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和珅、纪晓岚、刘墉的官职分别是什么品级?

白水认知

和珅(1750—1799年),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满洲正红旗。因和乾隆皇帝是儿女亲家(乾隆幼女十公主嫁和珅长子),不仅权势大,还算皇亲国戚。封一等忠襄公,官拜文华殿大学士,位列紫光阁功臣,正一品,其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一时权势熏天,且经商亦十分成功。乾隆驾崩后,和珅遭到了嘉庆皇帝的清算,活了49岁。俗语称之“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纪晓岚(1724-1805年),名昀,晓岚为字,一字春帆,直隶献县人。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从一品,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活了81岁。



刘墉(1719 — 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刘统勋之子。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正一品。活了85岁。



从年龄上看,刘墉比纪晓岚大五岁,基本是一辈人物,但是和珅比刘墉小31岁,年龄上说相差了不止一辈。1751年刘墉考中进士,入选翰林,此时估计和珅还在吃奶;1754年纪晓岚考中进士入翰林时,和珅还在撒尿和泥玩。之后纪晓岚一直在文化部门工作(编书,文学侍从)。而1773年和珅23岁时就任管库大臣,管理布库,得到乾隆皇帝赏识,从此平步青云,1776年就做到了军机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1784年,调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管理户部,朝中形成了以阿桂为首的武官派、以刘墉为首的御史派、以钱沣为首的反对派和以和珅为首的贪官四大势力。

刘墉与纪晓岚在朝中虽居高位,但一直没有担任过军机大臣进入中枢,而且乾隆还批评刘墉遇事模棱圆滑、纪昀读书不明事理,他们都不可能与和珅有多少直接碰撞。他们之间真实的关系和民间传说相去甚远。和珅压根就没把刘墉当成对手,更别提纪晓岚了。

和珅和刘墉的最高官职品级同为正一品,但是权力上有着很大差别。因为和珅领军机大臣事 ,参与决策清史稿“大学士非兼军机处,不得为真宰相”。刘墉虽是大学士,但因未领军机大臣事,只能做执行的工作,不可能参与决策。这一点和明朝内阁大学士即为相是有很大区别的。另外,刘墉在和绅在位时倍受和绅压制,甚至由礼部尚书贬为侍郎,直到和绅死后才算真正抬头,但已垂垂老矣。而纪晓岚算是一个清流,政治生涯中最大的成就就是编书。一直到嘉庆初年,和珅死后他才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而清朝的礼部尚书,只是管文学和祭祀,已然没了明朝时储相的地位了。


于一粟端见十方刹

历史上和珅、纪晓岚、刘墉的官职分别是什么品级?


和珅的官职是什么品级?

和珅的官实际上是这三人里做的最大的,真正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和珅不仅仅有官职而且有爵位,被封一等忠襄公,这个与他是满人又深得乾隆器重有关!

和珅的职务有如下几个:

第一:文华殿大学士,而且是内阁的首席大学士,这个是正一品,而且是正一品里面最高的,大学士实际上就是皇帝的高级秘书,而且他还是这几个高级秘书的头,在清代文华殿大学士职责就是辅助皇帝主持政务。

第二:领班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实际上没有品级,都属于兼任,因为他本身就已经是正一品,领了这个头衔之后实际上已经属于超一品了,而且还是首席!军机大臣实际上属于皇帝的机要秘书,当然主要针对的是军事。

第三:和珅在之前还担任过例如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这些职务最高的也只是从一品。


纪晓岚的官职是什么品级?

纪晓岚实际上应该叫纪昀,晓岚是他的字,他比和珅年纪更大,但是官没有和珅大,和珅还当过他的顶头上司,电视剧里的这种桥段在现实生活中肯定是没有的,纪晓岚是没有爵位的,

纪晓岚的职务有如下几个:

第一: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太子太保是死后追授的,这个属于有衔无职的虚衔,是太子的老师,两个都属于从一品,比正一品低一点,这是纪晓岚做过最大的官。

第二:兵部、礼部尚书,这些属于从一品,《四库全书》总纂修官这个属于兼任没有品级。左都御史,这个是监察官,属于正二品。


刘墉的官职是什么品级?

