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一个处在负面情绪的孩子时,应该怎样引导?

yangbaiqiang

孩子在成长阶段大脑发育并不完善,因此对情绪和行为的调控能力是有成长空间的。研究显示,

孩子的情绪状态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如果家庭成员中,尤其是母亲有抑郁或者焦虑的情绪,就非常容易影响孩子,让孩子潜移默化的用抑郁或者焦虑的情绪处理方式来面对事件。因此家长在面对孩子情绪起伏时,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在稳定自己情绪的状态的前提下做一个有效的榜样,教会孩子如何调节当下激动的情绪。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孩子在做作业时,孩子会和家长有很多冲突,孩子作业做不出,很沮丧,可能会想撕书撕本子,这个时候如果家长情绪暴躁,用大声吼叫的方式会刺激这种矛盾,也会让孩子不知道怎么面对作业做不出的不爽情绪。

如果这个时候家长觉得我有情绪,让自己的声音变轻一点或者通过让自己深呼吸平缓情绪的方式,再和孩子沟通说,“你在这里遇到了什么问题,我看你现在情绪特别不好,你好像特别沮丧,觉得作业很难”,先去认可孩子的这种情绪,然后帮助孩子梳理这个情绪背后的原因,那是因为这道题目太难了做不出来,还是你忘记怎么做了,还是这道题表意不清或者你理解有困难,找到具体原因,再帮助孩子梳理下一步应该怎么做。一方面帮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也示范了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


健康中国

首先我们要对负面情绪的由来了有一个认知,孩子有情绪了就哭闹这是一个孩子正常的情绪发展过程和表达方式。一个孩子他情绪的成熟一定是经由这样一个过程才会变得理性和能够管理自己的情绪。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在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首先应该放弃我们要压制和禁止孩子哭闹这样的想法,因为这个对孩子来讲是不现实的,更多的时候这个时候是考验我们家长自己处理自己情绪的状态的时候。

\n

我们允许孩子的负面情绪,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负面情绪的接纳对孩子来讲尤其重要。他会觉得自己被理解了,我们对他的情绪是认同的,在这里要说的是并不是我们认同了孩子的情绪就是要满足他的要求和意愿,这是两件事情,共情是在情感上理解认同孩子但在行为上我们依然可以给孩子设限,尤其是孩子不恰当的行为

\n

如果想给孩子的情绪做疏导我们大人首先要而让自己保持一个相对平静的情绪状态,我们可以试着先做一个深呼吸蹲下来跟孩子一起去探索他的情绪别,比如说:妈妈看到你哭得很伤心,如果难过你就哭一会妈妈在这陪着你……所谓共情就是对孩子情绪的认同和允许,帮孩子去梳理他的情绪。这是一个临在状态,而并不是非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孩子也会透过每一次他有情绪时我们对他的共情去越来越清晰的表达和把控自己的情绪,也就是他会开始越来越因为借助我们对他的这份共情和接纳学会了接纳自己的情绪,他可能以前是遇到问题就哭闹慢慢地他可以表达自己怎么了,开始会说出自己的需求了。

\n

这个过程也是孩子学习自己为自己情绪负责任的一个过程所以在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爸爸妈妈或者身边成年人能够不去制止他而是能够去共情他和他一起去探索他的情绪对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帮助,

\n

当然有的时候可能在特定的情况下特定的事件里我们没有办法做到去共情他的情绪我觉得这也没有问题,父母也不用过于太苛求自己,给自己太多的要求。因为我们不是完美父母,孩子也是需要体验失望的,也是需要了解不是他的每一个情绪都会被看到,如果你一不小心没有hold住自己和孩子发脾气了也很正常,但是如果能找个机会告诉孩子你的情绪是你自己的,让孩子明白你那一刻的情绪只代表那一刻你在心里是爱他的。这样至少对孩子来讲他感受到了你对他的这种接纳、看见以及对自己和他的情绪的尊重,这个对孩子来讲就是一个很好的被共情的情感体验。


张娟老师

回忆一下每次孩子表现出负面情绪时你是怎么处理的。

你是否做出过如下类似行为:

  • 嘲笑孩子的情绪:“是不是男子汉啊,这有啥好怕的”

  • 给孩子情绪贴标签:“每次一点小事就哭,真是爱哭鬼”

  • 恐吓、威胁,粗暴法:“你再不听话我就把你扔到大街上”

  • 在孩子情绪不好时讲大道理:“孔融让梨的故事忘了吗,我们要懂得谦让”

  • 成为孩子情绪的奴隶:“好了宝贝,不哭的话明天妈妈带你去游乐园”


上述四种其实都是不正确的做法,但却常常在生活中发生。非但不会让孩子的负面情绪消失,还会导致孩子对负面情绪的认识模糊,甚至是压抑和反抗,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

很多家长对负面情绪抱有偏见,想尽办法让孩子避免这类情绪。这种对负面情绪错误的认识导致出现上述不正确的应激行为。家长首先应当正确看待孩子的负面情绪,才能谈得上帮助孩子疏导负面情绪。

随着孩子的成长,许多因素,如身体不适、恐惧、失望、陌生、愤怒或孤立无助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消积情绪反应,如哭喊、大吵大闹等。这是他们成长的一部分,如同开心时会笑、兴奋时会蹦蹦跳跳,是再正常不过的。

自然流露的负面情绪本身不会伤害孩子,不会正确处理负面情绪才会对孩子产生伤害。

当孩子表现出负面情绪时,家长应当怎样做呢?

1. 肯定和重视孩子的负面情绪表达。

作为家长,不要以一种成人的姿态去嘲笑或不在乎孩子的负面情绪,因为在孩子单纯的世界里,很多家长看来不算什么的小事都会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应。家长应当站在孩子的角度,允许孩子自由表达负面情绪,比如说,用关切的眼神看着他、轻轻抚摸他的头,或者给他一个拥抱,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他本身被负面情绪伤害的小小心灵能够得到父母第一时间的慰藉。

2. 努力倾听、理解、读懂孩子的负面情绪

当孩子在表达负面情绪时不要强硬打断,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同情孩子的感受;加上适当的引导和耐心询问,努力去理解和读懂孩子的负面情绪,找出孩子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便于下面帮助孩子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疏导负面情绪。

3. 不要急于下结论,把处理情绪放在首位

孩子处在负面情绪中时,首要任务是帮孩子处理情绪,而不是急于对事情做判断,只有安抚好孩子的负面情绪,孩子的心灵得以平静安宁,才能自由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不管孩子的情绪如何,一味地以大人的思维去对事情下定论、讲大道理,反而会引起孩子的抵触心理和情绪的波动,加重他的负面情绪。

4. 和孩子一起讨论解决办法,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

在孩子负面情绪缓和后,家长和孩子一起针对问题的发生原因,找出问题解决办法,并且多鼓励孩子自己开动小脑筋想办法。这样一来当下次遇到这种情况,孩子就能吸取经验教训,懂得如何处理类似事件。孩子从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学会用自己的力量来想办法解决问题,进而调控负面情绪。

一般来说,孩子在家庭中,尤其在父母面前更容易表达其情绪和情感,不论愉悦还是忧伤,高兴还是愁闷,都会随时随地表现出来,是不受抑制、自由奔放的。

正是因为如此,家长应充分发挥家庭在孩子情绪调控能力形成中的特殊作用,在日常生活中

帮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提高孩子的情绪调控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教孩子正确认识情绪

人除了喜、怒、哀、乐之外,还有很多更加复杂的情绪,由于孩子认知水平有限,生活经验不足,他们无法分清自己的感受属于哪种情绪。家长平时可以通过情绪卡片、小故事、绘本、动画等方式,教孩子认识各种各样的情绪,如羞愧、焦虑、慌张等,并让孩子了解每种情绪通常发生的情境,进行情景再现、角色扮演。在游戏中让孩子身临其境,更加深刻地认识每一种情绪。只有孩子能够正确认识情绪了,才能谈得上表达情绪。

