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为什么宁可哀求大臣和亲戚、最后自尽了也不敢抄他们的家

明朝末期的那段历史,让人非常的难受。崇祯皇帝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走投无路,最后选择了自杀。今天虎臣要带大家看的,就是为什么崇祯宁可哀求大臣和亲戚、最后自尽了也没有抄他们的家?

崇祯为什么宁可哀求大臣和亲戚、最后自尽了也不敢抄他们的家

因为某皇帝也好、领导人也好,归根结底都是某集团、某阶级的代言人。而不是某集团、某阶级的主人。只要能认识到这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倘若一个人是某集团、某阶级的主人,那么就可以无条件地让整个集团、整个阶级完全听命于他,想让他们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杀就杀,想剥夺财富就剥夺财富。

崇祯为什么宁可哀求大臣和亲戚、最后自尽了也不敢抄他们的家

有的人会觉得,不就是这样吗,皇帝不就是可以想杀就杀大臣吗?但前提是,他只杀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大臣,并且杀得还要有理有据。这样大臣们才会觉得,他是只杀一个大臣,跟我们没关系,而且还是因为那个大臣的关系才被杀。说的理论一点,就是他只损害了某个集团、某个阶级中某个人的利益,而不是损害他们整体的利益,因此也就能得到大多数人的不反对。

崇祯为什么宁可哀求大臣和亲戚、最后自尽了也不敢抄他们的家

但是如果他要是想一口气杀所有大臣、搞所有大臣,那么被杀、被搞的一定是他。凭什么呀,大家都是人,凭什么无条件地听你的?皇帝并非是某集团、某阶级的主人,而实际上只是代言人。而作为代言人有什么特征呢?就是领导这个集团、代表这个阶级的前提,必须是能保证这个集团、这个阶级的利益。当他无法保证这个集团、这个阶级的利益时,统治基础都会受到动摇。更不能自掘坟墓,反过来损害这个集团、这个阶级的利益,否则凭什么你还能做这个集团、这个阶级的代理人?因为你是“老天之子”?那都是编出来忽悠老百姓的,真靠一步一步爬到那么高地位的,谁还相信那个宣传啊,只不过是默认了,全靠演技,商业互吹而已。

崇祯为什么宁可哀求大臣和亲戚、最后自尽了也不敢抄他们的家

崇祯是士大夫地主阶级的代言人,士大夫地主阶级是他统治的基础。他不可能反过来严重损害这个阶级的利益,否则内部就会产生动乱,臣视君如寇仇,君立刻就完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