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在一生中是如何修身的?

只为寻找那瞬间的快乐

少年时,曾国藩并不是聪明的孩子。

一篇课文,别的孩子读两遍就背下来了,他读几十遍还是磕磕巴巴的背不下来。但是,这个笨小孩就靠一手绝活,在28岁那年考中进士。

他的读书方法很简单:下笨功夫死磕。

“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

就靠着一股韧劲,把一句话、一篇文章、一本书慢慢读熟、读透,日积月累才学与日俱增。

人生的路其实很简单:认准一个目标,持之以恒的做下去,终究会有回报。

一天一月一年,你所走过的每一个台阶、翻过的每一座山头、跨过的每一条河流,岁月都不会辜负。

1838年,曾国藩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开始他的仕途生涯。

刚到北京的时候,曾国藩每天喝喝酒、看看戏、下下棋,反正什么都干,就是不读书。而且他脾气也不好,经常跟别人吵架,问候人家的母亲和祖宗。

但是曾国藩认识到错误以后,给自己立下了终生修行计划: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刻苦修行,成为圣贤。

他的修行计划主要是:写日记。

从1842年开始,曾国藩每天睡觉前都要反思当天的得失,这个习惯他坚持了一辈子。在他去世前4天还在日记中反省:

“余精神散漫已久,凡应该了结之事,久不能完。应收拾之件,久不能检。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大徒伤。”

为什么我们成不了曾国藩?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把自己当作一杆利器,

专心、长久的打磨。

1852年,太平军纵横湖广,在家丁忧的曾国藩就和湖南巡抚张亮基一起,拉起来一支军队——湘军。

曾国藩不是一出手就成为战神的,他的败绩能数出一箩筐。

1855年,石达开败湘军水师于湖口,曾国藩的座船被俘虏,会议记录等文件全部丢失。曾国藩怒气冲天,高唱着“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冲向敌军,打算壮烈殉国。

幸好,又被拉回来了。

1856年,曾国藩坐镇南昌。他的老朋友石达开又一次来跟他“亲密会谈”,不过没有茶杯,刀枪大炮管够。

眼看曾国藩真的要壮烈牺牲了,幸亏彭玉麟千里回援,才解了南昌之围。

曾国藩从来都不是威风凛凛的战神,他经常狼狈的有如丧家之犬。那为什么他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原因只有四个字:屡败屡战。

失败只会吓倒懦弱的人,真正的战士,应该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就要跟你继续战斗到底。

为什么我们成不了曾国藩,就是因为没有不死不休的勇气和意志。

曾国藩的一生,没有任何浪漫:少年天才、神威盖世、挥斥方遒,统统与他无缘。

他更不是官二代、富二代,他只是个农民的儿子,硬生生靠自己的努力,在阶级固化的年代,杀出一条血路。

他用一生的身体力行告诉我们:“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努力成就伟大。”

著名学者张宏杰说:“自古圣贤可佩但不可学,唯有曾国藩可佩亦可学。”

在面对现实的挫折、平凡的天赋,而又不甘于就此沉沦时,我们需要学习曾国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