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歷史上南方沒有北方侵略性強?

東風送暖入屠蘇

這其實很簡單,你去蒙古草原住半年你就知道了。

我們做個假設,如果蒙古大草原變成富庶的漁米之鄉,你認為他們還會具有那麼強的侵略性嗎?答案是很顯然的,肯定不會。

為什麼說地理決定論恨關鍵就是這個原因,人受自然環境影響是最大的。藏族之所以能把歌聲唱那麼遠,彷彿是站在高山之巔歌唱,在雲端飄蕩就是因為地理決定了,他的情懷很高拔。蒙古的音樂則是一種遼闊、馳騁的感覺。如果蒙古草原只是艱苦,沒有可以縱情馳騁的草原,比如青藏高原,比如雲南,也不行。馳騁可以讓你去很多地方,可以讓你遭遇很多與你一樣的人,這種遭遇和衝突的磨練讓你的侵略性成為一種日常。西方人牛高馬大,可是一旦定居下來,也受不了歐亞大草原上這幫遊徒的衝擊。因為你想安逸生活,而他是日常。

信天游怎麼聽都覺得像藏式唱腔,而信天游似乎有缺少了藏歌的一些內容。因為環境變了。漢民族鐵定出自西戎北三苗羌人,而回到內地的漢族也變成了只想安逸生活的人。離開中原漢地去到江南水鄉,人的侵略性再次降低,因為南方相比北方更安逸。從西部回到中原,其彪悍的民風還需要慢慢沉澱,所以從民風看,歷史上自然北方更強悍。後來為什麼南方抵抗外敵更堅決,其實是因為漢文化發展到後來,北方的爾虞我詐,看慣世態炎涼已經徹底變成一盤散沙了。而南方由於民係爭鬥,卻保留著一種團結的宗族意識。人未必強悍,但抱團取暖就遠比北方強。

南方人雖然抵抗外敵很堅決,但並沒有想要改變生活,像北進發的願望。因為南方物產豐富,去北方那種鳥不拉屎的地方幹嘛?第二是,越熱地方越沒有集體侵略性,你不招我,我也不招你。

蒙古地區能養活的人口是極其有限的,所以每當人口增多,必然要通過相互打劫或結夥南下打劫度日。一是獲得生存物資,二是在此過程中使得多餘人口消耗掉。這就是為什麼遊牧地區面對內地永遠看到的都是汪洋大海一般的人口數量。因為遊牧自身人口有一個很低的上限無法突破。今天蒙古國也只有二百萬人,要知道這是交通物流很容易的今天,歷史上能十分之一都不錯。所以環境逼迫著人出去爭奪,B型血為什麼心腸硬就是這個原因,心軟是會被淘汰的。正如B型血對氣味很挑剔,那是因為草原生活對於肉奶變質會很敏感。

漢族後來生活安逸,越發走向陰性文化,這裡面有地理的原因,有飲食中大豆攝入較多的原因,還有儒家文化病態的原因。你很難想象從青藏高原、蒙古草原走出一個娘娘腔,就是雲南的山區也不回有。所以越是安逸的地方,越是要發展競技體育,以此彌補環境的不足。男性減少攝入大豆製品,因為裡面有雌性激素。


國病

為什麼威脅都來自北方而非南方?這不但有民族性的原因,還有地理環境因素。從中華民族的組成來看,遠古始祖有三個,一個黃帝,一個炎帝,一個蚩尤。皇帝和炎帝聯合打敗了蚩尤。炎黃子孫,說的就是炎帝和皇帝部落的後裔,而蚩尤的部落則是南方的百越民族。歷史上生活在北方的匈奴、女真、契丹、蒙古等遊牧民族似乎與這三個始祖毫無關係。

百越民族最初生活在長江中下游一代富庶之地,後來,由於炎黃部落的強大,將蚩尤後裔擠兌到了嶺南和西南的群山裡。據說,現在南方的苗族、壯族、侗族、瑤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都是百越民族,與遠古的蚩尤部落都有一定淵源。

我們都知道,遊牧民族生活的北方,冬季漫長,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古代,遊牧民族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他們除了肉食,連糧食和蔬菜都沒有,生活極其苦寒,為了獲得更多的食物,他們只能到中原來搶奪了。在搶奪食物的過程中,遊牧民族發現,中原不僅有好吃的,還有好房子住,又有細皮嫩肉的美女,還有溫暖的氣候和能夠種出各種糧食、蔬菜的肥沃土地。於是,他們便從最初搶奪食物填飽肚子的目的升級成搶佔土地,奪去政權的戰略。就這樣,一代一代的北方遊牧民族前赴後繼地為入主中原而奮鬥不息。