宰相刘罗锅,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他与和珅之间可没有那么多斗智斗勇的故事!刘墉他爹是大学士,也是正一品的大官了,刘墉仕途很不错,他其实比纪晓岚当的官还大一点。

刘墉的职务有如下几个:

第一:体仁阁大学士,这个属于正一品的官,皇帝的高级秘书!

第二:追赠太子太保,这个同纪晓岚一样,是个从一品的虚职,在担任大学士之前还做过内阁学士,这个属于从二品。

第三:他还先后担任过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知府实际上已经是清朝的小官了,属于从四品,相当与现在的市长!


从这三个人的故事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别贪污!否则下场如和珅不仅仅晚节不保而且遗臭万年!


心安理得君

别被电视剧欺骗了。斗和珅是阿桂和王杰。

这三个人中和珅的官最大,也最年轻。

和珅(1750年—1799年),正一品。来看看和珅都当过什么官吧: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官啊。

刘墉(1719年 — 1804年),正一品。来看看刘墉都当过的官吧:直隶总督、吏部尚书,兼理国子监事务,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但刘墉有个缺陷,刘墉不领军机大臣。这就是说,刘墉没有进入朝廷真正的决策机构。而他的父亲刘统勋则历任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军机大臣。刘墉的官是不如他父亲的。

纪晓岚(1724年-1805年),从一品。历任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最主要的是,纪晓岚的礼部、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都是在嘉庆时候才升任的,也就是说,乾隆年间,纪晓岚是明显低于和珅的。


刘墉是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参加了会试和殿试,考中二甲第二名进士。此时和珅和大人刚一周岁。这就说明了《宰相刘罗锅》中,和珅压制刘墉的科举考试都是胡扯了。刘墉也没考中状元。刘墉除了他父亲刘统勋是名臣以外,他的祖父是布政使,他的曾祖父是顺治年间进士,可谓世代为官了。

纪晓岚在乾隆年间的官职明显低于和大人,纪晓岚就一个文人,修书的,和大人根本不会低三下四的跟他去内斗。纪晓岚够不上啊。


刘墉和纪晓岚不像电视剧那样,这两位都比较圆滑。

能跟和珅和大人掰手腕,并且十分痛恨和珅的是阿桂(1717年—1797年)首席军机大臣、武英殿大学士。阿桂有军功,官职大于和珅。但阿桂长期在外领兵。这给和大人留出了足够的个人空间。

跟和大人顶着干,跟和大人斗嘴的是王杰(1725年-1805年),这位才是状元,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应该是借鉴了王杰的故事。1786年出任军机大臣,上书房总师傅,第二年又出任东阁大学士,总理礼部。王杰刚正不阿,经常当面跟和大人争论的面红耳赤。只不过这位大臣没有经过电视剧的演义,知名度低了些。

关于以上人物的历史关系,最靠谱的电视剧应该是《乾隆王朝》


东东历史

因为清宫剧的热播,和珅、纪晓岚、刘墉也随即走进千家万户,他们之间的斗智斗勇,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其实,他们三人都是乾隆年间的名臣,官位各异。

和珅,钮钴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满人。官至一等忠襄公、文华殿大学士。是主要职务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等数十个重要职务,正一品。和珅是乾隆最宠幸最信任的大臣。除了善于奉承乾隆外,和珅还是具有常人不具备的本事与才华,据说红楼梦能成功刊印,和珅功不可没。只是因为后来他贪腐成性,才成了反面教材。



