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品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五城茶干

五城茶干是安徽省徽州地区传统特产小吃之一,以配料讲究、制作精细、色香味美而著称;据有证可靠的记载,始创于南宋末年理宗(赵与莒)时期。工艺成熟于元代,隆盛于清。五城茶干以优质黄豆、黑豆为原料,历经磨浆、做胚、包布、压榨等十二道严密工艺,并且做工考究,每道工序都精工细做。因当地水质良好,制作出来的五城茶干具有优净绵厚、清甜可口、香气纯正、味美质嫩、营养丰富、回味悠长等特征。五城茶干已于2010年2月24日,正式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成为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品

【安徽品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五城茶干

口 感

  五城茶干初步成型后,配以秘制好酱(酱油以本镇洪昌酱园的豆汁原油,或从屯溪程德馨酱园购来),用文火配以桂皮、茴香、丁香、冰糖等调料6个时辰慢煮,悉心调色,仔细入味。此时的五城茶干,营养丰富,回味悠长,口感筋道,百吃不厌。

地 理 特 征

  休宁县五城镇位于安徽省南部,南与浙江、江西两省毗邻,东经117°39’~118°26’,北纬29°24’~30°02’。其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起伏较大,垂直高度明显,是典型的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庭园的山区县。县城水系分属钱塘江,长江两大流域。最主要的河流属于新安江水系的率水和横江,分别在本县南部和北部,自西向东横贯全境,两大河流流经全县山区、丘陵、平原后,出境汇合于屯溪,注入新安江。

  休宁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日照适宜、无霜期长,水热季节交替明显,境内95%的地表水达国家Ⅲ类上地表水要求。境内地处五龙山脉、白际山脉和黄山余脉延续部分,五城地区地处五龙山脉位于县境西南边缘,年平均气温16.2℃、年均降水量1613.7毫米。年均日照1931.4小时,有利于林、茶、桑、果和农作物的生长。五城既是文化名镇、商贸重镇,又是风景名镇、生态重镇。生态环境优越,特有的地理位置、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合大豆栽培,大豆栽培历史悠久。

历 史 典 故

  最早的茶干出现在唐代开元年间,而直到南宋,当淮南王的豆腐术遇上龙湾的龙涎泉水,淇昌酱园秘制的酱油以及传统的制作工艺,龙湾五城茶干便由此而诞生了!从此便成为了新安商人行囊中的寄托,徽州学子挑灯夜读的伴侣。

  到元代龙湾五城茶干工艺日渐成熟,明清时期走向兴盛。明太祖朱元璋称其为“百世徽味,一品天香”并曾一度御点为军粮。乾隆帝为其定形,印章之形:四四方方。皖南地区山多地少,历史上曾有三次大的中原氏族衣冠南迁,使得人口剧增,在1121年促成了徽州一府六县的格局。但人口的膨胀,也加剧了人多地少的矛盾,地方志记载当时的情况是米船一日不至,面有饥色;三日不至,途有饿殍。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下,外出经商或苦读入仕就是徽州人必走的路,有一首俗谚的末尾一位母亲说道:孩儿啊!这一去成功就是娘的心头肉,不成做鬼也孤幽。徽州男子,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背上了行囊,走出了徽州。环境越是恶劣,刺激文化成长的力量也就越是强烈。在1300年的科举文化中,共有700多位状元,而休宁县独占19席,被称为第一状元县,五城镇有三位,遂五城也被称为状元镇。状元们在功成名就前,在废寝忘食之际,案头、手边有着龙湾茶干的陪伴。

  “龙湾”五城茶干,始创于南宋末年,隆盛于清代。相传,乾隆皇帝在下江南时来到五城龙湾,当地百姓将龙湾茶干奉上,乾隆尝之顿觉两腮生津,过后唇齿留香,于是连声称赞,并趁性将随手把玩的一方印石在圆饼状的茶干上按下了一道无字印,无字之印即为口,寓意“有口皆碑”。为承皇恩,光耀祖业,龙湾人将一直是圆形的茶干按照皇帝印石形状压榨成正方形,世传至今。龙湾茶干也由此声名鹊起,流芳百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