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崇儒家和孔子到底是进步还是倒退?

推崇儒家和孔子到底是进步还是倒退?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将近180年了。

由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经历了巨大的民族灾难和空前的社会变革,社会主流的思想意识,都对以孔子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反思。

反思以后,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为易读起见,大宋把这些结论,归纳如下:

第一种,以张之洞为首的近代洋务派,虽然敬佩西方的强盛,但人并不一味否定传统,也不认可孔子儒学使国家倒退的说法。他们认为,面对近代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我们正确的做法是“器变道不变”,“中体西用”。即以中华传统为主导,引进西方先进科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第二种,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认为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也就是说,孔子是永远走在时代前列的,尊孔就是进步。在这个理念指导下,他们把西方的政治学说,以儒学的形式结合起来,以新的角度来解读儒学,使儒学成为维新运动的指导理论。

推崇儒家和孔子到底是进步还是倒退?

第三种,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激进派,对孔子进行绝对否定。他们认为儒家是中国落后的罪魁祸首,儒家的传统道德束缚了中国人,必须彻底推翻。他们还认为,当时的社会变革之所以不成功,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没有触动旧思想、旧道德。

现在网络上的争论,也逃不出这三种。简单地说,就是推崇、反对、结合。

至于进步还是倒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各的看法。维新派认为孔子学说才是进步呢,而激进派则与他们截然相反。

那么推崇儒家和孔子,到底是进步还是倒退呢?

答案是十分明确的:它就像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如果你用得正确,它就是进步的;如果你用得错误,它就是倒退的。

推崇儒家和孔子到底是进步还是倒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