南方少數民族作為蚩尤部落的後裔,他們雖然被邊緣化了,但他們居住的地方氣候溫和,物產豐富,雖然山高林密,但可以種植稻米,河裡有魚蝦,林中有獵物,樹上有果實,他們不為食物短缺而發愁,沒有必要北上搶奪中原王朝的財富。另一個原因,就是百越民族人口數量比例較小,沒有足夠的力量可以與中原王朝對抗。還有就是民族性,生活在南方的民族很早就接觸了農耕文明,性格上比遊牧民族相對溫和。因此,侵略性不如北方遊牧民族。


若愚趣談

南方沒有北方侵略性強,主要因素是有經濟原因,而歸根結底到經濟原因是由於地理因素造成的,從古代部落戰爭開始,戰爭的最大因素即是經濟原因,古代部落由於搶奪資源,而發動部落之間的爭奪戰爭,再到文明時代,則是由於爭奪國家的土地而已,土地多了,能夠種植的糧食就多了,飯就夠吃了。



中國之所以會出現南方沒有北方侵略性強,首要原因就是地理因素造成的。中國北方,氣候比較嚴峻,冬季十分的寒冷,而且多草原,荒漠地區,在這些地方,遊牧民族比較盛行,他們沒有固定的農耕習慣,主要的經濟活動即是搶掠,主要的強烈對象即是以農耕文明為主的中原地區。

仔細查看中原政權,被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取代的時期,比如晉朝,宋朝,明朝,這幾個朝代均被少數民族終結,大多數原因都是由於在這些朝代的末年出現了氣候上的小冰河時期,所謂小冰河時期就是氣候變得十分寒冷,不適合居住,於是北方遊牧民族就必須南遷,由於北方遊牧民族民風彪悍,騎兵戰鬥力十分強悍,對中原政權威脅性極大,加之環境對生活的影響十分重大,因而就出現了北方遊牧民族取代中原政權的情況。


這是第一種由北方少數民族取代中原政權的情況,這是由環境因素造成,其根本原因,即地理條件所造成的。

第二種情況則是中原政權由北方向南方統一,而顯示出南方沒有北方侵略性強。

這種情況大抵也是由第一種情況引發而成,自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北方匈奴一直侵擾中原政權,特別是戰國末期,匈奴大肆南侵,侵擾秦國,趙國,燕國,因此這三個國家分別發展出與匈奴能夠相抗衡騎兵部隊,一直以來中國北方政權都會受到來自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相比南方來說,其軍事力量自然強盛,因此就國家統一來說,大部分是由北方向南方統一。



當然,由南方向北方統一也不是沒有,但是十分罕見,歷史上中國最後一個由漢民族統一的政權明朝,即是由南方向北方統一。


擺渡人日記

司馬遷曾說:夫作事者必於東南,收功實者常於西北。歷史也一直在證明這個結論,直到朱元璋打破了這個規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北方人口眾多

南方人口第一次超過北方是在安史之亂之後,南方真正大規模開發始於南北朝時期。即便南朝在人口最多的時候才2000萬,而相應的北魏是3500萬。

北方有馬

在古代戰爭中馬是戰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而騎兵所需要的良馬只有中國只有兩個地方產,一個在東北,一個在西北。一是所謂薊北之野,即今熱察一帶。一是甘涼河套一帶。一定要高寒之地,才能養好馬。

而在宋朝時一個一個屬於西夏,一個屬於遼。所以在宋朝即便能打贏戰爭,也頂多是擊退,根本不能有效的殺敵。

朱元璋為了買馬也是也拼了,甚至從琉球買馬,到了北方先找馬場。朱元璋甚至為馬匹問題制定了特別戰術

方今馬少,全仰步軍,必常附城壘,倘有不測,則可固守得全,以待援至,此上策也。

漁耕樵讀

水往低處流,為什麼水會往低處流?因為低處勢能更低。同樣道理,資本會從不賺錢的行業進入更賺錢的行業。

為什麼總是北方往南方侵略?肯定是南方某些東西遠低於北方,導致了這種自然流動。

導致這種流動的東西是什麼?最明顯的一點就是武力水平,長久以來,北方的武力水平更高。北方和南方到底有什麼區別,導致了這麼大的武力落差?

