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光宗赵惇皇后李凤娘为何被称为古今第一妒妇?

尋找一種叫幸福

在古代中国,皇宫当中以骄悍跋扈闻名的女人并不在少数,但能让四代皇帝都无比头疼的,唯有南宋光宗的皇后李凤娘一人而已。这位人见人怕的“滚刀肉”,将南宋皇宫搅得鸡犬不宁,顶撞公公、逼疯老公,简直是无恶不作。那么这位李凤娘到底是何出身?她为何要如此行事?其最终的结局又如何呢?


李凤娘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父李道早年追随名将宗泽抗金,在战场上颇建战功,官至庆元军节度使。李凤娘虽然生的姿色艳丽,但可能是出身将门的缘故,从小便养成一股骄悍跋扈的习气,而且还喜欢搬弄是非。这样一位让人头痛的将门小姐,之所以能入宫成为皇后,完全是拜相士皇甫坦所赐。



皇甫坦精通相术和医道,因曾替宋高宗的母亲韦太后治愈过顽疾,所以深受太后母子的宠信。达官贵人为巴结皇甫坦,经常会请他到府中为家人相面或治病,其中就包括李道。皇甫坦在给李道的大女儿、三女儿相面时,都没有发现有过人之处,但在给次女李凤娘相面时,却大惊失色,连称此女面相大贵,世间少有。


皇甫坦回京后面见高宗时,便将李凤娘的情况介绍给高宗(此时高宗已退位,孝宗当皇帝),并提议让李凤娘嫁与皇孙赵惇(孝宗第三子,封恭王)为妃,并得到高宗的首肯。就这样,高宗在没有同孝宗商量的情况下,便自作主张给孙儿结了一门亲。只是没想到,他这一时的冲动,竟给南宋四代皇族带来无尽的烦恼。



李凤娘从一入宫,便把骄悍善妒的本性渐渐地展露无疑,在高宗还在世的时候,便经常在高宗、孝宗、恭王三者间制造矛盾,挑拨他们的关系。高宗对孙媳妇的行为很是反感,曾屡次对妻子吴皇后发牢骚,悔不该当初听信皇甫坦一面之词,给家族招来一个祸害。孝宗也看不惯儿媳妇的所作所为,时不时地敲打她,如果不知道收敛,就会废黜她的王妃之位。李凤娘虽然表面上表示忏悔,但内心却把几位老人恨得牙根痒。


等到孝宗退位、光宗赵惇登基后(1189年),李凤娘以元妃的身份被册立为后,成为母仪天下的“女一号”。然而角色的改变并未让李凤娘变得宽容大度,反而更滋长起残暴骄横之心。此时高宗已驾崩,孝宗宅心仁厚,光宗孱弱易制,被一大帮“老好人”包围的李凤娘,再没有可以畏惧的力量,于是放开胆量作恶,更加无法无天。



某日,光宗见给他端水的宫女的手生得嫩白,随口说了一声好,结果那名宫女很快便遭殃,被皇后斩断双手,用点心盒子装起来献给光宗,吓得后者心脏病发。此外,李凤娘由于嫉妒黄贵妃,竟然在光宗离宫祭祀之时,派人将黄贵妃谋杀,对外托言暴病而死。光宗得到消息后,很清楚是皇后所为,心中愤怒哀伤至极,导致病情加剧,以至于患上严重的精神分裂症。


帝尝宫中浣手,睹宫人手白,悦之。他日,后遣人送食合于帝,启之,则宫人两手也。又黄妃有宠,因帝亲郊,宿斋宫,后杀之,以暴卒闻。是夕风雨大作,黄坛烛尽灭,不能成礼。帝疾由是益增剧,不视朝,政事多决于后矣。见《宋史·卷二百四十三·列传第二》。



光宗即位之初,李凤娘曾向孝宗请求立自己所生的嫡长子赵扩为太子,但孝宗考虑到光宗即位之初,当以国事为重,立储之事不必操之过急,所以没有即刻答应,结果让后者怀恨在心。李凤娘为发泄对孝宗的不满,处处顶撞他,还屡屡挑拨光宗与父皇间的关系,不许光宗再去见孝宗。


