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儋州》评论:从最基础做起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把脱贫攻坚工作的第一粒扣子扣好,就是做到精准识别,不错不漏。”在25日召开的全市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全面排查业务培训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袁光平对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的全面入户调查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并向全市扶贫干部进行“战前”动员,吹响了我市开启新一轮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各镇、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切实把各项扶贫工作做扎实、做精准,进一步夯实精准扶贫工作基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关乎民生福祉,关乎发展大局,不仅仅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方法问题。对于脱贫攻坚工作而言,开展全面排查工作就是贫困户精准识别、精准退出的基础,事关精准帮扶的成效。不容忽视的是,当前我市扶贫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不实、不准、不到位、不满意等问题,这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如果不解决,就会大大影响脱贫攻坚的效果。对此,全市各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深刻领会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意义,增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最基础做起,把精准动态识别作为帮扶、脱贫的“第一粒扣子”,着力扣准扣好。

从最基础做起,需要我们扎实调查,夯实脱贫攻坚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从最基础性工作入手,着眼于细节,找准发力点,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环节、每一阶段的工作。当前,一些镇存在扶贫手册与档案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存在错评、漏评、错退等现象,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不仅会影响群众对扶贫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还会影响脱贫攻坚工作的实际成效。“磨刀不误砍柴工”,扎实做好基础性的调查工作,就是为了让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得更快、更好而“磨刀”。我市组织专业培训,就是为了从零开始,以科学、专业的方法,重新对全市农村常住人口采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拉网式排查方式,加大漏评、错评、错退的排查力度,进一步夯实精准扶贫工作基础,确保贫困人口识别更加精准,真正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空白。

从最基础做起,需要我们靶向发力,夯实精准施策的基础。精准扶贫,难就难在“精准”上。要做到精准,就要扎实推进脱贫的基础性工作。如要对贫困对象进行核实、甄别,做到精准识别;要对驻村干部、帮扶责任人以及贫困对象进行精准培训;要因人、因地、因村制宜进行精准帮扶,等等。只有把基础性工作做细、做实、做准了,确保各项基础性工作没有“差之毫厘”,脱贫攻坚工作才不会“失之千里”,才能做到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各镇、各部门要针对已发现的问题认真加以整改,认真开展查漏、补缺、纠错工作,使扶贫手册更细、更实、更准确;要安排专门力量,按照相关标准加强镇级、村级扶贫资料管理,确保完整、规范、准确;还要加强贫困户动态管理工作,及时识别返贫人口和脱贫人口,将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推动。

从最基础做起,需要我们充实一线,夯实干部帮扶的基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关键在基层、在一线。只有不断把扶贫一线的力量再加强,并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有效提升其精准扶贫的工作能力,才能真正打造一批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坚强战斗堡垒。市委专门从各单位抽调精兵强将,做到精锐出战,并准备出台相应管理办法,对扶贫专干从政治上、生活上、工作上给予充分的关心和保障,就是要充分调动扶贫一线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扑下身子,沉在基层,履职尽责、实干担当,在脱贫攻坚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推倒重来,从零开始,集中人力、财力、精力夯实脱贫攻坚的基础性工作,既体现了市委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勇气,也彰显了市委市政府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我们儋州的干部一定要知耻而后勇,为荣誉而战,为儋州争一口气,蹄疾步稳,切实把我们的脱贫工作做好做扎实,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大目标一步步变为现实。(本报评论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