纪晓岚即纪昀,字晓岚,河北人,号石云。官至右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从一品。纪晓岚的主要贡献是主编“四库全书”,属于学者型官员。一生虽不阿谀和珅,但从未与和珅所谓的斗智斗勇。电视剧中的纪晓岚与历史上纪晓岚唯一相似之处,就是嗜烟如命。真实的纪晓岚才华出众,但也是个好色之徒,可以说一日离不开美女相伴。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安徽砀山人。官至翰林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个学士,体仁阁大学士,正一品。刘墉前期在地方为官,刚直不阿,清正廉洁,口碑颇好。后期呆在京城,官越做越大,人也越来越糊涂,常因办事不专心,受到皇帝训斥,这也许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许是他故意自毁,以求自保。不过,后来是他奉旨侦办和珅结党营私,贪污受贿案,亲自把不可一世的和珅送到阴曹地府。

总之,和珅与刘墉职位相当,两人都属于办事型官员,是乾隆的重臣,和珅相对于刘墉权力更大些。纪晓岚职位比他俩低了一级,属于乾隆的御用文人,是拉拢天下读书人的一块招牌而已。


洛水清风cuixiaosheng

清朝的官职说起来可能大家很多都不清楚,这个尚书哪个尚书,什么正一品,从一品,都没什么概念。我今天就以今天的职位来大概描述一下。

首先来看看纪晓岚的,他当个很多官,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和四库全书总撰官,对应现在的话大概就是个教育部长外加个中央图书馆馆长,有中央委员头衔!

刘罗锅也当个很多官有知府、总督、大学士、军机大臣!对比纪晓岚,我们就能看出来刘墉是属于官二代,并且下放到地方锻炼并且从回中央的有些政绩和人脉的人(有他老爹的功劳)对应现在的来说,刘墉应该也是中央委员,但是人家可是常委了,和委员不k可同日而语。

再来说说和珅,这老哥可是非长牛B的一个人了,高考落榜(反正成绩不好,但是有民族加分政策,落没落榜就不细纠)去过参军.后来六部里面的一半的部长都做了一遍(吏部———相当于现在的中组部,户部———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刑部———相当于现在的公检法里面的法),还有什么领班军机大臣(相当于首席参谋长之列的)大学士什么的,都不细说了,他相当于现在的政治局委员!

现在一个中央委员,一个中央常委,一个政治局委员,一目了然!


喔噢这只蜗牛好快

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和《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王刚塑造的和珅,与李保田塑造的刘墉,张国立塑造的纪晓岚,三个老戏骨的表演可谓是精彩纷呈,但是从真实的历史中,和珅、刘墉,纪晓岚的“关系”却并非剧中描述的那样,那么下面咱们就来还原一下历史上真实的和珅、刘墉、纪晓岚。

先为大家普及一下三人的年纪,一定有很多人认为他们三人年纪相差无几,其实不然,真实的历史中,纪晓岚比和珅大26岁,刘墉比和珅大31岁,是不是完全颠覆和你的认知?

单从官职级别上,能与和珅平起平坐的只有刘墉,因为二人都是正一品官职,而纪晓岚虽然官至大学士,官职也只是从一品。

从权力上,刘墉,纪晓岚与和珅相比那可是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和珅的职务在当时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等等。而刘墉只是正一品的体仁阁大学士,正经的内阁中堂,而纪晓岚也只是从一品的协办大学士,并未领军机大臣事,因而二人只参与意见,没有真正的“实权”。

历史上的刘墉在和珅生前备受其挤压,甚至一度被贬官,直到和珅死后,刘墉才算是真的抬起了头,足见当时和珅的势力之大。

而说到真实历史中的纪晓岚,也并非“铁齿铜牙”甚至还有“口吃”的病症,而与和珅和中堂斗嘴抗争,也全是影视剧演绎的结果,二人在政治上并未有过多的交集,而纪晓岚在从政中,唯一的成就就是编《四库全书》,而在和珅死后,纪晓岚也才被任命为“礼部尚书”。

因此,历史上的刘墉和纪晓岚绝非和珅的“死对头”!