首先可以排除人的基因問題,秦漢三國以及劉裕時期,南方以彪悍著稱。朱元璋的核心是江淮人士,戚繼光的浙軍,李鴻章的淮軍、曾國藩、左宗棠的湘軍,也都是當時中國算能戰的兵了。

客觀條件有沒有問題?最大的客觀條件差別可能就是馬,南方馬少。進入中世紀後,馬在戰爭中的作用越來越大,輕騎兵重騎兵都不可或缺。唐朝時候,淮西的藩鎮李希烈缺少馬,組建了騾子騎兵。

但缺馬有缺馬的打法,並非無法克服,一樣有辦法對抗。尤其在南方水網密集,騎兵其實很受限制。

更多的,還是要從社會結構找原因。

北方能打,這個北其實指的是華夏文化以外地區的北和華夏文化邊疆地區的北。也就是胡化的程度越高越能打,如戰國的趙,唐朝的河朔三鎮,宋朝的西軍。

胡人為什麼能打?一個明顯的事實是他們能打是因為他們打的多。他們的社會沒有一個高高在上的朝廷來阻止族群之間的衝突,他們發生衝突了要靠自己解決而不是報官,自己解決要麼談判,談不攏就打。這樣的社會環境下,能打的人就成了社會的主心骨,社會地位高,義務也大,和別人發生衝突靠族群裡的男人去解決,失敗了女人就成了別的族群的男人的了,男人和孩子要成為奴隸。

也就是說,他們的男人是完整的人,而王朝統治下的男人其實大多放棄了武力解決衝突這一部分人的屬性,屬於不完整的人。

另外,部落族群內部的組織非常緊密。因為要打仗,所以必須緊密團結,打仗最來不得虛假,平時再稱兄道弟也沒用,到了戰場見真章。蒙古人的效忠關係一般是一輩子的,可能的話還會世代效忠。猛哥成為大汗後,清洗其他勢力,連他們不少的部下一下殺,並非生性殘暴,而是按照蒙古人的觀念,他們的部下會一種效忠他們,所以要一起殺了。鐵木真少年時期非常悽慘,能東山再起就是因為不少原先效忠他父親的人後來又效忠於他。

而反觀中原王朝,人和人之間的這種緊密關係是重點防範的,從先秦時期開始,君權就一直努力破壞民眾之間的緊密關係,無論是宗族還是門閥還是宗教信徒,都是皇帝的大敵,非破壞不可,用完全依附皇權的文官和太監來管理。

這兩種社會結構,其他條件都一樣的話,可想而知哪種戰鬥力強。

晚清為什麼太平天國能鬧起來,因為他們客家人就有點類似於北邊族群,官府不管他們死活,他們必須自己建立組織性來和其他人打,來獲得生存空間,有武裝衝突的經驗,又有組織性,所以客家人能組成太平天國和官軍打。


尋常味

從歷史上看,確實如題目所說,多為北方攻打南方,極少有從南方攻打北方。此外,縱觀中國歷史統一戰爭,一般也都是從北至南的。

究其原因,我認為有兩點。

一是確實有打的需要。二是確實可以打的過。這兩點缺一不可。



分開來分析,為什麼說確實有打的需要?

第一,因為北方人更喜歡講政治,南方人更喜歡經商。而講政治就要統一全國。這一點在當前看來也是通用的。北方人在酒桌上多喜歡談論國家大事。而南方人在喝茶的時候,更喜歡討論生意買賣。

第二,因為南富北窮。南方的經濟條件一般都是領先於北方的。現在有的人喜歡從氣候上來分析歷史,凡是北方遊牧民族瘋狂南下攻打中原的時代,基本上是全球氣候乾旱期。這樣對於他們來說,不侵略就等著餓死。侵略的話戰死總是比餓死強。而南方水草肥美,物資豐富,南方人根本沒有必要去向北方侵略。



那為什麼又說打得過呢?

第一,從體質上來講。北方人由於飲食習慣,生活作風,一般相較於南方人都比較壯實,因此論單兵素質,北方肯定優於南方。

第二,從策略上來講。北方多年戰爭,各種謀略策略玩的要比南方要厲害,戰爭能力要強,所以,戰爭打起來,勝多敗少。

第三,從決心上來講。北方經濟產出少,而人口又多,競爭激烈,遇到天災,就容易發動戰爭。

第四,從兵種上來講。北方戰馬多於南方,在古代,騎兵在戰場上絕對起到決定性優勢。

第五,從地形上來講。中國的地勢的基本情況是北高南低,南部以平原居多,易攻難守,因此在南北出現對峙時,南方基本上守勢居多,並且把前線一直推到江淮沿線,這也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守江必守淮”的由來。而一旦南方政局出現變動,北方的鐵騎就會踏馬而來。但是南方想要進攻北方相對就比較難。

