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交易各种圈套有哪些?

聚焦每日甘肃

老圈套不可怕,可怕的是新骗局。就像普通“鸡瘟”都能防治了,但是“丙型H1N1”病毒就难防治了,它就是鸡瘟的变种。

古玩行业是靠诚信立身的,骗人的都是江湖游商,近些年,由于电视剧的剧情需要把古玩行业描写成了骗子行业。是因为做局骗人最能体现戏剧效果。电视剧里的圈套您一定熟悉,今天咱们说一下利用现代科技骗人的圈套。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他给我发了许多照片,有挖墓的照片,有从墓坑里向上递东西的照片,还有更多物品的照片。我给许多身边的朋友看,他们都信以为真,但我一看就是骗局,但是他只是发了照片,要骗我什么呢?我也非常纳闷。

先揭开照片里的漏洞:

漏洞一,照片都是白天照的。盗墓哪里有大白天进行的?但是晚上月黑风高无法照相,也就是夜里,荒郊野外,孤坟盜洞之中无论是手机还是数码相机都拍不出图像,所以只能白天拍照。这在电视剧里叫“穿帮镜头”,这在刑事犯罪里叫“明目张胆”。

漏洞二,挖的坑太大,埋进一口大棺材都够用,我见过许多墓葬的盗洞都是非常小,直径应该在30公分左右,这才是盗墓。只有两种情况才可能出现照片上的情况,一是国家规模的公开考古,二是孙殿英明目张胆握慈禧的坟。骗子估计也是电视剧看多了,为了突出肢体语言,连真实性都不顾了。

漏洞三,挖出来的东西不对,荒郊野外的乱坟岗子出土的都是帝王用器,这与古代民间土葬习惯不符。

说完了三点漏洞,他究竟要如何骗我的钱呢?这才是我最关心的。

终于他开始给我发了几件国宝级瓷器照片,报价都是几十万。当我砍价的时候他拿出了杀手锏,就是先送货满意后再给钱,而且是顺丰快递。到这看似没毛病,您一分钱没花,把货送到您家。但是当我顺着他的骗局,让他给我发货时,他让我交一千元的押金,货不满意钱可以退回。

于是,骗局到此揭底。这件瓷器潘家园卖300左右,他报价30万,只付1000押金,他只骗您700元,大骗局小价码。您还不值得找后账,派出所还不够立案。


于鸿雁老于

有道是,乱世黄金盛世古董,中国现在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长久的和平,而且还要长久和平下去,古玩生意火爆也就不足为奇了

任何生意到了一定规模且要遵守行规的时候,里面的门道就多了去了,古玩行水深,浑不透底

古玩行得会讲故事,没故事的古玩没价值,古玩行都是讲故事的行家里手,比如马未都,不是上了百家讲坛了吗,一方面可见其专业之精通,另一方面足见其口才之了得,要知道,他连小学都上完

古玩街上没真货,虽然总有捡漏的传闻出现,一个是大行家打了小行家的脸,手艺不精,这一定是行内人的故事,外行人捡漏大概比中彩票的几率大不到哪去,即便是有也是八九十年代或更早的事了,你要是和年轻时候的马未都有过生意,毫无疑问,他占了你的大便宜了,但这种消息出来,一定是给外行人听的,这一行最要不得的就是侥幸心理

古玩行的作假众所周知,美其名曰高仿,拿回家当摆设确实不错,只是那价钱可是奔着真品去的,买到手还没办法找补,因为所有的古玩都叫工艺品,假的当真的买,是你活该

以古玉造假为例,埋在土里的叫土沁,放在猫狗肚子里的叫血沁,还有种恶心的是扔在粪坑里,还有蒸煮法,填充法,填色法,翡翠造假比较多见,据说还可以注胶,只是听说,没见过,都买不起,所以没上过当

还有一种当普通人上不起,江湖称呼为盘中走珠,现在称之为炒作

比如说元青花,为什么存世量会是300件,人物罐为什么会不足十个,世界那么大,他是怎么看到的?