你认为和珅真正的“对头”是谁?欢迎留言讨论~


庄小哥

先说纪晓岚,因为他是这三个人当中权利最低微的一个,任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虽属六部中的从一品大员,但只是一个主管礼仪和教育的部门,并没有实权。有一次,纪晓岚替朋友求情,乾隆怒斥道:“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由此可见,乾隆对于纪晓岚,只是当做一个解闷的陪读,并不想让他参与国事。

和珅,与其他两位不同的是,他是旗人。和珅同学高考考的并不好,但是,是金子到哪都能发光。和珅侍卫出身,由于有能力,形象好,懂外语,善于外交,很快就得到乾隆重用。被封为一等忠襄公,官拜文华殿大学士,还任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自然是正一品大员。如此显赫的地位,让和珅无限风光,在位期间,结党营私,贪污受贿,最终输得一无所有。


刘墉是三个人当中人脉最广的官二代,其父便是大学士刘统勋。刘墉靠父亲关系,以荫庇举人的身份直接参加殿试,喜获第二名。刘墉一生官场沉浮数次,以清廉著称,鼎盛时为体仁格大学士,官拜正一品。

纪晓岚、和珅、刘墉被称为清朝三大中堂,其中有很多传说。与他们有关的传奇故事也是很多,所以许多影视剧就以他们为素材。三个人当中,和珅官位最显赫,但死的也最早,可见做官还是要正派才能走的长久啊。


历史密探

先说和珅(1750-1799),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商人。作为乾隆时期最大的宠臣,他的职位是很多的,官品肯定是正一品,而且是有实权的正一品,23岁的时候和珅就任管库大臣,掌管国家布库,在这期间,其勤学好思,将库房管理的井井有条,很快得到乾隆的赏识。两年后和珅升为乾清门侍卫,一个月后升为御前侍卫,并任命正蓝旗满洲副都统。三个月后,又任命为户部侍郎,并在两个月后升为军机大臣,然后又在一个月后被任命为内务府总管。之后又升为国史馆副总裁,并授予一品朝冠。一直到1779年,其升为御前大臣。看着这么快的升官速度,和珅本人也是志得意满,渐渐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开始贪污受贿,并且开始卖官,从中牟利巨大。正式成为了历史上最大的贪官,没有之一。据说他的财富是当时乾隆国库的

10倍,这个数字可怕吧。当时的乾隆一开始也不知道和珅有这么大的财富,之后知道了,都已经快要退位了,想着为自己的儿子铺路。毕竟自己的儿子没有多大的建树,刚好可以给他登基送一份大礼。所以就有了之后嘉庆一登位,和珅就被查,并关入大牢,最后在牢中自尽而死。抄家时候,嘉庆是惊呆的,做梦也没想到这位深受父皇喜爱的权臣,怎么会贪污了如此多的财富,之后就传出一句话“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清朝政治家、书法家,大学士刘统勋长子。在乾隆16年高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官至正一品。他跟和珅简直就是两个极端,他为官清廉正直,奉公守法,并十分擅长书法,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师,别人都称“浓墨宰相”,这是当时人民对他的承认和爱戴。由于乾隆退位后,他的正直被嘉庆赏识,并得到嘉庆的重用,其一直活了85岁,并在死后,嘉庆为了嘉奖这位重臣,追赠太子太保,赐谥号文清。

纪昀,字晓岚,由于受某电视剧的影响,大家都叫他纪晓岚,道号观弈道人。他一直自诩是大清的风流才子,十分喜好女色,所以在其任官期间,不知和多少女子发生过露水情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官至从一品。纪晓岚其实跟上面两位是没法比的,他参与的其实是一些文职,而且大多没有实权,不能称之为权臣。而且上文说到他十分好女色,在其传世的《阅微草堂笔记》中,大量的鬼怪魑魅,其中包括了大量的男女之事,也只有经历的多了才会有如此详细的记载,当然此书的整体思想还是劝诫人弃恶从善的。


我愿青史留名

和珅 珅珅.珅1799.2.22。满洲正红旗,钮钴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

和珅从小习武,飽读诗书,通读四书五经,脑子聪明,可以说文武全才。在19岁时,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皇宫侍卫。並且只用了七年的时间,他就登上了軍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的高位。可见此人,为人机敏,善于言辞,遇事伶牙俐齿,尤善揣人心思,更兼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在1769年,踏上仕途,由小小的侍卫,逐年升迁,相当于坐上直升机。在1783年,33岁的他被任命为协办大学士,三年后,1786年,又被任命为文学殿大学士。这也是人们习惯称呼相国,和相。