當然,中國歷史上也有過很多次南方進攻北方的案例,但大多以失敗而告終,最早的北伐始於蜀漢對曹魏的進攻,但最終以失敗而告終。其後的東晉北伐,劉宋時期的北伐,南宋時期的北伐,南明時期的北伐都以失敗而告終,包括太平天國北伐都是以失敗結束。為數不多成功的包括像朱元璋北伐和國民革命軍北伐。


答案包含個人的見解和在網上搜的資料。

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HR看高校

這個問題我覺得,統一好像跟侵略性不搭邊吧。不過歷史上的確是北方統一南方的多,我們來分析一下。


原因有很多,但我覺得最基礎的是兩種,從古至今,打仗都具有兩種最基本的因素——人和錢。

不管怎麼打,戰爭都是人的戰爭,沒有人是打不贏的,當然,只有人也是打不贏的,至少你還得有錢吧,不然靠理想打仗?就算不發軍餉,可是軍需品也是要錢買的,可以說,戰爭就是參戰方的一場燒錢大賽,誰先燒完,誰就落了下風,時局就會很不利。

我國的文明起源是在黃河流域,此後數千年,文明範圍不斷擴大,但是北方依舊是國家的重心,北方的人口和經濟都遠超南方,這時候南方想要打贏北方,是難如登天的。

南方畢竟自然優勢明顯,在北方遭受長期戰亂的時候,一批批北方人南遷避禍,人有了,先進的技術有了,南方就開始發展了。歷經六朝數百年的經營,南方在唐朝就很繁榮了,所謂揚一益二,大唐的兩大都市都在南方。

到了宋朝,北方領土極度萎縮,宋朝政府更多地經營南方,南方的經濟、人口快速增長,並最終超過北方,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朱元璋能夠從南方出發北伐並取得成功的基礎原因。

然而,有了基礎並不一定能建成房子,北伐的難度並沒有隨著南方經濟超越北方而降至零,只是變得有可能了而已。

除了人和錢,南北方的差異還有地理、意識、文化、體質、軍事水平等等。


北方多平原,地勢較平坦,從東北到西北,經常要面臨遊牧民族的侵襲,即便是青藏高原的敵人下來,由於地形的關係往往選的也是北方,所以北方戰亂頻繁。

在長期的戰爭中,北方的軍事理論、實踐以及武器都得到充足發展。當然,這些東西是可以傳播的,南方也可以很快學會,更重要的兵種的差別,北方可養馬,可以組建騎兵,而南方水域密集,山地和丘陵也比較多,這樣的環境不適合出產優良的戰馬,所以少有騎兵。在冷兵器戰爭中,騎兵是可以碾壓步兵的。當然,有例外,比如明朝北伐,明初名將都算南方人,偏偏騎兵玩的溜溜的,絲毫不悚蒙古人。


北方多敵多戰,但南方面朝大海,不說春暖花開,但是外部侵略是很少的,即便有,也大多在西南地區。再加上南方自然條件好,物產豐富,民眾的生活比較安逸,社會安定,民眾對於戰爭的接受與意識都遠不及北方,所以南方人給人的感覺是柔弱,而北方人體現的是彪悍。

當然,還是有例外,比較柔弱的是江浙這些比較發達地區,不過他們拼起命來也是很可怕的,只是很少拼。而在廣西等地區,民風剽悍才是代名詞,不過這些地方又陷入基礎問題——窮、人少。


平沙趣說歷史

這個跟侵略性沒有關係,是古代地緣政治影響的結果。

看這張中國地形圖,古代中國北方地區的核心就是華北平原。(東北平原雖然大,但是開發的時間很晚,到了近代才得到開發。而且由於氣候原因,在古代並不是很適合農墾。)

中國古代是農業社會,農業發展最重要的資源是土地資源。華北平原處於溫帶季風氣候區,黃河從中流過。有河流灌溉,又有來自海洋的水汽,華北平原非常適合農業發展。自古以來的說法,得中原者得天下,其實就是誰佔據了這片最大的平原,誰就能擁有天下。

農業時代,佔有更多的土地資源,就能養活更多的人口。人口一直是古代王朝的另一個重要資源。

從圖上我們也能看出,南方地區多山,並不利於農業開墾。南方地區最重要的平原有兩塊,一個是長江中下游平原,另一個是江漢平原。這兩個平原相比華北平原要小很多,而且海拔比華北平原低得多。北方有著居高臨下的天然地理優勢。

