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的本质是什么?听听愉悦资本刘二海怎么说

在中国,竞争是非常惨烈的,我们把它比喻成魔鬼通道,公司在创立之后很快会进入全方位竞争。比如共享单车,如果在去年这个时候我跟大家沟通,行业一定是大干快上、色彩缤纷。今天再讲共享单车,基本上颜色已经变成了三四种,大部分都销声匿迹了。

商业的本质是什么?听听愉悦资本刘二海怎么说

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 刘二海

在十五年的投资生涯中,刘二海主导了近百家公司的投资,包括神州租车、易车、人人网、乐逗游戏、智联招聘、天神娱乐、智联招聘、神州优车、蔚来汽车、途虎养车、优信、小猪短租、乐元素、好租、蛋壳公寓、天使之橙、摩拜单车等,其中有多个项目已通过IPO实现退出。

以下内容根据刘二海导师在沙丘学院讲课整理而成,有删减。

商业的本质在于价值创造和价值分享

我们把商业的本质归纳成价值创造和价值分享。价值创造到底创造什么?

价值创造的二分法:一横一竖

我们要学会在一横一竖中去发现价值,“一横”讲的是产业链,“一竖”讲的是竞争。

关于一横,以AlphaGo和李世石下棋为例,一横就是产业链中的黑棋或白棋,下围棋的人都清楚,如果有了双眼,那么对方再厉害也杀不死你。当你建立自己独特的价值链。那么,你在价值环境中,对方无法围剿你,你就可以生存。

关于一竖,以黄石公园狼群的分布为例,这些狼群之间是有自己的领地的,在竞争中你要找到自己的地方,如果找不到自己的地方,就可能被挤出去了。

魔鬼通道

在中国,竞争是非常惨烈的,我们把它比喻成魔鬼通道。比如共享单车,如果在去年这个时候我跟大家沟通,行业一定还是大干快上、色彩缤纷;今天再讲共享单车,基本上颜色就只剩下三四种,大部分都销声匿迹了。

中国的创业往往是一哄而上,一堆人上来,一堆钱进来,拼命竞争,都希望自己可以通过魔鬼通道。最后的结果是,有可能一家都没有成功,也有可能剩下两三家,这是中国创业的普遍情况。竞争迅速升级之后,企业单靠产品力完全不够,你还要有资金、有运营管理、有政府关系等。这就要求投资人和创业者一定要把握住相应的价值。

在“魔鬼通道”的环境下,就商业的本质来讲,“一横”其实没有太大价值。你做了一个共享单车,我也可以做共享单车,即使我花1000万,我也可以弄几辆车放到大街上。这个时候就只能到“一竖”中去比拼,也就是我比你的速度快,我比你的运营水平高,我的团队比你强,这样我就会立足于壁垒不高但是空间巨大的市场中。中国创业为什么竞争这么惨烈?就是由于你在“一横”中的价值不够,如果你真的做出了一个水平很高的东西,那确实跟你竞争的就很少。如果没有,只能在“一竖”中创造价值。

再来看“价值分享”,过去我们讲直接模式、间接模式。所谓间接模式,我们经常说羊毛出在猪身上,其实大家都懂。

随着AI等技术的发展,未来有可能会转变中国创业的一些愿景。试想15年、20年之后,在中国再做创业做投资的话,是不是还有这么多随随便便你就可以做的项目?我相信会越来越少。基本上,你要回归到真正的创新上。所以商业的本质,就是价值创造和价值分享。

中国机会与核心价值创造点

在中国,哪些地方帮助创业家真正建立了壁垒,哪些地方帮用户创造价值,要想搞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分析中国的大环境。

四种力量塑造中国新经济:社会、产业、技术、新模式

商业的本质是什么?听听愉悦资本刘二海怎么说

为什么要回到中国这个环境中?第一,中国的环境跟美国是不一样的。哪一种经济力量在美国是最常见的?当然是新技术和新模式。《从零到一》这本书,相信绝大部分投资人和创业者都应该读过。这本书说的就是新模式,新模式其实也是技术,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改变了原来的生产和服务的组织形式。也就是说,在美国更重要的是技术。

当技术越来越往前走的时候,大家需要思考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AI出现之后,会不会改变中国创业的技术?原来中国创业的技术含量并不高,也不需要太强大的能力就可以做。现在我们面临包括AI在内的一系列新技术,是不是技术变得更重要了呢?

