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呂雉的屍體200年都沒腐爛?

李進

在之前文章,國史君(國史通論)曾經講到中國歷史上發現的屍身不腐的例子,其中之一就是鼎鼎大名的呂后。呂后死後被埋葬在漢高祖長陵東南二百米處,但是二百多年之後,她這座雄偉的墓地卻被盜挖了——《後漢書·劉盆子傳》記載,赤眉軍曾經為了補充軍需而大規模盜挖西漢皇陵(所以摸金校尉的祖師爺不應該是曹操)。

在這些皇陵中,他們的確得到了可觀的金銀財寶,更發現了很多奇特的東西——玉匣。史書中所說的玉匣到底是什麼並沒有定論,有的專家認為是玉質的棺材,有的專家認為應該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金縷玉衣。

總之,玉匣中盛放的是一具具屍體,一具具栩栩如生的屍體!緊接著,《後漢書》中記錄瞭如下幾個字:“故赤眉得多行淫穢”,甚至還“汙辱呂后屍”。也就是說,雖然呂后已經去世二百年,但她屍身不腐。

至於呂后屍身不腐的原因,我們大概可以從著名的馬王堆漢墓找到部分解釋。馬王堆中辛追夫人的屍體經歷兩千年仍然沒有腐爛(辛追夫人的活動時間比呂后稍晚幾年),專家的分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應該不外乎兩個——一是深埋,二是密封。

漢墓尤其是漢朝皇族墓肯定都是深埋的,並且辛追夫人的屍體是用四具棺材呈現階梯狀擺放,並且用木炭、白膏泥、夯土以及封土共同組成密封材料,對隔絕氧氣、殺除細菌都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呂后墓自然要比辛追夫人墓的規格高很多,所以她很有可能經歷兩百多年而屍身不腐。


國史通論

呂雉,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的皇后,在劉邦死後臨朝稱制長達16年,期間將劉邦最愛的戚夫人做成人彘,其心狠手辣,可見一斑。


題主說的呂雉死後屍體200年沒有腐爛,應該是出自《後漢書·劉玄劉盆子列傳》,裡面有這麼一段話:

赤眉貪財……發掘諸陵,取其寶貨,遂汙辱呂后屍。凡賊所發,有玉匣殮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穢。

根據這一段話,可以得出兩個信息:

第一,赤眉軍侮辱了呂后的屍身;

其二,在陵墓裡,還有其他用玉匣收殮的女性屍身依舊保存完好,而且被赤眉姦汙。

我們可以稍微推測一下,在呂后的陵墓,除了呂后之外,還有其他女性,屍身也是保存完好的,其共同特點就是“有玉匣殮者率皆如生”。

由此可見,這個玉匣是呂后死後200年沒有腐爛的主要原因。我們知道,漢朝皇室成員在下葬時喜歡穿金縷玉衣,以保證死後不腐爛。而金縷玉衣,也被稱之為玉匣。


呂后的屍體在200年後沒有腐爛,這個可能性倒是存在的,長沙馬王堆出土方辛追夫人歷經了兩千年,也依舊保存完好。

一般來說,這些王侯將相的陵墓,都是在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空氣流通性很差,導致微生物不活躍。

而玉匣的存在,則進一步隔絕了空氣,裡面創造了一個相對無氧的空間,讓微生物的活動基本停滯。

在這種情況下,呂后的屍體保存完好還是極有可能的。不過要說依舊栩栩如生,我倒是不太相信。只能感嘆一聲,赤眉軍的口味真重啊!


小鎮月明

西漢末年,王莽專權,後來直接篡位,建立新朝,於是天下義軍風起雲湧,赤眉軍,綠林軍等此起彼伏,其中,赤眉軍從出發一直打到了長安,然而,畢竟是農民軍,一方面軍餉補給是個問題,另一方便基層素質不夠高,於是,盜墓便成了家常便飯,最有名的,就是赤眉軍盜掘了長陵,也就是漢高祖劉邦和呂后的墓葬區。


有史籍記載,赤眉軍曾經盜掘陵墓,並行淫穢之事,乍一聽到這些一定很奇怪,不過,要是知道陵墓裡女子屍身完好,猶如剛剛下葬,就不會那麼奇怪了,傳說赤眉軍就這樣侮辱了呂后的屍體,不過,為什麼士兵們要這麼做呢?我覺得是這樣,首先,呂后是開國皇帝的女人,士兵們覺得有面子,還有就是軍營裡每天東征西討,沒怎麼見過女人,雖然呂后死的時候六十歲了,然而保養得好,死時又有專門的人化妝,所以這也不奇怪!