2. 教孩子准确表达情绪

很多孩子遇到令自己不舒服不高兴的情况时只会喊叫或哭闹,不知所措,因为他们不会表达。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的引导,如:你感到很难过吗?是因为什么呢?你觉得做些什么才会不难过呢?妈妈想听听你的想法······

耐心地一步步引导孩子学会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并告诉孩子以后有什么让自己觉得不舒服的情绪就从这几个方面告诉大人,这样爸爸妈妈才知道怎么来帮你重新调整心情,并且和你一起解决问题。

3. 教孩子科学调控情绪

当孩子处于负面情绪中,除了跟家长、同学倾诉外,还要教孩子独立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如拿出画画本随意涂鸦、和自己最爱的玩具待一会、家中设置心情墙让孩子可以随时记录自己的心情等等。让孩子学会通过正确方式释放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平静理智下来,而不是憋在心里。

当孩子处于负面情绪时,父母的引导方式尤其重要,决定了孩子能否对情绪有清晰的认识。教孩子正确管理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是孩子养成积极乐观的性格、健康成长的重要人生课。愿家长能多一点耐心和细心,做孩子战胜负面情绪的保护神。


钱志亮工作室

不许哭,不许闹,不准发脾气?

那么,孩子有了负情绪该怎么办?全部压抑在心里?大人如果整天压抑情绪都容易抑郁,这么小的孩子整天压抑,长大了性格会变成什么样?

1.先接纳这种情绪,不要定义为负面与否

情绪就是情绪,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对于孩子来说,都只是一种情绪,不要定义成负面的,因为负面的就意味着不好的,该丢弃的,不该出现的。

但是一个人的成长会遇到很多挫折,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允许各种情绪,就意味着不让孩子有发泄口。

2.了解这种情绪的由来,并帮助孩子解决

不了解情绪产生的根由,当然无法知道如何解决他。孩子的世界其实很单纯,可能只是因为一件玩具,一个小朋友的话就不开心了,这时候不要马上否定他的感受。

3.学会共情,不要急于马上给出建议

比如孩子放学后,说:妈妈,我好生气,小明把我辛苦叠的纸飞机弄坏了。这时候大人不要用大人的观点直接建议说,这有什么生气的,再叠一个呗,那么小气干什么?这样的回答可能会导致孩子觉得自己真的好小气,下次不敢在表达自己的意思,也可能会导致孩子没有说下去的愿望了,慢慢的就不愿意在和父母沟通了。

可以先顺着孩子的话,共情出他的情绪,说:“哦,你很生气啊”,这时候孩子可能会巴拉巴拉的说一堆,在说的过程中,家长不妨只是听,或者加一句“哦,这样啊”,孩子最后可能自己会给出答案来:“不过,我可以在叠一架,虽然那架飞机是我叠出来的最好的了。”

问题其实就解决了,要学会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


jason妈咪有办法

我得说,我特喜欢你的提问。前面的不许哭,不许闹,不许发脾气,简直就是众多父母的心声!

然而,用强压的手段,或许能收获一个不哭,不闹,也不发脾气的乖小孩,但这样一个乖小孩,他不是真的乖,只是在衡量了做真实的自己和不被打骂,讨大人欢心后,选择了后者。

如果我们希望换一个做法,取得双赢的结果,更希望我们的孩子长大以后是一个能够体恤他人情绪,情商很高的人,那么和孩子共情就是每一位父母必须要做的。怎么做呢?

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很难。

共情=不带评判地回应孩子的情绪。想象一下,你就像是一面镜子,把你所照到的孩子的情绪如实地反射出来。所以这个过程里:

第一,你要尽量不带着自己的评判,去歪曲孩子的情绪。比如,当你说:“这点小事,有什么好难过的”,那就是带有评判,而不是共情。

第二,和孩子的情绪在一个频道上,这意味你不要过度反应,也不要轻描淡写,和孩子状态一致才是共情。游戏力作者科恩博士用“调频”这个词,就很生动地表达了这个过程。举个例子,孩子回家哭丧个脸说:“今天我被老师批评了。”你的回应如果是:“什么,太让人气愤了,怎么批评你!” 或者说“哦,我知道了。”这两个方式都不合适。前者太过,后者太冷淡。更恰当的共情方式是:“哦,听起来你有点沮丧。”