技术是最活跃的要素,会改变很多事情。一个技术真正出现了之后,作为投资人、创业者,我们思考的角度不是说去研究技术本身怎么样,而是要研究这个技术会带来怎样的一个变化,比如投资手法会发生变化吗,创业的人群会发生变化吗,是不是大公司在里头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跟自己都有哪些关系等等。

产业和社会是什么意思?咱们先说产业。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产业发展创造价值非常重要的一点。基础设施不完善,很多条件不具备,项目就不好做。如果你的创业公司做不了基础设施的事,那你就得等,等的过程中一旦公司死了就死了,等到了,那你就第一个冲过去了。

放松管制,也是很重要一条。互联网金融面临的最大的压力什么?我想恐怕是行业监管政策。你能想的到你的创业跟管治相关的吗?你做的业务是不是中国法律框架内被许可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可以在中国境内上市吗?所以在行业里面就要考虑到放松管制。

我觉得投资机构在未来的十年或十五年内,一定会变得非常分化,大部分VC机构将会跟美国一样,变得比较专,人数也变得比较少,资金规模也未必那么大,会做一些非常创新的事情。另一部分VC可能演化成了PE,演化成了另外一种类别。因为标的在发生变化,你没有机会再投这样的行业。

创业者也是一样。在今天,一个人随时可以拿着互联网技术去创业,再过十年,第一层比较容易做的全部被别人搞完了,更多的头部公司也出现了,没有一些新技术你该怎么做呢?所以大家应该感到极其幸运,我们赶上了一个更多动力的时代,我们可以发现更多的机会。

还有一个动力是社会。发达国家的社会结构比较稳定,是橄榄型的社会结构,中产阶级占主导地位。在中国,贫富分化比较明显,城市化进程一直在往前走,这个阶段比较盛行消费升级,这些都是新动力。中国的VC经常投一些没多少技术含量的公司,发展速度也非常快,就是因为刚好赶上消费升级。所以在中国我们可以从更多的视角发现机会,这对投资人是非常重要的。

美国的“披萨饼”和中国“千层饼”型产业结构

刚才咱们讲到四种力量塑造中国的新经济,这跟美国是有区别的。美国是一种基础性模式,就像一张披萨饼一样,下边是传统行业,上面是高科技。当然,中国的高科技也在做,传统行业也得发展。那传统和高科技都发展的情况下,中国的产业结构更像什么?千层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非常非常不一样的一个产业结构。

我们把千层饼切开,看看都有什么?

商业的本质是什么?听听愉悦资本刘二海怎么说

我们可以看到五种机会,最下面是新技术驱动公司。这类公司有个特点就是,增长速度非常快,当然死得也非常容易。所以当它非常火的时候,你要悠着点,当它非常糟糕的时候,你也别太灰心;第二类是基于行业的技术公司,有些产业具有产业特殊性,但是它是偏技术的公司;第三类和第四类分别是产品和服务公司,虽然是“传统”行业的公司,但是它吸纳了新科技;最后一类是模式创新的公司。所以说,在中国,公司的类型非常丰富。

投资案例深度剖析

作为投资人和创业者,会特别在意几个概念,比如我们经常听到模式轻重、高频低频等等,这些概念和咱们所说的价值创造有什么关联吗?

商业的本质是什么?听听愉悦资本刘二海怎么说

案例一:神州租车

神州租车是吸纳了新技术做的一个现代服务公司,是比较重的模式。神州租车本来是个汽车俱乐部,收入模式靠会员费、代理佣金、服务返佣、放广告的回佣等。其实,2006年开始我们就在做O2O了。当时做了大约一年多,北京很多汽车屁股后面都是神州的小标,但是不赚钱。

● 从轻模式转为重模式

当时,神州做的事是首先让4S店或是汽修店推荐客户,然后返佣给他们,但是往往有去无回。还有卖汽车保险,本来保险卖得非常快,结果保监会出了一项新规定,先交钱后付保,于是又啥也做不了了。其他的业务,比如会员费更不敢向用户收——不收会员费,用户都不愿意让你贴呢,收了会员费更不让你贴。所以这个轻模式,当时做了大约一年多,非常悲催。

这时候投资人说那就去寻找新出路,于是我们先花了十几万,盘下了一家洗车店,因为洗车这生意高频,一定好啊,咱们得试试。做了之后发现洗车生意按正规路数做,一分钱都赚不到。因为洗车用水非常贵,算下来,您那点儿洗车费根本不够水钱。那为什么还有洗车店?都是下雨收集完了之后,抽到一个地方净化之后再用来洗车的。