光宗耳根子软,加之对李凤娘怕的要死,竟然真的不再去向父皇问安,就算群臣说破大天、叩头流血,也无济于事。不仅如此,在孝宗驾崩后,光宗夫妇竟然连丧礼都不主持,而由太皇太后吴氏代行祭奠,大失为子之道,令举国哗然。



宰相赵汝愚见光宗大失为君为子之道,如果还赖在皇帝的位子上,恐将触犯众怒,于是便与外戚韩侂胄(太皇太后吴氏的外甥)密谋,以太皇太后的名义逼迫光宗退位,改由嫡长子赵扩即位。由于光宗所为早已令群臣寒心,所以“内禅”之事进行的非常顺利。赵扩登基为帝后,尊光宗为太上皇,李凤娘为太后,并让他们移驾泰安宫,时在绍熙五年(1194年)。


宁宗赵扩登基后,对于如何处理同父母的关系,尤其是同母亲的关系很头疼,不闻不问固然不行,频繁问候又难免会招致不愉快,所以经常感到束手无策。不过令人庆幸的是,退位后的李凤娘突然性情大变,从此不再撒泼闹腾,反而安静了许多,不仅没有找儿子的茬儿,连对光宗都温存了许多,去世前几年甚至还过上虔心事佛的生活。



庆元六年(1200年)六月,生前曾让南宋四代皇帝头疼的李凤娘病死,终年五十六岁,结束自己颇富传奇色彩的一生。两个月后,光宗驾崩于寿康宫,追随“爱妻”而去,终年五十四岁。


文史砖家

古今第一妒妇,这个称呼用在宋光宗赵惇的皇后李凤娘身上,一点也不为过。李凤娘长得很艳丽,但喜欢搬弄是非,光宗的爷爷宋高宗很不喜欢她。

宋光宗继位后,因为本身身体不好,经常有病,又被李凤娘管的严严的,更是心灰意冷,疏于朝政,因此,不管是后宫,还是朝廷上的事,李凤娘都掺和。宋光宗有一次看到给他端水的宫女的手很白,处于对美的欣赏,赞叹了几句,大概还摸了摸。这事被李凤娘知道了,砍下宫女的手,装到盒子里,派人送到宋光宗面前。宋光宗被吓得旧病复发,上不了朝了。

后来,李凤娘的目标对准了黄贵妃。黄贵妃是宋光宗做太子时,父亲孝宗赐给他的侍姬,很受光宗宠爱,。公元1191年的冬天,宋光宗出宫去郊外祭祀,当夜留宿斋宫。李皇后赶忙抓住时机,让人杀了黄贵妃,然后对宋光宗汇报:黄贵妃暴病身亡。第二天,宋光宗忍着悲痛主持祭祀仪式。仪式正在进行时,忽然狂风大作,大雨倾盆。祭坛上的灯全被雨水浇灭了。宋光宗脆弱的心在一连串打击下,精神病彻底发作。从此朝政交给李皇后处置。从此,李凤娘的下怀。她一方面在朝中耍手腕为所欲为,另一方面,将曾经是东宫旧人的张贵妃、符婕妤遣送出宫嫁人。

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李凤娘挑拨宋光宗和他父亲宋孝宗的关系,以至于宋光宗几年都不去看父亲,父亲死后入殓,宋光宗两口子都不闻不问,这种情况引起了大臣的群愤,拥立光宗的太子赵括为帝,宋光宗和赵凤娘被迫做了太上皇和太上皇后。


读史坊

说李凤娘是古今第一妒妇还真没有冤枉她,甚至可以说,宋光宗赵惇只做了六年皇帝就被迫禅位,也和她有不小的关系。

李凤娘就是历史上的光宗慈懿李皇后。她是南宋庆远军节度使李道的女儿,据说出生的时候,有一群黑凤凰飞聚过来,李道感到很奇怪,就取了个小名叫 “凤娘”。估计从小在娇生惯养的环境中长大,所以养成了蛮横无理的性格。李凤娘十多岁的时候, 有个叫皇甫坦的道士到李道家中做客,一见到李凤娘,就夸她贵不可言,声称 “此女当母天下”。后来,道士皇甫坦又到了宋高宗那里做客,皇甫坦又在高宗面前吹嘘李凤娘如何知书达礼、才貌双全,并建议高宗把李凤娘纳为孙媳妇。高宗听信了皇甫坦的话,就聘李凤娘为赵惇的妃子,并封为荣国夫人,后又进封定国夫人。刚入宫的时候,李凤娘还算安分,等到赵惇被册立为太子后,她悍妒的性格开始显露。一般说来,宫中出几个妒妇也是很正常的,但是李凤娘的“妒”却十分彪悍。

