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真正的含義

清明節設為國定假日是進步嗎X昨天一夜,驚醒的時候,就聽見窗外的淅淅瀝瀝的雨聲。我是懵懵懂懂的想,明天掃墓輪上了雨天。老岳父走了近三年了,前二次的清明確實是清明,藍天白雲,最不能代表心情的是那金燦燦的太陽。今年的清明卻是雨天。這似乎應了“清明時節雨紛紛”那句古話。而這種雲層低垂,溼氣升騰,時雨時陰,雨絲不斷的氣象,倒是最適合祭掃的心情。所以,去濱海福壽園的路上,一輛輛飛馳的小轎車後面都會捲起一陣陣霧氣般的水幕,可見得時大時小的雨水使高速公路上的路面都溼透了。人的心情也會隨著這流不完淚水的天氣,顯得很是壓抑。而汽車上的收音機,還不斷的播放著關於清明的消息。這少不了掃墓的人流,墓地的價格,交通的擁堵,祭掃的豪華,最讓我記得的是,播音員說,把清明設為國定假日是一大進步。聽到這句話的時候,車已進入了擁堵的地段。其實,前面不遠處一拐彎就是濱海福壽園了,可是這短短的一公里卻堵得紋絲不動。按往日的經驗,沒一二個小時別想進得去。開車的是我的連襟,公交公司退的休,可能經驗告訴他別在後面老實的排隊,還是先擠到前面去再說,果不其然,到了前面拐彎處,好幾個交警在分流擁堵,本想出外快的我們,也被示意往前開,只好放我們下來,連襟再去尋找停車地點。這個決定,後來證明沒錯,讓我們節約了好幾個小時的排隊進入的時間。拎著大包小包的祭掃物品,冒著小雨,踩著有點泥濘的青磚路,我們隨著人流慢慢的進入了墓園。進入墓園,給我的第一個感覺,人山人海,墓碑間全是人,更是讓人感到的是煙霧瀰漫,就像置身在雲霧裊繞的仙境一樣,只是一時覺得呼吸困難,可以說空氣有點嗆人!原來,集中掃墓的香燭紙錢所產生的煙霧實在太厲害了。加上今天氣象不好,散不開去,也就把整個墓區籠罩了起來。這環境汙染的可想而知,使我產生了集中掃墓好不好的疑問!再看看四周,可以說文明掃墓的很少。講排場的,請來了和尚道士唸經;講時尚的,弄了一幫管絃樂隊吹吹打打;條件好的,供品什麼都有,據說是安息者生前所愛;迷信者,大燒其金錠銀箔,高香紅燭;悲傷的,免不了嚎啕大哭。面對如此這般,我更多的是想,這些大張旗鼓祭掃的人,是否在生前善待了死者 ?走出墓地,我是一下鬆了一口氣,因為我不必再為汙濁的空氣犯愁分心。這汙濁嗆人的空氣,讓我少了許多祭掃時應該有的肅穆,更多的是去思考,這種前所未有的祭掃場景是怎樣產生的?從小就跟父母一年一度的清明祭掃,正清明也不會人滿為患,煙塵也沒什麼特別的感覺,難道那時的人對祖宗不敬嗎?我看不是!清明祭掃,不就是歷史傳承下來的嗎?沒有過去,哪來今朝?那又是為什麼呢?我的看法,問題出在清明節設為國定假日上。清明節,是中國八大重要節氣之一。清明,萬物皆潔齊而清明。所以,清明不在清明節這一天,而在於清明節前後一段日子,有說前十後八,也有說前十後十。也就是說,祭掃不一定是在正清明,應該是清明前後。古人這樣的解釋清明,是不是為了防止汙染空氣,我不得而知,但現在的人為汙染,不得不讓我認為古人是有這個意思。從這個意義上說,清明節設為國定假日是進步嗎?我看不是!我怎麼看也是太功利了!改革開放後,把一些傳統的節日列為國定假日,並不是為了弘揚民族優良傳統,更多的是為了引導消費。如是這樣,更不是什麼進步,那是曲解了傳統節日的含義。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把傳統的節日庸俗化了。當我現在坐在電腦前寫今天的清明祭掃,鼻子裡好像還有煙塵的氣味。我真的有點怕明年清明節還是這樣,一樣的擁擠,一樣的煙塵,一樣的庸俗。到那時,我會怎樣的熬過去?說心裡話,不要把清明設為國定假日為好,不在同一天休息,也就不會同一天趕熱鬧,道路不會擁堵,煙霧容易飄散,祭掃不會攀比,多一點追思先人的心情,少一點菸塵干擾的掃興,讓清明節真的清明起來,還中華民俗一個真正的含義!


清明节真正的含义
清明节真正的含义
清明节真正的含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