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確定瞭解汽車嗎?這麼多年的車你可能白開了。

現在私家車越來越多,新手就不說了,但對於很多老司機來說,會覺得開車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對汽車的瞭解也什麼都懂,可是您並不一定什麼都知道,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那些隱藏的汽車功能和冷門知識,一定有您不知道的。

你確定瞭解汽車嗎?這麼多年的車你可能白開了。

一、後視鏡具有防眩目功能?

答案是正確的,防眩目後視鏡現在不僅僅是中高端車才有配備,在絕大部分的車型上,車內的後視鏡都有手動防眩目功能,當晚上行車時,後方的車輛開了遠光燈,從車內後視鏡反射到我們的眼睛,就可以手動扳下車內後視鏡下方的一個小翻板,就算不調節後視鏡,也能起到防眩目的功能。

你確定瞭解汽車嗎?這麼多年的車你可能白開了。

二、方向盤的形狀是圓的嗎?

答案是錯誤的。方向盤乍一看是圓的,但圓形的方向盤下隱藏著非中心的方向機轉軸,方向機轉軸則更加的靠近駕駛員,這樣的設計能給駕駛員騰出更多的腿部空間,在駕駛的過程中,踩油門或者剎車避免腿部碰到方向盤,上下車也方便,同時也能騰出更大的空間方便駕駛員看儀表盤。

你確定瞭解汽車嗎?這麼多年的車你可能白開了。

三、主駕側玻璃上的車+鎖標識是什麼?

一般在主駕駛倉的側面玻璃上,除了標識汽車玻璃的信息之外,還有一個汽車加一把鎖的標識,有這樣的標識標識了該車具有發動機防盜功能。

你確定瞭解汽車嗎?這麼多年的車你可能白開了。

四、汽車擋風玻璃外圍的一圈小黑點是什麼?

相信很多車主都沒有太在意它的存在,或許看到了也沒有想過它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對於這些黑點也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其實這些小黑點的左右還是很強大的,因為前後風擋是固定在車上的,四周有膠粘住,當陽光暴曬車體時,玻璃四周會隨窗框升溫而膨脹,可玻璃中間部位因為透光,吸熱量比四周小很多,這就導致玻璃的粘接邊沿熱膨脹量很不一致,內部應力會拉暴玻璃。在玻璃四周用一系列可以吸熱的,且逐漸向中心變小的小黑點來過渡,讓玻璃的受熱量逐漸過渡,把熱膨脹應力分散到一段距離上,確保玻璃不漲裂。

你確定瞭解汽車嗎?這麼多年的車你可能白開了。

五、雷雨天可以加嗎?

是不能的,在雷雨時節,空氣中會存在帶電粒子,這個時候下加油,加油槍極易將雜散電流導入汽車油箱,從而造成不穩定汽油的分子運動加劇,從而引發火災、爆炸等安全隱患。是一件非常有風險的行為。想想就毛骨悚然。

你確定瞭解汽車嗎?這麼多年的車你可能白開了。

六、我們的輪胎是正的嗎?

答案是錯的,汽車輪子出廠的時候就是“歪”的。看上去兩個前輪與車身也是平行的,與地面是垂直的,可真的是我們用肉眼看到的這個樣子嗎?實際上通常汽車前輪是這樣的,用從前往後看的視角觀察車輛,前輪的旋轉平面與縱向垂直平面間形成一個夾角,稱之為前輪外傾角,避免了額外的輪胎磨耗和動力的消耗。

你確定瞭解汽車嗎?這麼多年的車你可能白開了。

七、剎車和油門一樣高嗎?

答案是不一樣的,剎車通車比油門高一點,因為從人機工程學的角度來說,讓剎車踏板和油門踏板兩者產生一定的高度差,能提高辨識度,降低誤踩幾率,以保證車內車外的安全。還有就是,剎車踏板的行程略長於油門,為的是追求線性的剎車感受,但油門相反,講究的是直接的動力響應,所以剎車踏板會比油門的高度略高。

你確定瞭解汽車嗎?這麼多年的車你可能白開了。

八、汽車天窗真的可以完全防水嗎?

肯定是不能的,汽車天窗一般都不是完全密封防水的。漏入的水從導流槽流走了而已。導流槽堵塞可能會導致積水流入車裡。所以一定定期檢查導流槽是否堵塞,及時排通,避免車內進水。

你確定瞭解汽車嗎?這麼多年的車你可能白開了。

九、後備箱可以逃生嗎?

答案是可以的,發生危險時車窗、車門都是車內人員的逃生出口,但發生事故造成車門無法打開時,後備箱的逃生開關就派上用場了。放倒後排座椅,拉動逃生開關,就可以打開後備箱跳出了。逃生開關根據車型或許都不太一樣,可以查看一下。

你確定瞭解汽車嗎?這麼多年的車你可能白開了。

十、車內可不可以看到加油口位置?

答案是可以的,大家有沒有碰到剛買的車,或者開親戚朋友的車去加油站加油,由於不太熟悉車輛,所以進錯了位置,顯得很尷尬呢,其實當我們不知道加油口在左右的時候,通過車內的儀表盤,找到油表旁有個油箱標識,旁邊還有一個三角形箭頭,這是指向車輛油箱蓋的方向。指向左就表示油箱蓋在車輛左側,指向右就表示油箱蓋在車輛右側。這樣就可以避免尷尬了。

你確定瞭解汽車嗎?這麼多年的車你可能白開了。

最後分享個國人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常識,在大多數車型,燈光控制機構都放置在方向盤左側,遠光燈和近光燈的操作都是在方向盤左側完成。不同的是,近光燈開關有的在左側操縱桿上的,有的在左側獨立燈光旋鈕上的;而遠光燈開關則都在左側操縱桿上。往裡撥關閉,往外推開啟,是不是很簡單,所以你們倒是用一下啊,夜裡會車簡直氣死人了。唉~~無力吐槽。

關注我“車之佳大咖”,就像關注了一本汽車雜誌,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