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被他人收养长大,他还有义务赡养亲生父母吗?

孙某系韩某友、孙某梅的亲生儿子,自幼被他人收养。韩、孙二老如今患有慢性病,需常年吃药,苦于无经济来源,遂将孙某诉至法院,追索赡养费。孙某以自己已对养父母尽了赡养义务,拒绝向亲生父母支付赡养费。近日,山东省沂水县人民法院法院审理了这起赡养费纠纷案件。


自幼被他人收养长大,他还有义务赡养亲生父母吗?

于法,孙某的拒绝支付赡养费理由成立,但,于情,不赡养自己的亲生父母又有背伦理,该案将如何判决?引来各方关注。

法院审理后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被告孙某虽从法律关系上讲与其亲生父母脱离了关系,但毕竟系韩某友、孙某梅夫妇亲生,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且由原告夫妇抚养了半年多。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在原告年老体弱,生活困难,需要帮扶,被告孙某生活尚可,依据社会公序良俗原则,应对二原告生活给予一定的扶助。遂判决孙某向二老每人每月支付赡养费150元。

【法官说法】: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合称。公序良俗原则是现代民法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体现了国家、民族、社会的基本价值要求。我国《民法通则》第7条明确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由于家事法律关系的家族性、伦理性特质的存在,使得家事法律关系中存在着更大的规避制定法的可能性,因此也决定了其适用善良风俗原则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此案适用公序良俗原则,能够对依据法律规定而作出的判决给予道德、伦理上的平衡,也更能够体现法律追求“矫正正义”和“分配正义”的价值目标。(武传玲 陈淑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