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完美的特色小鎮必須抓住這幾條

一、自組織

好的特色小鎮是由下而上生成的空間和產業組織,差的特色小鎮往往是人為規劃的,政府指定的,政府花大力氣財政補貼,趕工期建設而成的。

浙江橫店影視小鎮,是一個當地村支部書記,把生產隊並起來,逐步形成這個小鎮。現在我國百分之六十的歷史大片電視劇都在這裡產生。每年還吸收幾百萬遊客來參觀,活力非常好,資產已達幾百億之巨。

它就是自組織的,從下而上自組織規劃建設的典範。什麼農民的利益、投資者的利益、影視劇作者的利益等,都通過“自組織”得到協同共贏的結果。

二、共生性

好的小鎮是具有共生性的。它能補主城的缺陷,發揮“三修”的功能。

比如坐落在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鎮,玉皇山處在西湖風景名勝區內,這塊地周邊環境非常漂亮,但不能用於大規模建設,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二是地下有南宋皇宮的遺存,著名的八卦田就在這附近。

改革開放後,農民在這裡蓋了很多房子,形成了一個生活陶瓷品市場,因經營不善逐漸成為城市“髒、亂、差”的地段。後來把市場取締了,基本上就是一塊廢地。

打造完美的特色小鎮必須抓住這幾條

一些有創意的結構,考慮到浙江的民營經濟要進入資本市場,中間的跳板就是基金,引進了500個基金組織成立了基金小鎮,現已有五千億元的規模。

這個新興的“基金小鎮”對城市這個地段“三修”發揮了不可取代的作用。現在的環境比起陶瓷市場好多了,基本沒什麼汙染,而且形成優美協調的環境。仿古的建築,低容積率辦公區、錯落有致的園林佈局,能夠與周邊山水產生共生共存的作用。這就把城市破爛的邊緣地帶,修復成了一個非常漂亮的高級社區,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三、多樣化

這指的是小鎮特色的種類要多。如建築本地特色,產業唯一性特色,投資和管理特色等,小鎮特色越多,就越能形成多樣化的空間,多樣化的產業模式,就會產生非常好的生態和經濟效益,因為創業生態鍊形成了。而差的特色小鎮是單一性的,產業模式又與城市趨同的,資源是相互衝突,類同的。

農民的雙創孵化器比政府做的還要強,農民們不會編制宏大的高大上的人為規劃,只是緊盯創客的實際需要來持續“補短板”,結果“自組織”式形成了創客天堂。

打造完美的特色小鎮必須抓住這幾條

四、強聯接

任何網絡的(能量)價值都是由節點質量、數量及其相互間的連接強度成正比。特色小鎮等於是一個好的城鎮或產業網絡節點,要和外界強聯接,多種強聯接會使它產生某種“反磁力”。

某個小鎮某一個方面如果有強大的反磁力效應,這種效應是好的特色小鎮吸引外部資源加盟的必要途徑,否則就會因資源流失生存都很困難。

差的特色小鎮,只有“弱磁力效應”,甚至沒有“磁力”,這是因為缺乏與主城的強聯接,或者是很糟糕的單一功能。像北京附近的“睡城”(sleeping town),雖然當地政府和農民從土地拍賣上賺了不少錢,但在產業方面與主城沒有任何“反磁力”,那就會缺乏可持續發展能力。

比較成功的案例是成都附近的安仁鎮,面積不大,卻聚集著35座博物館和27座老公館,而且把當地的民間的染布、木藝、刺繡、釀酒等各種各樣手工藝生產者聚集在一起,成為四川最大的文創基地。

五、產業集群

即企業相互之間高度細密的分工與合作關係,這種模式造成了集群,它是自組織體系的,集群反過來又會造就小鎮的自組織特性。

江蘇宜興丁蜀鎮,當地不少紫砂壺的工藝大師都在鎮裡開工作室,其他初級、中級的工藝師也都聚在鎮裡,共有紫砂專業合作社67個、紫砂企業400多家、紫砂家庭作坊12000多家。去年一年,實現產值78億元,帶動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14.5億元,實現旅遊總收入7億多元。而且還成為不斷產生紫砂壺製作大師的基地。

差的小鎮是與別的城市和產業沒有關聯的,小而全、缺乏細密的分工與合作,形不成企業集群,這樣的小鎮產業、人口就會漸漸衰敗。

打造完美的特色小鎮必須抓住這幾條

六、開放性

好的小鎮的產業是高度開放的,能夠主動切入到全球的生產鏈中去,並且不斷地向上遊移動。

柳市鎮原是溫州的“邊角料”,是一個政府產業投資等於零的窮鎮,經過三十年的個體私企培養,現已成為低壓電器的超級基地,全國低壓電器的百分之八十產於這個基地,佔全國此類產品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法國、德國的大企業都來這裡合作辦