第三,不怕犯错, 多多练习。我们成长的过程里很少有人用这样共情的方式和我们说话,所以,一开始练习,会觉得完全不会说,也说不出口。但是,你的用心,孩子能体会到,你要猜错了情绪,孩子还会主动告知。


亲子沟通如何说

这个标题何其熟悉。在我们这一代妈妈年幼时,很多父母都教育我们要做一个勇敢的孩子,这句话,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对我们说过。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爸爸去哪儿》中有一集,王诗龄因为一些事情在哭闹,王岳伦果断把自己的女儿抱离了引起女儿哭闹的地方,去了一个没人的角落去安慰女儿。我清楚的记得,王岳伦这样说:“我觉得孩子难过时,我们首先应该让她冷静下来。”

是的,作为父母,不管孩子因为什么原因产生了负面情绪,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安慰孩子,而不是训斥孩子,不让孩子哭。要知道哭也是一种发泄情绪的方式。

但是有些孩子却越哭越伤心,就是因为甚至开始发脾气。这时候有些父母就会开始不由自主的训斥孩子了。

对于孩子的哭闹,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带孩子离开触发情绪现场的第一现场

。比如孩子因为怕打针哭闹,我们半哄半劝最后孩子还是打了,但是却哭的特别厉害,半天停不住。如果我们还让孩子在医生旁边看着其他孩子打针,即使我们再劝,孩子依然会因为害怕而哭啊。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带着孩子去其他地方,让孩子冷静下来。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哭闹当中训斥,要知道孩子再小也是有自尊心的。

带着孩子离开了第一现场,我们就可以安安静静的安慰孩子,或者是和孩子讲道理。要知道在一个只有你和他的环境里讲道理,远远比周围有一堆人的地方更有效。因为在这里孩子的关注点只在你,不会被其他事情打搅。

不管孩子因为什么原因哭,此时此刻都是孩子非常脆弱,非常需要关爱的时刻。我们在讲道理,或是安慰孩子的同时,记得要多抱抱孩子,此时要让他觉得你是和他在一条战线上的,蹲下来和他的实现保持平视,一定不能站着高高在上的讲道理。


听风读世界

孩子在三岁之前,父母应该多迁就一下孩子,哄孩子开心为主,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和爱,给予足够的物质和精神的满足。在这个阶段孩子表达能力有限,而且哭闹很难完全分开是生理还是心理上的问题。

但到了三岁左右,孩子都会说话了,能够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个时候对孩子的情绪要加以区分。如果孩子是无理取闹的话,那么父母就不要满足孩子的需求,因为你在她那负面情绪下妥协第一次,她就会觉得有用,下次还会故伎重施,可是如果你不妥协,他知道哭闹也没用,就不会在表现出很强烈的负面情绪了。

但是父母要注意的是,要给孩子留一条路。就是如果孩子不哭闹,凡是能和你商量着来的话,你就偶尔满足孩子一次,让孩子知道商量有用。

如果孩子并非无理取闹,对某些事情伤心难过时表现出很强烈的负面情绪,父母要多安慰鼓励。允许孩子将负面情绪发泄出来,采取一些方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带孩子到游乐场去,孩子喜欢去的地方玩,等等。孩子的心性,是忘记事情很快,这样很快她就又能活蹦乱跳了。


名师育儿

面对哭闹的孩子我想没有几个家长的心态会是好的,情绪会平静,第一时间阻止孩子的哭闹是家长们常用的手段,不许哭,不许闹,不准发脾气。

1.家长自己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首先家长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深呼吸让自己平静,后者当自己想发火时转过身或者暂时的离开,不要以暴制暴用大声吼控制住孩子,或者打骂吓唬孩子,这些都是不可取的行为。