后来我们又想过靠修车赚钱,一般的汽修店只能做快修,大修咱赚不了。于是又专门找了一个修捷达车特别牛的师傅,但是跟这师傅聊了半天之后,发现修车也不行。再后来,CEO又兴冲冲地说雨刷这生意特别好:二海你看,雨刷卖这么贵,毛利非常高。我就问雨刷是经常换吗?很多车报废了雨刷也未见得会换。于是,又非常之沮丧。

这么多轻模式都走不通,想来想去就想到了重模式,想到了租车。租车大概是2007年开始做,到2016年还有十几个亿的利润,后来我们去香港上市了,回报也不错。

为什么说重模式也能够行?核心要点是什么?还是要考虑“一横一竖”。我们谈重模式的时候谈的是“一横”,谈的是价值链。可是还要想到“一竖”——竞争。当“一横”比较重的问题解决了之后,那竞争如果能创造价值,不是也挺好嘛。或者竞争不是那么激烈,不像共享单车一样,这么大的资金大家都杀进去,其实你的日子也会挺好。

所以,神州租车是从轻模式来的,因为做不来,所以才跑到重模式,做了重模式,你还必须有能力从竞争里杀出来。

●基础架构不完善是中国创新重要的特点

另外一个就是基础设施。比如京东自己建了物流,阿里巴巴自己建了支付,神州租车是赶上了基础设施的完善——GPS ,没有GPS做不来的,你开车连路都不认识怎么行呢?神州的一台车上至少两个GPS,你把这车拿回去之后,你可能会发现一个供司机导航用的GPS,但是另一个GPS你未必知道在哪。

过去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就是赌博赌输了,然后把车钥匙往桌子上一放,就再见了,他们不会管这辆车是自己的还是从神州租来的。你想,租车花不了一千块钱,而这辆车价值20多万,如果他不还车了,你去哪儿找他?而且,过去的身份证一代身份证,没有GPS你根本不知道车在哪,没有二代身份证,你不知道这个人是谁。GPS和二代身份证出现之后,这种情况好了很多。

我们开始做租车的时候,正好赶上自动档快要起来,这就让驾驶变得越来越容易。比如坡起,女生穿着高跟鞋开车,每天坡起根本不可能,但有了自动挡,驾驶所覆盖的人群大大扩展。所以说神州租车赶上了基础设施完善。基础设施完善使得它迅速放量。所以有时候创业就是环境不具备,你等了很长时间没出来,可能就死了。如果你刚好在那个地方,知道前面有一堵墙,当你走到墙底下墙倒了,为你开了个门,那你就是等到了。

基础设施的完善,一是你自己创造,二是你找到了合适的时机,创业者要判断环境已经成熟或将要成熟,这个时候是做的好时机。所以基础设施完善对创业的影响很大,要么你自己干,要么你等到了。

●管制与放松管制

政策管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创业过去是个小门类,现在大家做的事情逐渐影响了国计民生,比如做互联网金融、共享单车、租车等等,都影响到了很多人生活。

比如物流,过去我们也投了物流,但如果不是国家支持这个产业的发展,那几家物流公司能上市吗?金融、尤其是互联网金融,收到的政策管制更为严苛,如果国家的管制始终不放开,你能上市吗?所以,政策也是大家必须去关注的一件事,你不关注可能会吃大亏。

案例二:途虎养车

我记得2014年前后,有个兄弟见到我说,听说你们投了O2O,很棒,吓了我一跳。我就问他我投了哪个O2O?他说是途虎,其实,在我看来途虎还不完全属于O2O。

我们在做一个模式的时候,有两个要素,有效果、有效率。比如上门服务,给你们家洗车修车,肯定有效果,但是没效率。俩人开一车,在北京堵了半天车,到你们家上门保养干了一个小时,挣了400块钱回来了,还不够油钱。O2O则是有效率,没效果,因为你控制不住线下,线下店是服务的真实场景,你把客户都导流给线下,但你又控制不住质量,这种生意能做吗?

为什么途虎做出来了?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它构建了独特的价值链,它确实带客给线下。另一方面,线下店帮途虎完成了价值链,既有客源,又有货源。它比O2O重吗?肯定重了。途虎自己有仓储物流,把货给线下店配过去。但它又比线下店轻,店不归你管,那么多人不归你管,你只是把客人给了线下店,把货给了线下店,他们帮你做了事情,你和他们结算。这个过程里途虎还有线下店做不了的价值——所有商品全部保真认证,这对于用户来说又是极其核心的价值点。

