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與焰」這場刺殺中,這把槍的性能讓屍檢法醫和槍械師不敢相信

時間回到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總統正乘汽車從機場去達拉斯市區,突然一聲不大的槍聲傳來,人們沒有反應過來,車隊也沒有停下,而很快第二槍擊中的總統的脖頸,第四槍掀飛了頭蓋骨,刺殺全程不超過十秒第一夫人無助的拼湊著丈夫的頭蓋骨,現場一片混亂,這把刺客使用的步槍就是今天說的卡爾卡諾m91/38。(模糊飆血鏡頭,不喜請快速下滑手機)

「鐵與焰」這場刺殺中,這把槍的性能讓屍檢法醫和槍械師不敢相信

卡爾諾爾步槍是意大利的一款手動單發步槍,由於戰爭原因該槍多次改進又簡化,最早的卡爾諾爾步槍在1891年就已經服役,該槍是在無煙火藥興起後被研製的,當時就開始流行了一陣小口徑,6.5mm子彈也有很多國家搞過,在1890年到1900年日本有6.5x50mm、意大利有6.5x52mm、瑞典有6.5x55mm。最早的卡爾諾爾步槍就是6.5mm口徑的。

「鐵與焰」這場刺殺中,這把槍的性能讓屍檢法醫和槍械師不敢相信

6.5*52mm子彈

最早的卡爾諾爾步槍(Modello 1891)可以說除了彈道還可以以外,沒什麼突出的優點,總共使用過三種子彈,但裝備最多的槍還是6.5mm版本的。

「鐵與焰」這場刺殺中,這把槍的性能讓屍檢法醫和槍械師不敢相信

7.92*57mm,6.5*52mm(刺客用的就是圓頭彈),7.35×51mm

在非洲的戰鬥中卡爾諾爾步槍也遇到了日本一樣的問題,由於殺傷力不足使得意大利還曾對其進行了優化,使用了7.35×51mm步槍彈,並採用了精度更高的漸進式膛線,該膛線越接近槍口纏距越短(後面緩前面急),子彈再槍膛裡的轉速是越來越快的,而這樣的設計帶來了更好的精度,而且子彈採用了前面鋁後面鉛的結構,子彈打進軟目標會大幅度翻滾(李恩菲爾德:明明是我先來的,委屈的攥著MK7...)

「鐵與焰」這場刺殺中,這把槍的性能讓屍檢法醫和槍械師不敢相信

上面說的優化版本就是Modello 1938了(下面的圖),相對1891更短是一把卡賓槍(但也不能M91說一定是長的,M91也有卡賓版),而後來由於時間緊迫,加上後勤以及資金等等問題,卡爾諾爾步槍沒能完全更新新口徑,而在7.35mm的口徑槍管也逐漸被替換了下來,1944年也有過一段時間生產了德國的7.92毛瑟彈版本,但也就是很少的使用。在這些版本的槍膛上方有“7.92S”標識。

「鐵與焰」這場刺殺中,這把槍的性能讓屍檢法醫和槍械師不敢相信

有點莫辛納甘的感覺哎

刺殺肯尼迪總統的就是一把Modello 1938,它是6.5mm口徑版本的短步槍,使用了一個4x18日本望遠鏡,在一棟大樓的上,從後面對車隊進行了射擊。

「鐵與焰」這場刺殺中,這把槍的性能讓屍檢法醫和槍械師不敢相信

鬼知道他想表達的是那個窗口....

大概80米距離命中總統兩槍,命中前面的州長一槍,總統當場斃命,而第一槍開槍到第四槍命中之間僅僅5.6秒,而且目標在慢速運動的汽車上,後來的軍警測試都說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最後事實如此。

「鐵與焰」這場刺殺中,這把槍的性能讓屍檢法醫和槍械師不敢相信

肇事槍

後來還改過M91/41版本的長槍管型(但是相比M91更短一點)把漸進性膛線取消了,沒亮點也沒圖,不說了

PS:關於這場刺殺眾說紛紜,也有說是兩個狙擊手同時射擊的,這裡引用的數據來自後來著名的《沃倫報告》,該報告可以在網上搜到,英文原名:Report of the President's Commission on the Assassination of President Kennedy,關於一些其他流派的說法我就不做討論了,性能描述以後來的法警測試為主,數據也是來自上面的(大眾:那當局既然你這麼用心的回應了,還寫了好幾十頁,我們也禮貌性的懷疑一下吧)

槍炮的轟鳴是最美的管絃樂,我們是鐵與火的演奏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