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科教新高地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科教新高地

《南方日报》发布4万字跨国调研报告为惠州建言献策。周欢 摄

■聚焦第二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惠州报告

5月24日—27日,国内外350所高校云集惠州,上演中国高校科技成果最大规模的集中展示和交易活动。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背景下,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科交会”)这一“国字号”盛会,与惠州这个地处大湾区东岸的产业名城再次“牵手”,尤为“吸睛”与“吸金”。

就在大批高校从全球纷纷“约惠”之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中国科交会深调研团队从惠州出发,走向国内外。从“工业4.0”的发源地德国,到享誉全球的硅谷所在地美国旧金山湾区;从创新之国以色列的创新中心特拉维夫,到拥有多所世界100强大学的香港;从北京、上海、广州,到天津、哈尔滨……

全球调研携4万字报告归来。在第二届科交会期间,作为科交会全媒体传播战略合作伙伴,《南方日报》首次发布长达4万字的《国际视野下惠州建设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高地路径研究暨第二届中国科交会跨国深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为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惠州科技创新特别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建言献策。

这是由主流媒体智库发布的首份关于科交会的大型调研报告,也是首份在全球视野下审视惠州科技创新特别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跨国深调研报告。

近年来,依托科交会等平台,惠州引进了哈尔滨工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著名高校,还与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共建“潼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大学创新园,22所知名高校同意入驻,在本届科交会上已有首批4所高校签约入驻。对此,《报告》建议惠州借鉴国内外通过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带动创新产业发展的经验,谋划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和华南人才科教新高地。

全球调研采访归来

4万字“启示录”聚焦产学深融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这种时代和政策背景下,科交会连续两年在惠州举办,为惠州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高地提供了抓手。

最近一年多时间里,南方日报惠州新闻部密集开展了多场大调研,聚焦产学深度融合,问策全球创新经验,持续追踪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情况。

第二届科交会之前,南方日报调研团队奔赴德国科隆、曼海姆、达姆施塔特,美国旧金山湾区,香港、天津、哈尔滨、广州、惠州等地进行深调研,走访和回访知名高校、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和专家学者,总结全球产学研合作新趋势。

而在去年首届科交会之前,南方日报调研团队走访了以色列以及北京、上海、香港、哈尔滨、广州等地,调研了以色列特拉维夫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

基于这两场跨国大调研,调研团队最终推出了这份长达4万字的“启示录”,为惠州支招献计。

这份调研报告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中国科交会深调研全媒体报道小组、南方日报惠州新闻部出品,南方日报粤港澳大湾区工作室团队加盟支持。

探寻惠州创新路径

引4—5所高校建校区打造科教新高地

《报告》首次在全球视野和国际坐标下全面系统梳理审视惠州在创新发展特别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基础与现状、优势与不足、机遇与挑战。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背景下,探讨研究惠州如何抢抓机遇、补齐短板、发挥优势,探寻惠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高地的路径。

《报告》主要从惠州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优势与不足、举办中国科交会的惠州机遇与挑战、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背景下的惠州机遇与挑战分析着手,结合在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的实地调研情况,探讨总结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

同时,《报告》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对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和启示进行梳理提炼,提出了全球经验下惠州科技创新发力的方向建议,以及惠州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高地的对策措施。

引人关注的是,《报告》不仅对国内外城市、高校、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推介,还结合惠州的实际,提出一系列较具针对性的建议。

从美国硅谷、德国等国际经验来看,高校和科研机构是产业创新发展的强劲支撑。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高校调研来看,高校普遍希望主动对接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需求,通过校地、校企共建研究平台等方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以满足和引领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然而,高校、科研机构发展滞后,恰恰是惠州创新的最大短板。

《报告》建议,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落户及建设潼湖大学创新园的基础上,惠州应抢抓科交会吸引海内外350所高校参会及潼湖生态智慧区被赋予打造“广东硅谷”的机遇,多方接洽、精准对接,并对标广深等周边发达城市,出台含金量更高的优惠政策,提高奖补资助额度标准,开辟直通车吸引更多研究型大学和领军人才队伍进驻,争取集聚4—5所一流高校在惠州设校区或教学科研基地,共建“大学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和华南人才科教新高地。

大湾区的惠州新风口

探索“飞地经济”建设“青创基地”

近年来,不少香港高校加快布局珠三角城市。

南方日报调研团队在调研中了解到,特别是借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东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多所高校都在探索与大湾区各城市更紧密的合作方式,推动教学、科研资源以及成果转化在珠三角落地。

《报告》建议,依托空间广、生态优、区位好、成果转化能力强等优势,惠州应抢占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新风口,加快探索“飞地经济”等,通过与香港等地共建科技创新园区等方式,吸引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共同进驻。

《报告》认为,惠州可在潼湖等临深区域,加快建设一批科创类特色小镇,吸引香港、深圳等大湾区城市以及国内外的高校创业团队、青年创客和各类人才在这里创新创业、安居乐业,努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客基地。

调研团队还发现,在工业大国德国,“工业4.0”背景下的应用型技术激发创新活力的同时,大科学装置建设深入推进。以GSI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为例,元素周期表中共有6个元素是在这里发现或合成,并在此推动基础研究衍生技术向应用领域转化。

在这方面,随着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落户,惠州科技创新也迎来历史机遇。《报告》建议,惠州应加快作为“国之重器”的国家大科学装置建设,加速引进一批国内外科学家,推进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打造国家大科学新中心,并加快成果转化应用,带动生物、材料、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电子、食品、医疗、健康等相关领域,形成新的千亿级产业链。

《报告》还提出,借鉴广州的广交会、深圳的高交会等相关经验,对科交会进行展会运营模式和科技成果孵化落地后续跟进方式进行升级,引入国际化水平的专业运营团队,把科交会打造成立足大湾区、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高校成果转化盛会,建设国际一流产学研合作公共服务平台。

■小贴士

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

《报告》部分建议精选

打造潼湖“准自贸区”“小特区”

目前,惠州创新发展的平台越来越多,包括潼湖生态智慧区、环大亚湾新区、罗浮新城、珠三角(惠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韩(惠州)产业园等。这些国家、省、市级平台形成交叉重叠,架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如何最大程度上利用好这些叠加的利好政策?

《报告》建议,惠州应当加快市级统筹和县区联动,科学谋划、分步实施,先行先试,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和财力支持,集中力量在潼湖等临深区域进行平台再造,促进深圳、香港外溢的创新资源集聚,打造“准自贸区”“小特区”。同时,以优惠政策为引导,结合惠州物联网、云计算等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实际需求,重点吸引在国内外乃至全球有较大知名度的世界500强企业、高端研发机构等优质项目,并加快引进一批创投、创客、创新创业团队,打造粤港澳“双创”新社区。

放宽门槛“刚柔并举”引进人才

对比广深佛莞等周边城市,人才的稀缺以及“引进难”,是惠州创新发展面临的瓶颈。《报告》建议,在新一轮“人才争夺战”中,惠州应当出台更大力度的人才政策,提高奖励补贴标准,对引进高端人才给予更优厚的待遇,通过设立财政专项资金等方面,拿出更多钱用于人才引进、培养等工作,加快引进各类急需的专业人才。

《报告》提出,在入户政策等方面,惠州应进一步放宽限制,除了吸引本科以上的人才,还应吸引各类技能型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工和产业工人等。同时,对急需的人才应开辟“绿色通道”,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人才落户、医疗、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方面提供便利和优惠。在人才引进机制上也应更加灵活,除了刚性引才,可倡导柔性引才方式,变人才引进为智力引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