然而,從呂后下葬,到赤眉軍起義,將近兩百年,為什麼呂后的屍身沒有腐化呢?其實這也不難理解,馬王堆漢墓裡的屍體也沒有完全腐爛,而且已經兩千多年,以此類推,如果只過了兩百年一定是保存完好,另外,呂后的墓葬標準肯定是全國最高,所以對於屍體的保存應該比馬王堆更好,所以這一層也不難理解!

歡迎朋友們評論區交流!


潁州小史官

西漢末年,天下大亂,赤眉軍從東方出發,一路猛攻,最後佔領長安。

而根據《後漢書》記載,赤眉軍對許多漢室皇陵進行了盜掘,其中包括了長陵,即漢高祖劉邦與高後呂雉的合葬地。


據說農民軍開了漢帝陵寢,為了搶奪財務,卻發現了一位美女睡著一般,面色和潤,所以這些農民軍就起了淫心。對其進行了姦屍。

經過大家的口耳相傳,很多人都說這是呂太后的遺體,於是就有了呂后的屍體歷經兩百年而不腐化。就如同睡著一般。

但其實,人真的可以做到死後幾百年還"面貌如新"嗎?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就算墓穴的條件再好,也是不現實的。

人死後,幾個小時內就會長出屍斑,屍體膨脹,內臟腐化,那麼為什麼說呂后的屍體經過兩百年而不腐化呢?


我認為還是人們在以訛傳訛,要知道,呂雉死的時候都六十多了,她是一個歷經了風霜的女人,楚漢相爭就被項羽關了七年,風霜雨雪,她肯定不會像其他長居深宮的女人,面容皮膚保養的特別好,而且,他死的時候六十多,在這個年紀,即使她靠什麼秘術保住屍體沒有腐爛,也不可能是年輕貌美的樣子啊!

那麼為什麼會有赤眉軍姦屍的說法呢,我認為是因為一個強烈的征服心理在作怪,要知道,呂后是誰呀!大漢開國皇后,也是在政治上數一數二的女人,另一個被傳被姦屍的女人是誰——慈禧太后~所以我認為這是一種征服心理導致的以訛傳訛。



小可7671

呂雉的屍體歷經200年不光是沒腐爛,而且當時屍體仍然保存完好,皮膚光潤美豔,就是因為她身上穿著傳說中的“金縷玉衣”。

西漢末年,綠林、赤眉農民軍於公元18年起義,最終攻下長安,推翻了王莽的新朝,在公元25年殺死了西漢末帝劉玄,擁立漢宗室劉盆子為帝。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派將領馮異擊敗赤眉軍,首領樊崇投降,最後被殺,赤眉軍起義宣告結束。

對於赤眉軍攻入長安之後發生的事情,范曄(公元420年-479年)在《後漢書·劉宣子傳》中是這樣記載的:

發掘諸陵,取其寶貨,遂侮辱呂后屍。凡賊所發,有玉匣殮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穢”

你可能會說:“呂雉生於公元前241年,卒於公元前180年,死的時候已經61歲,赤眉軍在公元25年攻入長安,那個時候已經過了205年,就算呂雉的屍體不腐爛,誰會對61歲的老太婆“多行淫穢”呢?赤眉軍的口味是不是太重了,況且當年呂雉三、四十歲已經吸引不了劉邦,而讓戚夫人受到專寵,生前已無魅力,死後還能咋迷人?”。

呂雉的屍體經歷200年還能栩栩如生,雖有些誇張,但也不是全無可能。

在1972年考古工作者發掘的馬王堆漢墓,就是西漢初期的長沙國丞相利蒼及其家屬的墓葬,馬王堆漢墓出土了絲織品、帛書、帛畫、中草藥等遺物3000多件,其中最為令世人稱奇的是保存完好的女屍。女屍(利蒼的妻子辛追)之所以歷經2100多年能保存完整,就是因為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塞木炭,木炭外面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主要就是隔絕了空氣,使有氧微生物無法存活。



呂雉的屍身上穿著“金縷玉衣”,主要還是隔絕空氣杜絕微生物侵蝕,再加上屍體做過防腐處理,鹼性物質與屍體內部的有機物發生皂化反應產生屍蠟而保存屍體。

至於赤眉軍“多行淫穢”之事,則要結合當時所處的複雜歷史背景考慮,另據《後漢書》記載:

