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东晋皇帝择婿的标杆,却为了拒绝公主的求爱而烧伤自己

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官奴,王羲之第七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在书法上他与父亲王羲之并称二王。

他是东晋皇帝择婿的标杆,却为了拒绝公主的求爱而烧伤自己

王献之与表姐郗道茂青梅竹马,情投意合。郗道茂美丽恬静,贤惠善良,郗道茂到了适婚年龄,王献之就立马催促父亲去提亲。婚后两人甜蜜恩爱,如胶似漆,简直羡煞旁人。

可惜一个人太过亮眼不见得是件好事,王献之是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奇男子,被当时誉为“风流为一时之冠”。

他是东晋皇帝择婿的标杆,却为了拒绝公主的求爱而烧伤自己

当时的皇帝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妹妹新安公主司马道福,当她还是桓济妻子的时候,心里就一直爱慕着王献之。桓济乃桓温之子,他篡夺兵权失败后被贬流放。司马道福就顺势踢掉了这道自己追求爱情的阻碍。

刚离开了桓家的司马道福立马央求自己哥哥司马昱招王献之为驸马,司马昱面对妹妹每天苦苦哀求,他就犯难了,王献之早已娶妻,妹妹乃金枝玉叶岂能为妾。于是他立马宣王献之谈话,告诉王献之自己的妹妹很是爱慕他,你看着办。

他是东晋皇帝择婿的标杆,却为了拒绝公主的求爱而烧伤自己

王献之当然知道皇帝的意思,他抛弃不了自己心爱的妻子,又不能公然抗旨。于是他就选择用艾草烧伤自己的一只脚,上书称自己残疾,不能娶新安公主为妻,会辱没公主,有损皇家威严。

司马道福毫不在乎,她称别说王献之一只脚残疾,就算两只都残了,她都要嫁给王献之。

面对强权的压迫,郗道茂只好离开了王献之,可怜她一生从未再嫁,郁郁寡欢最终病逝,凄凉的走完了她不幸的一生。

他是东晋皇帝择婿的标杆,却为了拒绝公主的求爱而烧伤自己

王献之心本善良,面对新安公主的炙热的爱情,他也默默接受,婚后两人倒也过得很平静。

虽然身边躺着的是如花似玉的公主,但心里始终没有放下二十多年青梅竹马的感情,他在给前妻的情书《奉对帖》里深情写道:“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额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匹,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已,唯当绝气耳。”

他是东晋皇帝择婿的标杆,却为了拒绝公主的求爱而烧伤自己

王献之正如自己所写的那样只有死后才能在对郗道茂的思念与愧疚中解脱出来。

在他病重之际,有人就问到他这一辈子有什么遗憾,王献之答道:“不觉有余事,唯忆与郗家女离婚!”

王献之在痛苦与悔疚中病逝后,新安公主司马道福也不久去世。在这段三角恋的感情里,分不清谁对谁错,他们都是红尘世界里的三个可怜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