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浦北」良江村:宜居是风景 内涵即文化

「媒体看浦北」良江村:宜居是风景 内涵即文化

「媒体看浦北」良江村:宜居是风景 内涵即文化

媒体看浦北

——5月23日,钦州日报A2时政要闻对浦北县白石水镇良江村进行了报道。走起,我们一起走进良江村~~

山清水秀,绿树环绕,百年老树,相拥而生。一幅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生活富 裕、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良江村精彩描绘。

「媒体看浦北」良江村:宜居是风景 内涵即文化

生态宜居—— 身边处处是风景

浦北县白石水镇良江村村头两棵参天大树依偎在一起生长,生机勃勃,大自然的 神笔让这个美丽的村庄增添了几分魅力。“一棵相思树和一棵香樟树相拥而生,宛如 一对情侣相偎相依,眺望着良江村几百亩连片的番石榴基地,村民称之为‘鸳鸯 树’。”村支书符景升指着古树说。“以前树下面是一个垃圾场,又脏又臭,没人愿 意靠近,现在垃圾场变公园,干净舒服,大家都喜欢坐在树下聊天,我们村越变越美 了,你看那些壁画。”村民指着前方高兴地说。

「媒体看浦北」良江村:宜居是风景 内涵即文化

旧颜变新颜,曾经脏、乱、差的良江村,已经实现美丽大变身。走在良江村干净 整洁的乡间小道上,两边一排排黄槐树、紫荆树与大片翠绿的番石榴树、稻田构成了 一幅生态宜人的风景画。继续往前,村民们房子外墙上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立体壁画 映入眼帘,把头伸出围栏外等待喂食的山羊、破墙而出的大公鸡,生动形象;翠绿的 番石榴和鲜红水灵的荔枝让人忍不住要去摘来尝尝。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每一幅 壁画都展示出了良江村独特的风土人情、山水文化,反映出村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 向往。

曾经的良江村大田坪,荒草丛生,一片荒凉。而今,大田坪古荔成林,绿树成 荫,面积2500平方米的大田坪风情园种满了鲜花,花香四溢,草坪中的凉亭平添了诗 意。如今,大田坪村已经成了良江村三个绿色村屯示范点之一。

「媒体看浦北」良江村:宜居是风景 内涵即文化

「媒体看浦北」良江村:宜居是风景 内涵即文化

「媒体看浦北」良江村:宜居是风景 内涵即文化

「媒体看浦北」良江村:宜居是风景 内涵即文化

良江村剪影

走进综合服务中心,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红色的风雨桥了。符景升介绍,这座风 雨桥是浦北首座乡村风景桥,坐落于良江村委附近的良江水游上段,是服务良江两岸 村民群众的一条绿色通道。风雨桥下是清悠长流的良江水,北连风景迷人的大田坪自 然草坪和文化底蕴浓郁的马氏古宅,南接公共服务中心。整座桥设计巧妙,承古尚 今,已成为群众休闲娱乐,外来游客游玩的是佳目的地。

「媒体看浦北」良江村:宜居是风景 内涵即文化

慕名而来的附近南明村委的游客谢丽萍和女儿、亲戚正在桥上驻足拍照,她 说:“听当地的村民对良江村赞不绝口,我特意带在外省读大学的女儿过来看看,这 座桥很有特色,良江村也建设得很漂亮,这是我们所向往的生活。”

良江村用独特的文化载体打造乡村旅游特色,风雨桥、古荔园、马氏古宅、英雄 树、鸳鸯古树……处处皆是景,景景皆文化。

产业富民—— 富了口袋富脑袋

乡村美了,自有客从远方来。乡村旅游的发展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了扶 贫产业发展。

「媒体看浦北」良江村:宜居是风景 内涵即文化

打包装现场

「媒体看浦北」良江村:宜居是风景 内涵即文化

村民正为番石榴打包装

走在番石榴采摘园里,清香扑鼻,让人垂涎欲食。连片的番石榴基地成了乡村旅 游的亮点,游客可以自助采摘体验农家乐趣。“目前全村番石榴种植区面积500多亩, 年产量约500万斤,年产值1000多万元,是农民增收的法宝。”符景升说,产业驱动, 带动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脱贫。

良江村党支部贯彻落实“1+2+6”工作方法,坚持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工作模式, 引导注册6个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党支部、村民小组长、专业合作社和党员的示范带 头作用,在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同时,切实抓好宜居乡村建设,形成了一个党建 中心、三个绿色村屯、五个产业基地“135”特色亮点。500亩番石榴产业基地、500亩 荔枝“低改高”产业基地、500亩柑橘产业基地、100亩蔬菜种植基地和100亩综合养殖 基地五个产业基地的建立,使产业从无到有,种养结合,长短相宜。产业致富,使村 民的腰包渐渐鼓起来。

“去柑橘基地帮助除草、施肥、植苗等,每天有80-100元报酬,在基地劳动我今 年可以增收10000多元,而且还能学习新技术。”村民符宝环笑着说。良江村因地制宜 发展柑橘产业,引导青年党员符宝桥打造铜鼓塘500亩柑橘基地,吸收36名贫困户加入 合作社,辐射带动190户群众发展柑橘产业,基地计划年收入超过1500万元,实现了种 植大户与贫困户的抱团发展。

此外,村党支部争取市级资金100多万元打造良江综合养殖基地,通过完善基础设 施建设,“鲶鱼效应”作用明显,输射带动村民发展鸡、鸭、鱼、羊、种鸽、蜜蜂等 养殖业,成为钦州市产业扶贫示范小区试点。其中投资69万元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 打造良江养殖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合同饲养”经营模式,与有 实力的公司合作养殖“保价鸡”。基地每批“保价鸡”20000羽,每年可养殖2批,预 计年收入12万元,增强了村集体经济。贫困户通过在基地务工学习掌握养殖技术,成 为贫困群众创业的一个孵化基地,马作用作为饲养员每月报酬1800元,仅此一项家庭 年度人均纯收入已超过脱贫标准。

良江村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共596户3053人,其中贫困户67户312人,2016年该 村顺利实现整村脱贫摘帽,五大产业基地涵盖所有贫困户。

乡风文明—— 让群众诗意地生活

乡风文明促和谐,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 荣的重要基础。良江村由“外在美”迈向“内在美”,不仅要生活环境美丽,更要文 化自信美丽。

「媒体看浦北」良江村:宜居是风景 内涵即文化

良江村整合项目资源,在村委原有的荒地上建起良江综合服务中心,项目配套建 设公共服务中心楼、灯光球场、舞台、议事亭、农家书屋、儿童家园、妇女之家、三 星级卫生间等,为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提供了场所。文艺汇演、跳岭头节、老年人乒乓球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村民的生活多姿多彩。“我们组织成立了一支文 艺队,一个舞狮队和一支篮球队,培养村民阳光向上的业余爱好,文艺队经常在村里 表演,镇文化站也经常来我们这里组织文艺晚会,宣传党的政策,丰富村民们的业余 生活。”符景升说,良江村坚持用社会主义特色文化占领农村阵地,采取群众喜闻乐 见的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媒体看浦北」良江村:宜居是风景 内涵即文化

灯光球场上村民们三五成群地坐在一起开心的话家常;舞台旁的儿童娱乐设施点 老人带着小孩在玩耍,农家书屋里,各种书籍分类摆放,整整齐齐,孩子们正在阅读 儿童图书;文化长廊旁,几个小学生对良江村历史人文进行交流,好一片安居乐业的 乡村新景致。

「媒体看浦北」良江村:宜居是风景 内涵即文化

公益宣传

「媒体看浦北」良江村:宜居是风景 内涵即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