在这个合作的基础上,途虎后来又逐步有了工厂店,品牌也进去了,IT系统也进去了,那当然要求就更高了。在这种情况下,途虎构建了一种合适的商业模式,在“一横”中创造价值。难道没人跟他学吗?曾经有,但是受各种影响最终没有成功。现在再有新力量想杀进来模仿的话,途虎已经做到大几十亿了,你跟不动了。而且途虎在初期的模式创新基础上,还有资金优势,上下游的优势,其他优势。所以在早期“创造价值”优势很大的情况下,途虎在价值链上有非常强的价值创造点。

途虎这个案例还有一点特别值得说的是高频和低频。途虎是以低频切入的,很多人想在汽车行业找到高频,我们做了这么多汽车行业的投资,我也特别享受投到高频带来的愉悦,但是低频也可以。途虎最早从轮胎开始做,轮胎是好几年才换一个,足够低频了。可是当低频的客单价足够高、每一单又都能赚到钱、有收益的时候,其实低频是可以顶出来一个机会的。而且,你从第一天就开始全网铺,客户范围是在全国,你是有足够的客户源的。

回头来看,其实保养也不能叫高频,算是中低频。途虎从轮胎到工场店就是从完全低频到中低频过渡,当然还有洗车、美容等等一系列服务也都逐步进来了。所以,无论是高频还是低频,也不管是轻模式还是重模式,最重要的还是价值创造。

案例三:小猪短租——轻模式

小猪短租绝对是轻模式。它是纯平台模式,发展速度非常快。这间公司创造价值是双边的网络效应,因为是C2C的形式。

但是,小猪短租在电子门锁、保洁等相关的服务上创造了很多价值。在美国你可能不太需要做这些,因为那里的Breakfast and Bed文化已经很成熟了,但是在中国你不做这些东西,根本没办法提供比较有品质的服务。小猪把中国的普通房子,通过自己的基础设施做了一次升级,这样你住在那个地方,你才能感到比较安心、舒服。

小猪的CEO陈驰的产品能力也是挺强的。他本来是个妇产科医生,开始创业的最初阶段拿出自己房子的一部分租出去。我问他租客怎么样,是不是都是男士?他说女士也有。我又问女士会不会担心安全问题?他说现在没有,大家沟通得还比较好,租客里经常有人给他做饭。我说那不错,即收房租,还有人给做饭。

所以,小猪也是创造了一个新的生活方式、出行方式、居住方式。

案例四:摩拜单车

●移动互联网向所有大行业的渗透

摩拜是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一个行业在发展的时候,总是从行业的基础设施到最核心的应用,再到所有行业的渗透。对于投资人和企业家来讲,应该把握住这个机会和节奏。

AI是以什么形式展开的?什么样的机会先出现,什么样的机会后出现?比如你今天做了很多阶段比较靠后的东西,但前面的东西都没有,即使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应用,但是真正可以用起来也得五年十年之后。那你现在做这个应用有用吗?你不是瞎忙吗?

一般来讲,发展的顺序是从这个东西的基础设施,到它最核心的应用,以及向所有行业进行渗透。到今天为止,AI在所有行业的应用,应该刚刚开始。AI今天在做的是基础设施,比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边缘芯片等,这些东西都是在核心方面的应用。

●智能互联网正在成为主角

拿互联网来讲,发展的过程从第一阶段的信息到第二阶段的交易,基本上已经实现得差不多了。淘宝、天猫、京东,这几家立住以后,交易这个版块就比较稳定了。以社区为驱动的交易,确实又起来一批,但这也绝不是人们没做过网上交易,而是在社交的驱动下,交易的场景发生了新的变化。

信息、交易之后就融合,你很难再用以前的概念去定义一家公司。摩拜单车是个什么公司?是个自行车公司吗?那也可能。但它同时也是个融合性的公司,你很难把它归纳到某一类,所以这个大趋势是各个方面的融合。摩拜是个典型的例子,它已经走向融合。

这里面最重要的启示就是,当你在不同时候创业的时候,你要了解到技术的趋势。如果你今天还在做普通的信息,一是融不到资,二也很难做。比如你还想做交易,别人做了,你再弄一个机会其实已经过了,你必须还得搞个新的。

作为一个投资人,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做积累。巴菲特先生曾说,“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所以我们在一些领域里边就采取了所谓的滚雪球一样的方式,这就是我们的“根据地投资”,比如我们的汽车/出行根据地、房产服务根据地和互动娱乐根据地。

做投资要具备几个因素,一是行业得大,这样你的空间才足够大;其次,你得不断地做、不断地积累,积累点经验也是可以的,但是积累经验肯定不如你积累在一个领域的知识、技能和资源更直接了当。当然,你还得健康,你得寿命长点,你得一直往上积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