又比如手串,战国红,巴林玉,都是一种手法炒作起来的

还有最近的齐白石画作,白石老人都知道,活着看见自己作品进了卢浮宫的画家,艺术成就可见一斑,但值不值9亿先拭目以待,我相信很快就有齐白石的作品大幅度涨价并出现在市场上,这也是击鼓传花,不知道最后到了谁的手里

拍卖行和古玩刚的合作花样更多,经常上报,操作手法更多,拍卖行买到赝品的不胜枚举

还有所谓的假专家,假鉴定,仙人跳,太多了

至于谁上当了?肯定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反正业务爱好者别想占专门从业者的便宜,对于他们来说,傻子太少了,根本不够用,这样的傻子说一个

还记得一屋子元青花的那个老总吗?足以为戒了


正大光明匾后头

我是讲堂空空——宝玉石文玩知识传播者,近年来随着文玩市场的不断升温,收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追捧。与其将人民币放在银行里贬值,还不如投资几件有价值的藏品,坐等升值。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藏家的这个心理,用各种手段蒙骗新手,这使得很多人都被“药”过,今天空空姐给大家扒一扒圈究竟有哪些见不得人的圈套。

“捡漏儿”的东西瞧好了

相信不少常去古玩市场的藏友们都有所体会。有的时候走着走着,就会被一些穿着朴实,面相憨厚的“农民工”朋友拦住。他们编造各种故事行骗。这种骗术专以“以耳代目”的投资者为目标,在选定“目标”后娓娓诱之以一段遗书奇闻或历史传奇做幌子,并让之以低价,直把你吹得如坠云雾之中,乃至深信不疑,很多人以为是真的,捡了个大漏,所以赶紧买下,等到发现受骗的时候,骗子早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市场上哪有那么多的漏啊,抱着这种心理去买东西,不受骗才怪呢。

我家藏品“能升值”

骗子也不都卖假货,也有卖真的。但是这些藏品,往往都没有什么历史价值、收藏价值。只是一些现代工艺品。但是骗子卖给您的时候可不会这么说,他们会很自信的告诉您,他们的藏品会升值。他们会拿出“专业”的鉴定证书,给您介绍“正规”的拍卖公司,实际上是赚取鉴定的费用,而实际上,这些古玩的做旧手段还是很牛的,不容易识别。

拉高价格找接盘侠

这是典型的邮币卡骗局。所谓邮币卡,是邮票、纪念币和电话卡的总称,邮币卡电子盘看似和股票一模一样,一枚邮票的交易价格常常会连续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涨停板,涨幅可以达到数百倍甚至上千倍,很多人去投资,但是实际上是投多少赔多少,这是典型的邮币卡骗局。

说到底,玩收藏心态最重要其实不想被骗也很简单,就是注意心态,理性收藏。将收藏看做是理财投资的工具,而不是一夜暴富的赌博,千万不可贪。在自己经济能力能接受的范围内,去做理性的投资,才是正确的选择,玩古玩,开心和收获才是最重要的。


文玩讲堂

你好,不光是古玩交易有圈套,现在哪个行业没有圈套?大生意明争暗夺、尔虞我诈,小生意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古玩行业既然存在利益,自然也会有各种圈套。

早在汉代,英明神武的汉武大帝就被江湖骗子骗了一回,一个民间造假高手,做了一只大鼎埋在地下,然后谎称某地有吉兆,上报官府。当地官员为了邀功,上报朝廷,于是汉武大帝信以为真,亲自莅临,目睹了大鼎的出土,还把当年的年号改成元鼎元年。



这种埋地雷的骗局被现代人玩得出神入化,不少人就是亲眼看着别人从土里挖出宝贝来,就会毫不犹豫的花高价买下这些地雷。十年前在各地乡下出现的多起拿到金乌龟、金元宝这样的骗局,骗了一大帮留守在家的农村老头老太太。


