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诗雯与硬朗派的乒乓球选手技术特点有什么不同?

绿茵场上的流浪者

这种说法很有失偏颇的。乒乓球技术很复杂,既要讲究速度、力量,还要有旋转和落点,并且其线路与节奏也相当重要;不同的球员,由于性格不同,训练环境各异,可能就形成了不同的打法,以某种类型为主;但是也并不能说,那种打法更好,什么打法就一定能够克制哪一种,克制与占上风或者说优势之类,都是相对的不能一概而论的。

也不可能就像是这里说的,刘诗雯一碰到所谓的“硬朗派”选手就下风,还总是输给她们等等。要是真的这样,大名鼎鼎的“小枣”还是什么世界名将,也不可能近年来的大赛国乒挑大梁立下赫赫战功,夺得了8次世界公开赛冠军,6次世乒赛冠军(含团体),两次亚运会冠军(含团体),1次奥运会团体冠军。

能有这样的辉煌,当然也就具备了顶级的实力。刘诗雯的作战风格也是很强硬很全面的,既能攻又能防,只要是以速度取胜,后来的主力朱雨玲应该与她类似;而那些以进攻为主,凶猛力大或者旋转强两面攻击的,应该就是所谓的硬朗派吧,我觉得代表人物就是李晓霞、郭跃、冯天薇、木子、王越古、王曼昱等等;而以防守为主,或者左推右挡总是打不死的那类也很可怕,代表球员为张怡宁、武杨等等,可以说是温和派;这样一比,刘诗雯等人那就是中间派啦,能防能打以速度见长。

联系这个硬朗派话题,确实是刘诗雯在莫斯科世乒赛输给王越古、冯天薇,乒超联赛曾经输给王蔓昱、木子,还有里约奥运会预赛又输给过杜凯琹,这几个人还都是硬朗派打法。

新加坡选手冯天薇是典型的女子打法男性化,使用正手多,侧身多,中远台较强。王蔓昱号称“女版王大力”,正手杀伤力巨大。木子是个女汉子,打疯了谁都扛不住,这些人都是硬朗派的代表人物。而球界还有一个外像与打法都象男子的,就是冯亚兰,更属于硬朗派了,刘诗雯每次遇到她都不轻松。

刘诗雯最大的特点是快,球速快,节奏也快;可是她最大的缺点也是快,慢不下来。因为快,所以她的动作小,衔接快,必须在近台解决问题,但是另一方面,这就导致单板质量不高,没有一板必杀技。

现在的刘诗雯年龄越来越大了,如果还是一味求快只会越打越乱,有时候也要适当慢下来;而慢下来了,就可以加力量,加旋转,这是一个痛苦的技术改造过程,相当不容易;如果成功了,将凤凰涅磐,打造一个全新的“小枣”刘诗雯;如果死守原来的打法,面对小将们的冲击,困难会越来越大。

而那些硬朗派打法,没这么多顾虑,追求的或者说习惯的是板板高质量;刘诗雯的防守与反拉能力又不是象张怡宁那样特别强,这样会就非常被动,一被动,速度出不来,自己的节奏也就有点乱,那么输球就在所难免了。

总起来说,社会在进步,各项技术都在发展,我们的小枣也要强化内功、增加新能量,那样的话就是遇见什么什么派的,都不在话下。


读书评书2017

输赢是正常的,别拿输的来衡量他人,丁宁输过多少次啊!输了就找原因什么腿脚伤了,苏州那次夺冠就骗了刘诗雯一回,里约夺冠是教练内定迫使李晓霞让球,中国乒协太黑,该整改了,欢迎刘国梁回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