来奇肱国国君的一辆车啊!”

这名工匠就是制车工匠,他连说奇肱国国君一定会守信的,这名工匠为了感谢黄帝的救妻之恩,他领着荒村村民,大家齐心合力,将翼虎硕大的虎皮完整地剥下,村民们用木棍抬着翼虎的虎皮,将其送到了奇肱国国君的皇宫里。

奇肱国国君本来想要一块完整的虎皮,可是力牧为了救人,失手在翼虎虎皮上射出了两个箭洞。奇肱国国君以此为由,并没有送给黄帝一辆“车”,他只是给了黄帝一张如何造车的羊皮图。

黄帝打开那张羊皮图,他也被复杂的造车图看得脑袋大了三圈。他研究了老半天,也厘不清造车的技术,无奈之下,只得领着两名手下离开了皇宫,但他们刚刚出城,那名年轻的工匠,就气喘吁吁地追了上来,他看罢黄帝手中的羊皮图,道:“这张图纸是假的,奇肱国国君的目的,是不想让黄帝部族造出一辆实用的车来,因为中原是每一个部族都向往的目标!”

奇肱国在南方,天气酷热,他们也有向中原迁移的念头,故此,他们并不想让黄帝成为抢占自己地盘的对手,奇肱国国君就送给了黄帝一张假的“车”图,根据这张假图,黄帝是没法造出车的!

黄帝被骗,他先是义愤填膺,等到听工匠讲完话,希冀地道:“您是否能告诉我,车究竟是怎么造的?”

那名年轻的工匠还没等开口,就听背后一阵弓弦乱响,奇肱国为了保守车的秘密,他们得知年轻工匠出城直追黄帝,急忙派兵杀人灭口来了。

一枝利箭,正中年轻工匠的后心,黄帝抱着工匠重伤的身体,心痛的连连跺脚,他亲自背起这名年轻工匠,起步急奔,力牧和风后断后,奇肱国的军队在黄风和利箭面前,真的不敢逼迫得太近。

那名年轻工匠后心中箭,自知性命不保,他向东一指,道:“往东走,一定要去风谷,风谷谷口有,有……!”

黄帝背着年轻的工匠一边逃跑,一边打听路,最后一直逃到了风谷。

风谷宽有三尺,谷口“呼呼”地往外刮着刺骨的黑风,年轻工匠为何一个劲儿要去风谷,难道他是想将自己的遗体葬在这里,要知道,风谷遍地都是坚硬的黑石,四季恶风不断,根本就不适合安葬,年轻的工匠意在何为?

三:造车成功

力牧和风后合力将追兵驱散,黄帝也放下了工匠冰凉的的遗体。他们还没等研究一下,如何安葬工匠,就听“忽”的一声响,恶风夹着一个“飞蓬草”从风谷的谷口直飞了出来。

飞蓬草是一种非常耐旱、耐贫瘠的野草,它生在风谷岩石的缝隙里,这种野草活着的时候,恶风也奈何它不得,可是一旦遇到干旱而枯萎,就会被恶风连根拔起,从谷口吹飞出来。

恶风吹草应该引不起黄帝的注意,最奇异的是,飞蓬草吹出谷口后,竟落在地上,随后借着风力在地上“咕噜噜”地开始滚动——它开始寻找新的水源,一旦找到,它就会重新扎根,继续生长,它绿色的生命力,不会因为自然条件的贫瘠而断绝。

黄帝看到这里,不由得心中一动,飞蓬草和黄帝部族的命运何其相似啊。他不远千里来到奇肱国,向奇肱国国君求乞制作车的技术。可实际的情况是:奇肱国国君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不肯、也不可能将车的制造技术让一个外人知道。

制车工匠虽然知道造车的技术,可是他中箭身亡,已经不能为黄帝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了,但他临死前,讲明一定要去风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皇帝造车的过程非常艰难,受到这个事儿的启发,最后成功!

飞蓬草虽然没有多少重量,可是因为草形硕大,也是难以移动,但它借风而滚,确实可以到达很远的地方。

难道制车工匠让黄帝等人来都风谷,就是想让他们看一次借风而行的飞蓬草吗?

造车工匠让黄帝等人来到风谷,目的真是想让他们看借风而行的飞蓬草,因为奇肱国的车,就是受到飞蓬草的启发,而制造出来的。而车的原理可就是利用车轮的滚动,代替了人们双足的远行。

黄帝让力牧用利箭的箭头在风谷坚硬的石地上,凿刺出了一个墓穴,制车工匠被埋在了里面,黄帝对着墓穴祭拜过后,他和力牧借着风后咒起的狂风,在三天之后,终于回到了自己的部族。

黄帝先找来一根结实的木头做车轴,然后命陶工做了两个圆圆的陶轮当车轮,安放好可以载人盛物的车厢后,就可以开始对车的性能展开实验了。

一开始,车上只是装了几袋子谷物,这辆车被一名力大的族人轻快如飞地推动起来,他即使走了很长的路,也没有感到疲倦。在族人的欢呼声中,黄帝又命令增加车厢的载重,随着货物重量的增加,只听“咔嚓”一声,车轴两端的陶轮就被一起压裂了。

暂时的失败,难不住黄帝,他找来匠人,命他们找来各种材料,进行改装车轮的试验,黄帝坚信,只要他们肯于努力,不被眼前的失败打倒,就一定能够找到一款更合适,更耐久,可以让部族远行到中原的车轮材料。

黄帝手下的匠人们,也被黄帝为了全族的命运,战胜困难的决心感动了,他们试验过竹子、石料、最后选中了木料。他们发现用木料制成的车轮,不仅可以承受更高的载重量,而且材料还取之不尽,随着最关键的车轮材料被解决,更轻便,载重量更大的车厢也被制作了出来。

黄帝将车制造出来后,并没有满足,因为他想让车装载更多的货物,承载更多的妇老和儿童。他便传下了一道命令,即:谁有好点子,更好的改进办法,都可以畅所欲言,只求将车的性能完善到最佳的状态。

这时,一个名叫胲的大臣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建议,黄帝设计出来的车,只能叫以人为动力的手推车,因为人的力量有限,故此,车上承载的货物和人数亦有限,何不将车辕做成弯曲的形状,前面加上一条横木,然后将横木架在牛肩之上。

皇帝造车的过程非常艰难,受到这个事儿的启发,最后成功!

一条犍牛的力量,强似十个青壮年,那么车上承载东西的分量,就会增加十倍。

黄帝从善如流,他采纳了胲的建议,这种用牛拉的车被改制成功后,黄帝部族的妇女老幼都可以坐在车上,尽情谈笑,他们迁移中原的时候,不用再受长途跋涉之苦了。

当黄帝在率领全族向中原迁移之前,他命令臣子大鸿伏在车沿之上,画了两份如何做车的羊皮图,接着派风后,将这两份羊皮图送到了奇肱国,一份羊皮图送给奇肱国的国君,并告诉他:中原很大,容得下两个部族在那里修养生息,繁衍发展。

另一份羊皮图送到风谷那位造车工匠的坟墓,对于他,这份羊皮图显然已经失去了实际的作用,但却有一个更重要的意义,那就是梦想之车,可以载着黄帝、造车的工匠,还有众多向往美好生活的人们,全都一起到达充满鲜花、绚丽与和平的彼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