農業生產還需要考慮安全問題,對於北方政權來說,華北平原周邊的黃土高原,燕山都是屏障,這些地方必須佔領。而控制了這些地方,不僅能夠保障安全,還能影響周邊的遊牧民族,從而獲得古代最重要的戰略資源--馬。

在古代,北方政權統一南方,都是先解決了北方的遊牧部落問題,沒有了後顧之憂,才會選擇南下。南北方的天然分界線秦嶺淮河,雖然將華北平原和江漢平原以及長江中下游平原分割開來,但並非不可逾越的障礙。

從上圖可以看出,一般情況下,北方政權只需要攻下襄陽,便能長驅直入,佔據江漢平原,之後再順江東下,便能佔據長江中下游平原。


竹林孤琴

如果不考慮北方少數民族比如歷史上的匈奴、突厥等,光講漢族政權我們可能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一、中國歷史上南方政權很難戰勝北方政權,這是由於軍事實力造成的影響

一方面北方多戰亂,在長期的戰爭中,軍事、軍事理論、實踐都得到充足發展,第二點,在冷兵器時代,武器的革新速度比較慢,南北在武器方面沒多大差異。南方地區水域密集,很少有大片的草原,山地和丘陵也比較多,這樣的環境不適合出產優良的戰馬。北方地區土地則以平原為主,而且臨近草原,有良好的獲取戰馬的渠道。北方騎兵多,在戰爭中,騎兵的優勢遠遠大於步兵。

二,地理因素。

南北方有各自的氣候、地形、水文特徵,也就造就了南北方農耕、飲食、居所、風俗等各方面地域文化的差異.南方邊界面臨大海,在航海還不太發達的古代,南方很少受到來自外部的侵略,生活比較安逸。而北方在不同時期常常要受到諸如匈奴、突厥等的侵略,要不斷地自衛或攻擊,軍事發展自然比南方強。

三、自身環境和周邊環境影響下的戰爭意識不同。

南方自然條件好,物產豐富,所以民眾的生活較為安逸,如果不遇到巨大的外界壓迫,是很難出現較大的社會動盪的,民眾對於戰爭的預期比較遠,個人意志力也不會那麼強。而北方地區生活條件艱苦,長期抵禦外族入侵,所以民風相對剽悍,在古代時期北方更容易出現強悍的戰士,這是生活環境和外界壓力造成的。

四、文化的差異。

中國文化的發源在於兩河流域,這些地區都屬於北方。中國古代的各個歷史事件大多發生在北方,長期的戰爭使北方人更好戰。

五、南北人在體質上的差異。

南方人給人的感覺是柔弱,而北方人體現的是彪悍。打起仗來,南方人自然撿不到便宜。


漢唐月微史

理由有千條百條。但最核心最基本的還是“人”的因素。人的生存的本能性與人的自身的貪慾性,是本題主問題答案的兩個方面。

第一,人的生存的本能性。中國古代幾千年的發展(文明史),有四個非常重要的發生在北方(長江以北)的大對抗與大融合階段。首先是夏商周時期,以河南河北為中心的對抗與融合,黃河流域是華夏祖先最早的發祥地;其次是戰國漢晉至唐時期,以關中與關東為中心的對抗與融合,其間北方少數民族無數次南侵中原,“五胡亂華”漢人差點滅絕;再次宋元時期,以江淮南北為中心的對抗與融合,尤其是南宋表現較為突出,徹底南安一隅;最後是元明清為主的以東北西北包括青藏為爆發點的對抗與融合階段,明朝是唯一由南向北逆襲成功的特例,誰擁有東北誰就入主中原。不論是漢族政權無數次更迭還是北方少數民族多次南侵,說穿了都是為了生存的本能,是需要,就要搶佔掠奪生存之財物,包括土地人口性畜等等。戰爭只是政治的延續與手段而已。



第二,人類自身的貪慾使然。隨著北方少數民族不斷的南侵,中原廣大區域內的人口被迫南遷,歷史上就出現了幾次大遷徙,加之生產力的進步,長江以南廣大區域被開發起來,加之適宜的氣侯與水資源,很快富庶起來,農業高度發達,手工業快速發展,商品流通八達,呈現出繁榮之局面。但這,卻使得北方一些處於落後狀態的政權眼饞嫉妒,為利而逐,貪婪與慾望的本能,使他們多次對南方武力侵略,目的還是劫掠搶佔財物,比如水鄉田園、糧食布帛、金銀美女等等。在冷冰器時代,誰的拳頭硬誰就是老大,由於北方政權在軍事方面有先天的優勢,所以大多是北方人欺壓南方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