可惜,因横征暴敛,搜刮民脂民膏,勒索卖官,贪污自肥,在1799年2,22日,被嘉庆处死。死时正值壮年,49岁。

这正应了,贪污越多,越是在为皇朝保存银子,用自己的理财头脑去管理这么庞大的银子,实际上是在为嘉庆理财。老百姓就说,跌倒和绅,喂饱嘉庆。

刘墉,1719一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生于山东诸城。家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曾祖父,刘必显是顺治年间进士,祖父刘綮曾任四川布政使,父,刘统勋则是乾隆朝一代名臣。刘墉生长在名门相府,家族成员世代为官,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



刘墉一直在外做官,先后任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先后被封为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兼理国子监事务。在1799年被加封太子少保,奉旨办理文华殿大学士和坤植党营私,擅权讷贿一案。刘墉再次展现了不畏权势的一面。查明和坤及其党羽罪名20条。奏报朝庭,嘉庆随即处死和坤。

刘墉最高做到体仁阁大学士,可刘墉在地方上锄强扶弱,打击皇亲国戚在本地做威做福,欺压百姓。不畏强权,深的老百姓喜爱,有人编纂一本书,刘公案,后避讳,又用彭公案一书出版,一般上了点年纪的都看过这样的书。



纪哓岚,1724一1805年,6岁参加童试,获神童称号。在1754年以二甲四名,授翰林院庶吉士。1773年任四库全书总编纂官。先后任兵部侍郎,左都御史,礼部侍郎,尚书。一生悉数付于四库全书的编纂。纪哓岚留下多部著作。

此三人,可以说是乾隆朝的三大支柱。特别是刘墉,纪哓岚二人更是在文学方面,独有建树。刘墉,人称浓墨宰相。纪哓岚也是在民间留下许多有趣的传说!



亦平70667717

三人之中,和珅的官职最高,仕途最顺利,升迁速度也是最快的。



和珅是三个人之中年龄最小,入仕最晚的。但却是起点最高的。

19岁承袭三等轻车都尉-从三品(属于世袭爵位,名誉虚职)

22岁后任三等侍卫-正五品

25岁任御前侍卫、正蓝旗副都统-正二品

26岁任户部右侍郎(从二品,掌管财政);军机大臣(没有品级,掌管军国大政的中枢);内务府总管(正二品,掌管皇宫财政)赏赐了一品朝冠,并且赐了紫禁城骑马。这也是和珅升职最快的一年。虽然没有一品的官职,但是比任何一品的官职都要重要。

27岁吏部右侍郎(正二品,掌管朝廷选拔官吏);步军统领(正二品,掌管紫禁城的治安守卫)

30岁户部尚书(从一品,掌管全国财政),理藩院尚书(从一品,主管全国外交),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帝王警卫负责人)。

31岁任兵部尚书(从一品,掌管全国军队)。

32岁加封太子太保(从一品,荣誉官职)

34岁协办大学士(从一品)

36岁任文华殿大学士(正一品)

和珅绝对是超一品的存在。身兼数职,还有诸多荣誉性官职。



刘墉是三个人中岁数最大的;

刘墉以翰林院庶吉士官职入仕,没有品级,能领受七品俸禄;后历任学政(正三品);知府(从四品);道台(正四品);按察使(正三品);内阁学士(从二品);吏部右侍郎(汉人三品);湖南巡抚(正二品);左都御史(正二品);直隶总督(正二品);吏部尚书(从一品);

嘉庆时期;体仁阁大学士(正一品),太子太保(从一品)



纪晓岚

纪晓岚也是以翰林院庶吉士入仕;历任提督学政(正三品);知府(从四品);詹事府詹事(正三品);内阁学士(从二品);礼部侍郎(从二品);

嘉庆时期;兵部尚书(从一品);协办大学士兼太子太保(从一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