&骗了半个中国的金乌龟

古玩市场目前一般做局都是冒充乡下人或者土耗子,用真品引诱人上钩,然后带到他们的住处,在昏暗的光线下,在几个托的起哄下,一般人都会忙不迭的买一堆假货。等到发现是假的的时候,就再也找不到这些人的踪迹了。

八九十年代,老北京有一帮人专门在四九城里行骗。成天冒充旗人后代,租一四合院,摆一屋子高仿瓷器、家具啥的,然后在各个古玩市场撒网。去到市场,几个骗子送星捧月般的围着这位“八旗后裔”各种溜须怕马,各有各的角色,有扮人傻钱多的大老板的,有扮资深专家的,只要有人上套,就带到四合院里,一屋子假货总能骗了不少不长眼的棒槌。


在古玩行里,没有不吃药的老师傅,骗子的伎俩防不胜防。归根结底,要想不被骗,就得练好一双慧眼,骗子再高明,也只骗得了半壶水的想捡漏的人。现在骗子公司做得风生水起不就是太多的人想发财,才会连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都忘到脑后了吗?只要抱着一个平常心,不被大漏和看不见的巨额钱财冲昏头脑,我想没人能骗得了你。


风云说收藏

古玩就是指会玩的人去玩的一门事业,普通人玩这个就是不想过日子的节奏,大家有没觉得现在的古玩越来越多了,这不符合规律啊,古玩怎么会多到村里的大集上都有!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上成堆成堆的古玩,哪来的啊?



古玩有圈套,这一点是这个行业里一门技术活,连马未都这样的专家也上过当,当然在过去这就叫打眼儿,怨不得谁。九十年代甚至发生过文物专家集体买了假货的事件,一位专家去潘家园淘宝,看到一个人摆了几件东西,经过好一阵仔细打量,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专家买了一件回到局里,拿出东西让其他的专家鉴别一下,结果这些人返回潘家园包圆儿了!如获至宝的专家们怎么也没想到,过了几天再去逛,那人又摆出一堆同样的东西。



傻了吧,感觉到上了当的专家急忙报警,那人也承认是假货,带着警察去了河南某地,进入工厂全都傻逼了,厂长带警察和专家进入厂房,告诉他们这都是仿古工艺品。人家厂家并没有当古玩。



由此可见,古玩连国家级专家都能走眼儿。更何况普通人呢!一般人上当,也没什么多厉害的骗术,无非就是看你贪心不贪心,十贪九上当,运气好的也就偶尔捡个漏。可是认真了也就输了。



边陲后主


古玩交易,自古就是文人墨客,达官贵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加入到玩家行列。只是古玩没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对物件的鉴别能力,是很容易陷入黑心古玩商人的骗局中。


骗局花样百出,让广大爱好者防不胜防。但是玩家不需要了解所有骗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该用哪种方式去收藏和爱护古玩。


古玩交易骗局目的就是高价卖出并不值钱的东西,骗局就是手段。怎样才能让骗子无计可施呢?这是一个美好的想像,总有那么一些爱好者入套。


收藏古玩要知道自己的条件,不要去收集自己承受不起的古玩,这里说的是资金和社会关系。


不要听商家的和其他人的吹嘘和介绍。就相信自己,这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鉴别能力,看不懂的物件不要碰,除非做工精细非常喜欢同时价格可以承受,大不了作为一个自己喜欢的工艺品收藏,超过工艺品的价格不要。

收藏古玩不能有赌博,捡漏心态,坚信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用平常心对待收藏这件事。


蓬子统录

古玩两条路,大的说,,一是玩败,玩完了赔了一个底儿掉,二是玩胜玩出了花样,盈了一个盆满钵满,玩古玩文玩体现的不是赢家与输家,北京人进古玩市场买贵了是炫儿长见识,从中吸取教训,卖贵了是彩儿,重了彩头,从中取得经验,走走看看停停转转,边走,边学,边看边转,不断学习升华,领悟文玩玩古的文化内涵。