“時三輔大飢,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遍野,遺人往往聚為營保,各堅守不下。赤眉虜掠無所得,十二月乃引而東歸。”

相信很多人都明白這裡的“人相食”是什麼意思,在當時鬧饑荒的情況下,發生這種情況可能真不稀罕,並且在歷史上有118個時期發生過“人相食”的記載,這還不包括稗官野史的記載。

因此,受益於漢朝各種屍體防腐處理技術,再加之屍體本身披著“金縷玉衣”,才有了呂雉屍體200年沒腐爛的記載,而對於赤眉軍對呂雉屍體“多行淫穢”之事,如若與“人相食”相比,則顯得有些相形見絀了。



小小嬴政

呂雉屍體兩百年不“腐爛”是因為她的屍體泡在水銀之中,墓室完全封閉,無空氣流通,形成了一個相對真空的環境!水銀有毒,可以殺滅人體內的細菌,類似真空環境可以有效延緩氧化作用,因此呂雉屍身保存較好,雖遠遠不及活人鮮亮,但也五官俱全,容貌可辯!


呂雉,字娥駒,西漢第一任皇后,我國第一位皇太后,漢高祖之後的實際執政者。呂雉起於細微,沒有顯貴時也在田地裡勞作,養活劉邦一大家人。楚漢相爭時,呂雉被項羽羈押,做了兩年的苦役。正因呂雉的苦難經歷,使她深知民間疾苦,儘管她在皇宮內大肆屠殺功勳顯貴,但是為政理民還是很有一套,深得民心!

呂雉作為一介女流,頗有宣太后羋月之風,殺伐果斷,執政強勢,西漢在她的努力下,得以穩固。一代兵仙韓信被呂后誅殺,悍匪彭越被呂后砍成肉醬,戚夫人被呂后製作成人彘,劉氏子孫也多被呂后毒殺。呂后崩後,與高祖合葬於茂陵!



兩百年後赤眉軍攻入長安,發掘漢陵以掠奪財寶。呂后死後多有陪葬品,奇珍異寶較多,赤眉軍將呂后屍體拋出,多有踐踏。由於呂后殺了不少西漢開國功臣與劉氏宗親,從漢文帝開始的所有漢朝皇帝都不是呂雉之後,因此文人騷客編造了赤眉軍姦汙呂雉屍體一事,用來汙辱呂雉!


試想一個年約六十的貴婦臥於土中兩百餘年,屍身雖然保存較好,但也有腐爛,任何正常男子都不會對這樣一具屍體有性慾,更何況這具屍體是曾經的國母太后!古代人等級觀念重,對亡者也尊重,因此毀屍劫財可也,姦汙屍體是絕對沒有的事!


大秦鐵鷹劍士

呂雉到底腐爛沒腐爛,說不清楚,倒是從後漢書的記載中可以知道一點,還發生了著名的“糟蹋”屍案。

公元前180年,一代偉後呂雉逝世,接著被下葬,與劉邦合葬長陵。



200多年後,赤眉軍闖入關中,進入皇宮,不但燒殺搶掠,還掘墓,掘西漢帝王之陵墓,以此發洩。不幸,西漢諸多陵墓被掘!

掘墓還不算完,還發生了辣眼睛的事情,那便是糟蹋屍體。呂后是61歲病逝,被開棺時跟孫殿英打開慈禧棺材一般如同一個活著的女人,絲毫沒有腐蝕。儘管她年老,但依舊沒有幸免。不但是她,就連其他帝王的妃嬪也是沒有幸免於難,變態之心,十分明顯。



從這裡,我們能夠知道,不但呂后沒腐,其餘妃嬪還是沒腐蝕。至於原因,無從知曉。或許真的沒被腐蝕,或許是個噱頭。

如果真沒被腐蝕,我們可以從1972年出土的馬王堆漢墓中的被譽為“東方睡美人”的辛追夫人栩栩如生的面貌上找到一二點原因。



原因很簡單,即保持缺氧、無菌、橫溫、橫溼的環境。從外到內,先封土,再木炭,再白泥膏,再嚴密的棺槨。

或許這就是不腐的原因,或許還有其他……不管怎樣,現在是不知道了,都“塵歸塵,土歸土”。


文/非常茴香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