其中知名度最高的兩個企業正泰和德力西,德力西集團10年前和法國全球最大的電器生廠商施耐德合資。正泰一心一意的搞電器,每年產值都達到500億。

他們的生產基地就在柳市鎮,使該鎮成為中國電器之都。全國所有低壓電器企業基本都由柳市企業家掌控了。因為柳市鎮的生產廠家可以融到全球產業鏈去。那麼一個不起眼的小鎮,如果其工業沒有全球的開放性,就不可能在全球產業鏈中找到他的定位。

七、超規模效應

好的小鎮完全超越了城鎮規模效應。一次一群經濟學家在討論什麼是城市人口最佳規模?中國的經濟學家說,100萬人口屬最佳規模,德國的經濟學家認為:德國百分之九十的城市都是20萬人口以下,20萬就是最佳規模。意大利經濟學家則認為:4萬人口的城鎮就很有活力了,合理規模就是5萬。為什麼原因意見如此分歧呢?

如果某個城鎮內的產業與主城是高度互補的,規模小就沒問題;如小鎮空間建築結構是獨一無二的,規模小點也沒關係;如果小鎮的服務功能是為主城市補缺的,規模再小點也有吸引力。

英國有個名叫海伊的小鎮,原來只是一個冷落的舊城堡,後來發現與牛津、劍橋等名校不很遠。將全國舊書商家吸引到此鎮來,全英國的舊書都到這裡來買,把倉庫、舊屋都空出來裝上書,就成了舊書小鎮,周邊大學師生和全國遊客都到這兒來買書。

打造完美的特色小鎮必須抓住這幾條

八、微循環

微循環小鎮,不是按照廣州大學城的模式,什麼四聯供、供暖、供冷都要集中式、大規模的大循環。

而是採用微循環的模式,任何“三廢”都就地循環回用,這種節能減排的模式,對水汙染的治理、對節能減排有很大的生態和經濟效益。

這種基於特色小鎮的微循環整套技術,本身就是“特色”,會造就此類小鎮的經濟活力。上海楓涇鎮就是這種模式,整個都採用微循環的新模式,因而創建成功了新產業集群。

九、自適應

好的小鎮有投資者、技術、人才等方面的自主性,能獨立面對風險,獨立應對市場變化、獨立解決新技術的顛覆性創新,這種“獨立性”所激發的自適應能力,造就了東莞的北滘鎮。

該鎮已經形成總部經濟區,共有五萬名高端生產人員在這裡生活工作,小鎮具有很強大的內聚活力,能將多樣化、有活力的企業匯聚在一起,在這裡誕生、壯大。

現在世界上流行新的創新棲息地,工業文明時代企業總部常常彙集在CBD,現在新的一種模式叫“總部公園”(Businis Park),這個小鎮就是這樣一個新的總部彙集地。差的小鎮就不具備產業發展的自適應性,從而引發資源產業枯竭,如同美國底特律式的衰落。

打造完美的特色小鎮必須抓住這幾條

十、協同

好的小鎮會與周邊其它小鎮協同湧現活力,杭州阿里巴巴總部附近有若干個小鎮都是自己冒出來的,其中一個雲棲小鎮,他是這樣誕生的:阿里巴巴在美國成功上市以後從外面引入的資金高達220億美金,阿里巴巴的團隊有近千人左右成為千萬富翁,其中有700多人要自主創業,自主創業就選擇周邊的小鎮。

這些小鎮將“未來的馬雲”聚在一起,就會產生協同活力,僅雲棲小鎮的軟件產值就迅速的達到了幾百億。這些未來的小鎮之間都是產業功能互補的,又形成了協同創新的小鎮群,這個“群”就是高水平的“協同”效應平臺。

這類例子在國外早已存在,如杭州的法國姐妹城市是尼斯,是一個10萬人口不到的旅遊城市,風景非常優美,尼斯與周邊的幾個名鎮形成協同的城市群,如著名娛樂城摩納哥、電影城戛納,鮮花小鎮格拉斯有500年曆史,法國所有的香精就產生在這裡,索菲亞高科技園,就是個科技小鎮,離這個尼斯、戛納、摩納哥都都只有半小時的路程。

世界上高科技企業都喜歡座落在幽靜的宜人環境,以便吸引全球人才。這些小鎮之間都是功能互補的,形成了城鎮集群,產生了對高等資源吸引力的協同湧現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