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有渾厚而得禍者

翻閱古籍,可以發現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但凡智者,都希望自己“愚鈍”些。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把自己住處附近的山叫做“愚山”,附近的水叫做“愚溪”;蘇東坡老來得子,賦詩一首:“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為什麼這些公認的智者都渴望自己“愚鈍一點”?世人皆嚮往的“聰明”,有那麼可怕嗎?

明代思想家呂坤在《呻吟語》中寫道:“精明也要十分,只須藏在渾厚裡作用。古今得禍,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渾厚而得禍者。”意思是說,聰明是個好事,但必須在淳樸敦厚中才能有用。古往今來,惹禍上身者,絕大多數都是自恃聰明的人,很少見到因為厚道淳樸給自己帶來災禍的。

《孟子·盡心章句下》記載:盆成括剛到齊國做官,孟子就斷言他的死期到了。弟子問他:“先生怎麼知道盆成括會被殺?”孟子說:“他為人有一點小聰明,但沒有賢人的大智慧,自然會釀成殺身之禍。”果然,不久之後,盆成括就被殺了。

關於盆成括的死因,史書上並沒有詳細記載。但從孟子短短的幾句話中可以知道,盆成括的死,與他的“小聰明”有直接關係。可以說,正是人人求之若渴的“聰明”,給盆成括招來了殺身之禍。如果他能夠牢記孟子的警示,把聰明藏在“渾厚”裡,可能就會是另一種結局。

《三國演義》中的楊修,也是因聰明而“得禍”的典型。曹操在花園門上寫一“活”字,楊修便知其嫌門闊了;曹操怕有人暗害自己而故意夢中殺人,楊修偏偏指出“丞相非在夢中”……楊修終究因言獲罪,以雞肋之名,身死於刀斧之下,留給後人無盡的慨嘆。

輔佐曹操的另一位謀士荀攸,雖然智慧超群、謀略過人,但始終謹言慎行、避招風雨,在朝二十餘年,一直能夠從容處理上下左右的複雜關係。曹操這樣評價荀攸:“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伐善,無施勞,智可及,愚不可及,雖顏子、寧武不能過也。”

楊修與荀攸,都因才智過人而被曹操重用。他們之所以一個身首異處、一個得以善終,根本區別就在於對才智的運用:一個恃才放曠、一個外愚內智。

大智常常如愚,大巧往往若拙,修身者應當銘記。《菜根譚》有云:“聰明人宜斂藏,而反炫耀,是聰明而愚懵其病矣,如何不敗?”意在告誡那些聰明有才華的人應該掩藏自己的才智,如果才智用錯了地方,就跟愚蠢無知的人沒有什麼區別,也會成為招災引禍的根源。

古語云:物極必反。聰明到極致,就是愚蠢。太過精明的人通常也是愛計較之人,容易鑽進對一事一物的糾纏中,看重小利而忽視大利,斤斤計較卻不知輕重,精於算計而本末倒置,而更重要的是,所謂聰明人,往往鈍於謀公而精於謀私。好比《紅樓夢》中的王熙鳳,“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所以說,聰明之過,不在聰明這一特質本身,而在於把聰明用錯了地方。

當然,渾厚也分真假,不是所有的渾厚都不會得禍。從古代的和珅,到當今社會那些鋃鐺入獄的貪官們,往往表面上渾厚、內心裡精明,人前裝傻、人後使壞。他們以為憑藉所謂的渾厚,即使幹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也會神不知、鬼不覺。這樣的“渾厚”,其實是假渾厚。一旦暴露真實面目,小則讓人反感,大則身敗名裂。

周恩來說過:“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最老實的人,因為只有老實人,才能經得起事實和歷史的考驗。”如果說美的最高境界是“美而不自知”,那麼聰明的最高境界就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辯若訥”。修身之道,當牢記“未有渾厚而得禍者”,抱一份樸實、守一份拙計,以一身拙氣養來浩然正氣。唯此,方能守住事業名節,收穫人生最美的風景。

(作者單位:北部戰區陸軍政治工作部)

未有浑厚而得祸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