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亚洲研究院联手四大高校,以开放平台助力人工智能科研教育成果迸发

微软亚洲研究院联手四大高校,以开放平台助力人工智能科研教育成果迸发

为响应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规划以及教育部关于人工智能相关建设与发展的号召,微软亚洲研究院今天宣布,联手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四所国内顶级院校,共建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科研教育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以助力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研成果的迸发,促进高端科技人才的培养及共享科教生态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将作为平台的正式指导单位,为平台各合作单位给予指导与支持。

微软亚洲研究院联手四大高校,以开放平台助力人工智能科研教育成果迸发

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科研教育平台成立仪式

教育部国际司美大处处长陈大立,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副理事长吕卫锋,以及150余位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砥砺深耕的资深教授、专家、高校领导和一线教师出席了平台的成立仪式,以及由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人工智能教育工作委员会协办的“中国高校人工智能科研教育高峰论坛”,共同就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研和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并为平台未来的具体建设和实施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微软亚洲研究院联手四大高校,以开放平台助力人工智能科研教育成果迸发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兼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兼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表示:“现在正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黄金时代。今年两会,人工智能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紧迫性和重要性可见一斑。微软亚洲研究院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方面有着20年的积累,此次携手国内顶级高校共建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科研教育平台,我们的愿景在于进一步将微软的技术优势付诸平台实践,提升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能力,为中国构筑人工智能发展先发优势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我们希望此次平台成立翻开产学研各界开放共赢的新开篇,并期待更多后续合作高校的加入。”

  • 支撑平台: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科研教育平台的合作框架下,微软将推出Open Platform for AI(OpenPAI)人工智能管理和调度平台,这是国内首个针对深度学习领域由多方共同开发的开源平台解决方案。合作各方将利用OpenPAI开放、开源、兼容的特性,以及微软强大的计算能力和资源,建立属于自己的人工智能基础支撑平台,并享有自主产权和创新成果,为各自学校内部提供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和教育服务支持工作。


  • 工具:为了帮助平台合作高校更轻松地享受到人工智能领域中间技术层和深入业务的上层应用这两层关键技术能力带来的益处,微软将提供业界第一款针对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集成开发的环境——Tools For AI,以及微软在语音、语言、视觉等核心技术范畴内的开源工具。同时,平台还将集成高校在各自领域里的优质开源工具,从而形成能够服务教师与学生的强大的人工智能集成开发环境,降低学习成本,让教师与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核心技术解决行业中的关键问题,让科研成果产生更大的价值和影响力。


  • 数据:数据是支撑人工智能领域科研和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平台合作框架下,微软将开放自身人工智能领域的数据集供合作高校科研和教育使用,各高校也将通过平台贡献各自在多个领域的数据集,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类脑实验室的海量类脑数据等,以帮助平台合作高校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并从数据中获得新知和新智。


  • 课程:人才是保证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基石,微软将积极整合自身人工智能的技术和专家积累,兼顾实战和知识,开发并开放一套人工智能模块化课程,同时平台还将联合高校专家,共同合作开发一系列具有推广和示范性意义的、符合高校教学理念的人工智能系列课程。平台合作高校也将根据自身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定制出具有国际化水平的人工智能专业和实践课程,为培养高素质、国际化的人工智能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微软亚洲研究院与四大高校在平台项目中的合作,不仅能够提高多方的科研技术水平,还将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推动行业向更远更深的层次发展。面对此次在平台项目中的深入合作,四所高校也充满期待。

微软亚洲研究院联手四大高校,以开放平台助力人工智能科研教育成果迸发

(从左至右)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微软人工智能及微软研究事业部负责人沈向洋,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高文,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郑南宁,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潘天佑

北京大学教授高文表示:“作为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北京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和教育部的号召,不断加强对前沿和交叉学科的培育与扶持。建立一个全方位的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需要产业界和学术界先进的技术支撑与合作,而在开放合作方面,北京大学与微软的战略不谋而合,相信通过此次平台的建立,我们可以将开放互通,共享共赢的理念传递给更多组织和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郑南宁表示:“发展人工智能,芯片与计算架构是关键。西安交通大学加入此次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科研教育平台的建设,将主要聚焦在芯片、计算架构,及其优化编译部分的底层建设领域。我们希望通过多方的强化优势、融合发展,能够构建中国自身的技术优势,传递中国声音,树立民族信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吴枫表示:“目前,中科大基于微软OpenPAI所搭建起的私有云平台已初见成效,未来它将扩展、支持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我们希望借助构建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科研教育平台,展开怀抱,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及其他三所高校一起从基础平台、数据、科研、教学、社区、应用、产业、大赛等角度进行全方位深入合作。我们由衷地希望通过合作打开视野、打开思路、见到实效,碰撞出不一样的人工智能火花。”

浙江大学教授庄越挺表示:“浙江大学注重精研学术和科技创新,学校主动对接了国家和区域的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打造高水平的创新源、人才泵和思想库。通过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及国内其他顶尖高校的合作,我们将共同致力于如何更全面地管理分散的硬件资源,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深层科学研究。希望大家持续的技术合作在加速我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同时,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平台规划期间,多方专程征求了教育部国际司、科技司和高教司领导的指导意见,有关领导们表示,中国正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因此,教育部非常欢迎微软这样拥有先进技术实力的国际企业以技术推广与资源共享等形式,与国内高校携手为中国教育发展做出努力。以开放为基础、以服务科研和教育为核心,以合作共赢为目的,

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科研教育平台将为推动国内人工智能科研与人才的进步发挥积极作用

未来,随着平台的落地和推进,微软亚洲研究院将与平台各合作单位开展联合科研项目、课程共建、师资培训、学生实习实训和学术交流等各项合作,以促进平台内容和资源的建设,迭代前行。到2020年,平台计划开展超过100个联合科研项目,开设超过200个人工智能课程,帮助2000位以上的教师提升专业技能,并为超过2万名学生提供实践实训的机会

微软亚洲研究院将不遗余力把多年来持续更新的人工智能平台、工具以及研究成果分享给合作伙伴,忠于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和开源开放的平台理念,携手合作伙伴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和教育工作添砖加瓦,推动中国科技后备力量的建设。

你也许还想看

微软亚洲研究院联手四大高校,以开放平台助力人工智能科研教育成果迸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