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语文者得高考,善亲子阅读者得语文!究竟会不会亲子阅读太关键

家教智慧

最近关于教育部出台教材改革的信息,核心的一条就是对语文能力的重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将来的中、高考,得语文者得天下,高考的阅读量也会提高,用温儒敏主编(语文教材总主编)的话说,要让15%的学生来不及做完高考试卷,可见那些阅读速度,写字速度慢的孩子会被提前淘汰掉。

当然我们现在不能等高考前才总是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是个慢功夫,必须从小培养起,而确切地说从幼儿时代的亲子阅读开始是一个比较务实的方式,这一点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的理解和实践。

得语文者得高考,善亲子阅读者得语文!究竟会不会亲子阅读太关键

那么,在亲子阅读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呢?时不时拿本书给孩子,然后他看他的,我看我的?还是有什么讲究?

这确实是一个好问题,亲子阅读能够带给宝宝的益处有很多,引导孩子提升理解力等,从中还能增进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过在进行亲子阅读时确实有一些要领需要提醒父母注意一下。

首先爸爸妈妈都要参与其中。在爱的氛围里阅读。温暖的怀抱能使孩子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孩子喜欢的就是你的体温、你的气息、你的声音、你的抚摸。他不仅能感受到你深深的爱,更能在爱的气氛中对阅读本身产生兴趣。无论你的国语是否标准,都比录音带里的那个叔叔阿姨讲的好听多啦!不仅仅是妈妈,爸爸也要抽时间给孩子读书,爸爸的声音会给孩子带来一种刚强坚毅的体验,爸爸选择的故事也可以更为冒险,但不要恐怖。

得语文者得高考,善亲子阅读者得语文!究竟会不会亲子阅读太关键

其次爸爸妈妈要朗声读给孩子听。正如日本著名的图画书之父松居直说过的,想要使儿童喜欢书,靠的是他们的耳朵。孩子在幼小时识字能力和阅读速度都是有限的,可以通过父母的朗声或者有情感的读书让孩子的这些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第三同一本书可以反复读,随着年龄的成长,每读一遍,孩子都会有新的理解,不仅仅是孩子,成年人也会随着阅历的提升对于过去读过的文本再读一遍也有新的体会。随着诵读次数的增加,父母可逐渐减少自己的语言,鼓励孩子也一起来讲,从复述,到互相提问,自己进行扩充,慢慢的孩子的语文能力就得到提升了。

得语文者得高考,善亲子阅读者得语文!究竟会不会亲子阅读太关键

最后在阅读中,善于通过提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孩子,促使孩子理解。比如,“你觉得画面上的人们正在干什么呢?”“你觉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样的提问比简单的“是”或“不是”更能促进孩子的观察和思考,有利于发现有趣的问题,得到多样的回答。我记得儿子小时候,我们在一起阅读时会不断提问,然后拓展,大家都觉得阅读是一个有趣的过程,不断打开眼界,看到更远的地方。

孩子阅读的兴趣,语言能力的发展是需要积累和浸润的,父母不可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虽然知道高考语文很重要,但不能太早的灌输给孩子这些应试理念,过度紧张的对待孩子的阅读会适得其反,容易使孩子失去兴趣,觉得语文枯燥无味,心里很恐惧就麻烦了

得语文者得高考,善亲子阅读者得语文!究竟会不会亲子阅读太关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从0岁到4岁进幼儿园之前基本都在父母身边长大,要相当有耐心、恒心才行,要懂得坚持好的方法,不是一次两次的亲子阅读就能明显感到孩子的变化的,就像一根树你想让其长大,只是浇灌一两次水就能变成参天大树么?不可能的,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要在一次次的亲子阅读中自己感悟对孩子的影响,同时自己也变成一个喜欢阅读的人,那就更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