女人嫉妒女人是很常见的,这项基本功,李凤娘不会缺少。据《宋史》载,光宗曾在一次洗手的时候,发现端水盆的宫女的那双手很美,表现得很感兴趣。这事被李凤娘知道后,没过几天就派人给光宗送了一个食盒, 食盒一打开,里面居然是一双雪白的手。光宗还曾很宠幸一个黄贵妃,李凤娘心里很嫉妒,但光宗在又不好下手,就趁光宗主持祭天仪式,有一夜要在斋宫宿夜的机会,派人虐杀了黄贵妃,完事后就命人向光宗报告黄贵妃 “暴死”,自己却跟没事一样到玉津园玩去了。别说温柔贤淑了,简直是残忍凶暴啊。

光欺负女人是无法让李凤娘座上第一妒妇的宝座的,她的嫉妒漫延到了光宗身边所有的人,凡是她认准的事,无论是谁都要争一下,就连高宗、孝宗也不怕。当上太子妃后,李凤娘经常跑到太上皇高宗那里搬弄是非,搞得高宗十分疲惫,后悔为孙子找了这么个媳妇,对吴皇后说“这个女人真不愧武人家出来的,我被皇甫坦给骗了(是妇将种,吾为皇甫坦所误)!”

有一次,李凤娘把孝宗也惹毛了,训斥她:“你应该以皇太后为榜样,(宽容大度),否则 ,我就废掉你 !” 但李凤娘听了,照样没改掉臭毛病,频繁干涉太子的事务。 光宗即位后,李凤娘更加肆无忌惮,懦弱的光宗成了她手里的傀儡。一次,孝宗的谢皇后曾好言规劝她注意自己的身份,她却反唇相讥:“我是官家(皇帝代称)名正言顺的妻子,有什么不可以干的 ?” 原来,谢氏本是侍女出身,李凤娘这番话明显是在揭短。孝宗听后本想废掉凤娘,只因怕影响太坏,才暂时作罢。

李凤娘干的最缺德的事情是挑拨孝宗和光宗的父子关系。为了巩固权势,她要求光宗册立自己所生的嘉王赵扩为太子,光宗觉得这事太重大,必须征求太上皇孝宗的意见,凤娘便一个人跑去找孝宗提要求,孝宗没答应。李凤娘立刻大怒说道:“我是明媒正娶的,嘉王是我亲生的,有什么不可以的 ?” 其实是在讥讽孝宗以养子的身份入继大统统。孝宗听了当然大怒,马上甩袖子走人了。李凤娘也不示弱,回去就领着儿子去见光宗,说孝宗不想立嘉王为太子,还要废掉自己的皇后之位。光宗不能明辨是非,对孝宗产生不满。

在李凤娘的淫威下,光宗得了精神性疾病,更加丧失判断力。李凤娘伙同宦官不断挑拨太上皇孝宗和光宗的关系,后来父子彻底不相来往。大臣几次劝说光宗去看望孝宗,尽人子孝道,光宗也曾心动,但都被李凤娘阻止。甚至孝宗死后, 光宗竟连丧事也不肯主持,引起朝野震动。最后,大臣赵汝愚、 外戚韩侂胄发动政变,立嘉王赵扩为帝(宋宁宗) ,硬生生把光宗变成了太上皇。到这时,这个妒妇才消停了一点。庆元六年(1200),李凤娘病死,居然还得了个“慈懿”的谥号。



野狐狸

古今第一妒妇的名号怎么会是南宋光宗赵惇的老婆李凤娘呢?至少她进不到前三名,如果她是古今妒妇,那让独孤伽罗、武则天和贾南风情以何堪。


Δ独孤伽罗

独孤伽罗是隋文帝杨坚的老婆,杨坚一生不敢接触其他女人,作为一个皇帝,一生只和独孤皇后生孩子,“誓无异生之子”。假如不是独孤嫉妒成性,哪个皇帝不是嫔妃成群?尤其是在杨坚晚年,看上了一个小宫女,临幸了小宫女,独孤次日就杖毙了小宫女,说独孤是古今第一妒妇差不多。

