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快要失传的中华礼仪用语 你还会用吗

中国号称文明古国,世人誉之为礼仪之邦、君子之国,讲究语言美。

《礼记·仪礼》道:

言语之美,穆穆皇皇。

穆穆者:敬之和;皇皇者,正而美。

意思就是说,古人对待别人的时候,说话要尊敬、和气,谈吐文雅。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人日常是如何讲究礼仪的吧~

 日常礼仪用语

初次见面——久仰,很久不见——久违。

认人不清——眼拙,向人表歉——失敬。

请人批评——指教,求人原谅——包涵。

请人帮忙——劳驾,请给方便——借光。

麻烦别人——打扰,不知适宜——冒昧。

求人解答——请问,请人指点——赐教。

赞人见解——高见,自身意见——拙见。

看望别人——拜访,宾客来到——光临。

陪伴朋友——奉陪,中途先走——失陪。

等待客人——恭候,迎接表歉——失迎。

这些快要失传的中华礼仪用语 你还会用吗

问人年龄——贵庚,老人年龄——高寿。

读人文章——拜读,请人改文——斧正。

对方字画——墨宝,招待不周——怠慢。

请人收礼——笑纳,辞谢馈赠——心领。

问人姓氏——贵姓,回答询问——免贵。

表演技能——献丑,别人赞扬——过奖。

向人祝贺——恭喜,答人道贺——同喜。

请人担职——屈就,暂时充任——承乏。

  口头称谓语

现在我们称呼对方的代词只有“你”和“您”。

而古代,虽然有“汝,尔、若、而、乃”等好几个称法。

但是他们无论对长辈、平辈说话时,从来不用这些词,认为如此称呼不礼貌。

 尊称

1、用“道德高尚”的说法称呼对方,如称人为“子、夫子、先生”等等。

2、从辈份上尊称对方,如称人为“父老、父、丈人、母、媪、老伯”等。

3、称对方的字、号。

这些快要失传的中华礼仪用语 你还会用吗

4、称对方的身份时加上“贤、尊、高”等字眼。如“贤侄”、“贤婿”等。

5、用对方的部下来代称对方,表示由于尊敬的缘故,不敢直接指呼对方。例如,“陛下”代称帝王;“殿下”代称皇后、太子;“阁下”、“足下”等代称一般人。

 自称

1、用“道德不高尚”或“不聪明”的说法来称呼自己。如自称“鄙人、小人、愚、愚弟”等。

2、用“辈份低”的说法来称自己。例如自称“小弟、小侄”等。

3、用“地位卑下”的说法来称呼。例如自称“臣、仆、在下”等等。

这些快要失传的中华礼仪用语 你还会用吗

4、称自己的身份、职务,有时还加上“卑、小、贫”等字眼。例如自称“弟子、学生、小生、贫僧、卑吏、卑职”等。

5、直呼自己的名。例如孔子自称“丘”。

 常被应用到的

父母:高堂、椿萱、双亲、家父、家严、家慈;

妻子:内人、拙荆、发室、山荆;

兄妹:令兄、令妹;

兄弟:昆仲、棠棣、手足。

夫妻:伉丽、配偶、伴侣。

别人父母:令尊、令堂;

别人儿女:令郎、令媛;

别人庭院:府上,尊府;

自己庭院:寒舍、舍下、草堂。

妻子父亲:丈人,雅称为泰山。

学生:门生、受业。

学堂:寒窗;

同学:同窗。

俗话说的好,礼多人不怪。谨记这些礼仪用语,处处克己律己,不仅能彰显个人气质,还能弘扬传统,不让我们优秀的中华礼仪淹没在漫长的历史风尘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