文玩古玩市场有它自己的一套规矩,"潜规则"新与旧,古与今,假与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懂得行话业内语言,非常重要,到此不得不说玩古玩,自身要有一个深厚文化底蕴,时代文化即随一件古玩藏品所生的历史事件,涉及到的人和物,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勾践剑的出土引起了学界的极大轰动,剑蕴藏文化韵味价值不可妄评

当拿到一件自己认为好的藏品时,心情不免有点忐忑,无法揣度真与假时,要调动大脑平时知识的储备了?物理的数学的,以及人文历史的,如见到一块史后七世记的古怀表,那么用到了知识类,世界人文历史的储备,也应该一,一从你的大脑缓存中提取了,是欧洲,美洲的,澳洲的,加一比对做出判断,

文玩完好油香是馅饼,玩败一步步,陷阱

永远没有输家与赢家,擦亮眼睛明变事事非非,贪恋是猛药谨防上套。


艺联328

古玩交易各种圈套是针对那些刚刚上手的朋友还有那些一知半解想一夜暴富的人准备的,所以说如果想涉足古玩行和想收藏的人来说必须认真学习古玩知识多看多听虚心向业内人士请教,初学时买些残次有年份的物品从中总结经验为以后遇到好的物件和有收藏古玩而不会被高仿物品而上当受骗,在旧货市场里有些人就摆几件物品每次看到他都有人去他那问收老玉吗?他就会拿着放大镜去看并问你卖多少钱这就是团伙打托骗人的,真正识别玉用眼睛一看就知道老新决不会用放大镜。在有在市场里如果买主跟卖主大声的打价还价,这时你就要警惕了真正的交易是不会让旁人知道物品实际价格的。在市场里你对你想买的物品价位没跟的情况下就不要给人家价在古玩行里有个行规就是给完价就得买走,有些买主耍小聪明看见一把壶卖主明值十元钱找你要二百元你就会给二百元为什么呢因为壶里有一个翡翠戒指当你付二百元后卖主会把壶里的戒指拿出来的这就是圈套,在旧货市场里比如一把壶是老的没有盖你买完了付完钱了卖主又把盖拿出来了,这时你一定要稳当住不要表示激动问卖多少钱因为这是卖家的圈套盖的价格可能要比壶贵上几倍所以说贵了就说我家里有盖不需要,可以找别人去买,我估计一时半时他是卖不出去的。古玩交易圈套很多需我们时时刻刻警惕,望能给朋友一点启示。


24020379221

这个可多了!

1,假账本,进货一个账本,客户看一个账本,给你看客户账本说这个是他的进价。

2,修补,将补处弄绿绣盖住

3,请你喝酒,之后,再让你看东西

4,为了拉进关系,对你说,这个也就是给你,否则我不卖。

5,夸客户:您真懂,眼力真好,或行家之类的话语熏你。

6,关系不错,会说:拿走,有钱再给我。玩腻了,再给我拿来,我加钱收

7,编造一些故事:祖传,挖的,极少等

8,真币中混几个假的

9,请你喝茶,老好人,上烟酒

10,不理你,看都不看你,然后再对你好

11,假拖,故意给熟人的价格让你听到

太多了


xlmlovell

这个我上过好多次当,当然也有碰巧淘过真品,但利润都不是很大。其中一次最惨的一次上当就是在11年在宁波余姚古玩市场上淘了一个仿制品的青花瓷,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三万六的价格买下,当时我也有位比较懂行的朋友在身边,他还说我这次赚大发了,结果经过几个懂行的一鉴定,是一件仿制品,后来抱着一线希望又跑到杭州愽物馆让专家鉴定,结果是一样,这时才知道自己又上当了一次。不过说实在的,真的是高仿,非专业人员的确难以分辨真伪。后来自已干脆放在家里当摆设,就这样一直放在家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