Δ武则天

排在第二位的妒妇是武则天。武则天残害王皇后和萧淑妃后,关到了冷宫,尽管如此,武则天都不放过二人。当李治看望了二人后,武则天知道后很吃醋,改天就把王皇后和萧淑妃做成了“人彘”,原来武则天嫉妒二人的美貌,怕二人和李治死灰复燃,所以作践二人。以至于萧淑妃临死前发誓,“来生做猫,阿武做鼠,生生掐死武则天。”



Δ李凤娘

排在第三的是贾南风,贾南风是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虽然贾南风很丑,但和她母亲一样是醋坛子,她一手控制傻皇帝司马衷,不让司马衷和其他女人好,只要嫔妃有孕,贾南风就想法做掉,哪个妃子吃香,不久总会离奇死亡。她有次醋性大发,用长枪活活扎死了司马衷宠幸的妃子。贾南风可谓心狠手辣。

比及前三位,李凤娘稍逊风骚,所以我说李凤娘排在三人之后,李凤娘是宋孝宗的儿媳妇,是宋光宗赵惇的皇后,她之所以名声不好,还不是妒妇的问题,是傻缺的问题,他老公确实很怕他,当赵惇当了皇帝后,他逼迫公公立他的儿子当太子,老公公赵眘嫌弃她不懂事。总是挑拨他和儿子之间的关系,本来她丈夫宋光宗对父亲有意见,她不是想法弥补裂痕,反而添油加醋,使父子关系很紧张。

太上皇对儿子不满意,做儿媳的李凤娘责任很大,丈夫想探望父亲,李凤娘不允许,还拉着丈夫喝酒去,父亲想儿子,做了好吃的等儿子来,李凤娘说什么都不放赵惇出去。

Δ李凤娘和赵惇

在李凤娘的教唆下,父子关系势如水火,宋孝宗赵眘死后,做儿子的赵惇居然不去披麻戴孝,这就是农村说的“死了爹都不戴孝的”拧巴筋,这在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做皇帝的儿子不主持父亲的丧礼,这在什么年代都说不过理去,大臣劝也没用,不去就是不去,这样的皇帝如何为百姓做榜样呢?

宋光宗如此傻缺,还不是李凤娘教唆的吗?宋光宗被老婆都要逼疯了,李凤娘巴不得光宗疯呢。李凤娘权利欲很强,但没有政治头脑,也就是有野心没能力,她参与国事,不是如何治理好国家,而是大封她的娘家人,七大姑八大姨都封了高官,弄的朝政乌烟瘴气。

李凤娘之所以有幸被题主戴上古今第一妒妇的帽子,实在是做的这些愚蠢事所造成的。说实话,他的老公赵惇很怕她,关键是她老公窝囊,也是赵惇懦弱的表现。

有一次,她老公赵惇看到一个宫女手臂很白,赵惇很喜欢,李凤娘次日就送给了老公一个食盒,打开看,是一双很白的手,原来李凤娘吃醋,把宫女的双手砍了。这就是她称为古今第一妒妇做的一件事。

李凤娘被称为妒妇做的第二件事是杀了赵惇的宠妃黄贵妃。赵惇很宠爱黄贵妃,皇帝喜欢妃子们很正常,有一次,黄贵妃病了,赵惇很着急,御医也束手无策,于是只好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楂)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好。”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还合贵妃口味,贵妃按此办法服后,果然如期病愈了。皇帝自然大喜,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

可是黄贵妃躲过了病魔,却没躲过李凤娘的毒手,李凤娘嫉妒黄贵妃,于是下毒毒死了她,然后若无其事的告诉老公,黄贵妃得了暴病死了,赵惇知道是李凤娘搞死了黄贵妃,但就是敢怒不敢言,所以说,老婆是妒妇,都是丈夫造成的。二人相互成就了“美名”。

Δ宋光宗赵惇

但是比起前三位妒妇来说,李凤娘做的不算出格,至少没把宫女和黄贵妃做成“人彘”吧。

撰文秉/烛读春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