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王陽明的“知行合一”?

wo人生如戲

知行合一,是一種關於方法論的思想主張,意思就是一個人的行為與他的認知完全一致、一體兩面,不應分割也無法分割。

這裡首先要明確的是,知不單指良知,也包括非良知,即指對世界的總體認識、全部認識。行也不單指處理人事的行為操守,還包括對客觀事物的應對,指應對整個客觀環境所做出的反應。

所謂知行合一,可從兩個方面去解釋:

第一,知源於行、依賴於行,沒有行便不可能有知;行反映知、體現知,無知則不可能有行。第二,無知不行,無行不知;知深行遠,行深知遠。知與行一體兩面,不應分割。實際上,幾乎沒有人能夠完全做到知行合一,也幾乎不可能有人完全背離知行合一。絕大多數人都介於兩者之間,差別只是“知”與“行”的契合程度。

雖然“知行合一”這一思想主張是明末才被王陽明老先生推向高潮,一時炙手可熱,但知行合一的思想起源,卻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比如典型如《大學》中提到:誠意正心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系列“行”,其前提都是“致其知”。而致知在格物,格物就是對萬事萬物(包括人事)由表及裡做深切的感知和體悟。可見,格物也是行。因此,行與知本來就無法分開。這跟今天常說的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和實踐決定認識、認識指導實踐一個道理。知與行是統一於時間的。



這種理解不算大錯,但是太理解片面,因為他們只看到了整個邏輯的前半部分,而忽略了邏輯的後半部分:致知在格物——這回答了知從何而來。所以,朱熹關於知行的認識和理解,只有半瓶水。

但是,由於朱熹等人具有巨大的號召力、影響力,又因其極力推崇《大學》,導致把先知後行的錯誤主張推到極致,產生了很壞的後果。王陽明正是因為看到這種思想的弊病,因此年輕時因反感朱熹等人的觀點,進而一併也反對格物致知的思想主張。

致知在格物,這個觀點真的有錯嗎?

要了解竹子的品質屬性和生長規律,就要去細究竹子的生存環境、生長習性和品格質地,在此基礎上,你才會發現竹子中空而有節、歲寒而不凋、寧破而不毀其節等屬性和品質。這些都需要一點點去挖掘去發現去探究,可不是王陽明所理解的“格物就是用兩隻眼睛死盯著竹子看七天七夜”那麼幼稚可笑。



格竹如此,格人格事均如此,格萬物萬事也如此。格物就是行與知相統一的過程。

古人說:物須格而知致。仔細對照今日之科學家及科學研究實踐,從動物器官到細胞到染色體、脫氧核糖核酸,從實物到分子到原子,到質子中子量子,人類對身體及功能的認知,對事物形狀形態及本質屬性的認知,無不是來自於格物,無不是來自於無窮盡地格物。古人的格物實踐,就是今日的科學研究實踐,其目的都是分門別類對事物進行研究並獲知其屬性及與環境的相互關係。這才是格物,這才能“致知”,光靠眼睛死盯著或僅僅閉目冥想,不是格物,也無法致知。

後來的王陽明也正是意識到格物致知的正確性和重要性,才提出來知行合一的主張。但是由於其早年對格物致知有過公開的批評,對“致知在格物”存在偏見,從而導致其知行合一主張中,對知的來源及如何獲取知,始終語焉不詳,言不及義,甚至避而不談,從而導致整套理論存在重大漏洞,也給後世門生帶來知淺而行不遠、知不足而行迷亂的禍害。

知行合一雖然理論上正確,但要完全做到確實非常非常困難。一方面,人生有限而世界無限、知識無涯,因此,人們有很多認知,不可能通通從自己的行獲取,甚至有些知,比如一些關於重傷重病瀕死的認知,不可能每個人都去體驗一次,只能從他人間接獲取。那麼,這樣間接所得的知,是否與行完全一致?不敢確定。另一方面,人與人存在個體差異,不同的人即便是同樣的行,也未必能夠獲得同樣的知。那麼,誰獲取的知才是符合客觀事物、客觀實際的知呢?這樣一來,知行也未必統一。

因此,所謂知行合一,只可能是一種主張,一個理想化的目標,向之前進,努力無限靠近,卻幾乎不可能真的觸及。


夢迴快樂時光

知行合一是大家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詞。多年以來,一直以為知行合一的意思是:光知道不對,還要去做;或者說光做了不對,還要知。知和行是有先後順序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同感?

近些日子看王陽明的文集,才發覺大大誤解了王夫子的本意。知行合一,既不是先知後行,也不是先行後知,更不是教導我們這兩個東西要一致。那麼知行合一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知和行是一個東西。

打個比方,知和行,就像燈與光。有燈即光,無燈即暗。燈與光是分不開的。同樣的,有知便行,無知便停。

《大學》舉例說明真知行:如好好色,如惡惡臭。王陽明解釋說:聞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只聞臭時,已是惡矣,非聞後而始立心去惡也。

如果一個人鼻塞,即使臭味在鼻前,他也不會厭惡。同樣的,如果一個人去做某一件事情,一定是心底真正認可了這件事情。

真知即是真行。

餓了就吃,渴了就喝,是日常生活中對知行合一最好的解釋。因為知道吃能解餓,喝能解渴。這也是王陽明所說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如果行有偏頗,那也說明知有問題。

虔誠的藏民去拉薩朝聖,幾千公里磕長頭,因為他們相信磕長頭是為自己修來世。內地人不會磕長頭,因為覺得磕長頭沒有用。如果內地人有了藏民的信仰,也不會覺得磕長頭奇怪。真正的知,一定是真正的行。否則就是假知。

總結一句話:真學真信真用真行,是因為真知,真知則須存天理去人慾。


Fandy

這一觀點是先秦老子墨子等道家先賢提出的,後來道家消失後被儒家吸收利用。

然而儒生所知,並非華夏正統,而是儒家的思想。所以行出的事也就很荒唐了,比如剃頭。

那麼知行合一就是一箇中性詞。知是行之本,行是知之用。如果本有大誤,行也將大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