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太原文廟和崇善寺在一條主軸線上?

令如歡

崇善寺,太原市區最著名的佛寺之一,根據寺中《重修崇善寺碑記》的記載,其創建年代可追溯至唐,初名白馬寺,後改名延壽寺、宗善寺,明代初年大舉擴建並易為今名。清同治年間寺院失火,主要建築只有大悲殿倖存至今。如今崇善寺的規模與其鼎盛時期相去甚遠,原址大部分面積改作太原文廟之用,狄梁公街將文廟與崇善寺南北一分為二,其東西街口分別設有門洞,昭示著這條小街原本只是歷史上規模龐大的崇善寺內部的一條通道。

從一座無足輕重的小廟,躍升為遠近聞名的大寺,崇善寺歷史上的轉折點是在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這一年,朱元璋三子、晉恭王朱棡為紀念將其撫養成人的孝慈高皇后馬氏,啟奏明太祖在原白馬寺舊址之上大興土木,這便是今日崇善寺之緣起。從洪武十六年(1383年)動工,到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落成,崇善寺的建造過程歷時八載。建築群南北長550米,東西長250米,總面積達14萬平方米,大小殿堂多達千間,其工程之大、規格之高,體現出非同尋常的皇家淵源。根據寺中《崇善寺建築全圖》記載,當時中軸線上共建有金剛殿、天王殿、大雄殿、毗盧殿、大悲殿和金靈殿,六座大殿由南至北依次排開,輔以嚴謹整齊的東西院落,格局與後來建成的北京故宮極為相似。和其它佛教寺院不同的是,這座由明朝藩王所建的寺院同時也是一座皇家祖廟,其中軸線最後一座大殿金靈殿就是供皇室祭祖之用,因而崇善寺無論規模還是香火,都遠在當時其它寺院之上。

可惜的是,清同治三年(1864年)的一場大火讓這座宏偉建築群幾乎化為灰燼,六大主殿只有大悲殿倖存至今。寺址荒廢十七年後,山西巡撫張之洞利用原崇善寺南側的大片空地建造文廟,崇善寺從此一分為二。曾經低調立於主軸北側的大悲殿則改作新崇善寺的主殿,繼續講述著當年無與倫比的皇家氣象。

如今,太原文廟及崇善寺大悲殿均已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