2.接纳孩子让他通过哭的形式发泄

接纳孩子哭的情绪而不是制止,其实孩子哭是发泄情绪的一种形式,让孩子哭,不要任何语言,只是轻轻的拥抱他们,抚摸孩子的后背,让他们哭就好了。

3.哭完之后告诉孩子除了哭还可以怎么做

哭完之后告诉孩子你哭的时候妈妈知道你很伤心,但妈妈看待你哭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哭,并且也帮不上忙妈妈也很伤心,下次出现问题的时候除了哭我们还可以做什么,一起和孩子想想哦,或许你们会相出很多的问题解决的方式,并且把他们写下来。然后等下次孩子再哭的时候可以提示孩子我们是不是可以用曾经想过的办法来试试。


孩子哭闹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一种场景,但要合理的处理和接纳。


游戏育儿

1. 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父母首先应该放弃我们要压制和禁止孩子哭闹这样的想法,完全接纳孩子的情绪,父母允许孩子的负面情绪的释放很重要,孩子会觉得自己被理解了,父母对他的情绪是认同的,孩子是有安全感的。共情的第一步就是接纳。2. 共情是在情感上理解认同孩子,接下来需要给孩子的情绪做疏导。父母首先要而让自己保持一个相对平静的情绪状态,我们可以试着先做一个深呼吸蹲下来跟孩子一起去探索他的情绪别,比如说:妈妈看到你哭得很伤心,如果难过你就哭一会妈妈在这陪着你……。孩子的负面情绪是一个临在状态,而并不是非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孩子也会透过每一次他有情绪时父母对他的共情去越来越清晰的表达和把控自己的情绪,慢慢地他可以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了。这个过程也是孩子学习自己为自己情绪负责任的一个过程,所以在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爸爸妈妈或者身边成年人能够不去制止他而是能够去共情他和他一起去探索他的情绪对孩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3.事情平息後1到2天可以找个机会告诉孩子你的情绪是你自己的,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在父母心里是永远爱孩子的。这样至少对孩子来讲他感受到了你对他的这种接纳、看见以及对自己和他的情绪的尊重,这个对孩子来讲就是一个很好的被共情的情感体验。

总之,孩子有情绪很正常,父母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更重要。


积极家庭教育

很高兴能和您一起探讨育儿的话题。能想到要共情处于负面情绪的孩子,相信您也学习了一些心理学知识呢。
心理学中共情的方法可以让孩子感到自己的情绪被理解了,被接纳了,是正常的,进而学会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帮孩子理解自己所处的情绪状态,教孩子为不同的情绪命名。比如“妈妈知道你现在因为没有买到喜欢的玩具很生气,特别想哭”。这种“原因+情绪命名+反应表现”的表达,是帮孩子梳理自己当下状态的示范,教会孩子理解情绪:知道我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会有什么反应。这也有助于孩子感到自己的消极情绪被理解,是正常的。日常可以带孩子多看有关情绪的书籍和动画,比如《头脑特工队》,提升孩子对抽象情绪的感知。
接着,可以通过自我暴露引导孩子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宣泄情绪,“妈妈之前也更没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妈妈是这么做的…你想试一试吗?”
想做好共情的前提是家长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有时候孩子陷入负面情绪听不进话,家长要耐心,允许孩子体验并在负面情绪中待一会儿。大部分家长面对孩子的哭闹等负面情绪,总是会想要帮TA尽快从中走出来。斥责孩子“不准哭闹、这样不对”只会火上浇油,即使孩子表面被呵斥住了,内心的消极情绪却被压抑住了,积累多了甚至会有极端爆发。
失去耐心时不妨想想:通过共情努力地去理解孩子的感受,除了帮助孩子合理宣泄释放负面情绪,也是一次锻炼孩子情商的好机会呢。锻炼情商,即培养识别和管理自己以及他人情绪的能力,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也会有促进。
孩子陷入负面情绪时大多表现糟糕,这正是他们最需要被爱的时刻。有时候,孩子需要的共情只是一个爱怜的眼神或一个温暖的拥抱,耳边温柔低语“妈妈知道”,TA便有力量走出困境了。

答者:暖心理咨询师吴秋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